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形态特征 1.1成虫 体长12~14mm,翅展26~34mm。前翅黄褐色或灰褐色,中央有l橙红色肾状纹;后翅白色,略带粉,翅缘灰褐色。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来,茶园黑刺粉虱的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危害茶叶的主要害虫之一。不少茶农对该虫知之甚少,防治时不知从何下手,现将其危害特征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危害特征。茶黑刺粉虱为同翅目粉虱科害虫,成虫体小,橙黄色,前翅紫褐色,周围有7个白斑,喜栖息在茶芽梢叶背面,其他时间则多栖于丛间老叶背面。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叶、果实、嫩枝的  相似文献   

3.
中川智之  郭见早 《茶业通报》1991,13(4):48-48,47
茶园中所指的螨类是指神泽叶螨,由于神泽叶螨嗜好危害茶树新芽,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神泽叶螨的天敌类,已知的主要有长刺钝绥螨、食螨蓟马、瘿蚊、隐翅虫等。一般认为这些种类中最早研究应用的为长刺钝缨螨,特别是在静冈县较大范围内发生,且已成为抑制神泽叶螨发生的主要天敌。比长刺钝缨螨发生稍少的为食螨蓟马。食螨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雌成虫约0.8毫米,雄成虫比雌成虫稍小。前翅的茎部、中部和近先端处有3对褐色斑纹,全体上有6个斑点,由此称为六点蓟马,体色呈黄白色,幼虫刚孵化时呈半透明的白色,随着生长发育而逐渐成为黄白色。蛹包括前蛹、后蛹在内地呈乳白色,其步行活动较缓慢。  相似文献   

4.
风油精对几种储粮害虫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风油精对谷量,长角谷盗,玉米象,黑菌虫,锯谷盗,拟谷盗成虫进行了熏蒸试验,在80ppm(V/V)剂量下,风油精72小时内对谷蠹,长角谷盗,玉米象成虫的致死率为100%,对黑菌虫,锯谷盗成虫的致死率为65.2%~48.1%,对拟谷盗成虫的致死率为2.2%。  相似文献   

5.
正二点委夜蛾是近年来在黄淮海平原地区夏玉米上发生的一种重要虫害,由于形态特征和为害部位与地老虎相近,很多农民误将其认为是"地老虎",由于防治不当导致其在夏玉米上暴发,有的甚至造成毁种,对夏玉米生产影响极大。一、主要形态特征的识别1.成虫成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0毫米左右;前翅灰褐色至深褐色,识别的主要特征是中室中部和端部各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小黑点(图1),故称二点委夜蛾,端部小黑点外围散生白色鳞片,前翅外缘有一列小黑点;后翅白色微  相似文献   

6.
茶蛾蜡蝉又名碧蛾蜡蝉、绿蛾蜡蝉,全国大部分产茶省、自治区均有发生。近几年来,在皖南茶区逐步上升为茶树的一种主要害虫,危害十分严重。为了做好该虫的防治工作,现将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危害性茶蛾蜡蝉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汁液为害,被害枝梢上覆盖有一层棉絮状物。并易招致煤病发生,致使芽叶生长受阻,树势衰弱,甚至芽梢枯死,引起茶叶减产和品质下降。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桃、柿、葡萄、乌桕等多种树木。2 害虫识别成虫体长6~8mm,翅展18~21mm,体和前翅粉绿色,顶角钝,臀角呈直角,翅脉、后缘、外缘及前缘一…  相似文献   

7.
《农药市场信息》2006,(23):28-30
褐飞虱是通州市水稻生产中后期的主要害虫,2005年在沿江、沿海地区大发生,导致水稻出现大面积成片倒伏枯死2006年又是特大发生,其虫量为去年同期的35倍,成为又一个暴发成灾之年。其发生特点屉:灯下迁入峰期偏早,迁入量特大;田间短翅型成虫始见早,数量多:后期稻田虫卵量高,为害严重。由于预报准确、药剂对路、防治适时、连续施药高,为害严重。由于预报准确、药剂对路、防治和用药到位,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四代褐飞虱的暴发为害。  相似文献   

8.
刘峰  滕立果 《种子科技》2000,18(1):51-52
1 主要种子仓库害虫的特征1.1 玉米象:成虫体长2.3~4mm,深赤褐色至黑褐色。头部向前伸,呈象鼻状。有前后翅,后翅膜状,能飞。左右鞘翅上共有4个椭圆形淡赤色或橙黄色斑纹。1.2 谷蠹:成虫体长2~3mm,呈细长圆筒形,暗褐色。毛赤褐色,略有光泽。头生在前胸下。触角10节,鳃片状。前胸背板近圆形,中央隆起,上面有许多小瘤突。鞘翅细长,圆筒状,末端向后下方掩盖住腹末。1.3 锯谷盗:成虫体长2~3.5mm,扁长椭圆形,深褐色,无光泽。头三角形,触角棍棒状,11节。前胸背板纵长方形,中央隆起,有…  相似文献   

9.
<正>为探明黑绒鳃金龟成虫在葡萄上的日消长规律和年消长规律,明确黑绒鳃金龟成虫数量的消长与葡萄受害程度、葡萄物候期的关系,进而确定黑绒鳃金龟成虫的最佳防治时期,为有效防治该虫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研究人员于2013年在河北省怀来县中法葡萄酒庄园内研究了黑绒鳃金龟发生规律,以及黑绒鳃金龟成虫数量消长、危害程度与葡萄物候期的关系。调查品种包括赤霞珠和霞多丽。试验黑绒鳃金龟日消长规律调查  相似文献   

10.
桑褶翅尺蛾(Zamacra excavate Dyar)是体中型的蛾类,具有爆发性食叶危害的特点。为有效防治其入侵危害,对其扩散方式、发生发展过程、生物学习性和防治策略进行详细观察研究。采取多年、多点观察并结合实验室验证,系统调查桑褶翅尺蛾从羽化、产卵、孵化、化蛹到休眠、越夏、越冬的生活史过程,对各虫期的生物学性状详细观测和准确掌握。结果表明:桑褶翅尺蛾以茧蛹强力粘附于树木根基部扩散蔓延,以发育完全的成虫在蛹内越冬;北疆昌吉3月中下旬午后羽化,成虫出土,初步估算雌雄比例约5:1,雌虫产卵量大,孵化率高达95%,3~5龄幼虫食量暴增,昼夜取食,危害严重。加强检疫、冬灌、树干缠绕粘胶带以及在1、2龄幼虫时用药化防,可以减轻危害,取得较好的防效。桑褶翅尺蛾是一种羽化集中、产卵量大、孵化率高、爆发性危害较大的昆虫,加强检疫、及早发现、适时化防、入冬灭蛹、阻隔上树是综合防治该虫危害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家庭园艺     
答:蛾害虫是花卉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虫害。它主要危害花卉的叶片,使花卉降低或丧失观赏价值。现将几种蛾害虫的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刺蛾:又名刺毛虫,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芍药、牡丹、月季、荷花、紫荆、栀子花、桂花、石榴、梅花等。成虫体翅橙黄色,从顶角向后缘有两条深褐色斜纹,后翅灰黄色。卵扁平,椭圆形,透明,淡黄色。防治方法:冬春季敲掘虫茧,用悬挂黑光灯的方法诱杀成蛾。喷施50%杀螟松乳剂500—8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1200倍液。  相似文献   

12.
绿菜花在无公害栽培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黑腐病、霜霉病、菜青虫、小菜蛾、蚜虫等,主要防治措施如下:1.物理防治:利用黄板诱杀蚜虫;银灰膜避蚜;利用黑光灯下设置糖醋液盆诱杀菜青虫、小菜蛾、地老虎等蛾类成虫;对地老虎等具有昼伏夜出习性的地下害虫,可在傍晚菜田行间撒施炒熟并拌有敌百虫的油渣或麦麸诱杀。  相似文献   

13.
<正>桃小食心虫,属昆虫纲鳞翅目果蛀蛾科,又名桃小食蛾、桃蛀果蛾,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果树害虫,主要危害桃、苹果、梨、枣、山楂等落叶果树,不仅降低果树产量,而且受害果实品质低劣,失去商品价值。现将其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形态特征成虫:雌性体长7~8毫米,翅展16~18毫米;雄虫体长5~  相似文献   

14.
天幕毛虫又称顶针虫、戒指虫等,是危害赤楠盆景的主要害虫之一。一、形态特征成虫:雄蛾体长13~14毫米,翅展30~32毫米,虫体黄褐色,前翅中央有两条深褐色的横条纹。雌蛾体长15~17毫米,翅展40~45毫米,呈褐色,前翅中央有两条深红褐色的条纹,条纹两侧色较浅。卵:灰白色,顶部中央凹下,椭圆形,卵平粘于小枝周围,犹如顶针。  相似文献   

15.
<正>网友孤独钟佬发帖:现在茶树上黑刺粉虱成虫特别多,用灭扫利、联苯菊酯等药防治,当时效果还可以,但怎么都治不彻底,而且持效期太短。用啶虫脒、吡虫啉、烯啶虫胺防治,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该如何防治?茶黑刺粉虱为同翅目粉虱科害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  相似文献   

16.
<正>柑橘潜叶蛾,又名绘图虫、鬼画符、潜叶虫,属鳞翅目、潜叶蛾科,其发生遍布全国柑橘产区,是为害柑橘树夏、秋梢的主要害虫。如防治不及时,就会导致卷叶、新梢生长差,削弱光合作用,影响树势和次年开花结果,同时也为溃疡病的入侵和红蜘蛛等害虫的聚居、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下面将其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以帮助果农科学防治。一、发生特点1.形态特征其成虫为银白色小蛾,体长2毫米,翅  相似文献   

17.
斑雅尺蛾Apocolotois arnoldiaria(Oberlhiir)在辽宁朝阳危害水腊绿篱.该虫在朝阳市每年1代,以蛹在枯枝叶内越夏,以卵在寄主枝干上越冬.5月份是幼虫为害期,也是最佳的防治时期.采用人工、生化、化防措施均有效控制其危害.又因该虫在权威资料中没有幼虫及寄主的记载,连雌成虫是否有翅都没有记录.本文比较详细地描述了雌成虫、幼虫、卵的特征及寄主树.  相似文献   

18.
王亦财 《茶业通报》2003,25(1):32-32
茶黑毒蛾,又名茶茸毒蛾,除危害茶树外,还危害油茶等常绿木本经济作物。泰顺县地处北纬27,茶黑毒蛾在我县茶区年发生4代,尤以四代为害严重。我县现有茶园面积4300hm2,60%茶园分布在海拔600~700m的山地,曾于1997年严重发生后,2001年因夏秋气候较干旱,茶园管理粗放,再度在我县茶区严重发生面积达600hm2,累计损失茶叶产量125t,产值近100万元。1发生原因分析1.1气候适宜于茶黑毒蛾的发生近年来冬天严寒,春暖干旱的气候特点,为茶黑毒蛾安全越冬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增加了越冬后的有效虫…  相似文献   

19.
以黄板诱杀、熏蒸剂、生物农药、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等手段对美洲斑潜蝇成虫、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黄板诱杀成虫是一种理想的物理防治措施,不但有效地控制了虫量,而且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用80%DDV等3种农药进行熏蒸试验,药后3d防效都可达到100%。成虫是对农药最为敏感的一个虫态,是整个生活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加大对成虫的防治力度,对控制其大发生是一个关键环节。BT乳剂、虫螨克、爱福丁、阿巴丁等生物农药对幼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农地乐、氯氰菊酯、功夫、灭扫利、灭蝇王防治效果在79.3%-93%之间,农地乐、氯氰菊酯、功夫、灭蝇王毒性低,防效好,可广泛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20.
小麦红吸浆虫成灾原因分析与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麦吸浆虫发生为害调查、防治试验和灾害控制,明确了该虫在北京市成灾的主要原因有4点,即吸浆虫是外来入侵的新害虫,生活、为害隐蔽,种群数量增长迅速和防治不及时。筛选出防治吸浆虫地下虫态和成虫的最佳药剂,每公顷施48%毒死蜱EC3L、或40%辛硫磷EC5.25L,制成毒土,于小麦拔节期撒施,防治效果达77.1%以上;用10%吡虫啉WP300g,或4.5%高效氯氰菊酯EC600ml,或10%吡虫啉WP150g加80%敌敌畏EC750ml,或40%氧化乐果EC1.5L,于小麦70%抽穗时喷施,对防治吸浆虫成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田间防效在85%~94.3%之间。通过4年的实践,提出吸浆虫新发区的控害措施,①即做好宣传培训,普及科学技术知识,②确定防治对策,抓好三个结合,③开展集中管理,统一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