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张汀 《中国猪业》2007,(1):42-43
为了提高猪群总体质量和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猪场经常要向质量较好的种猪场引进种猪。然而每个猪群都可能是一个致病性微生物的复合体,一旦猪群处于应激状态时,就可能发生疾病。不同猪群病原的种类和数量也有所不同,每个猪群的机体免疫水平或保护性抗体的滴度也各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该猪群对病原体的接触程度和免疫程序。每当我们引进新的种群时,就有可能引进一个新的病原复合体,所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引种程序并严格执行,对于猪场的安全和引进的优良种猪安全、顺利的投入生产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规模养猪由于饲养集中 ,密度大 ,周转频繁 ,经一定时期后 ,各种病原微生物可能在猪场及周围环境中逐渐蓄积 ,容易使一些疫病迅速传播蔓延 ,严重影响规模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 ,规模化猪场 ,必须控制外来疫源的传入 ,净化猪场内的各种病原微生物。1 严格隔离 ,分段饲养规模猪场需要引进的后备种猪 ,必须从定点种猪场引种采购 ,并经一定时期的隔离检疫 ,做好必要的消毒和疫苗接种工作。分段饲养是净化猪场疫病的重要原则之一 ,具体可分 3个阶段 :母猪和哺乳仔猪阶段 ,保育猪阶段 ,生长育肥阶段。严格分离 ,单向移群 ,互不往来。不能将上批次…  相似文献   

3.
种猪是养猪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猪具有不同的生产性能与生理特点,因而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饲养管理方式。而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与技术又是实现种猪生产性能的前提条件。当今,我国各大型猪场纷纷饲养新引进的国外高性能优良品种,在国外,这些猪种的性能水平大多较几年前有很大幅度提高;而较我国传统饲养品种则提高更大。  相似文献   

4.
一、严把引种关尽可能从同一个猪场引进后备猪,这样可降低猪场发病率。引种时应防止长途运输和环境、饲喂方式改变等原因引起猪的应激反应。引种前要先进行圆环病毒、猪瘟病毒、弓形体、伪狂犬病病毒、布氏杆菌等病原的检查,若呈现阳性,就不要引进。对检疫合格种猪,要进行隔离饲养,隔离期应不少于6周。二、加强饲养管理对猪场饲养管理人员实行严格管理,严禁自由出入、交叉使用工具、患病上岗等。每栋猪舍要设立消毒池、消毒脸盆。根据季节不同,每周至少进行1次大消毒,每季度进行1次灭鼠工作,夏季应加强蚊蝇的杀灭工作。  相似文献   

5.
引种是每个猪场生产经营者都要考虑的问题,它是实现品种改良和迅速提高养猪效益的有效途径。为了做好种猪的引种和饲养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引进种猪的优秀性能,保持猪只健康水平,提高种猪的利用率,现将引进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或者是猪场内部病原微生物的扩散都会导致猪群发生疫病,如果猪场一旦成为病菌的理想场所,就不能避免疫病的出现。因此,要求猪只饲养场要根据本场的情况制定严谨的消毒方案,确保猪群生长状况良好,并且提供优秀的环境保证。1消毒药物的选择猪场在进行药物选择的时候,要了解本场的常见疫病种类、流行情况和消毒对象、消毒设备、猪场条件等,然后挑选出适合本场实际情况的2种或者  相似文献   

7.
<正>春天来了,又到了引进种猪的最好季节。近年来,广大养猪场虽然对种猪的品种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引进种猪时却不知道怎么选择好。下面,重点谈谈引进种猪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引种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确定引种数量和品种,准备好饲养场地、饲料、饮水以及药品。其次了解、选择目标猪场,了解目标猪场的规模、品种、饲养管理情  相似文献   

8.
种猪的饲养管理是猪场的核心工作,该文从品种选择、种公猪和母猪(后备、妊娠、哺乳、断乳等不同时期)的营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系统论述,详细阐明种猪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邬旭龙  林华  肖璐  王印 《猪业科学》2021,38(6):72-75
为了解四川地区养猪场常见病毒性疾病感染情况,分析不同养猪场对疾病有效防控能力,进一步推测各猪场对新发和外来动物疫病的感染风险。研究采用高通量检测方法,对不同类型养猪场采集的426份临床样品进行病毒性病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四川地区养猪场病毒性病原阳性检出率较高,普遍存在多病原混合感染情况,且较为严重,病原感染种类增多,且具有流行普遍性。其中以PCV2、PRRSV、PRV、PEDV的感染最为常见,特别是PCV2和PRRSV的混合感染,已经成为目前猪病中最为多发的病毒性疾病。猪场应进一步完善生物安全措施,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结合现有疫苗控制和降低猪场疾病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专家咨询     
《预防兽医学进展》2009,(8):111-111
1、PRRS阴性或阳性猪场,在引进种猪时应注意哪些? 多年的PRRS流行规律表明,猪群暴发PRRS多数与猪场引进种猪有关,一种情况是阴性猪场引进PRRSV携带猪引发蓝耳病,更常见的是阳性猪场引进PRRSV阴性猪引发蓝耳病。因此,如何将种猪引入猪群在控制PRRS发生上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1引种为提高猪群总体质量和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猪场和养猪户都经常要向质量较好的种猪场引进种猪。引种也是猪场管理的第一环节和基础环节,品种的引进应遵循以下8项原则:正确选择引入品种;慎重选择个体;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所有猪种必须有检疫证书;种猪场必须要有生产、经营许可证;要区分引进品种是原种还是商品配套系;要考虑品种原产地与引入地间的环境差异;要考虑引进品种的生产性能。了解被引品种地区的疫病情况及整个畜禽类疫病发生情况,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及仔猪;需要引进种猪时应从有种猪经营许可证的种猪…  相似文献   

12.
《新疆畜牧业》2014,(11):4-9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安全优质猪肉的需求日益强烈。优质商品肉猪来源于优良的猪种和特定杂交组合的优质仔猪,而母猪的标准化生产是重要基础。 本规范结合自治区推行的安全优质猪肉生产的要求,围绕规模化猪场种猪繁育、哺乳仔猪饲养管理、种猪饲养管理、卫生防疫、  相似文献   

13.
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后备种猪的选留和饲养管理特别重要,后备种猪质量的优劣是决定猪场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饲养后备种猪的目的是获得体格健壮、发育良好、具有品种的典型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  相似文献   

14.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养猪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进步,管理现代化,饲料能够满足不同种类猪的营养需求,发挥其最佳生长性能.但是随着国外种猪的引进以及国内各种猪频繁的调运,猪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可是猪场对于病原的控制却没有跟上疾病变化的步伐.特别是近几年猪场隐性感染的存在,由于外表看不到症状,又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常常被我们所忽视.而一个猪场只要有病原的隐性感染的存在,即使消毒卫生隔离做得再好,还是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疫情.所以隐性感染对猪场有着非常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春季是猪群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我们要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满足猪群的营养需求,做好猪群的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同时还要做好猪场的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杜绝一切传染来源,是确保猪群健康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1使用消毒药的几点常识1)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不同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物的敏感性有明显的不同,要有目的地  相似文献   

16.
1后备母猪引种和饲养管理很多疾病是通过引种引进的,某些隐性感染的猪经过长途运输、环境、饲料改变等应激,没几天就发病。所以避免频繁地从多个猪场引种,引进种猪一定要隔离观察45天以上,要做好检疫和适应(驯  相似文献   

17.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治疗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从国外著名家畜育种公司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的种猪,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和猪和技术的引进对提高我国养猪业整体生产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国外集约化猪场较为常见的种猪饲养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如母猪无乳综合征也带到中国的集约化养猪场中。  相似文献   

18.
正流产是种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常见的产科疾病。母猪流产不仅降低了产仔数和健仔率,还可能缩短母猪使用年限,所以科学的饲养管理,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规范合理的治疗措施对提高母猪的生殖健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流产的病因临床常见的发病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流产和普通性流产。1.1非病原性因素因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的流  相似文献   

19.
<正>消毒是规模化猪场防疫实践中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首要措施,是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饲养环境中(包括动物体表皮肤黏膜和体表浅体腔)、用具、器械和运载工具等的各类致病微生物或其它有害微生物,减少生活区、生产区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防止疾病发生、蔓延,进而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随着规模化猪场集约化和高密度养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种公猪具备良好的繁殖性能,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生产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生猪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可以说,种公猪是生猪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加强对种公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己显得十分必要。加强种公猪饲养管理具体有如下几个环节:1合理引种1.1引进种公猪目的要明确要根据本场或地方农户实际需要而引种。一般情况下,种公猪配种站引进长白、大白和杜洛克等种公猪即可满足农户需要;猪场则要根据选种和商品杂交选育目的来确定引进什么品种的种公猪。1.2引进种公猪来源要可靠种公猪必须来自畜牧部门验收发证的原种猪场或一、二级种猪场,并附有种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