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新农村》2019,(11)
<正>麦田杂草种类多,其化学除草主要有土壤封闭处理和选择性茎叶处理两种方式。其中,土壤封闭处理是指在播种后出苗前将药剂均匀施于土壤表面,控制杂草的出苗危害,目前较少使用。选择性茎叶处理是根据田间已出苗的杂草主要种类和数量,选择相应的一种或几种除草剂进行防除。1.用于防除小麦阔叶杂草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苗期田间杂草化学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花苜蓿为豆科多年生优质牧草,常常因为苗期杂草危害造成严重减产,甚至导致种植失败。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土坡荒地和基本农田条件下,应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化学除草剂播前进行土壤处理、播后苗前进行地表封闭和出苗后进行茎叶处理,均可有效控制紫花苜蓿苗期田间杂草危害。  相似文献   

3.
大豆生产的田间管理及适时收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田间管理1.化学灭草灭草方式以土壤处理为主,茎叶处理为辅。提倡播前土壤处理和秋施药技术。化学除草要重视除草剂品种和配方的选择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合理使用除草剂,要重视除草剂品种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大豆除草剂在一定环境条件与用量范围内能有效的防治杂草,而不伤害大豆。大豆除草剂可分为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二种方式。1.土壤处理土壤处理按用药时间分为秋季土壤处理、播前土壤处理及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秋施除草剂是防除第二年春季杂草的有效措施,比春季施药对大豆安全,提高药效5%~10%。1.1整地。使用土壤处理对田间整地提出更高的要求,田间有大土块及秸秆影响除草剂均匀分布,造成漏喷,降低药效甚至无效。  相似文献   

5.
化学除草是油菜高产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油菜田按施药对象可分为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土壤处理主要是药剂通过杂草的幼芽、幼根和幼鞘吸收,把杂草杀死在萌芽阶段,但必须在杂草出土以前施药,否则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常用来作土壤处理的除草剂有48%拉索乳剂、...  相似文献   

6.
正使用化学除草效果好、见效快。但玉米除草剂品种繁多,使用技术要求高,使用不当会对玉米产生药害。如何科学、合理选择、使用除草剂呢?首先要因地制宜科学选药。玉米田除草剂根据应用时机和除草原理,分为玉米芽前封闭性除草剂和玉米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两大类。芽前封闭性除草剂的除草原理,是在玉米播种之后出苗以前,玉米出苗以后杂草出苗以前或杂草在3叶期以前,把药剂均匀喷洒到土壤表面,分布在土壤表层的杂草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除草剂的性能、剂型、用途不同,在苗圃里的使用方法也不一样,目前一般采用茎叶处理法和土壤处理法。一、茎叶处理法将除草剂直接喷洒到杂草茎叶上的方法,按施药时期又可分为播种前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1.播前茎叶处理是在苗圃尚未播种或苗木移植前,用药剂喷洒到已长出的杂草上,要求使用具有广谱性而选择性差、无残留的除草剂,如百草枯和草甘膦等,这种方法,仅能消灭已长出的杂草,但对后发生的杂草则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8.
正使用化学除草效果好、见效快。但玉米除草剂品种繁多,使用技术要求高,使用不当会对玉米产生药害。如何科学、合理选择、使用除草剂呢?首先要因地制宜科学选药。玉米田除草剂根据应用时机和除草原理,分为玉米芽前封闭性除草剂和玉米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两大类。芽前封闭性除草剂的除草原理,是在玉米播种之后出苗以前,玉米出苗以后杂草出苗以前或杂草在3叶期以前,把药剂均匀喷洒到土壤表面,分布在土壤表层的杂草种子在适宜的温  相似文献   

9.
<正>稻田化学除草主要有茎叶处理和土壤处理两种方法。1茎叶处理茎叶处理就是将除草剂按稀释倍数的要求,与水混合均匀,将药液用喷雾器直接喷洒到杂草的茎叶上,通过触杀或茎叶内吸收传导作用杀死杂草。茎叶处理,有时是在田间只有杂草而无稻田的情况下进行,但多是在  相似文献   

10.
玉米田除草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一、用药品种选择不准确不同除草剂品种对杂草防效不同。有些农民对化学除草剂不了解,误听一些随意宣传,认为只要是除草剂就能除草,结果玉米田苗死草活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应用的玉米田除草剂,大部分都是利用植物对药剂传导差异进行选择性除草。若田间杂草种类不同,用同一种药剂防治,效果当然不会理想。还有些农民将土壤处理剂用作茎叶处理,玉米药害往往严重,对杂草却基本没有效果。反之,将茎叶处理剂用于土壤处理时,亦没有任何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豆除草剂在一定环境条件与用量范围内能有效的防治杂草,而不伤害大豆。大豆除草剂可分为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二种方式。一、大豆除草剂应用原则高效、安全、经济是大豆除草剂应用的基本原则。要求选用的除草剂除草药效90%以上;对大豆和后作无药害,早期药害都应恢复生长而不减产;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大豆除草剂使用应根据杂草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群  相似文献   

12.
<正>一、除草原则化学除草是稻田杂草防除的主导技术,其原则是选择高效对口药剂、适时适量施药和掌握施用方法。目前已形成比较成熟的"一封、二杀、三补"的技术体系。一封是在水稻播种后,用土壤封闭除草剂防除杂草;二杀是在水稻播插出苗后,采取茎叶处理或除草剂拌细沙土进行苗后除草;三补是在一封二杀后,水稻分蘖期间仍有杂草发生时,采取挑治的方法来除草。  相似文献   

13.
北方果园土壤一般为砂质壤土,杂草发生种类繁多,恶性杂草多为深根性多年生杂草.一年中杂草发生为害时期大致有2次高峰:早春开始至5月为第1高峰,5月中下旬至雨季为第2高峰,也是果园化学除草的2个关键时期.果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根系庞大,入土较深,用除草剂做土表封闭或生育期施药都会给药剂的"位差选择"创造有利条件.生产实践中较好的模式是4月上中旬结合清理果园进行1次人工或机械除草;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土壤处理,主要消灭1年生、越年生杂草出土;7~8月进入雨季要及时做1~3次茎叶处理,以多年生杂草为主要防除对象;秋末冬初进行耕翻,主要防治深根性多年生杂草的地下根茎.如此反复数年,即可控制果园草害.  相似文献   

14.
蔬菜地里使用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要特别注意使用技术,否则易给蔬菜造成药害。草甘膦,又名农达、镇草宁、农民乐等,属有机磷类除草剂,有效成分为草甘膦,对杂草有内吸型广谱灭生性除草作用,用于茎叶处理,并可杀死多年生深根杂草的地下部分,但遇到土壤则很快失效,对未出土的杂草无效。  相似文献   

15.
1.干旱对旱田除草剂效果的影响莠去津、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等土壤处理类型除草剂主要是通过杂草幼芽、芽鞘、根系等部位吸收,抑制杂草萌发或杀死杂草幼苗,因此都需要有较好的土壤墒情来保证其药效的充分发挥。而干旱和大风是东北春季的主要气候特点,尤其是近年来旱情加重,气候条件导致施药期间的土壤墒情不好,严重影响了作土壤处理剂使用的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同时,一些地方整地质量不好,田间大土块和秸秆较多,除草剂不能均匀分布,从而影响了除草效果。另外,对茎叶处理剂而言,由于这类除草剂主要是通过茎叶吸收达到杀死杂草的目的,而近年来东北旱田苗后施药时期多为干旱少雨天气,空气相对湿度低,因此降低了茎叶对除草剂的吸收和传导能力,影响了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雪涛 《河南农业》2015,(16):43-45
针对玉米出苗前除草剂土境处理效果不好,或功前未进行除草剂处理,玉米田间杂草较多,提出茎叶处理除草剂防除杂草措施。简要介绍近年玉米常见茎叶处理除草剂的种类、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提出玉米除草剂药害预防及补救办法,为河南省夏玉米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科学》2007,(5):51-51
阔封是利尔化学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内吸传导型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杂草根茎叶能吸收,并能快速运输传导到杂草体内各个部位,由此表现出不仅对水花生地上部分铲除速度快,而且对水花生根系有杀灭效果,从而获得长久的控草效果,是铲除水花生的首选除草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 麦喜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新近研制开发的一种二元混配防除麦田阔叶杂草除草剂。它是一种苗后茎叶处理的磺酰胺类超高效除草剂,是一种典型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的抑制剂。全球研究试验应用表明,该除草剂以杂草茎叶吸收为主,在土壤中易被微生物分解,不易在土壤中残留积累,在推荐剂量下对当茬和后茬作物都安全。  相似文献   

19.
高粱除草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粱苗前苗后除草剂难以选择,缺少有效化学除草手段的现状,2010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的管家科技园、郎家寨两处的试验地分别进行了高粱播后苗前封闭及苗后茎叶处理化学除草剂的筛选。结果表明:苗前使用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封闭,对杂草的防效最高可达89.50%,对高粱出苗及生长无明显副作用;苗前使用异丙甲草胺+莠去津封闭,苗后使用莠去津对高粱无副作用,对杂草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苗后使用二氯喹啉酸或二甲.灭草松茎叶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分别达86.40%和81.37%,对高粱生长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对江西省水旱轮作区直播油菜田高效安全的化学除草剂,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法和苗后茎叶喷雾处理法,分别研究了不同化学除草剂对直播油菜田主要杂草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和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土壤封闭处理以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的防除效果较好,其处理45 d后对主要杂草的防效分别为69.2%和59.0%,效果明显优于二甲戊灵和丁草胺等;苗后茎叶处理以烯禾啶和精喹禾灵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较好,处理15 d后对主要杂草的防效分别为65.9%和50.0%,处理45 d后的草情指数分别为25.0和16.7。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在土壤湿度较大时对油菜出苗有一定影响,而乙氧氟草醚对油菜药害较大,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