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中国台湾的"新农业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业运动"是中国台湾应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于2006年提出的农业施政理念和目标,旨在通过"创力农业"、"活力农民"和"魅力农村"建设,缓解"三农"矛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农业"永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新农业运动"背景和内涵的分析,就其发展前景提出见解,供商榷。  相似文献   

2.
台湾农村发展模式对福建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介绍台湾“三生”农业以及台湾农村新故乡运动入手,在比较闽台两地农村经济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台湾农村发展模式,促进福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台湾农会对台湾农业发展之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农会于1900年起配合行政区域设置,其108年的经验及贡献,至为显著,尤其在协助政府推行农业施政上,充分表现中间关键枢纽的角色。2007年台湾农会编列了1 500亿元新台币并自行雇用17 000余员工,办理农业推广、供销、信用及保险等业务,比"农业委员会"之预算及人员还多。在地方上已成为农民不可或缺的在知识上、生产上、生活上、销售上极为密切的组织或团体,替台湾农业建立了极为稳固的基础,也为台湾农业发展提供了最具体的贡献,足供大陆解决三农问题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农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农业与农村之文化元素探讨台湾农村文化的根源,申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分析其对两岸农业关系发展之启示。指出台湾由于不能同时兼顾文化层面的提升,工业化不但不能培养农业,还破坏农村和谐。大陆应以此为戒,适度保障农民的生活和工作空间,让农民在农村有工作机会。两岸农业问题的重心不同,都需要一个配套完整而可以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策略和做法。从长远农业发展及永续经营的角度而言,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目的,不仅是创造农村就业机会以及提振农村居民对农业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在发展过程塑造新文化与价值观,因此,未来两岸农业都应该以文化产业自居,并且积极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特别是两岸农业关系不应只限于经贸往来,更应该加强文化互访与交流。  相似文献   

5.
一、制定出迈进21世纪农业新方案 为延续2000年度的"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台湾"农委会"又制定了"迈进21世纪农业新方案",作为2001~2004年度的农业施政目标.新方案将在加速推动农业转型、再造,均衡发挥农业在生产、生活、生态的多元化功能方面努力.在产业发展方面,台湾农业的重点将转移到具高度竞争力的"小而美、小而强"的产业上,为本岛提供丰富、优质、多样化的农产品;在农民生活方面,让农民的福利制度化,农民经济及生活安全获得保障;在生态环境方面,积极维护环境资源,确保生物多样化,促进生态和谐,实现"永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万物共荣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福建省农村工作会议1月15日在福州召开。据了解,2015年福建省将持续深化与台湾农业合作,加快建设台湾农业良种繁育中心和创新基地,建设海峡两岸新型农民培训交流基地。2014年,福建省新批办台资农业项目35个,合同利用台资1.1亿美元,实际到资5250万美元。至此,福建已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2509个,合同利用台资34.8亿美元,实际到资19.6亿美元,农业利用台资数量和规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12月30日上午,在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开园仪式中,"台湾农民创业园之窗"网站正式开通。台湾农民创业园之窗(http://tcy.agrihx.com)是由福建省农业厅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处主办、厦门康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以福建省6个台湾农民创业园为服务对象的专业网站,是2011年福建省闽台农业合作信息平台建设的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8.
2003年以来的近十年,是我国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巨变、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中央一号文件连续9年关注"三农"话题,"三农"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为国家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农村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近十年来,我国农业与农村科技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48%提高到2011年的53%。过往十年打下的坚实基础,为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社会迈向新辉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国家工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副司长潘海民在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为了落实促进两岸农业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国家工商总局研拟了《台湾农民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申办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已于2007年12月1日起执行。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3):F0002-F0002
<正>《农业科技与信息》(半月刊),创刊于1984年,由甘肃省农牧厅主管,甘肃农业杂志社、甘肃省农业经济学会主办。以"选编科学性、实用性、指导生农业科技精华,突出新技术、新品种、新信息引导农民富裕"为宗旨,突出科学性、实用性、时效性、可读性的特点,向广大农民、农村科技人员、乡村干部及时宣传党和政府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介绍先进实用的科技知识及致富信息,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为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1.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落实,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2007年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用现代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手段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支撑农业,用现代制度管理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路子,确保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目标的实现,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19):F0003-F0003
<正>《农业科技与信息》(半月刊),创刊于1984年,由甘肃省农牧厅主管,甘肃农业杂志社、甘肃省农业经济学会主办。以"选编科学性、实用性、指导性农业科技精华,突出新技术、新品种、新信息引导农民富裕"为宗旨,突出科学性、实用性、时效性、可读性的特点,向广大农民、农村科技人  相似文献   

13.
辛文 《北京农业》2012,(13):46-47
正台湾发展都市农业的经验早在1983年,台湾农政部门就制定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使观光农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农民开辟观光农园,首先必须向乡镇农会提出申请,并由县政府及省农林厅等有关部门协同考察,适者纳入辅导对象,草拟计划由省农林厅审核后立年度计划,再由农委会拨给补助经费。1990年,台湾农委会在"改善农业结构提供农民所得方案"中,研讨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  相似文献   

14.
台湾农村科技推广教育体系及对福建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台湾农村科技推广教育是通过台湾农会推广教育系统、大专院校农业推广体系、农(渔)业改良场系统等开展的,有特色、成效大,对福建农民科技推广服务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台湾农村科技推广教育服务体系现状,其次对闽台农村科技推广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加强农民科技服务的组织领导、健全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民科技服务水平的提高、加强农科教工作与经济的结合点;建立县乡村教育推广网络体系等推进福建农民科技推广教育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技推广》2007,23(5):35-35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2007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激励和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面向农业发展和农民需求,深入开展科技创新与服务,加速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问题,积极倡导农业科技人员把  相似文献   

16.
土地不仅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农民基本的社会保障。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政策的基石,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一些农业较发达的地区,自发土地流转的面积逐步扩大,"股田制"、"招标田"等流转形式不断丰富。2007年6月重庆被列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以"社会保障换承包地,住房换宅基地"为思路的"重庆农地新政"的农地流转试点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盐城市是江苏沿海开放城市,也是江苏的农业大市,多年来农业农村的主要经济指标都在全省保持领先水平.加入WTO后,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我市提出把农民增收作为全市农业农村的中心工作来抓,通过实施农业国际化、标准化、产业化、非农化"四化"工程,努力实现农民增收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问题,显示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持续而高度的重视。今年的一号文件,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主题,延续2014年改革元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路并进一步加强,指明了新常态下农  相似文献   

19.
<正>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在洪宽海峡农业试验场基础上于2005年2月建立起来的,2010年经福建省台湾农业研究中心规划设计,规划总面积30万亩,主要产业有种植、养殖、加工、休闲观光等。核心区规划面积3600亩,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优质蔬菜种植区"、"名特优水果引进种植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区"、"农业休闲观光区"和"技术培训管理中心"等"四区(?)中心"。2011年6月经农业部、国台办批准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  相似文献   

20.
<正>《台湾农业探索》(双月刊),创办于1979年,1985年公开发行,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福建省台湾农业研究中心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致力于传播台湾农村社会发展、农业高新科技及经济发展的动态与成效,探索海峡两岸农业科技与经济合作交流的热点、难点问题,报道海西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经济发展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旨在促进海峡两岸农业科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服务海西经济发展,为海峡两岸农业科技与经贸合作搭建交流平台。曾获"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综合类二等奖",被"CNKI(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