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苹果1.1施肥原则(1)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产量水平,适当调减氮磷钾化肥用量;注意钙、镁、硼和锌的配合施用。(2)秋季已经施基肥的果园,果实套袋前不施肥或少施肥。秋季未施基肥的果园,参照秋季施肥建议在萌芽前及早施入,早春干旱缺水产区要在施肥后补充水分以利于养分吸收利用。(3)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如平原地起垄栽培、生草(渤海湾)覆盖(黄土高原)技术、下垂果枝修剪技术以及壁蜂授粉技术等。(4)土壤酸化的果园可通过施用硅钙镁肥和石灰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2.
果园施肥要注意施肥时间、方法、肥料种类和施肥部位。。一年中60%~80%的磷肥要在秋季以基肥形式施入,配合少量氮肥和钾肥;60%的氮肥要在春季施入;大部分的钾肥应在幼果膨大期及果实着色前20天施入。秋季施有机肥的深度应在20~50cm,因为果树大部分根系集中在这一深度。追  相似文献   

3.
陈锋 《山西果树》2009,(4):53-54
研究表明,春、夏、秋3次施用钙肥,能保持整个生长季节土壤和根系钙素供应水平稳定,成熟果实钙的浓度和积累明显高于春季一次性施肥和春夏2次施肥.特别是秋季施用钙肥有延续作用,可以提高来年果实钙含量。建议生产上改只在春季一次性施钙肥的习惯为春、夏、秋3次施用钙肥.方法可根据土壤有效钙的情况或配合其他施肥。如秋季配合施基肥加钙肥。春季根外喷氨基酸钙,夏季土壤追钙或根外补钙。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传统农业的影响 ,果农单纯追求产量 ,盲目施肥 ,造成土壤养分失衡 ,导致果实品质下降 ,树体旺长等。应依据丘陵果园土壤营养状态平衡施肥。1 科学施肥 根据果树需肥特点及各种化学肥料的特性施肥 ,于苹果花前和果实膨大期前补充 2次化肥。花前以氮肥或复合肥为主 ,果实膨大期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氮肥在春夏分 2次施用 ,7月份以后应控制氮肥用量或不施氮肥 ;磷肥以秋季 1次施足 ;钾肥以夏秋分 2次施入。2 重视有机肥的投入 一般每 6 6 7m2 施优质农家肥 5 0 0 0kg左右 ,最好与磷肥混匀发酵后使用。对于农家肥缺乏的果园 ,…  相似文献   

5.
过去,果园施用基肥的时候,多在春季。用量不少、效果却不太好,这是为什么呢?是时间不当。秋季施肥最好。秋施基肥的时间,多在秋分前后,也就是九月中、下旬,金红等中熟品种采收后。有的果农问:果园施基肥以哪种肥料为好呢?实践证明,以迟效或半迟效有机肥为主,可适当配合部  相似文献   

6.
1 施肥时期 1.1 基肥冬枣树施肥后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秋施基肥效果最好。施肥时期以秋季采果后至落叶前后最佳。所施肥料应以微生物肥和优质有机肥为主(如鸡粪、牛粪、羊粪、猪粪、圈肥、厩肥、作物秸秆、杂草等),结合施用部分无机肥。施用的农家粪肥一定要经过高温发酵,使其充分腐熟。也有人主张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20-30天,接近枣根开始生长活动期时施用基肥。  相似文献   

7.
1施肥方法 葡萄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葡萄施用基肥的时间最好在果实采摘后立即进行,施肥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根据树势配施一定量的氮肥(树势过旺的可不施氮肥、树势较弱的应适当多施氮肥)。基肥施用方法多采用沿葡萄树行在一边开沟施人,注意不可离树过近,以免伤根过重影响葡萄的长势。  相似文献   

8.
1施肥时期 春季和秋季都可以施基肥,但以秋季施基肥为最佳。北方多在果树落叶前后施基肥。秋施基肥正值根系本年度内最后1次生长高峰期,有利于伤根愈合及新根形成,进而有利于根系吸收营养。  相似文献   

9.
<正>1水肥管理每年冬、春、夏保证浇园1次。在施肥上采取"降氮、控磷、增钾","根施、叶喷、涂干"三者共进的模式。1)3~5年幼树。以氮为主,适量增加磷钾肥,促进扩冠。一般秋季趁墒施尿素0.5kg、钾肥0.5kg,春季同量施1次并进行浇灌。2)盛果期果园。采取"根施、叶喷"相结合的方法。秋季施基肥,667m2施腐熟农  相似文献   

10.
正1萌芽前1)土壤管理。修剪后及时清园,将园内枯枝、落叶、杂草、病枝、落果等清理干净,带离果园集中销毁,保持果园清洁,防止交叉感染。2)施肥。此期是根系的第1个生长高峰期,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亩追施尿素或高氮型复合肥15~30 kg,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施肥或施肥后及时浇水。上年秋季未施基肥的果园,于3月上中旬前抓紧时间施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相似文献   

11.
<正>1施肥、浇水1.1萌芽前施基肥没有秋施基肥的果园,应抓紧时机施基肥。15年生盛果树,以农家肥为主,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千克+高效尿素80~100千克+蓝得土壤调理剂或硅钙镁钾肥100千克+NEB240克,混合追施;没有农家肥的果园,667平  相似文献   

12.
月份物候期主要管理措施3月发芽前1、清理果园彻底清除园内残枝、落叶和杂草等。2、熬制石硫合剂原料配比∶石灰∶硫磺∶水=1∶2∶10~12。3、维修梯田,搞好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4、补施基肥,翻刨树盘对上年秋季未施基肥的果园,要进行补施基肥,方法同上年9月。结合施肥,翻刨  相似文献   

13.
汪景彦 《果农之友》2003,(10):12-14
1施基肥在冬季较温暖的地区,12月份土壤尚未结冻,或夜冻日消时,秋季未来得及施基肥的果园,尚可挖沟深施基肥,其数量和方法同秋季。不提倡休眠期(1~2月份)施基肥,因此期施肥,会导致当年秋梢旺长,不利于果树安全越冬。2灌冻水土壤结冻前,基肥施用后,要灌足结冻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此次灌溉有助于有机肥的分解和营养贮备,提高果树越冬性,防止枝干灼伤和抽条,并能保证翌年早春用水。灌水方法多采用漫灌、畦灌等,但不排除采用现代化的灌溉技术。3植保果树进入休眠期后,病虫害以其各自的越冬形态进行越冬,并停止危害。…  相似文献   

14.
<正>1秋季施肥的重要性秋季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果园来说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施肥时期。一是秋季施土壤墒情好,肥料容易被吸收和利用,有利于增强和恢复树势,安全越冬。二是秋季正值根系生长的一次高峰,施基肥的同时适当断根,有利于促发更多毛细根。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基肥施用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继红 《落叶果树》2014,46(6):64-65
猕猴桃园施用基肥是秋季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笔者对陕西省岐山县猕猴桃产区基肥施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秋施基肥存在的问题,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应对措施.1 存在问题①有机肥肥源不足.按照常规施肥水平,猕猴桃园基肥施用量至少应达到“斤果斤肥”,但现状是有机肥源远远不足,果园基肥用量极其有限.②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大多果农在农家肥还未充分腐熟后就施入园中,且直接浇灌植株根部或离主干很近的部位.  相似文献   

16.
正"一炮轰"施基肥法,是指将有机肥、生物菌肥、迟效性磷钾肥、绝大部分氮肥,在秋季果实采收后,一次性施入的方法。"一炮轰"施肥法可减少全年肥料施用次数,减少果园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是近年甘肃静宁果区群众普遍应用的一种施肥方法。1"一炮轰"施基肥法的理论支撑1)各营养元素在苹果树生长过程中的作用。苹果在正常生长发育和结果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其中需要量多的有碳、氢、氧、氮、  相似文献   

17.
正猕猴桃果实采收后及时施肥,可以增加树体营养积累,有利于果树来年的开花和坐果。猕猴桃园施用基肥有以下6点技术要求:⑴熟:即有机肥要堆沤熟化,如鸡粪、猪粪、羊粪、人粪等。如将未经堆沤腐熟的肥料施入果园,在以后熟化的过程中容易发热烧根,造成肥害,影响树体生长,同时来年地下害虫增多。⑵早:基肥应在秋季果实采收后(11月中旬以前)施入,越早越好。实践证明,基肥秋施比春施好,早秋施用  相似文献   

18.
<正>搞好果园秋季管理,保持果树旺盛的叶功能,对复壮树体,提高花芽和枝条质量,促进营养物质的积累;培肥地力,减少菌、虫越冬基数;以其果树安全越冬和翌年的优质丰产都具有重要作用。1土肥水管理1.1施肥基肥提倡早施,于中熟品种采收后到10月中旬前施较好。肥料以充分熟腐的有机肥为主,并配合施用速效性肥氮、磷、钾等,还可以施入一些杂草和作物秸秆。基肥要深施,一般要施在土壤10~50cm土层中;小树多采用环状沟施法和放射沟施法,大树多采用条沟施法;每年调换施肥位置。优质有机肥的基肥数量,可按照果:肥1:1.5~2的比例施入,一般  相似文献   

19.
<正>1地下管理1.1深翻、施肥1.1.1深翻、施肥时期每年秋季采果后至落叶前进行,同时捡出土中的核桃举肢蛾幼虫,集中消灭。1.1.2施肥种类主要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为充分发挥肥效,宜早施,最宜在秋季采果后立即施入,并适当加入一些磷钾肥。1.1.3施肥方法 1)环状沟施肥。适于14年生幼树,挖深60 cm、宽404年生幼树,挖深60 cm、宽4050 cm的环状施肥沟进行施肥。2)放射沟施肥。在大树上施基肥常用,从树冠外缘的不同方位开始,向树干方向挖450 cm的环状施肥沟进行施肥。2)放射沟施肥。在大树上施基肥常用,从树冠外缘的不同方位开始,向树干方向挖48条放射状的沟,内  相似文献   

20.
《果农之友》2012,(7):28-28
1施肥原则(1)采取勤施薄施、重点时期重点施肥方式。(2)氮肥、磷肥、钾肥配合施用。在香蕉生长的后半时期,应重施钾肥并控制氮素供应。(3)在施肥时期上,区别对待新、老香蕉园。在新植香蕉园,以施用促苗肥、攻蕾肥、促蕾肥和壮果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