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迟兰 《中国猪业》2021,16(4):27-31
母猪的繁殖性能是衡量养猪企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更清楚地了解生产中养猪企业的生产水平,以及生产中如何才能提高母猪的产仔性能。对江苏省某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管理进行调研,并研究和分析了母猪的生产记录,统计母猪的总产仔数、产健仔数、产死胎数、产木乃伊胎数等繁殖性状和仔猪的初生窝重、断奶窝重等。从猪场实际出发,针对影响母猪产仔性能的部分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该规模化猪场对母猪和仔猪的养殖水平仍存在一些饲养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结合该场的饲养管理情况,指出了提高母猪产仔性能及健仔存活率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养猪场(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养猪生产中,俗话说:"初生少一两,断奶差一斤",说明仔猪初生重与断奶重有着密切关系。断奶窝重的大小,是衡量猪场饲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千万不可忽视。影响断奶仔猪体重的因素很多,如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生理特点等。因此,必须科学饲养,加强管理。1科学饲养妊娠母猪,提高仔猪初生重根据妊娠母猪妊娠期的胚胎发育规律,初生仔猪60%~70%的体重在母猪妊娠后期快速发育生长。因此,抓好妊娠母猪后期80~110 d的饲养管  相似文献   

3.
后备母猪是指被选留后未参加配种的母猪,后备母猪群大多以青年母猪为主,为了保障猪群的生产和繁殖能力,年龄大、繁殖力低和疾病母猪被及时淘汰。因此,后备母猪的选育、饲养和管理直接关乎猪场生产业绩,必须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提高规模化猪场的养殖收益。为此,本文从后备母猪选择与留种、饲养技术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简述了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以期提高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科学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4):65-66
选取80头试验母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取限位栏饲养和HHIS母猪智能化饲喂系统饲养,2组日粮相同。测定了妊娠母猪2个繁殖周期,严格跟踪记录母猪的繁殖记录。结果:采用HHIS母猪智能化饲喂系统的母猪在产仔数和初生窝重指标上与限位栏饲养模式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在产程、断奶窝重、总发情率、断奶7 d内发情率及受胎率等繁殖性能上与限位栏饲养模式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采用HHIS智能化母猪饲喂系统在关键的繁殖指标上优于传统的限位栏饲养,在今后规模化的养猪场推广智能化饲喂系统对提高母猪的生产成绩、提高养猪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富前 《吉林畜牧兽医》2021,42(2):19-20,22
威信县历来有饲养母猪的传统,抓好母猪品种选择,选择适宜威信地方条件的母猪品种进行饲养,在生产中抓好后备母猪和能繁母猪的饲养管理,改进配种技术,提高母猪产仔数、成活数和仔猪初生重,对抓好生猪生产有着最基础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关键,母猪的生产性能决定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长大二元母猪具有产仔数多、断奶仔猪窝重大、生长速度快等优点,但与地方猪种相比,又有发情不明显、营养水平要求高、抗逆性差、母性差、带仔能力弱等特点。就如何充分发挥长大二元母猪优良的生产性能来提高经济效益,笔者总结了近几年的良种猪推广实践中长大二元母猪的饲养管理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充分发挥和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提高养猪生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如何从传统的养殖误区中迅速转变过来,对母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初生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并对母猪进行科学的品系  相似文献   

8.
<正>仔猪生产是养猪生产中的主要环节,但仔猪生产水平的高低又与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科学饲养管理、仔猪的科学培育等息息相关。因此,严格母猪的配种管理,规范妊娠母猪、哺乳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及仔猪培育,做好母、仔猪出生时的护理,是提高仔猪生产技术的关键。1重视母猪配种前的短期优饲坚持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0~14d的短期优饲,在原日喂量的基础上,再增加日喂量20%,以提高其营养水平;经产母猪断乳后7~10d内进行短期优饲,要视膘情酌情增加饲喂量,但优饲后的  相似文献   

9.
种猪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为最大限度发挥鑫广安美系种猪的优秀性能,保持猪只健康水平,提高种猪的利用率,文章从强化制度管理、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母猪的饲养管理(包括配种怀孕母猪和分娩哺乳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以及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等五个方面总结了鑫广安美系种猪的选育及饲养过程中的技术要点。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种猪生产力,而且还能提高种猪的抵抗能力,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生,切实提高鑫广安美系种猪的选育及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镇多年来有饲养母猪的习惯,近年来很多群众到站里来咨询,发现不少母猪发情无规律,发情抑制,受胎率下降,出现空怀等不孕现象,严重影响了仔猪的生产.如何防治母猪不孕,对提高我乡母猪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后备期母猪的饲养直接影响到繁殖期的生产性能,加强后备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后备母猪的主要饲料营养需要及关键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提高母猪生产水平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由于国家十分重视能繁母猪的生产、给予了养殖补贴(每一头能繁母猪年补助100元),和参加能繁母猪死亡保险赔偿等系列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饲养母猪的积极性.我镇2014年末饲养能繁母猪已达1480头.但由于很大一部份农户饲养母猪时间不长,缺乏饲养繁殖母猪的知识,使其饲养母猪效益低,本人结合全镇实际,提出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3.
后备母猪不仅是猪场整个母猪群正常循环的基础,而且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充分挖掘仔猪的生长潜力,保证高产稳定健康的母猪群,是猪场高效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笔者从后备母猪的选择、培育、引种、保健、饲养管理、不发情的处理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猪的高效饲养管理技术,为规模养殖场后备母猪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实行仔猪早期断奶能节约母猪饲养成本、提高母猪利用率、提高母猪年产胎次,从而增加饲养母猪的效益,但仔猪早期断奶对其今后的生长发育有何影响,和传统的断奶方法相比在生长上有何差异,需要通过试验加以研究,从而更加科学地运用仔猪早期断奶技术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5.
种猪生产是整个养猪业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种猪才能繁殖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才能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本文着重阐述母猪在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以其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1营养供给  相似文献   

16.
养好仔猪 ,力争全活健壮 ,使同窝仔猪发育整齐 ,获得较理想的增重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仔猪初生重俗话说 :“初生重差一两 ,断奶重差一斤 ;断奶重差一斤 ,出栏重差 10斤”。仔猪初生体重的大小 ,直接影响断奶窝重的高低。优良母猪是提高仔猪初生重的关键 ,选择体型高大、四肢粗壮、臀部发育好、奶头多又匀、护仔性强、泌乳性能好的母猪 ,进行科学饲养和配种 ,这样才能达到产仔多 ,成活率高 ,断奶窝重大的目的。在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中 ,母猪怀孕前期饲养水平可低一些 ,怀孕前 80d可多喂青饲料 ,适当减少精料比例。这样既不影响产仔 …  相似文献   

17.
实行仔猪早期断奶能节约母猪饲养成本、提高母猪利用率、提高母猪年产胎次,从而增加饲养母猪的效益,但仔猪早期断奶对其今后的生长发育有何影响,和传统的断奶方法相比在生长上有何差异,需要通过试验加以研究,从而更加科学地运用仔猪早期断奶技术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猪的生产水平,必须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最大限度提高猪的生产潜力,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个生产环节。尽管公猪、母猪、仔猪、育成猪在饲养管理上有不同的特点,但必须掌握以下共同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实行乳猪早期断奶能节约母猪饲养成本,提高母猪利用率,提高母猪年产胎次,从而增加饲养母猪的效益。但乳猪早期断奶后,对今后的生长发育有何影响,和传统的断奶方法相比在生长上有何差异,需要通过试验加以研究,从而更加科学地运用乳猪早期断奶技术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20.
母猪是养猪业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性能是促进养猪业稳定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几年来,我们依靠科技措施,为提高母猪生产力,采取了一系列提高母猪生产水平的综合技术配套措施。推广公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提早开食;提早断奶,补铁;补硒等实用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九十年代国内外母猪生产水平是:欧洲每头母猪年产仔猪是20头,全国每头母猪年产仔猪12头;浙江省每头母猪年产仔猪猪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