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老年人口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老年人是否能够安享晚年,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远目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安徽省长丰县部分地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资料的分析,提出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心理健康问题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人社会支持问题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诸多学者从不同层面出发,对老年人社会支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支持的概念、老年人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尤其是农村特殊老年人群体如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等方面。本文试对上述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吉林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入手,分析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问题,并尝试从社会层面、家庭及人际关系和老年人自身三个角度分析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的成因,最终提出合理化建议,力求为改善我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借鉴,以提升我省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提高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率,改善他们的健康水平,采用文献分析、归纳总结与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农村老年人健康与医疗服务利用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和梳理,结果表明:已有研究主要围绕农村老年人健康概念、状况、影响因素及医疗服务利用的状况、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等方面开展;基于评述提出未来研究重点,包括对生理及心理健康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应用综合指标对健康水平进行分类、基于健康差异分析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利用医疗服务后健康的效果等方面,以期为制定合理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超  李会 《现代农业》2008,(10):88-89
通过入户及走访相关部门对长丰县部分地区616位农村老年人进行实地调查,运用统计学原理,对数据汇总分析,在归纳总结农村地区老年人心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探讨保障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丹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2):168-171,194
通过4期CLHLS数据,建立多元有序Logit模型,分析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社会参与、社会保障3个维度对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农村丧偶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呈同一外延趋势.多数社会支持对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体现主效应的增益作用;然而,子女经济赡养为惟一养老经济来源时会显著降低老年人心...  相似文献   

7.
甘肃农业大学UPI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UPI问卷对甘肃农业大学93级一年级424名本科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我校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整体水平较高,男生比女生高(P<0.05),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P<0.05)。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神经衰弱和不良情绪反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北大学医学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改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大学医学部47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贫困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得分高于非贫困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低于非贫困生和全国青年常模,形势仍不容乐观,需从各方面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编农民生活满意度问卷和世界卫生生存质量简表(WHOQOL- BREF)研究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云南和河南两地三类农村女性生活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用多元 Logistic 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结论。农村女性生活满意度受其所处的环境、心理健康状况和文化程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干预重点应该是大力发展经济,改善农村女性生存环境和医疗条件,提高其综合素质,更好地维护其权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增加,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问题也日益凸出.在对安徽省芜湖县部分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村医疗资源供给,政策执行情况,老年人的经济、健康以及精神状况等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因素,以期促进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研究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概况,依据2006年昆明市耕地相关数据,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利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结合人均食物需求量300和400kg2种情况,计算分析了昆明市及各县(区)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结果表明,人均粮食需求量Gr为300kg时,昆明市人均耕地面积具有区域差异性,体现了不同空间的分布规律,呈现了明显而典型的径向分布特点,以昆明市区为中心处于全市最低,从市郊向四周递减;人均粮食需求量Gr为400kg时,在同样的消费水平条件下,昆明市各县耕地承受的压力不同,而驱动这种变化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人均粮食需求量Gr为300、400kg时,昆明市耕地压力指数都大于1,耕地资源压力巨大,各县(区)耕地压力指数存在大于1和小于2种情况,其原因各不相同。结合昆明市耕地、粮食的空间分布特点及产业发展状况,提出了盘活存量用地、统筹规划昆明市各县(区)的产业结构布局、合理配置耕地资源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211-213
通过调研湖北东部农村地区"三留一外"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鄂东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数据支持。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测评"三留一外"人员心理健康状况,通过与参照人群进行对比,获得调查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多项症状自评指标高于参照人群,留守妇女和外出务工人员全部症状自评指标高于参照人群。认为鄂东农村"三留一外"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偏低,尤其是留守妇女和外出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通过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精神生活缺乏的状况与原因,并对如何进行农村老年人精神支持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河北农业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对河北农业大学2006级的7202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河北农业大学新生中,一类学生筛选率为6%,二类学生筛选率为17.8%。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来自城镇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独生子女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个体。农大新生选择频次最高的题目是“缺乏自信”,困扰他们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情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量表),对两所高校4 942名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成人,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男生,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区分不同的学生群体,根据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安徽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斌  雷红生  曹鹏飞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0):126-128,131
对安徽省农村儿童进行访谈,获取有效问卷245份,重点分析了安徽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状况、生活满意度、品德行为、心理健康的差异性。研究显示,安徽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状况、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3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非留守儿童好于留守儿童;在品德行为方面,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作为一些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保障的重要享用者,对政府公共服务效果的反映更为敏感,研究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可以衡量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经统计软件SPSS18.0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进行分析,发现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健康水平以及经济状况对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有重要影响,由此从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北京市郊区七个区县的农村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的多维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整体养老满意度较高,但仍有近三成农村老年人对自身养老境况不满意。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反映个体客观特征的健康状况、反映家庭特征的有老伴、反映人际关系中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朋友数对农村老年人养老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反映经济状况的月支出、反映精神状况的孤独寂寞感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政府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同时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为农村老人提供养老支持。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0年在陕西省进行的"子女外出务工背景下的陕西农村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研究"调查数据,分析了陕西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活动对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器械支持自理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陕西农村地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与生活自理能力的2个指标之间显现出正相关关系,社会活动比较丰富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社会活动比较单调的老年人。个体的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经济状况以及慢性病对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低龄、有配偶、经济状况较好的以及不患有任何慢性病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要好一些。  相似文献   

20.
农村老年人心理需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将心理需求划分为健康需求、依存需求和尊重需求3个维度,然后利用SPSS 26.0软件对榆树市土桥镇1 050位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现状进行分析,并依据访谈内容探析农村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榆树市农村老年人受收入水平、是否独自生活及声望水平影响较大,其健康需求、依存需求和尊重需求均未得到满足。基于此,提出以下措施以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拓宽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完善农村“适老化”建设;提高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关注其情感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