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桑蚕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授精、细胞融合、核移植、注射外源核酸及重组DNA技术,均有可能将外源基因导入桑蚕,其中DNA重组导入法可以有针对性地导入目的基因。利用YAC载体及天蚕丝腺染色质作介导,已将天蚕丝蛋白基因导入桑蚕并获得表达。桑蚕转基因的最佳受体是产后3-8小时的发生初期卵,利用微量注射法及基因枪喷射法均可将外源基因导入卵内,但导入卵内的外源基因一般只在短时间内表达,大部分在3天后分解消失。今后应重点在基因转移载  相似文献   

2.
农杆菌介导获得转基因抗虫匍匐翦股颖植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愈伤组织或原生质体,获得转基因植株提高抗逆性,已成为匍匐翦股颖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郭振飞和卢少云,2002)。本实验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经过改良的抗虫Bt基因crylAb导入匍匐翦股颖,初步建立了匍匐翦股颖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3.
植物抗寒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导入外源基因提高植物抗逆性已成为现代植物育种主要手段 ,阐述了动物抗冻蛋白及其转基因植物、植物冷诱导基因、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SOD基因、脯氨酸基因、植物抗冻蛋白及其转基因植物抗寒性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RNA干涉技术是研究昆虫基因功能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人工饲料喂养dsRNA(doublestranded RNA)介导RNAi(RNA interference)在包括半翅目在内的许多目昆虫中取得了成功.而通过转基因植株产生dsRNA沉默昆虫基因仅在鳞翅目和鞘翅目中有报道.本研究通过体外合成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两个基因(α-1链微管蛋白-ds1和微管蛋白特异的伴侣分子c-ds10)部分区段的同源dsRNA,体外喂食褐飞虱若虫后导致褐飞虱体内目标基因的下降表达和死亡率的增加.本研究同时构建这两个基因的干涉载体转化水稻(Oryza sativa L.ssp.japonica cv.Zhonghua 11),转基因苗喂食褐飞虱若虫后只有食用了个别转基因家系植株的褐飞虱体内目标基因的表达量有所下降,但是均没有导致虫体死亡.本研究中虽然转基因水稻未能导致褐飞虱的死亡,但是利用体外dsRNA喂食能够降低目标基因的表达量甚至导致褐飞虱的死亡,这预示着可以通过技术改进而达到培育抗褐飞虱转基因水稻的可行性,为后续转基因抗褐飞虱水稻的培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无抗性标记基因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植物转基因研究中抗生素和除草剂抗性标记基因可以提高转化体的筛选效率。然而,对抗性标记基因潜在的生物安全性疑虑阻碍了植物转基因研究的发展和应用。解决抗性标记基因安全性问题的策略有标记回避和标记剔除两类,前者是在转化阶段不使用抗性标记基因或采用安全标记基因筛选转基因植株;后者则采用抗性标记基因筛选获得转化体后剔除标记基因。无抗性标记基因转基因植物不仅促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而且缓解潜在的生物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水稻中抑制衰老的嵌合基因的基因枪转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基因枪法把抑制衰老的嵌合基因导入水稻恢复系HP121和偏籼型品系8706,经PCR,点杂交以及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中。通过叶片细胞分素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以及形观察,表明抑制衰老的嵌合基因 部分转基因水稻中表达,叶片衰老得到延迟。转基因植标后代符合3:1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7.
谷酰胺合成酶是高等植物体内NH4^+同化过程中的关键酶。本文计介绍了目前已克隆的微生物和植物的GS基因及有关GS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和转基因植物获得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导入异源GS基因以获得在氮盆瘠的土壤中能正常生长的转基因植物的可能性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应用转基因技术在改善玉米抗性方面培育出了抗虫、抗除草剂及抗病毒的转基因玉米,并提出转基因技术还用于改良玉米的品质。在基因转化途径方面主要分析了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等技术。  相似文献   

9.
将柽柳(Tamarix. sp)金属硫蛋白基因(MT1)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利用农杆菌(Agrobact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将MT1导入烟草基因组。对转基因T1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分析表明,多数转基因植株后代表现为3:1的分离比例,只有少数转基因植株的抗性分离表现为15:1或不符合孟德尔遗传的分离比例。说明整合到烟草基因组的外源基因多为单拷贝基因,也有少数为多拷贝基因。对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基因植株进行PCR-Southern检测和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外源MT1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并且得到了正确表达。转基因植株对重金属镉的抗性比对照显著提高,表现为转基因植株的株高和鲜重均明显优于非转基因株系。  相似文献   

10.
Bt毒蛋白抗虫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简要回顾了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在抗虫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的进展情况。包括Bt基因分类,Bt基因的结构和特性,Bt毒蛋白的杀虫机理,昆虫对Bt产生抗性的机制以及抗虫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并对其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植物中不同转基因方法转化外源基因的T-DNA整合特征既具有共性,又具有特性,使得转基因的遗传在各独立转化体间呈现多样性,另外多种遗传因子和限制因素使受体植物中外源基因的表达存在下降,甚至出现基因沉默等复杂现象。本文主要对农杆菌介导及裸露DNA直接转化转基因植物中T-DNA的分子特征和转基因表达的影响因子进行了介绍和概述。转化体中转基因的遗传稳定性和表达主要取决于转基因在植物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置、拷贝数及组成结构。因而,通过对具有表达水平各异的转化体进行深入的遗传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转化体之间进行的比较研究,将对转基因技术自身的完善、定点整合以及更有效的利用转基因技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将携带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和HBsAg及其前导序列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ROkⅡ,分别导入农杆菌LBA4404中,通过叶盘转化法得到转基因番茄及其后代。Southernblot杂交证明两种外源基因已插入到植物染色体中。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鱼的构建及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基因鱼技术是鱼类育种的重要方法之一。介绍了外源基因的克隆、转基因鱼的构建及其检测,并指出在进行鱼类转基因研究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克隆合适的启动子是保证外源基因在转基因鱼中有效表达的重要因素,构建“金鱼”基因则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显微操作技术仍是构建的主要方法;在转基因鱼的检测中,应注意转基因嵌合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 )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cin)介导法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蛋白基因CryIA(c)导入结球甘蓝栽培品种中,共获得56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分别以CryIA(c)和NPTⅡ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43株均扩增出了预期的目的带。以CryIA(c)基因为探针,进行Southern blot分析,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甘蓝基因组中,且多数转基因植株只含有单拷贝的外源基因。离体叶片抗虫实验表明,转基因植株幼虫校正死亡率为40%,平均单虫重达到极显著水平,叶片损害程度差异明显,转基因植株抗性较对照显著提高。通过卡那霉素涂抹叶片和PCR扩增两种方法鉴定,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甘蓝自交后代呈孟德尔单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15.
以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cin)介导法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蛋白基因CryIA(c)导入结球甘蓝栽培品种中,共获得56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分别以CryIA(c)和NPTⅡ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43株均扩增出了预期的目的带。以CryIA(c)基因为探针,进行Southern blot分析,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甘蓝基因组中,且多数转基因植株只含有单拷贝的外源基因。离体叶片抗虫实验表明,转基因植株幼虫校正死亡率为40%,平均单虫重达到极显著水平,叶片损害程度差异明显,转基因植株抗性较对照显著提高。通过卡那霉素涂抹叶片和PCR扩增两种方法鉴定,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甘蓝自交后代呈孟德尔单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16.
提高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效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具有目的性状的转基因植株,是进行作物品种改良的有效方式.但基因沉默等现象降低了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效率.从外源基因的DNA修饰水平、翻译后蛋白的定位、以及转基因方式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植物基因工程中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外源基因表达效率低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基因沉默并实现外源基因高效表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研究的原理、基本路线,介绍了转基因技术和生产转基因动物的方法,总结转基因技术在哺乳动物领域的应用,提出了转基因动物面临的问题,并对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动物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转基因技术人为地打破自然界世代沿袭的基因平衡,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基于以上疑虑,基因工程生物安全性的评价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对转基因产品、转基因产品可能带来的风险、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标准、转基因植物产品的检验技术、国外对转基因食品管理的有关法规以及我国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管理的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基因芯片检测转基因油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设计转基因油菜(Brassica napus)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时,根据油菜中所转入的外源基因,选择了CaMV35S启动子、F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Bar基因、Barnase基因、Barstar基因、EPSPS基因、GOX基因、PAT基因和内源基因Fbp等设计了引物对与探针,并制备了寡核甘酸芯片,通过多重PCR对样品核酸进行扩增和荧光标记后,将PCR产物与芯片杂交,检测油菜样品中所含的外源基因。结果表明,实验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在检测低含量的转基因油菜时灵敏度可达到0.5%。由于采用了多重PCR和芯片的多基因并行杂交的技术,一次可同时检测10个基因,在检测多品种混合的转基因油菜商品时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0.
以原始亲本"秀水11"为轮回亲本,Fer转基因高代系("Fer34")为非轮回亲本,采用连续回交和自交,结合GUS组织染色检测,获得了性状稳定、且带有外源Fer基因的"Fer34-XS11",它与原"秀水11"组成近等基因系。对该近等基因系的重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状等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外源Fer基因对水稻导入系无不良影响,转基因系基本保持了原亲本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