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姚令华 《福建茶叶》2016,(10):97-98
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最终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茶文化。而茶馆作为茶文化的载体,其设计风格与茶文化的内涵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通过对茶馆的发展历程、文化底蕴以及茶馆功能进行研究分析,深入解读茶文化在茶馆风格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茶馆充分体现出茶文化在中国的普及和推广,它成为了中国茶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重要的社会生活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在茶馆的建筑装饰领域,通常会采用中国传统的装饰纹样艺术风格,它们有着风格迥异的表现形式,并且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示出传统装饰纹样在茶馆中的文化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丁虹 《福建茶叶》2016,(7):94-95
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茶文化在我国也有着古老的底蕴,与其他传统文化互相渗透,体现出我国文化的古老与博大精深之处,其中的精神韵味与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紧密相连。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茶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普及,茶文化也被融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元素,增加了文化内涵,与人们的联系更加紧密。茶馆在现代都市中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古场所,其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茶馆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可以有效的缓解都市人的生活压力,使人的情绪得到释放,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主要对茶文化的视觉元素在茶馆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为现代茶馆的设计提供借鉴,促进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老舍《茶馆》作为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将北京茶文化的特色体现在了不同人物形象中。人们研究《茶馆》中的茶文化内容,可发现裕泰大茶馆作为影响人民饮茶习惯的地方,传承了北京人喜爱小叶茶和花茶的饮茶特色。通过深入研究《茶馆》中描写人物对话场景的相关内容,了解北京茶文化在反映普通人民生活和贵族阶层衰败过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钢 《福建茶叶》2016,(10):86-87
中国具有着悠久的茶文化,茶文化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茶馆室内空间环境长期以来作为茶文化传播的媒介。因此,关注现代茶馆室内空间设计对与弘扬茶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从我国茶馆发展现状、茶馆室内空间设计原则以及我国茶馆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策略三个方面对茶馆室内空间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伊宏伟 《福建茶叶》2016,(12):79-80
茶始于中华大地,源远流长,并逐渐发展成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而茶馆作为茶文化的承载地,在茶文化的传承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茶馆的设计,一方面可以体现茶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也可以表达出人们对于茶文化的理解。基于此,本文将立足于南京,对南京茶馆的空间设计进行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了南京茶馆历史发展进程,其次详细介绍了南京茶馆的常见类型,最后就空间设计个性化表达与展现进行探讨,以期对今后南京茶馆空间的个性化设计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现代都市的商务茶馆具有特定的消费者人群和特定的功能,其对环境设计也有着独特的要求。本文探讨了茶文化视觉元素在商务茶馆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从"四艺"和琴棋书画两个大方面提炼了茶文化视觉元素的具体载体,重点研究了商务茶馆环境设计中时阐纬度的处理和视觉元素的控制,认为对时间纬度的处理和把握是商务茶馆环境设计中茶文化视觉元素应用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茶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而且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茶文化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在时代的不断变迁之下,对于茶文化的研究已经不仅仅拘泥于茶的文化含义,茶文化与茶摄影在时代的推动下紧密结合,虽然二者在表面上看来并没有十分明显的联系,但是,茶文化与茶摄影,两者在内涵上有着十分相似的对美的追求,对视觉的文化追求,所以我们对他们的研究应该更加的深入,本文将就茶文化与茶摄影的深刻内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茶馆是和茶文化相伴相生的饮茶场所,在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时间较早,并且和茶文化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茶馆的设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中国人对于茶乃至茶文化的态度,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代,茶馆的设计在传统设计方式的基础上,着力推陈出新,更加重视景观生态方面的设计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了茶馆在现代继续保有的旺盛生命力。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理论的层面入手,对茶馆的景观生态设计相关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希望对相关的茶馆设计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杨钢 《福建茶叶》2017,(11):55-56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茶馆作为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茶馆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影响着茶馆的经营状况,随着我国现代设计行业的迅速发展,简约理念设计已成为我国目前社会流行的设计风格。文章分别从简约设计理念、我国现代茶馆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分析以及简约理念如何在现代茶馆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目的为我国现代茶馆室内环境实施简约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茶馆作为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载体,因此,茶馆设计必须要与传统茶文化相融合。通过当前茶馆设计中存在问题与不足,从而探究茶文化在茶馆设计活动中的运用及氛围营造。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西部茶馆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茶馆是否有强大的竞争力,究其原因是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是否有着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生命力。本文以中国西部茶馆为切入点,探究巴蜀茶文化和关中茶文化对茶馆成功经营的影响,分析西部茶馆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试着提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以充分发掘地域茶文化为核心,依托地理位置和文化遗产等优势,从茶馆经营到茶馆产业化的建议,以期茶馆能立足西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馆是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茶馆在茶文化传播和弘扬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传统装饰元素在茶馆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方式多样,不仅有利于增强茶馆室内设计的效果,还能呈现出不一样的文化、环境特征.装饰元素在茶馆室内设计中对材质的影响很大,较好的装饰元素可以提升茶馆室内设计中材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断升高,在现代的室内空间设计中出现了新中式这一理念,茶馆是随着茶文化的兴起而出现的,我国的茶文化从古至今,经历的上千年的发展与变化,它不仅代表一些时代,更是还具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地域特征。茶馆的空间除了盈利的功能之外,新中式茶馆的出现衍生出非常多的空间功能。本文基于此,探讨新中式茶馆的室内空间设计的内容,分析了当下我国的茶馆室内空间设计中出现的写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西部茶馆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茶馆是否有强大的竞争力,究其原因是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是否有着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生命力。本文以中国西部茶馆为切入点,探究巴蜀茶文化和关中茶文化对茶馆成功经营的影响,分析西部茶馆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试着提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以充分发掘地域茶文化为核心,依托地理位置和文化遗产等优势,从茶馆经营到茶馆产业化的建议,以期茶馆能立足西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在长期而具体的茶文化机制中,茶馆始终有着重要的分量和影响,而良好的茶馆建筑设计活动,其所能呈现,不仅仅是恰当的设计风格,同时,也是设计理念的集中诠释和表达。本文拟从茶馆建筑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及不足认知入手,结合茶馆建筑的时代功能认知,通过具体分析,生态园林风格的价值内涵和理念思维从而探究,融入生态园林风格,在整个茶馆建筑设计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民间舞蹈将茶文化与舞蹈艺术进行融合。川西地区作为茶文化的源头,民间舞蹈融合茶文化后更具时代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川西地区茶文化,特别强调了川西的茶馆文化,继而对茶文化民间舞蹈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其发展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川西地区茶文化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大,茶文化已经初步形成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人们对茶叶的消费在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都有急遽的提升。饮茶文化已成为人们修身养性及体现品味的重要方式,而茶馆作为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室内装饰设计质量的优劣,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茶叶的认同感及我国茶文化产业未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大对茶馆室内装饰设计的研究,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将就茶馆室内装饰设计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装饰在茶馆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茶馆是茶文化的环境载体,与茶密不可分,在中国茶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不管是茶馆的功能,还是设计风格都应依循展现茶文化的内蕴,运用大量茶文化元素提升茶馆的艺术品位,都是现代茶馆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本文主要对中国茶馆文化、基于茶文化的现代茶馆环境设计及其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茶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兼容并蓄,吸收时代社会给予的精华思想内涵与美学艺术,并在国人的努力传承下发扬光大。而茶馆建筑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于茶馆建筑的关注面也不断的扩大细化。本文探讨了茶馆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总结了工程造价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