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当涂县紧靠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东经118°21′至118°52′,北纬31°17′至31°41′,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10℃有效活动积温5020℃,无霜期230天,日照时数2133.2小时,年降水量1056毫米,是以油(肥、麦) 稻稻一年三熟制为主的水网地区. 虽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但由于小麦生产耕作粗放,肥料少,管理不及时,加之生育期间降水量过多,特别是春季低  相似文献   

2.
贵池地处安徽省池州市,处于东经116&#176;40′~118&#176;08′、北纬29&#176;34′~30&#176;51′,东连铜陵市,南接黄山市,西邻江西省,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境内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部是黄山与九华山山脉交汇地带,中部是丘陵和岗地,西北部是沿江平原。地处北亚热带南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相似文献   

3.
旱地分带轮作的发展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北纬28°05′~29°09′,东经121°18′~121°53′,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7℃,最低1月平均气温5℃以上,年降水量1500~1600毫米,年辐射量104千卡/厘米~2,年日照时数1860~2000小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发展旱地多熟制十分有  相似文献   

4.
鸡公山在河南省信阳县南部,为大别山的一支余脉,最高点海拔810米(报晓峰),最低点海拔230米(鸡公山车站)。全山周围约30余公里,位于东经114°11′25″,北纬30°49′18″之间。该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生长茂盛,是本省重要林区之一。1964年5月上旬至6月下旬,我们在该区进行了将近2个月的鸟类调查。在调查中,根据自然地理环境,选择鸡公山市区、东沟、龙潭河、七区、林场苗圃及吉家畈等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淮北平原地处东经114°50′—118°15′,北纬32°25′—34°38′,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15℃,无霜期200—220天,全年蒸发量1700—2000毫米,年平均降水量700—950毫米,虽然水热资源丰富,但易旱易涝,据1949—1979年统计,平均每年受涝610万亩,受旱330万亩,春末夏初又有三分之二年份出现偏南干热风,其中一半年  相似文献   

6.
朝阳市地处辽宁省西部,位于东经119&#176;52′-121&#176;47′,北纬40&#176;55′-42&#176;54′,西与内蒙古为邻,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疏,年降雨量400mm,日照时数2861.7h/a,辐射总量140千卡/cm^2,气候特点是光热充足,雨量偏低,年增发量≥降雨量。春、秋二季多风少雨,旱情严重。由于本地区干旱少雨,部分绿化区域土质瘠薄甚至岩石裸露,立地条件差,造成不易成活,成活后也往往生长不良,所以,两率(成活率和保存率)很低。  相似文献   

7.
<正> 宜昌市地处北纬29°56′~31°34′,东经110°15′~112°04′,年平均气温16.9℃,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4.7℃,10℃以上积温5.376℃,年降水量1159mm。宜昌是我国重要的柑桔产区之一,是长江中下游水果开发带的重要基地,现有柑桔栽培面积35000hm。早在公元前270年,宜昌就有柑桔盛行的历史。近10年来.宜昌市柑桔区域化栽培的蓬勃发展,给广大柑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相似文献   

8.
<正> 一、安徽气候及柑桔栽培简况安徽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地带,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全省地处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在冬季受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控制和影响,常有北方干冷空气的侵袭,天气寒冷,对柑桔类果树有一定的威胁。我省长江的西部,如安庆、望江等地,多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不到-7℃。沿江和皖南南部地专气温较高,一般年平均气温16℃,宿松、望江可达16.6℃,1月平均气温在3.7~4.0℃之间,由南向北递增。  相似文献   

9.
南阳地区的内乡县、浙川县和邓县,位于东径111°00′—112°10′,北纬32°10′-33°41′之间,北部属秦岭东延的伏牛山地,南部则多为丘陵、缓岗以及平原。该地区地处长江中游:汉江水系的北部,主要河流有刁河、湍河、丹江和灌河;海拔100—200公尺,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左右,年平均降雨量700—1000毫米;无霜期200—240天。主要农作物有  相似文献   

10.
《农家参谋》2012,(11):18
以扬州为中心的扬派盆景,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南通、如皋、盐城等地,由于地处江苏北部,故又统称苏北派。扬州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交通十分发达,加之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早在唐朝就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藏那曲冬虫夏草的生态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调查发现,西藏那曲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北纬30°20′~32°48′,东经92°0′~94°50′范围的巴青、索县、比如、嘉黎、那曲、聂荣等6个县.冬虫夏草产区气候属典型青藏高原气候,虫草及其寄主昆虫分布与植被、气温关系密切.寄主具有杂食性、耐饥性、耐寒性、耐涝性等生态习性,虫草有性阶段对气候条件有一定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有关长白山鸟类方面的著述目前虽然较多,但多偏重在区系和繁殖生态方面,对不同生境类型中鸟类的组成结构等群体生态方面的研究却不多见。作者1962—1963年、1974—1977年6—7月间采用鸟类学研究上常用的相对数量统计方法,对长白山北坡不同生境类型中鸟类的组成结构作了研究。为了便于比较,全山根据地形、气候、植被和鸟类等各种自然景观特征划分为三个垂直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比利时位于西欧北海沿岸,介于东经2°30′—6°24′,北纬49°30′—51°30′之间,总面积30506平方公里,有人口987.6万(1987)。全国有3/4的土地处于北欧大平原内,因此地形大部平坦,呈东南向西北倾斜。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比利时气候温和,雨量分布均匀,冬温夏凉,全年平均温度8.5—9.8℃,6—8月气温月平均为15—18℃,1—2月的月平均温度为0.9—3.5℃。无霜期从东南山区的152天到中西部的223天。全年雨量680—880毫米,适宜于农牧业和林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正1天水市麦积区的自然概况天水市麦积区位于甘肃省的东南部,地处东经105°25′~106°43′,北纬34°06′~34°48′之间,地跨长江、黄河流域,以秦岭为分水岭,岭北为黄河支流渭河水系,岭南为长江支流嘉陵江水系。麦积区属大陆半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年平均降水量600mm,从南向北依次减少。年均日  相似文献   

15.
湖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属中亚热带,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平坦的簸箕形丘陵地区。全省山地占总面积50.7%,丘陵占15.2%,岗地占13.9%,平原占13.8%,水面占6.4%。年平均温度为17℃左右,年降水量为1300—1800毫米,无霜期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于农作物生长。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丰歉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水、旱、虫灾,其次是风、雹。现就公元前155年(西汉景帝二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以及建国后迄今的水、  相似文献   

16.
唐梅 《农家致富》2012,(2):32-33
江苏省宝应县隶属江苏里下河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很多绿化树种。另外,作为全国平原绿化县,绿化覆盖率在逐年增加,加之近两年创造国家森林城市,对苗木的数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市场对红叶石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正>福建省地处北纬23°30′~28°22′,东经115°50′~120°40′,位于我国东海之滨。除闽东南部分地区属于南亚热带外,大部分属中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东南部的平原地区,与台湾隔海相望,凭借海西建设的东风,近年来更是发挥此优势,积极引进涉台优良绿化树种,大力拓展绿化苗木产业新领域。"十二五"期间,全省培育各类绿化苗木25.3亿株。既优化了绿化苗木的树种结构,又有力地保障了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的建设。全省现有规模以上的苗木企业2546家,其中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8.
江津五举沱红桔林,为省内外著名红桔老产区之一。本县各柑桔产区及外地某些柑桔产区之种源皆由此传去。尤其所产大红袍,果大色红,品质佳良,遐迩闻名,称为“贡桔”。一、优越的自然环境五举沱位于长江南岸,江津城西,靠近重庆。东径106°15′,北纬29°19′,海拔208.6米。平均气温18.5℃。平均降水量1003.6毫米。境内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水气蒸腾,属  相似文献   

19.
瑞典的农业     
瑞典地处北纬55°20′—69°4′,由于受大西洋暖风和墨西哥暖流的影响,气候温和。北部有15%的国土在北极圈内,冬季很长,寒冷而且黑暗,夏季温暖而明亮。南部的作物生长期可达200天,而北部只有140天。6月和7月没有落日,因而有子夜的太阳之称。 瑞典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占国土面积51%的大约2300万公顷为森林,其中85%为云杉和松,阔叶林主要是桦;390万公顷为湖泊和境内河流,湖泊纵横密布,占国土面积的9%;310万  相似文献   

20.
<正>江西省南城县地处赣东中部,武夷山西麓,红壤丘陵地区,地处东经116°24′~57′,北纬27°18′~47′,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全境总面积1697.97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35.7万亩,其中水田31.2万亩,旱地4.5万亩,素有"七山半水一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是一个丘陵山区农业县。全县总人口31.5万,其中农业人口23.3万,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