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05年网箱培育长吻能冬片鱼种,应用5m×5m×3.5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3~4cm/尾的长吻鲍夏花鱼种,放养密度56~790尾/m^2,投喂粗蛋白为42%~46%的配合饲料,经7个月养殖,长吻鲍鱼种平均规格达165g/尾,成活率82.5%,单产9kg/m^2,饲料系数1.26,投入产出比1:2.04;2006年网箱养殖长吻脆商品鱼,应用5m×5m×4.5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133g/尾左右的长吻能冬片鱼种,放养密度32~50尾/m^2,投喂粗蛋白为42%~43%的配合饲料,经6个半月时间的养殖期,养成个体规格在0.5kg/尾以上的长吻娩商品鱼比例达86%以上,成活率82.6%~87.0%,饲料系数1.38,单产22.83~26.24kg/m^2,投入产出比1:1.59。  相似文献   

2.
洱海鲤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养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洱海鲤最适生长水温18~25℃,产卵适宜水温20~25℃;网箱投饵养殖,投喂粗蛋白28.6%的颗粒饲料。饵料系数1.72。增重3.15倍,不投饵养殖增重1.90倍,但成活率较投饵养殖低5%;池塘培育饵料系数1.38,肥料系数4.96。  相似文献   

3.
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1龄黄河鲤鱼种60尾,随机分为三个组,每组20尾,分别投喂三种蛋氨酸添加水平饲料(0,0.12%,0.20%),试验期分三个阶段,共70天。结果表明:试验-1组饲料系数分别为0.96,1.23,1.64,较对照组下降18.6%,12.8%,9.9%;试验一2组饲料系数分别为0.95,1.27,1.59,较对照组下降19.5%,9.9%,12.6%.添加蛋氨酸组饲料系数明显下降。试验组较对照组增重率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作为罗非鱼饲料添加剂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研究壳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实验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把0.25%,0.5%,1.0%,2.0%剂量的壳聚糖(Chitosan)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养尼罗罗非鱼种。3个月后测定各实验组的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统计分析发现,0.5%壳聚糖剂量组的饲料系数比对照组的饲料系数下降11.63%,下降幅度最为显著;1.0%,2.0%组的饲料系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0.25%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发现实验组的蛋白效率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壳聚糖作为罗非鱼添加剂是有明显效果的。  相似文献   

5.
丁(鱼岁)池塘主养成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小江 《水利渔业》2005,25(2):34-34
为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效益,龙庆公司于2003年引进丁鱥寸片进行池塘成鱼养殖,2004年6月全部收获,成活率70%,饵料系数1.8,纯利润8.5万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2006年5月份至2007年2月份,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龙腾高科鲟鱼养殖基地进行了匙吻鲟商品鱼工厂化养殖试验,经过近9个月的精心管理和饲养,总产量达16320干克,每平方米平均产量15千克:平均尾重1.2于克,最大尾重1.5千克;养殖成活率为80%,饵料系数为1.23。现将匙吻鲟商品鱼工厂化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放养模式指的就是池塘内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鱼种按不同的数量进行搭配组合。这些养殖模式体现出来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表现在饵料系数和养殖成本上。养殖同样的品种,一个好的放养模式可以把饵料系数控制在1.8甚至1.6以内,而一个差的养殖模式可能使饵料系数达到2.0,甚至超过2.5。这样一正一反两个模式的差别就非常明显,养殖饲料成本相差0.3元~1.0元。由于在湖南湖区近两年草鱼价最低在5.2元/kg~5.6元/kg,大部分养殖户处在保本的边缘,一个良好的养殖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饵料中分别添加25毫克/千克黄霉素、30毫克/千克的杆菌肽锌和50毫克/千克的碘化酪蛋白养殖异育银鲫。经过40天的养殖,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异育银鲫的特定生长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83%、16.02%、6.80%;饵料系数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8.02%、4.25%、6.60%;饵料蛋白转化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8.93%、4.76%、7.14%。说明在饵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黄霉素、杆菌肽锌和碘化酪蛋白能够有效地促进异育银鲫对饵料的饵料蛋白转化率,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其特定生长率.  相似文献   

9.
北京水产所养殖罗非鱼配合饲料配方。豆饼35%、鱼粉15%、大麦粉8.5%、麸皮30%、玉米粉5%、槐叶粉5%。饲料系数为2.03。  相似文献   

10.
冯辉 《科学养鱼》2001,(1):41-42
一、饲料系数的概念 饲料系数是在养殖过程中所投料总重量与池鱼总增重量的比例。 计算饲料系数应注意主养尾数与收获尾数的差异,差异太大说明养殖过程中发生病害或搭配品种不合理,会影响到饲料系数,一般来说成鱼养殖正常成活率应在90%左右,鱼种成活率应在80%左右。以此尾数计算饲料系数较为合理。 二、影响饲料系数的因素 饲料系数指的是在整个养殖周期内的饲料效率,一般来讲,影响饲料系数的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1.鱼种质量 我国传统养殖技术总结为“八字精养法”,种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种”是指数量足,体质健壮,规格…  相似文献   

11.
在月鳢配合饲料中添加螺旋藻粉进行养殖试验,2%添加组与对照组和3%添加组比较,个体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48.5%和40.5%,饲料系数分别降低26.7%和24.5%,差异显著;3%添加组仅比对照组个体增重提高5.7%,饲料系数降低2.8%,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丁Gui池塘主养成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小江 《内陆水产》2004,29(10):9-9
为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提高养殖效益。本试验渔场于2003年引进丁Gui寸片进行池塘成鱼养殖.2004年6月全部收获,成活率70%,饵料系数1.8,每667m^2纯利润5676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JH—1新型动物蛋白料替代秘鲁鱼粉养殖罗非鱼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廉价的JH-1新型动物蛋白料以1/2、2/3和100%的比例替代饲料配方中的秘鲁鱼粉,在自然水体中网箱养殖尼罗罗非鱼。56天的试验结果表明以1/2的替代比例其效果最佳:试验组比对照组饵料系数下降16.2%,公斤鱼的饵料成本减少20.2%,鱼净产量增加21.7%,饲料经济效益提高25.5%,饲料蛋白质效率提高25.9%。  相似文献   

14.
使用颗粒饵料养殖鲈鱼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颗粒饵料养殖鲈鱼的效果。结果表明;使用颗粒产与使用鱼浆比较,鲈鱼增重率提高2.70%,饵料系数降低27.6%。  相似文献   

15.
中华鲟小水体养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7.2m^3水泥池中,采和人工配制饲料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进行养殖试验,通过4个阶段180d的养殖,鱼尾均增重1817.5g,日均增重分别为8.5,8.9,9.2,12.3,饲料系数为1.96,2.12,2.33,2.21。中华鲟在水水温处于8-29,1℃时均可摄食生长,利用人工配制养殖中华鲟的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6.
网箱养鱼高产试验及其技术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网箱养殖莫桑比克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高产试验。其中网养莫桑比克罗非鱼获得每平方米净产97公斤,饲料系数为2.16:网养草鱼每平方米净产14.5公斤,饲料系数为2.49。此外,本文论述了网箱结构,饲养环境,养殖方式,饲料配方,投喂技术等技术因子对提高单位产量的关系。作者认为合理选择网箱,敷设饲料台,控制溶氧不低于3mg/L、水温不低于15℃,饲养密度为5—10公斤/米^2,单养,采用蛋白质组分不低于35%的颗粒饲料以及提供10%-2%的日给食率,是网养给食式鱼类获得高产并降低饲料系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池塘放养模式指的是池塘内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鱼种按不同的数量进行搭配组合。养殖同样的品种,好的放养模式可以使饵料系数控制在1.8甚至1.6以内,而一个差的养殖模式就可能使饲料系数达到2.0甚至超过2.5。因此,养殖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养殖成本的大小。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饲料成本的上升,很多养殖户在放养模式上依然存在着一些误区和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甚至是严重亏损的局面。本文结合山东省成武县放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与广大养殖户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饵料系数又称饲料系数,是指被摄食的饵料量与对虾净增肉重量的比值,生产上饲料系数常常是指投饵系数,即指在养殖过程中投饵总量与虾产量的比值。由于饲料成本在养虾的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达50%以上。投饵系数的高低,对养虾效益影响极大。特别在当前对虾饲料价格居高不下、对虾销售价格偏低、养虾效益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如何降低饵料系数成为减少养虾成本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池塘放养模式指的是池塘内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鱼种按不同的数量进行搭配组合。养殖同样的品种,好的放养模式可以把饲料系数控制在1.8甚至1.6以内,而一个差的养殖模式就可能使饲料系数达到2.0甚至超过2.5,养殖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养殖成本的大小。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饲料成本的上升,很多养殖户在放养模式上依然存在着一些误区和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甚至是严重亏损。本文结合我地放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与广大养殖户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配合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38%、31%、43%。经55d的饲养,1号料饲料系数为1.26,每尾净增重7.25g,成活率99.7%,每1kg鱼饲料成本5.23元;2号料饲料系数为1.44,每尾净增重6.87g,成活率99.3%,每1kg鱼饲料成本4.32元;3号料饲料系数为1.18,每尾净增重7.12g,成活率99%,每1kg鱼饲料成本7.91元。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1%的2号料经济效益明显,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效率都较高,基本能满足美国蓝鳃太阳鱼的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