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护地辣椒疫病严重发生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是人民喜食的蔬菜,我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把乐都长辣椒栽培作为蔬菜中的重要作物之一优先发展,实现了不同季节单作、套作周年生产、周年供应。由于轮作倒茬困难,致使辣椒疫病发生日趋严重,造成局部地区成片死亡、减产、减收,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辣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蔬菜,但在实际栽培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应用与优化各项技术措施,并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提高辣椒栽培管理质量,提高经济效益。1辣椒栽培管理存在问题1.1盲目引进辣椒新品种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更多辣椒新品种问世,不同辣椒品种在外形、颜色、口感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种植方式也千差万别。种植人员在选择辣椒品种时,为追求种植效益,盲目引进新品种,并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当地辣椒栽培条件、口味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容易导致辣椒种植出现生长发育不佳或产品滞销等问题,危害当地辣椒产业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辣椒长季节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越夏整枝。为了研究不同整枝方式对越夏栽培辣椒生长的影响,试验设计了3种整枝处理,即处理1(再生整枝)、处理2(四干整枝)和处理3(多干整枝),以不整枝为对照(CK)。结果表明,采取多干整枝法最有利于辣椒的越夏生长,能使植株保持获得高产的良好株型,可有效减轻病毒病的为害,提高辣椒果实的商品性,椒果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15.8%和19.0%。  相似文献   

4.
高海拔地区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辣椒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品种和栽培季节选择以及在高海拔地区日光温室栽培无公害辣椒的育苗、定植及定植后水肥、温度、光照等的管理方法,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5.
辣椒栽培     
<正>一、品种选择辣椒有早熟栽培、春夏露地栽培和秋延后栽培。因此,不同的栽培季节宜选用不同的品种。一般作早熟栽培的品种宜选较耐寒,对低温适应性较强,座果节位低,早熟丰产的辣椒品种,如湘研1号、洛椒l号、赣椒l号、湘研9号等。春夏露地栽培宜选择植株生长势较强,抗病、丰产、优质、耐热的辣椒品种,如苏椒3号、农大40、皖椒l号等。秋延后栽培要选用苗期抗热性、抗病性、耐涝性及后期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如皖椒1号、洛椒4号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桶式栽培、槽式栽培、袋式栽培等3种不同栽培方式,对辣椒生长状况、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桶式栽培下的辣椒地上部生长与袋式栽培和槽式栽培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根系生长势明显优于其他2种栽培方式;同时,桶式栽培显著提高了辣椒的单株产量和果实数,增加辣椒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3种栽培方式对辣椒植株各部分5种主要元素含量的影响中,桶式栽培和槽式栽培在氮含量和钾含量上显著优于袋式栽培。说明采用有机基质桶式栽培有利于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可在生产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辣椒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之一,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及各种营养成分,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津南区种子公司从1992年选育微辣型辣椒品种--特大牛角王,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探索出适宜春露地高产,优质栽培系列套配技术,并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经济效益显著,现将露地牛角王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辣椒由于适合生产的季节短,靠露地栽培供应期只有4~5个月。八十年代以来,利用塑料大棚春季生产辣椒,一般可比露地栽培辣椒提早成熟近两个月,且发病轻,易于越夏,供应期长。要在江淮中下游地区元旦至春节期间上市,须利用塑料大棚进行秋延后栽培。塑料大棚秋延后栽培,前期高温炎热,多暴雨,且病虫草害频繁;后期温度低,开花结果与果实生长适宜温度时间短。活体保果阶段又处于深冬季节,故管理水平要求高,技术性强,比春季提早栽培难度大。笔者经过近5年的生产实践,已  相似文献   

9.
赣榆县日光温室辣椒长季节栽培8月初育苗,10育苗初定值,11月中旬采收,翌年7月采收结束,全生育期11个月,采收期8个月,每亩产量6200kg,产值15000元,是我县日光温室辣椒栽培的主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乐都长辣椒属茄科辣椒属,喜温忌高温,喜湿润怕涝、不耐旱,喜肥不耐肥。采摘期肥力充足能获得高产,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病毒病,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青枯病。本文结合乐都地区辣椒栽培中常见病虫害危害及防治工作实际,简述了辣椒疫病、病毒病和青枯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及发病特点,总结了乐都辣椒栽培中蓟马及辣椒缺素症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着为贵州蔬菜栽培服务的原则,针对贵州各地的气候条件、栽培习惯,利用知识工程技术总结、归纳、提炼辣椒栽培领域的专家知识和经验,采用PAID 4.0开发了贵州鲜食辣椒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系统可以依据用户的栽培目的,因地、因季节进行播前及田间管理的智能决策,克服了农村缺乏蔬菜种植专家指导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秋延后大棚辣椒栽培,通过保护设施可使辣椒生产延迟到深秋冷凉季节,为国庆节、春节市场供应新鲜辣椒产品.2002~2003年,九成农科所连续2年进行栽培试验,10个大棚面积达8亩,从试验结果看,亩纯利润1 200元左右.但秋延辣椒栽培的前期炎热,中后期温度较低,辣椒生长缓慢,要想获得较好效益,必须掌握一套相关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早熟辣椒间作半夏套种大蒜栽培模式的优势在于辣椒喜光,根系深;半夏喜阴,根系浅;大蒜素杀菌,可解决连作障碍,避免半夏根腐,是半夏基地的良好栽培模式。半夏近几年国内市场及出口量倍增,货缺价扬,收购价已涨到40~50元/kg,  相似文献   

14.
西瓜与辣椒均为喜温作物,红古区推广早春在高架塑料大棚内套作栽培模式,既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丰富了春淡季蔬菜供应,提高了经济效益,是一种高产、稳产、高效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着重介绍冬闲田地免耕地膜覆盖栽培辣椒技术:在晚稻收割后,直接起畦,一次性施足肥,用黑地膜覆盖,免耕除草种植辣椒。几年的实践证明,在冬闲田地上采取免耕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既节本增效又能抢季节,而且优质高产,提高商品率,每公顷鲜辣椒产量45000-52500kg,按每千克1.2元计算,每公顷产值54000-63000元。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阜蒙地区保护地发展速度很快,长季节越冬栽培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栽培方式,下面将辣椒新品种37~74、37~76苗期及定植栽培要点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7.
辣椒系茄科作物,喜大水大肥,常年均可栽培,喜中等强度的光照,不耐旱也不耐涝。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成红色、橙色或紫红色。本文对辣椒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辣椒不同基因型品种长季节栽培,研究高温胁迫对辣椒产量影响,为辣椒专用育种和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通过辣椒早、中、晚熟不同基因型4个品种4次重复露地长季节栽培,整个生育期各温度阶段产量研究适温和高温及对辣椒结果和产量影响.[结果]辣椒结果最适宜的时间短,6月16日~7月15日和8月16日~9月15日,适温范围在20.70~30.74℃.日最高平均气温30.74℃以上高温1个月的7月16日至8月15日,辣椒1号和辣椒1-1号产量是日最高平均气温30.74℃以下适温1个月产量最高峰段的38.21%和51.74%,早熟1号和晚熟1号辣椒分别为48.1%和72.38%,产量显著和极显著受到抑制.供试品种夏季高温胁迫后夏秋季产量,辣椒1号、 辣椒1-1号和晚熟1号辣椒较早熟1号辣椒增产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辣椒1号和辣椒1-1号7月15日高温前(1个半月)的前期产量与高温至10月15日(3个月)后期产量的百分比分别为42.34:57.66和39.50:60.50,,早熟1号辣椒相应为47.99:52.21,晚熟1号辣椒相应为20.25:79.75.[结论]辣椒不同栽培方式适宜选育专用品种.辣椒栽培应提前育苗,带花蕾壮苗定植,早管早发,把辣椒开花结果的盛期安排在适温范围.  相似文献   

19.
无公害高山辣椒的栽培包含着许多的技术,如果在无公害高山辣椒的栽培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技术进行就会使得高山辣椒的产量无法得到较大的提高。本文将详述无公害高山辣椒的品种选择、无公害高山辣椒高效栽培的播种育苗、无公害高山辣椒高效栽培的合理定植、无公害高山辣椒高效栽培的大田管理以及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辣椒适宜的栽培密度,进一步提高辣椒产量和商品质量,开展了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适宜都匀市坝固镇辣椒种植最佳密度为40 cm×70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