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骆驼是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重要畜种资源,驼肉是当地人民群众的主要肉食来源之本试验的目的在于弄清双峰驼的产肉性能,以探讨其今后的选育方向。材料和方法1980年12月,在内蒙古潮格旗明星牧场,选择中等成年(马善)驼10峰,成年母驼5峰,进行了屠宰试验。  相似文献   

2.
阿拉善双峰驼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及周边干旱荒漠或半荒漠地区,适应性强,具有耐干旱、耐风沙、耐高温、耐寒冷、耐粗饲、耐饥渴、厌湿性和嗜盐性等独特的抗逆特性,是阿拉善双峰驼在长期生存和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严酷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而逐步形成的;这种特性的形成可能与其本身的生理特性有关.因此,本试验通过对双峰驼血液的生理特性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双峰驼抗逆特性的机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双峰驼体尺性状的影响因素,试验采用SPSS 17.0软件中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模块,分析了品种、性别、年龄、毛色对双峰驼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阿拉善沙漠双峰驼和青海双峰驼的体高、体长、体重显著高于阿拉善戈壁双峰驼和苏尼特双峰驼(P0.05),青海双峰驼的胸围和管围显著高于阿拉善沙漠双峰驼、苏尼特双峰驼、阿拉善戈壁双峰驼(P0.05)。除了公驼的管围极显著高于母驼(P0.01)外,公驼的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均显著高于母驼(P0.05)。毛色为红色和黄色的双峰驼体高显著高于白色(P0.05),毛色为白色的双峰驼体长显著高于褐色(P0.05),毛色为黄色和棕色的双峰驼体重显著高于褐色(P0.05)。10岁双峰驼的体高和体长显著高于1~8岁及11~15岁双峰驼的体高与体长(P0.05),13岁双峰驼的胸围、管围、体重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双峰驼。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海西州双峰驼生理生化常值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驼是适于在荒漠、半荒漠草原繁衍生息的特殊畜种,是我省重要的畜种之一,关于骆驼的生理生化常值,国内对新疆驼、宁夏驼曾进行过颇多的研究,而对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青海双峰驼研究甚少。我们应《柴达木骆驼品种资源调查及综合利用的研究》课题的要求,于1983年11月对青海省海西州柴达木地区双峰驼的生理生化常值进行了测定。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苏联繁育的骆驼有两种——双峰驼和单峰驼。两者在生物学和生产品质方面各有其特点。双蜂驼对冬季漫长而寒冷的哈萨克荒漠和干旱草原的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成年母驼的活重平均为650公斤,泌乳期七个月的产奶量近1,180公斤,乳脂率为5.5%,剪毛量6.8公斤,净毛率为80—85%。单峰驼的分布区域是炎热的荒漠地区。与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双峰驼的进一步选育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SPSS17.0软件的方差分析和邓肯氏法多重比较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品种和不同性别对双峰驼驼绒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公驼驼绒细度(20.816μm)显著高于母驼驼绒细度(18.276μm)(P0.05)。苏尼特双峰驼驼绒细度极显著低于阿拉善双峰驼和青海双峰驼(P0.01),而阿拉善双峰驼和青海双峰驼驼绒细度差异不显著(P0.05)。从驼绒细度的测定值上来看,青海双峰驼驼绒细度(23.176μm)最粗,其次是阿拉善双峰驼(22.939μm),苏尼特双峰驼驼绒细度(18.238μm)最细。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双峰驼的进一步选育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SPSS 17.0软件的方差分析和邓肯氏多重比较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品种和不同性别对双峰驼驼绒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公驼驼绒细度(20.816μm)显著高于母驼驼绒细度(18.276μm)(P0.05)。苏尼特双峰驼驼绒细度极显著低于阿拉善双峰驼和青海双峰驼(P0.01),而阿拉善双峰驼和青海双峰驼驼绒细度差异不显著(P0.05)。从驼绒细度的测定值上来看,青海双峰驼驼绒细度(23.176μm)最粗,其次是阿拉善双峰驼(22.939μm),苏尼特双峰驼驼绒细度(18.238μm)最细。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阿拉善戈壁双峰驼、苏尼特双峰驼、阿拉善沙漠双峰驼、青海双峰驼4个双峰驼品种在性状表型上的归类,试验采用SPSS软件中的组间连接方法对4个双峰驼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个双峰驼品种聚类为两亚类,第一亚类包括阿拉善戈壁双峰驼和苏尼特双峰驼,第二亚类包括阿拉善沙漠双峰驼和青海双峰驼。说明阿拉善戈壁双峰驼和苏尼特双峰驼从表型测定值上两者比较相近,因此两者最先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9.
旨在了解内蒙古地区健康及患阴道蝇蛆病双峰驼的主要血液指标之间的差异。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等地采集健康及患阴道蝇蛆病双峰驼血液样本107份,采用瑞氏染色法和吉姆萨染色法对制备的血液涂片进行染色,观察并比较健康及患病双峰驼血液的红细胞与白细胞的形态特征;利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血液样本的血细胞含量,并对相同及不同地区的健康及患病双峰驼的主要血常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比值方法估计血液样本的血浆含量。结果表明,患病驼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含量较少,嗜酸性粒细胞含量较多,且血小板含量较健康驼多;来自相同地区的患病驼与健康驼的各种血细胞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地区的健康驼血细胞含量趋于平稳,但不同地区的患病驼血细胞含量变化存在较大波动;双峰驼的血浆含量为0.349 0-0.736 5,患阴道蝇蛆病的双峰驼血浆含量普遍高于健康双峰驼。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新疆部分地区双峰驼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试验采用常规寄生虫病病原检查技术(粪检技术)对新疆阿勒泰福海县及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的121峰双峰驼(幼驼12峰)消化道寄生虫种类、感染率及感染强度进行了调查与统计。结果表明:双峰驼消化道寄生虫主要是线虫(细颈线虫、夏伯特线虫、血矛线虫)和球虫。新疆双峰驼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为31.4%(38/121),细颈线虫、夏伯特线虫、血矛线虫、球虫的感染率分别为9.9%、5.0%、3.3%和13.2%。幼年驼消化道寄生虫的检出率为66.7%,明显高于成年驼(27.5%)。单虫种感染率为22.3%;2种虫体混合感染率为3.3%,主要为细颈线虫和球虫混合感染、细颈线虫和夏伯特线虫混合感染;3种虫体混合感染率为1.6%,为细颈线虫、球虫及夏伯特线虫混合感染。新疆阿勒泰福海县的双峰驼消化道寄生虫感染强度高于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细颈线虫感染强度最高。说明双峰驼感染消化道寄生虫较为普遍,应采取合理的饲养方式,有效驱虫,保障驼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理指标作为动物健康与否的基础指标,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新疆双峰驼的生理指标数据陈旧且不完善,不能很好地为兽医临床诊疗过程提供参考。对新疆福海县、吉木乃县、达坂城地区的新疆双峰驼进行了研究,用兽医临床化学分析仪和动物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其血液生化和血常规,再用常规方法测定其体温、呼吸和脉搏。结果测定的3个地区之间白蛋白(ALB)、肌酐(CREA)、球蛋白(GLOB)、尿素氮(BUN)、尿素(UREA)、白细胞总数(W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的含量各有不同;成年驼平均体温、呼吸、脉搏分别为37.60℃±0.38℃、8.38次/min±1.60次/min、41.08次/min±3.20次/min;幼驼平均体温、呼吸、脉搏分别为38.07℃±0.26℃、24.38次/min±4.82次/min、64.18次/min±6.00次/min。测得数据,与之前相关报道的数据之间大部分一致,但有少数数值存在差异,说明新疆双峰驼有自己独特的血液生理,新疆不同地区双峰驼的生理生化指标存在地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正> 血红蛋白不仅与机体组织供氧有关,而且表现出遗传多态性。Cabannes和Serain(1955)首次在阿尔及利亚牛中发现了牛的两种血红蛋白变异类型。之后Bangham(1957)揭示了血红蛋白多态性的遗传受常染色体上的两个等显性等位基因控制。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到目前发现的牛血红蛋白等位基因有B、C、F、A、D、Kh、E等。随着广泛深入的研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血红蛋白多态性,对牛育种的重要意义。安西地方黄牛是分布在甘肃最西部戈壁荒漠半荒漠地区,具有耐粗饲,耐酷热严寒,抗焦虫病等优良特性。为了了解安西地方黄牛的起源与形成,我们初步调查了安西地方黄牛的血红蛋白类型。材料与方法血样采自安西地方黄牛的生产区的桥子、踏实乡  相似文献   

13.
<正> 骆驼是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分布较多的一种大畜,具有多种生产用途。其产奶目前虽无多大商品意义,但对满足该地区人民的奶食需要来说,却至关重要。 有关双峰驼乳成分的资料,迄今报道很少。苏联的阿斯特拉罕双峰驼,平均乳脂率为5~6%。而我国双峰驼种乳的成分资料,一直是空白。为此,我们在1982年5  相似文献   

14.
野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 ferus)是世界上惟一存在的骆驼科的真驼属野生种,是家养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的祖先。由于数千年来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野双峰驼变成了与家养双峰驼不同的两个物种,并成为地球上一个特殊的物种,同时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两者的起源、基因、生态、习性等方面深入细致的研究,阐述两者之间鲜为人知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从而得出野双峰驼与家养双峰驼之间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双峰驼的体尺性状,选取阿拉善戈壁双峰驼、苏尼特双峰驼、阿拉善沙漠双峰驼和青海双峰驼4个地区的双峰驼共计161峰,测量其体长、体高、体重、胸围和管围等性状,利用SPSS软件对以上5个体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双峰驼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尤其是体重与胸围、体重与体长的相关系数为强正相关。双峰驼的体尺性状聚类结果为3亚类,第1亚类包括体重、体长和胸围,第2亚类只包括体高,第3亚类只包括管围。该试验结果为双峰驼的选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双峰驼泌乳期产奶性状、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高、低产双峰驼差异性生长性状及血液和驼乳生理生化指标,为高产驼选育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以准噶尔泌乳双峰驼为研究对象,对产奶量进行监测,绘制哺乳期泌乳曲线,并分析不同胎次的产奶量。测定高、低产双峰驼体尺、体重、血液及驼乳理化指标并进行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双峰驼挤奶期约10个泌乳月,前3个泌乳月产奶量高,第4~7个泌乳月产奶量呈持续下降,第7~9个泌乳月产奶量略有回升,第10个泌乳月产奶量达到最低,可归纳为4种类型的泌乳曲线。产奶量的高峰期一般在2~6胎,最佳年龄为6~15岁。高产驼组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低产驼组(P<0.01);高产驼组的体重、血尿素氮及血尿素均显著高于低产驼组(P<0.05),而高产驼组血清白蛋白及血清钙含量显著低于低产驼组(P<0.05);高产驼组驼乳的乳脂、乳蛋白显著低于低产驼组(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液理化指标与产奶性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双峰驼产奶性能受到机体、泌乳阶段、营养环境等多因素影响,体重、血液及乳成分与产奶量具有一定相关性。结果为进一步提高双...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野生双峰驼幼驼的人工哺育方法,试验将野生双峰母驼产后弃之不管的1峰幼驼,用儿童奶瓶以市售新鲜牛奶添加鱼肝油、食盐和青链霉素等作为替代乳饲喂,同时在15日龄后,根据幼驼食量变化并辅以稀饭、馒头和苜蓿等作为辅助饲料进行饲喂。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人工哺育的幼驼,体重、体长及体高增长迅速,生长发育良好,效果明显优于母驼哺育的幼驼。虽然人工哺育幼驼在哺育期间出现腹胀及腹泻症状,但通过药物治疗恢复健康,最终成功将1峰雄幼驼人工哺育长大。试验初步建立了野生双峰驼幼驼的人工哺育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野生双峰驼幼驼人工哺育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骆驼是荒漠半荒漠地区最重要的畜种资源,素有“沙漠之舟”的称号。目前我国有骆驼45万峰,主要分布在沙漠和半沙漠地带。安西县气候干燥,境内多为荒漠、半荒漠草场,植被稀疏,植物种类多,发展养驼业有明显优势。笔者对安西县发展养驼业的自然生态条件、现有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规划,为养驼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双峰驼是我国荒漠与半荒漠地区的优势畜种,在所有的家畜中,只有它能充分利用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很好地适应这种恶劣的生态环境,并具有较为全面的毛、肉、乳、役等生产性能。我国的双峰驼现有46万峰左右,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所产驼毛品质优良,驰名中外,远销许多国家和地区,为我国换取了大量外汇。但目前我  相似文献   

20.
骆驼史话     
骆驼作为驯化动物,据报道,约公元前3000年在伊朗和南土库曼有骆驼的痕迹,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认为这些所发现的遗骸就是驯化了的双峰驼。前苏联学者的资料,在公元前2500年, 这些地区已经驯养了双峰驼,这个时期发掘的骨骼,其中包括拉车的骆驼泥土模型、用驼毛制成的布料,驯化的线索只有在土库曼和伊朗的边界处初步被驯化,这就是双蜂驼早期被驯化的证据。从它首先被驯化的地方起,在公元前1700-1200年,扩散到乌拉尔以南至哈萨克以北,公元前10世纪扩散到西伯利亚西部,公元前9世纪扩散到乌克兰,大约公元前300年扩散到中国。在经过中国和伊朗北部而到达巴格达的丝绸之路,首先是借助双峰驼, 在美索布达米亚,它们与单峰驼杂交, 杂交驼比双峰驼更加优越,因而取代原来的双峰驼,成为千里跋涉在丝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