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信息探索》2013,(10):46-47
1稻谷、小麦、玉米是我国人民三大主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5.8957亿t,其中稻谷2.0429亿t.小麦1.2058亿t,玉米2.0812亿t,三大主粮占90.4%。近9年来.我国粮食连续增产,累计增产1.5890亿t,年均增产1765万t.增量主要来自稻谷、小麦、玉米。一个客观的事实是,连续9年增产后,主粮继续增产有难度。  相似文献   

2.
(上接第二期) 五、粮食分品种 (一)小麦 1.生产 2009年小麦播种面积2421万hm^2,比2008年增加59.3万hm^2;产量1.1495亿t,比2008年增产249.4万t。增幅2.2%,  相似文献   

3.
一、粮食生产 最近,国家统计局或有关部门先后发布:200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0150亿t,比2006年增产350万t,增幅0.7%,是1985年来首次实现连续4年增产。其中:夏粮1.1534亿t,比2006年增产145万t,增幅1.3%;秋粮产量3.5420亿t,比2006年增产0.6%。按主要品种:小麦产量1.0303亿t,比2006年增产167万t,增幅1.6%;水稻产量1.8649亿t,比2006年增产2.2%;早中稻均增产,晚稻减产,早、中、晚稻产量为3210万t、1.2023亿t、3416万t,分别增产0.7%、3.6%和减产1.5%;玉米产量1.48亿t,比2006年增加252万t,增幅1.73%;大豆产量1400万t,比2006年减少12.32%。其中主产区黑龙江2007年种植大豆316.5万hm^2,降幅7.91%,总产量462.1万t,低于2006年596万t,降幅22.47%。  相似文献   

4.
《农业信息探索》2010,(9):47-47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公告,201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23亿t,比2009年减少39万t,减少0.3%。公告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继续稳步提高,因面积扩大增产粮食17万t。  相似文献   

5.
2010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首次突破500亿kg大关,胜利完成了500亿kg粮食产能工程。据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提供的数据,2010年粮食总产量为501.3亿kg,比2009年增长15.2%,成为继河南之后第二个粮食总产突破500亿kg的省份。  相似文献   

6.
《农业信息探索》2011,(2):38-38
近年来,江苏省不断加大投入,强化科技支撑,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0年全年粮食总产达到323.5亿kg(647亿斤)实现连续7年增产,7年累计增产粮食76.5亿kg(153亿斤)。粮食单产首次连续5年保持在400kg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江苏在发展粮食生产上突出了"四个坚持"。  相似文献   

7.
东北三省区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通报》2017,(5):1055-1060
东北三省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粮食生产能力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以1980/1996~2014年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系列数据为样本,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分析预测了东北三省区2020年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作与非粮作面积比、粮食作物结构、三大粮食作物单产和粮食总产量。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东北三省区耕地面积为27841×103 hm2,粮食作物与非粮作物面积比为90.9:9.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2448×103 hm2,粮食总产能力为1.41×108t,与2014年相比增产60.2%,未来东北三省区粮食总生产能力呈稳定上升之势。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2010年正式启动,到2013年已实施4年,共完成新修水平梯田2.58万hm2,修筑生产道路498.93 km,排水沟16.62 km,总投资达5亿余元。据测算,项目区每年可增产粮食4 538.67万kg,平均1 hm2增产2 250 kg,年人均增加粮食383 kg,坡耕地水土流失控制率达90%以上,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显著。介绍了项目建设成效及经验,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1基本情况 衡南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江中游.全县辖27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113.74万人,乡村人口74.73万人.现有耕地面积6.58万hm^2,其中水田5.77万hm^2.旱土0-81万hm^2。该县是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常年水稻播种面积11万hm2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70万t以上.年均出12I商品粮30万t。1986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1996年、2003年、2004年、2009年和2010年5度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光荣称号.2011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同时2010年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县”。2发展粮食产业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2013年,我国粮食出现了"十连增",但"十连增"的背后,掩藏着粮食安全的危机,中央将粮食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可以说是切中时弊。1粮食"十年增"的性质当前,我国粮食生产表面风光的背后,暗藏着危机,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恢复性。当前的粮食增产,一半是在恢复产能,一半才能算得上增产。实际上,我国早在20世纪80~90年代,粮食已经达到4亿t。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历史性达到了4.073 2亿t;1991~1994年这4年粮食产量在4。3亿~4.4525亿t之间徘徊:1995年和1996年粮食生产快速发展;1996年总产达5.0453亿t;到1999年,我国粮食仍保持在5亿t的水平。但是从2000~2003年。我国粮食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大减产。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是我国冬小麦主产省份之一.常年播种面积240万hm2左右.播种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第三位,2012年实现了粮食总产9连增。为了确保全省粮食生产安全,实现小麦稳产增产,麦田杂草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1和顺小杂粮产业发展的基本概况和顺县地处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西麓,全县共辖5镇5乡294个行政村总人口1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7万人。国土总面积2 250km2,其中耕地2.1万hm2。粮作面积约1.8万hm2,粮作中杂粮种植7 100 hm2,其中谷子1 600hm2、马铃薯1 500hm2、豆类1 467hm2、莜麦400hm2、荞麦1 467hm2、糜黍700hm2。一般年份粮食总产6 000万kg,其中杂粮总产2 600万kg,占粮食总产43.3%,杂粮商品量1 400万kg,占杂粮总产的53.8%。全县特色优势杂粮为养麦,一般年份总产600万kg,商品量500万kg,商品量占总产83-3%。2012年全县社会生产总值42.119亿元,人均GDP达到2.8988万元以上.财政收入12.67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30元。  相似文献   

13.
《农业信息探索》2010,(6):F0003-F0003
枣阳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版图面积32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万亩,常年种植小麦面积120万亩左右,总人口110万,其中农业人口80万人。下辖12个镇、3个城区办事处、2个农场管理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04年、2006年、2007年、2Q08年先后四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2009年又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粮食生产连续6年喜获丰收,总产达25亿斤。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长寿区土地总面积14.24万hm2,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6.77万hm2,粮食总产量36.85万t。其中,水稻2.22万hm2,产量18.87万t;玉米1.23万hm2,产量8.15万t;红苕1.31万hm2,产量4.65万t;小麦0.58万hm2,产量1.70万t;其他1.43万hm2,产量3.48万t。分析了该区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提出"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着力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面积;以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为契机,集成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强化农业信息服务,规避市场风险;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我国近年来主要粮食作物产量、进出口及化肥投入变化特征,基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我国2000—2020年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5种粮食作物的总产、单产、播种面积、进出口量及化肥投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主要粮食产量在2003—2020年间连续17年递增,粮食总产的增加主要表现为东北、华北和西北农区玉米产量的增加。近20年5种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以稻谷单产最高,但小麦单产提升幅度最高,为89.9%,稻谷单产提升幅度最低,为12.3%。与2000年相比,我国5种作物播种面积增加10.4%,总体上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分别为19.9%和80.1%。2000—2020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4种作物进口量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大豆进口量最高,2020年占到4种粮食进口量的82.6%。我国化肥用量和施用强度均经历先增后减过程,峰值为2015年的6 022.6万t。我国化肥用量主要集中在华北农区和长江中下游农区,年均化肥用量占全国年均投入量(5 146.5万t)的55.1%,化肥施用强度则以东南农区和华北农区最大,分别较全国平均水平(322.6...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食基地和绿色农业示范区的扎兰屯市,2010年扎兰屯市农作物种植面积达21.85万hm2.其中粮食作物18.05万hm2。占总播面积的82.6%。目前.该市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早熟品种即将开始收割。晚熟品种丰收在望,2010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据扎兰屯市农业部门抽样分析.预计2010年粮食产量有望突破10亿kg,粮食丰产百年难遇将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相关政策促动下.在科学技术支撑下。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全国粮食产量从2003年的4.31亿t增加至2012年5.90亿t.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并为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提供了强劲支撑。然而。我国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粮食生产面临很大压力。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现有淤地坝 3 5万座 ,累计拦蓄泥沙 5 0多亿t ,淤地 5万多hm2 ,年增产粮食 2亿多kg。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陕西省大力推行了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 ,已有 1 8万多座中小型淤地坝实行了产权制度改革 ,其中股份合作制3 5 19座 ,租赁承包 14 177座 ,拍卖使用权 482座。改制后的淤地坝 70 %得到恢复和改造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我国粮食供给的基本形势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5.015亿t,我国粮食消费量约为5亿t(含大豆),产大于消,供求基本平衡,略有剩余。2007谷物净出口为796万t,大豆净进口3082万t,粮食(含大豆)的自给率超过95%;按13亿人口计算,人均占有的粮食也达到400kg;2006年期末库存消费比约为35%。2007年期末估计约为40%~45%。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信息探索》2012,(10):23-23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10月22日,全国秋粮已收获0.6473亿hm2,完成种植面积的83%。从各地田间测产和实打实收情况看,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加上已收的夏粮和早稻,2012年粮食近九成已丰收到手,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2012年粮食生产在高起点、高基数上,经受了年初南方持续低温阴雨、东北和西南秋冬连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