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扬州瘦西湖风景区为例,提出风景区环境容量量化评价模型,找出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影响因子,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华山风景区为研究区域,着重分析了华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容量、社会心理容量、旅游设施容量和生态环境容量,采用“最低因子定律”,将上述容量中最小的容量值定为华山风景区的旅游容量;最后,结合华山风景区历年接待的游客人数对旅游容量做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景区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风景名胜区内都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存在,正视风景区内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时风景区内农村发展与风景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因地制宜选择农村发展模式来确立风景区内新农村建设的合理定位;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生态化、景观化,来实现风景区内新农村建设的导向性转变;通过大力推动乡村旅游,来完成风景区内新农村建设对风景区的合理补充与相互促进;通过鼓励社区参与分享风景区发展成果,来促进农村居民与风景区的相互关系,最终实现农村与风景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风景名胜区中的道路景观设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风景区道路景观的调查以及对其现状的分析,提出在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千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对千山风景名胜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对风景区内景观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千山景观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但仍存在景观资源地域分布不平衡等问题,据此评价结果争风景区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千山风景名胜区进一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巴松错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旅游环境容量的评价体系进行总结,将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空间环境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设施环境容量和旅游社会环境容量4个分量指标。用4个分量指标对巴松错风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评价,指出巴松错风景区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其空间环境容量是开发中的限制因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强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1807-1812
[目的]为杨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科学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指标体系,通过对游客调查问卷、环境监测和专家打分的方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整体水平良好,但景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仍有待提升,才能满足游客对5A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要求.[建议]应加强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游客参与性强的生态旅游项目;加强对游客生态旅游管理,合理确定和控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做好环境保护项目规划;加强对游客生态旅游知识的教育与引导;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以推动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分析评价方法,对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的资源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综合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研究区最佳日游客容量为6 238人,合理的年游客容量为112.28万人次/a。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的现状年、日游客接待量均处于适载状态,逢"假日旅游"高峰期却会出现游客流量严重超载。针对该旅游风景区游客接待状况及其旅游业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御道口牧场)位于河北省北部坝上地区,属国家4A级风景区。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号召,2010年以来,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优化旅游环境,改善接待条件,发展高端娱乐项目,旅游业陡现“三头六臂”、蓄势而发的生动格局。  相似文献   

10.
风景名胜区雷电防护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一般都有遭到雷击的现象,雷击可使数十米高的大树被劈断、震碎或烧焦。当雷击树木(山体)游客巧在现场之际可能发生"跨步电压"电击事故,严重时将导致游客伤亡。该研究通过计算雷击引起行人"跨步电压"的量值和人体可承受工频电流、雷击电流与电压量级,并对风景名胜区设计避(引)雷针如何减弱"跨步电压"方法进行了讨论。期望对今后风景区防雷设置的人性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是风景区建设中很重要的方面,为了提升风景区的观赏水平,并进行合理的开发建设,以月岩——周敦颐故里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时其植物景观类型及景观规划原则加以分析,对其植物景观从田园风光、河流湖泊、喀斯特地貌、古村落和古遗址方面进行了规划。  相似文献   

12.
瘦西湖风景区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瘦西湖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和精华部分,目前面积已达168.32 hm~2。景区内自然植被类型属于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景区富有特色的园林植物配置和丰富的园林植物景观提升了瘦西湖的知名度。本文从景区园林植物配置的自然基础、主体基础、物种基础、地被植物的应用、具有我国传统文化景观植物的应用、其他景观造景形式的应用6个方面对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园林植物配置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核心景区是风景名胜区的精华与核心,核心景区的保护对于整个风景名胜区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对重庆市红池坝核心景区保护规划的研究和探讨,明确了其核心景区保护的对象并对各个保护对象在景点单元内做出有针对性的专项保护规划,使核心景区的保护和管理更加有效、合理,从而实现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水利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种植设计的规划原则和植物群落的配置模式,并以安徽蚌埠龙子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为例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郭佳 《安徽农业科学》2016,(13):250-253
该研究从颍州西湖的自然环境状况和历史文化资源入手,总结风景区的现存问题,针对城市与风景区的关系、文化的传承以及景观的塑造,提出城湖一体的发展战略,构筑城湖相生的城市格局;打造“水云之洲,西湖清晏”的文化品牌;制定“东拓西进,南北串联”的空间发展战略,构筑“一湖连两河,一脉生两翼”的“大西湖”生态景观格局,打造以欧苏文化为核心的中部“诗画西湖”景区,以“清晏”文化为主题的东部“西湖清晏”景区,以自然田园景观为背景的西部“水云之洲”景区,传承西湖文化,再现西湖胜景。  相似文献   

16.
韶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格局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ViewGIS软件和韶山森林分布图等资料,根据景观生态学的有关原理,选取斑块特征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空间构型评价指标,对韶山风景名胜区的植物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韶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可划分为9个类型,其具有较高的分维数和多样性指数,但韶山风景区的植物景观仍存在一定的人为干扰,且风景区外围干扰严重,景观有破碎化增加的趋势;从景观组成来看,植物景观以马尾松、阔叶林景观为主.  相似文献   

17.
仙都风景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旅游规模和游客人数有了极大的发展,已成为浙江省著名的4A级旅游风景区。以仙都鼎湖峰风景区为例.探讨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意义,并指出控制旅游环境容量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运用Fragstats3.3软件包对五大连池风景区的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标、景观空间构型指标及景观斑块特征指标进行了计算,全面、定量地分析了风景名胜区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目前的景观格局应通过人工措施加以改善,优化景观资源,改善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对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内的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研究选取14块典型的植物群落样地,通过对样地中的植物种类、乔灌木层的结构特征、植物的生态特性等进行详细分析,对雨花台风景区的植物群落现状做出合理的评价,同时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比较不同片层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风景区环境容量和游客容量是风景区规划的重要依据。通过调查于山风景区现状及游客情况,采用综合测算法,计算出于山风景区环境年容量为652 950人次、游客年容量为253 350人次。与实际于山风景区环境年容量相比较,实际值已大幅度超出于山风景区允许的环境年容量。进而提出了增加环境容量和分流游客的整改措施,以缓解游客人数过饱和状态,实现于山风景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