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顾问》2012,(8):9
由于美国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可能导致粮食减产,国际粮价疯狂上涨。到7月20日收盘,一个多月内国际玉米、小麦期货价格涨幅超过45%,大豆涨幅接近25%。大豆、玉米期货价格刷新了纪录,小麦期价触及4年来的高点。专家认为,就低迷的全球粮食市场,美国粮食减产带来的全球粮价走高,对于阻断我国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是利好因素,国际粮价的上涨对我国粮食价  相似文献   

2.
粮食价格上涨原因、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世界粮食平均价格指数在2006年上涨了8%;2007年又在2006年基础上涨了24%;2008年3月与2007年同期相比上涨了53%.截至2008年3月,小麦价格已经比2007年同期上涨130%、大米价格上涨66%、玉米价格上涨38%.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粮价一直在低位运行,虽然1990年和1995年出现过粮价上涨,但很快由市场驱动生产,增加供给,矫正了走势.这次粮价上涨已持续近两年半,且越演越烈,似乎没有结束的迹象.各界都期待能准确分析和定位粮价上涨的原因并及时找到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粮价看涨     
专家对国内粮价的判断,谨慎的观点是缓慢回升,大胆的预测则是大幅上升.依据是:从供给看,2000年我国粮食大幅度减产,今年的情况仍不容乐观;南方开始购买"补库粮”,说明国家粮库的家底不厚.  相似文献   

4.
国际市场粮价演变与国内粮价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国际市场粮价变化大约10年为一个大的周期,目前粮价正处于1995年以来又一个周期的上涨阶段。近十年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粮价走势基本一致,特别是小麦、玉米的关联度逐步提高。而且,由于信息传播能力的增强,国际市场粮价变化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快。10年间世界粮食产量增加5.81%,消费量增加了11.7%,人均收获面积下降,工业对粮食的需求有加快增长趋势。在全球可耕地面积增长缓慢的情况下,粮食种植成本在不断提高。全球粮食供需关系和粮价问题,都值得关注。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应该立足国内供给,从两个市场的联系上把握和处理好粮食和粮价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降低保护价是解决粮食收储压力的有效手段,但也要高度警惕引发粮食大幅度减产的可能性。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粮食供大于求,出现结构性过剩,粮价下跌,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直接导致1998—2003年我国粮食大幅减产15.9%。直到21~)8年,我国粮食产量才达到  相似文献   

6.
“九五”期间,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连续几年增长,供求形势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加之国际市场粮价持续下跌等因素影响,1996-2000年,国内市场粮食价格一路走低,2000年国内市场粮价跌至5年来最低水平。2001年,虽然因粮食连续两年减产粮价有所回升,但进入2002年后,国内市场粮食价格仍然低位徘徊,稳中有降。一、2002年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走势2002年,国内市场粮价稳中有降,国际市场粮价却大幅度上升。总的来看,全年国内外市场粮价走势呈现以下特点:国内市场原粮收购价格稳步走低,除小麦价格年底有所回升外,1~12月,玉米、早籼稻…  相似文献   

7.
受干旱、严寒等极端天气影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粮价呈加速飞涨态势。农历新年以来,农产品期货大幅走高,农业股票持续走强.国家近期也推出多项措施,扶持农民种粮那么,如今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到底如何呢?尽管粮价飞涨.但是农民收入并未水涨船高:极端天气导致我国粮食减产,耕地减少,粮食减产农民不得实惠,粮价涨了,究竞是喜是忧?本栏目将一一为您揭开。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粮食安全是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2000年以来,粮食已连续4年产不足需,2003年的粮食总产量跌至4306.7亿公斤,比上年减产5.8%。在这种背景下,粮食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1近年来我国粮食供求变动的基本特点1.1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持续下降和徘徊,进入一个新的变动周期从1996年开始,我国连续4年粮食丰收,再加上1995~1998年粮食净进口250亿公斤,导致粮食年总供给量大于消费量,出现了过剩。2000年以来,粮食又连续4年减产(2002年比上年增产1%)。1999~2001年,全国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9.
《北京农业》2008,(9):23-25
<正>粮食问题可以说是近期全球关注的重中之重。2007年,国际粮价上涨了42%。2008年一季度,国际粮食价格比去年四季度上涨了27.3%,其中泰国大米的国际市场价格更是上涨了近1倍。4月,世界基准米价触及每吨1000美元的历史高位。联合国预计,到2008年年  相似文献   

10.
对近10年来浙江省粮食单产历史演变分析表明,粮食单产总体呈增长趋势。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省粮食单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时段分析,结果表明:1990—1997年期间,农业科技投入的贡献最大,达17.64%;1998—2000年期间,农业科技投入的贡献继续保持第一,为9.68%;2001—2004年期间,成灾面积扩大对粮食单产增速放慢所起的作用最大,达48.94%;从整体来看,1990—2004年期间,农业科技投入在推动粮食单产增长过程中的贡献最大,达44.50%。从而得出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将是继续提高浙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去年粮食总产预计4.9亿吨,比上年减少1000万吨.连续5年丰收,粮食储备达到空前规模,粮食供应转为阶段性、结构性的供大于求.在粮产快速增加的同时,成本却年均递增10%,对农民收入和政府财政都有负面效应.目前,除大米外,中国粮价普遍比国际市场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市场前沿     
《农家致富》2012,(1):18
为何粮食增产粮价还上涨粮食产量增长,一般会抑制粮价,而如今粮食增产,粮价却还上涨。出现此种局面,一是我国粮食实现较大幅度增产,需求快速增长对粮食价格上涨带来强力拉动;二是近些年我国粮食增产的过程,也是成本大幅提高的过程;三是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粮价上涨有一定带动;四是目前我国粮食市场正处在一个涨易跌难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全球气候变暖,部分国家和地区旱情加剧,几个主要粮食生产国粮食减产,同时生物质燃料生产快速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增加,国际粮食市场供求趋紧.2008年4月20日在加纳首都阿克拉举行的第12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上警告说:"全球粮价上涨正在抵消各国在脱贫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如果任其发展,还可能损害世界安全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我国农业已进入新阶段,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是当前和整个新阶段农业的中心任务.长期以来,由于粮食生产受传统计划经济增长方式的约束,一方面农业资源配置对粮食增长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在粮食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制定的保障粮食安全措施难以落实实施.因此,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要切实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种粮积极性,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提高粮食品质为重点,加大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要重点关注粮食生产潜力的增长和安全规则的制定,增强对粮食生产宏观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5.
龙骥 《农技服务》2005,(1):58-58
<正>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5.2亿亩,粮食总产量预计达46945亿公斤,比2003年增产387.5亿公斤左右。1-10月,我国已进口粮食236.6亿公斤,净进口193亿公斤。粮食增产,净进口大幅增加,有效地增加了国内粮食供给,减少了年度产需缺口,初步奠定了明年粮价稳定运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站在年终的节点,我们回望: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美欧债务危机未止、国际粮价上涨、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减产的背景下,中国粮食再次获得大丰收。连续八年增产的粮食给风云突变的中国经济奠定了"惠农民、安天下、稳民心"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云南农业》2012,(10):61
今年以来,受美国、俄罗斯等产粮大国减产的影响,国际粮价一飞冲天,从6月初到现在,国际市场上玉米期货价格蹿升了53%。大豆期货也猛涨了30%,而豆粕期货的价格从去年底到现在更是几乎翻了一番,与粮价上涨共同到来的还有关于粮食危机即将再度上演的预言。巨大的成本优势是导致今年我国粮食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而国内逐年上涨的刚性成本,在导致粮价不断上涨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国产粮食在市场上越来越缺乏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根据FAO 2010年11月份发布的最新报告,2010年世界粮食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重,预计产量约为22.16亿t,连续第二年减产.由于世界粮食消费需求仍持续增长.将使2011年世界谷物季末库存比2010年减少7.2%,这也是该数字近3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受市场供求趋紧和美元贬值等因素推动,2010年全球多数农产品价格呈上涨态势,其中玉米和小麦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9.
1粮食生产形势分析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又获丰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亿t,比2011年增加1836万t,增长3.2%。我国粮食生产实现"9连增",9年累计增产粮食1.5905亿t,相当于2003年粮食总产量4.3070亿t的36.93%,平均每年增产1767万t。其中2007~2012年连续6年超过5亿t,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5亿t以上,开始接近6亿t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20.
苏县龙  姜志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39-4240
从粮食减产及质量下降的直接损失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间接损失2个方面,计量了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的环境成本。结果表明,1990~2005年我国粮食生产造成的农田土壤污染的环境成本约为208.54亿元/a,其中粮食减产及质量下降的直接损失为21.61亿元/a,农田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间接损失为186.93亿元/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