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农业科技》2006,(4):28-28,29
甘蓝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间歇性局部大发生害虫。该虫寄主广泛,食性杂,在新疆多见于甜菜、蔬菜上为害,但为害啤酒花还未见相关报道。2001年我们在昌吉市城郊办啤酒花基地首次发现该虫,而且为害逐年加重,2003年、2005年大发生。在3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目前我们已初步摸清了其为害规律,并于2005年大发生年将其有效控制,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甘蓝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间歇性局部大发生害虫。该虫寄主广泛,食性杂,在新疆多见于甜菜、蔬菜上为害,但为害啤酒花还未见相关报道。2001年我们在昌吉市城郊办啤酒花基地首次发现该虫,而且为害逐年加重,2003年、2005年大发生。在3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目前我们已初步摸清  相似文献   

3.
黄曲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苗期主要害虫,在三明市区发生危害严重,常造成菜苗损失20%—30%,严重时全田菜苗被毁,要重新播种育苗,危害极大。现将黄曲跳甲发生危害特点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黄曲跳甲又名菜蚤子,土跳蚤,当地农民称这为跳蚤虫,属鞘翅目,叶甲科。主要危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菜苔、萝卜、芜菁、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也危害茄果类、瓜类、豆类。成虫,幼虫均可对寄主植物造成危害,以幼苗期危害最重,成虫咬食叶片,形成许多小孔,刚出土幼苗子叶被吃或咬坏后,整株死亡;幼虫只为害菜  相似文献   

4.
油菜蚤跳甲的为害分级及习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甘肃临夏县调查发现,春季油菜蚤跳甲的越冬成虫可潜藏在杨树的老翘皮下、地边土缝及田间表土中蛰伏。田间为害春油菜幼苗的成虫量随当时的气温而变化。田间成虫数量的调查结果往往不能代表实际的危害状况。通过对被害苗的详细调查归类,本文提出了油菜蚤跳甲为害的分级标准,建议以被害指数来表示该虫的危害程度,以便在综合防治中能准确的表示虫情。  相似文献   

5.
烟粉虱为同翅目、粉虱科害虫,自2001年始传入我区,因该虫成虫酷似温室白粉虱而被忽视,在2001年冬季温室大棚的多种作物上刺吸为害,2002年6月下旬至9月下旬形成大暴发局面。我们经过两年的观测和调查,初步掌握了其发生为害的特点与防治方法。1发生规律该虫自10月中下旬气温在12℃左右时,开始转入温室大棚,进行越冬繁殖,我地冬季室外向阳、背风、露天的田间及作物杂草上未查见越冬的成虫或蛹。成、幼虫可通过蔬菜定植,带虫转移等方式传播。次年4月中旬前后,外界气温回暖,中午气温较高时可见成虫向棚室外活动,此时新建的棚室内寄主上可见零星转…  相似文献   

6.
<正>蓝跳甲(Psylliodes punctifrons Baly)为鞘翅目叶甲科害虫,又名菜蚤、油菜蚤跳甲,俗名地虼蚤等,主要危害油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1994—1996年蓝跳甲在甘肃省天水地区大面积发生,对油菜危害极为严重。1997—2007年发生面积较小,为害较轻。2007年后该区域蓝跳甲的发生随  相似文献   

7.
<正> 谷子苗期害虫是威胁我县谷子生产的重要害虫,常造成谷苗枯心,成片缺苗断垄,甚至毁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对苗期害虫的发生种类、发生规律与防治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一、苗期害虫通过近年来的系统观察,发现苗期为害谷子的主要是粟鳞斑叶卿、谷跳(虫甲)及粟秆蝇,尤以粟鳞斑叶(虫甲)和粟秆蝇危害严重。粟鳞斑叶(虫甲)多以成虫在谷子发芽刚刚出土前后咬断生长点,造成块苗断垄;粟秆蝇以幼虫潜入谷子心叶危害嫩心,导致枯心或不实;谷跳(虫甲)主要是幼虫蛀害出土后不久的谷子幼苗,并迅速造成枯心。在谷田内,粟鳞斑叶(虫甲)的发生早于谷跳(虫甲)和粟秆蝇。1985年5月21日在左权县曹家寨村调查,每平方米有粟鳞斑叶(虫甲)成虫12头,谷苗出现成片死亡,约占幼苗覆盖面积的30%以上。5日后继续调查,谷苗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正叶甲、跳甲类害虫是隶属于鞘翅目叶甲科的昆虫,其成虫、幼虫均为植食性,是农林植物的主要害虫。一、为害特点1.叶甲。主要是以成虫为害顶端嫩叶、嫩茎,特别是在幼苗期,常使植株顶端折断、幼苗生长迟缓甚至整株枯死,造成缺株。幼虫主要蛀食土中根茎,形成深浅不一、弯曲的伤痕,也可咬食幼苗根部,严重时造成全株死亡。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较系统地研究了油菜蚤跳甲的生活史,各虫态发育历期,成,幼虫习性及发生与油菜播期,种植方式,油菜品种,类型,土壤质地等条件的关系,首次报道了油菜蚤跳甲成虫秋季交配产卵习性及在室内部分孵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重要能源树种麻疯树新发现的重要害虫——黑额光叶甲[Physosmaragdinanigrifrons(Hope)]。[方法]通过2013年5月2次对贵州省罗甸县境内麻疯树林分的病虫害种类进行调查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对黑额光叶甲的识别特征及其对麻疯树的为害状况进行了介绍。[结果]黑额光叶甲在罗甸地区麻疯树林分上的为害株率达38%(n=100),主要以成虫取食刚萌发伸展的幼嫩新叶进行为害;介绍了该虫成虫的形态特征,并据其确定了该虫的分类地位;最后介绍了该虫的分布及寄主。[结论]为该害虫的有效控制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88~1990年,我们在武川县等地进行油菜害虫调查时,采集到油菜蚤跳甲,是内蒙古一种新的油菜害虫。此虫在当地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地边杂草里,表土缝隙中越冬。学名 Psylliodes punctifrons Baly 属鞘翅目,叶甲科,跳甲亚科。分布乌盟(武川县)、锡盟(太卜寺旗、多伦县) 形态成虫长卵圆形,体长约2.5~3mm,雌虫较雄虫有稍大,全体篮黑色,有光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点委夜蛾是2005年在河北省新发现的玉米害虫,近年来在我国夏玉米种植区发生日趋严重。由于该虫发现时间短,因此可以借鉴的资料有限。2005年以来,作者对河北省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规律进行了持续研究,目前澄清了年发生世代和幼虫为害习性。在河北省,二点委夜蛾全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4月中旬~5月底,1代成虫6月~7月上旬,2代成虫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3代成虫8月下旬~10月中旬;幼虫主害期为夏玉米苗期(6月~7月上旬),7月下旬以后对玉米损害不大。幼虫对玉米苗的为害方式主要是咬食茎基部和根部,破坏输导组织,从而导致植株萎蔫甚至死亡。幼虫对高温敏感,田间湿度大时有利于该虫的发生。二点委夜蛾幼虫的天敌是蚂蚁。  相似文献   

13.
<正> 麦叶蜂为小麦食叶害虫,俗名齐头虫、小粘虫,主要以幼虫啃食叶片端部为害,把叶片咬成缺刻或吃掉叶尖,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及小麦灌浆。此虫在我场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且发生时间较常年提前,广大农户应高度警惕。 1 形态特征 麦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成虫体长8.6~9.8  相似文献   

14.
黄曲条跳甲为寡食性害虫,主要为害十字花科的萝卜、白菜、甘蓝、花菜及芥菜等蔬菜,以幼苗期为害最重。黄曲条跳甲成虫体长2毫米,黑色,有光泽,善于跳跃移动。成虫主要取食叶片,将叶片咬成许多小孔,刚出土的幼苗子叶被食后不能生长,导致缺苗断垄甚至毁种。幼虫为黄白色长筒形,生活在土中,蛀食根皮,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粟茎跳甲对谷子的危害日趋严重,2005年山西省中、北部,河北省西北部发生面积21.6%,2006年发生面积23.4%。粟茎跳甲是粮蛀茎害虫,鞘翅目,叶甲科。别名粟凹胫跳甲、谷跳甲、糜子钻心虫、栗卵形圆虫。俗称土跳蚤、地蹦子、麻壳子、麦跳甲。分布于日本、朝鲜和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华东部分地区。为害多种禾本科植物,但主要危害谷子,其次为糜、黍、高粱。  相似文献   

16.
庞军 《福建农业》2010,(1):24-27
<正>黄曲条跳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主要为害小白菜、萝卜、芥菜和油菜,其次是花菜和甘蓝,还能取食刀豆、豇豆等。成虫取食叶片出现密集的椭圆形小孔,使光合作用降低,被害叶片老后带苦味;幼虫在土中为害根部,咬食主根或支根的皮层,形成不规则的条状疤痕,也可咬断须根,使根系吸收水、肥能力下降,严重时幼苗地上部分萎蔫而死。萝卜被害后,表面蛀成许多黑斑,变黑腐烂。由于成虫喜食幼嫩植物,所以小白菜受危害特别严重;此外,幼虫还可传播白菜软腐病病菌,必须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7.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bner]属鞘翅目夜蛾科,亦称棉桃虫、钻心虫,主要为害棉花、玉米、茄果类蔬菜等作物,是一种蛀蕾、果的害虫.但近年来该虫在张掖地区啤酒花上为害较重,其发生为害程度逐年加重,主要取食啤酒花的幼叶和花体,造成啤酒花产量降低5%~10%,为害严重时减产30%~40%,而且还影响品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查明内蒙古后山(阴山山脉以北及大兴安岭岭北)地区为害油菜的跳甲共有6种,内蒙古中、西部以黄宽条跳甲Phyllotreta hu-milis Weise为优势种,呼伦贝尔盟岭北地区主要种类是黄曲条跳甲Phyllotreata striolata Fab-ricius。黄宽条跳甲在后山地区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6月上、中旬大量发生为害,主要咬食刚出土的幼苗。药剂试验结果表明,40%甲基异柳  相似文献   

19.
张杂谷是冀西北地区主要种植作物,为保障其丰产丰收,采用五点取样法对该地区种植示范区的害虫种类及发生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谷子苗期主要害虫有粟叶甲、粟凹胫跳甲、粟灰螟和叶螨类;成株期主要害虫有双斑萤叶甲、粟缘蝽、大青叶蝉等。其中粟叶甲1年发生1代,成虫、幼虫均啃食叶肉,形成条斑,为害最为严重。其次粟凹胫跳甲1年发生2代,直接取食掉幼苗顶心,形成"坐苗"。张杂谷害虫种类不多,但为害严重,综合防治技术以农业防治为辅,化学防治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一、危害症状黄曲条跳甲主要危害十字花科白菜、花椰菜、甘蓝和茄科、瓜类、豆类等蔬菜。成虫和幼虫均会造成危害。蔬菜幼苗期成虫危害严重,刚出土的幼苗子叶被吃光后,导致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蔬菜成株期成虫咬食叶片,使叶片出现许多小椭圆形孔洞,严重时将叶肉全部吃光,仅剩叶脉,还可咬断果梗和嫩茎、咬伤果实。也危害花蕾、豆荚。黄曲条跳甲的幼虫生活在土壤中,只危害菜根,它剥食根皮或蛀入根内形成许多隧道,导致菜苗根部受害,使植株凋萎枯死,造成蔬菜整片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