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1 毫秒
1.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高纬度冷凉地区增产玉米的重要途径。具有抗灾能力强、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河北省1986、1987两年推广11万亩,平均亩产超过750公斤,比对照亩增300公斤,亩增加纯收入70多元。地膜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1.提高地温用地膜覆盖玉米,10厘米深处地温比露地高2—4℃,可使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2.
<正> 玉米是四川丘陵旱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使其单产波动很大。阆中市从1987年开始,借鉴高寒山区玉米地膜栽培的经验,试验、示范超强微膜覆盖保墒抗旱增产技术并获得成功。1995年覆膜栽培25080亩,平均产量为358.2公斤/亩,比露地玉米每亩增加118.6公斤,增产49.5%;1996年全市覆膜栽培14.6万亩.平均产量为286.4公斤/亩,比露地玉米增产55.2  相似文献   

3.
甜菜纸筒育苗移栽高产生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纸筒育苗栽培法,增加甜菜生育期36-40天,增加积温424.1-506.1℃。叶面积指数达3.0时期较直播甜菜早20天左右,其最大值4.8,较直播高1.0;总光合势达3013.2千米#+2/公顷·日,较直播高30%。生长中心较直播早20天左右转至根部;生育中期根部干物质积累强度达1.24克/株·日,较直播(0.46克/株·日)高1.7倍;移栽甜菜经济产量光能利用率达0.67%,较直播甜菜(0.55%)高0.12%。在同等栽培条件下,移栽甜菜提高含糖率0.3%,单产达3.48吨/亩,提高根产量21.8%,增加产糖量24.1%。  相似文献   

4.
底肥种类与栽培方式对玄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玄参,相同的栽培方式,底肥种类以腐熟的农家肥比化肥的效果要好,在露地栽培中增产2.35%,在地膜栽培中增产9.92%;相同的底肥种类和用量,以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的效果要好,施农家肥的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17.82%。施化肥的地膜比露地增产9.71%。施农家肥 化肥的地膜比露地增产10.03%。  相似文献   

5.
赤峰市年降雨量小(350~400毫米),无霜期短,谷子产量很低。为提高谷子产量,我们进行了地膜谷子栽培示范,结果667平方米(亩)产量平均达250~450公斤,最高543.2公斤,较露地栽培增产  相似文献   

6.
早春地膜覆盖栽培青花菜 ,可提高地温 1~ 2℃ ,明显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表现植株株高、茎粗、开展度等指标增大 ;比露地栽培病情指数降低 84.7% ,大大缓解发病 ;早春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提早供应 4~ 6d ;地膜栽培可显著提高产量 ,与对照露地栽培相比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科研     
地膜藕节水高产技术获成功 一种地膜莲藕厢作节水增温高产栽培技术最近在湖北省十堰市获得成功。采用这项技术比常规露田灌水栽培技术亩(1亩=1/15公顷)增产31.5%,莲藕栽培通过地膜增温,比露地栽培排藕种时间提早20天,地膜藕比常规种植区海拔可提高300米,通过莲藕栽培全生育期所需水量试验,地膜栽培用水量仅为常规栽培的1/6;莲藕覆膜厢作有利于杀灭杂草;通过地膜增温可使藕苗地上部分早生快发,更有利于地下部分健壮生长,使莲藕提早25天成熟采挖;平均亩产2121公斤,比常规藕增产576公斤。甘肃研制成功新型纳米保鲜果蜡 甘肃省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3年的覆膜栽培实验研究,其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可为甜菜生育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生育前期提高土壤含水量10.7~27.4%;0~25厘米耕层积温增加684.1℃;0~20厘米耕层速效氮提高8.0~26.7%,速效磷提高12.4~18.8%,速效钾提高7.3~27.9%,甜菜提早出苗8天左右,较直播甜菜早11天左右,叶面积指数(LAI)3.0时达郁闭状态,持续期增多25天,LAI最大值达4.9,高于直播0.8。总光合势增加36.7%,光合速率增加CO_20.57毫克/分米~2时以上,生长中心提早5天以上转至根部。在块根增长期,根部干物质积累强度(1.9克/株·日)提高0.36倍,总光能利用率为:1.84%,较直播甜菜高0.45%。在同等栽培条件下,覆膜甜菜平均单产为3439.1公斤/亩,较直播增产31.8%。  相似文献   

9.
<正>黄龙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东南缘,受季风影响较大,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为暖温湿带和半湿带气候区。年降雨量602mm,年平均气温8.8℃,平均无霜期18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37.5小时,昼夜温差大。全县总耕地面积24万亩,其中玉米面积13.7万亩,玉米地膜覆盖种植2.5万亩,集中分布在位于川道的2镇2乡,占玉米总播种面积18.2%,多年我县露地玉米亩单产稳定在700公斤左右,玉米地膜覆盖亩平均单产达到了710公斤,2011年圪坮乡梁湾行政村李斌才7亩地膜玉米经专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柑桔产区内110个气象站的光合有效辐射资料,计算了光能利用率分别为1%、2%、5%和10%的柑桔光合生产潜力,每亩柑桔产量可用y=K_i·U_i·Q_(par)式表示,式中y为柑桔果实产量(公斤/亩),K_i为经验系数,U_i为光能利用率(%)卧Q_(par)为柑桔生长期(≥12.5℃时期)的光合有效辐射(千卡/厘米~2·≥12.5℃)。计算结果表明,光能利用率10%的柑桔产量,除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外,各地都在10000公斤/亩以上,台湾南部和海南岛,高于15000公斤/亩·浙江省黄岩县,光能利用率1%、2%、5%和10%的柑桔产量分别为:1051公斤/亩、2102公斤/宙、5256公斤/亩和10515公斤/亩。最后,对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旱地粮用豇豆高产栽培技术,2015年在山西省旱作节水农业——阳曲县河村示范基地,采用裂区设计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旱地粮用豇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种植出苗率较露地种植增加10.5%,且明显加快粮用豇豆的生育进程,出苗期提前1d,分枝抽蔓期平均提前2d,开花结荚期平均提前3d。其中覆膜种植和露地种植对豇豆生长影响的最大差异在分枝抽蔓期,株高、复叶数和分枝数显著大于露地种植,为取得高产奠定基础,实收产量和理论产量分别较露地种植增加27.4%和20.5%。覆膜种植获得最高产量的密度为11.3万株/hm~2,且随密度增加产量的变化呈倒抛物线型,而露地种植获得最高产量的密度仅为7.5万株/hm~2,且随着密度增加,产量显著降低。该区域旱地粮用豇豆采用覆膜种植,播种密度为11.3万株/hm~2时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2.
朱琳  李世清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3):2528-2537
【目的】探寻不同覆盖措施下玉米籽粒氮素积累和物质转移的"源-库"过程。【方法】以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典型旱作农业区春玉米生产体系为对象,通过2年田间试验,对覆盖地膜、覆盖砂砾和不覆盖3个处理的光能捕获和土壤温度进行定位观测,分析干物质累积转移和氮素的积累,揭示地表覆盖对"源-库"过程的影响。【结果】覆膜处理的有效积温显著高于不覆盖处理,与覆砂处理差异不显著。覆膜处理辐射生产效率显著高于覆砂处理。覆膜处理的积温生产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辐射生产效率在2010年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在2011年显著高于不覆盖处理,低于覆砂处理。茎+叶鞘的干物质转移量最大,地表覆盖对转移干物质贡献率及干物质转移率影响不显著。覆膜条件下,玉米单穗粒重及单穗粒数在收获时均高于其他处理。在吐丝后前30 d,覆膜处理籽粒平均含氮量明显高于覆砂和不覆盖处理;灌浆30 d至成熟,处理间籽粒含氮量差异较小,覆膜处理略高于覆砂和不覆盖。由于籽粒干重差异,覆膜处理籽粒氮累积量显著高于覆砂处理和不覆盖处理。覆盖处理有效提高了果穗上部籽粒氮素累积,其次为中部和下部籽粒;覆膜处理果穗各部分籽粒氮累积量明显高于覆砂和不覆盖处理;干物质转移量和转移干物质贡献率均与单穗粒重和有效积温呈正相关,达到了显著水平,而与单穗粒数、光合有效辐射捕获量、积温生产效率及辐射生产效率虽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覆膜通过影响单穗籽粒数及穗粒干重而增加籽粒干物质累积能力,进而促进籽粒氮素累积,增加产量。【结论】覆膜促使源能力和库容量的协同增加是玉米增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李琛  肖生苓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179-4182
[目的]研究老化行为是解决农用薄膜的老化现象、防止老化的基本手段.[方法]采用加速紫外老化和热老化2种方法,对老化前后聚氯乙烯(PVC)薄膜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的拉伸性能、透气性能和透湿性能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2种老化方式下,HDPE薄膜的拉伸强度都下降,在老化120 h时,热老化拉伸强度降低6.07%,而紫外老化拉伸强度下降15.08%;PVC薄膜在老化120 h时,热老化拉伸强度上升33%,而紫外老化拉伸强度下降13.8%.在2种老化方式下,HDPE薄膜透气量都上升,老化120 h时,热老化透气量增加107.64%,而紫外老化透气量增加219.39%;PVC薄膜在达到最大透气量后缓慢降低.2种老化方式下,在老化120 h内,HDPE薄膜透湿量都是先降低后上升,而PVC薄膜透湿量都下降.[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合理使用农用塑料膜,降低老化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粳系21—2一般亩产400公斤左右,在安徽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平均比鄂宜105增产5.8%。全生育期125—130天,株高80~90厘米,株、叶形适中,分蘖力中等,生长清秀,熟色好。平均每穗70余粒,结实率85—90%,千粒重约25克,米质优良。对主要病害有一定的田间抗性。适宜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栽培。其适宜播期为6月18—25日,秧田播种量40—50公斤,秧龄30—35天。大田亩栽2.5—3.0万穴,基本苗15—20万。在肥力中等田块,亩需纯氮9公斤左右,适当搭配磷钾肥。以基肥为主,早施追肥,后期控制用氮。够苗及时烤田,后期不断水过早,并加强病虫预防。  相似文献   

15.
以数模为主的亩产“吨粮田”栽培技术选优研究,通过3年行政技术双轨承包,完成“吨粮田”面积10.545万亩,综合单产1024.6kg,其中小麦325.5kg。研究决出“吨粮”技术模式:单幅为70cm(小麦)/80cm(玉米);小麦适宜品种为“81—811”等,亩播量30万粒;玉米适宜品种为“中单二号”。亩保苗4500~4700株;亩施纯氮30kg,P_2O_512kg;全期灌水7~8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大白菜(B. campestris ssp pekinensis.)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我们进行了两年地膜覆盖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直播小株、育苗小株、老株那种采种方式,凡使用地膜覆盖的均比不覆盖的产量增加30%左右,质量也明显的提高;聚乙烯、聚氯乙烯都是良好的地而覆盖材料,在大白菜种子生产中可以取得相近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地膜与覆盖方式土壤水温与作物增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地膜(宽幅普通地膜、窄幅普通地膜、宽幅微孔地膜与窄幅微孔地膜)与不同覆盖方式(平铺覆盖和起垄覆盖)下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膜与覆盖方式都具有明显的增温保水作用,且增温作用强于保水作用,增温作用主要表现在玉米生育前期,显著促进了玉米前期生长,为后期生殖生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CK,增产原因主要是显著增加了玉米百粒重,水分利用效率也显著高于CK。在试验区低温干旱并存的气候条件下,宽幅普通地膜平铺覆盖是一种简单、低成本、高效的覆盖栽培方式,能有效提高水分利用率,增加表层土壤温度,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地膜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甘蓝—糯玉米"一膜两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长江流域,采用0.01 mm的地膜完全可以从3月覆盖到9月,完成甘蓝和糯玉米2个栽培季节;与露地对照相比,地膜覆盖处理作物产量和产值均有一定增加。  相似文献   

19.
转蓝光长寿光转换多功能地膜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采用功能地膜、普通地膜覆盖,分2行和3行两种种植方式,观测了各处理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种植2行还是3行玉米,转蓝光长寿光转换多功能地膜覆盖比普通地膜覆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耕层土壤温度高0~1.24℃。种植2行玉米时,功能地膜比普通地膜在玉米大喇叭口期0-40cm土层土壤水分低11.9~25.3g,kg,株高提高10.90%,玉米生物量提高20.57%,折合产量提高11.53%。种植3行玉米时,功能地膜覆盖比普通地膜覆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0--40cm土层土壤水分低6.5~18.2g/kg,株高提高7.80%,生物量提高34.23%;折合产量提高9.28%.  相似文献   

20.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旱地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2010年在甘肃省定西市半干旱雨养条件下,采取全膜穴播覆土(A)、全膜穴播(B)、膜侧条播(C)3种覆膜种植方式,并以露地条播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旱地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2年度各覆膜方式下小麦开花期群体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向籽粒的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都明显高于CK,分别较CK高112.9%、128.9%和12.5%.覆膜对籽粒贡献率的提高主要是促进了叶部(叶片+叶鞘)和茎杆物质向籽粒的转运,但降低了穗部(穗轴+颖壳)转运率和贡献率;不同覆膜方式间比较,干物质积累量、转运量均以处理B最高,贡献率以处理A最高,3种覆膜方式中,积累量、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以处理C为最低.处理A、B转运率的高低差异因年份而异.虽然3种覆膜种植方式开花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转运量都显著高于CK,但单茎干物质积累量和转运量有些覆膜方式不一定较CK高,且处理间差异单茎远小于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