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苏氨酸对畜禽的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华 《畜禽业》2008,(2):11-13
苏氨酸已被证明是动物维持和生长的必需氨基酸,许多实验表明,苏氨酸对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目的的鸡、猪都有一定的营养作用。本文对苏氨酸的在动物体内的代谢途径、生物学作用、影响需要量的因素及动物对苏氨酸的需要量等方面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何学谦 《畜禽业》2007,(7):16-16
选择48头体重接近的三元杂交(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生长猪,平均分为6组,分别饲喂不同苏氨酸水平的低蛋白浓缩饲料,比较各试验组,得出在凉山州地区,如浓缩料占配合饲料的20%时,苏氨酸在浓缩料中的含量为2.13%组生长速度和料肉比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6,(11)
正黑猪肉质指标和对肉的风味起关键作用的苏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和赖氨酸以及半胱氨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白猪,因此,波利尼西亚人、欧洲人和中国人对黑猪有一种偏爱。以牛津大学Greger Larson教授为首的一群科学家对现代夏威夷野猪的DNA序列进行了检测,并得到一个重要发现,黑猪的黑色外表是因为基因突变而来。科学家预计这个结果是由于亚洲猪的基因突变,又或者是欧洲猪的基因突变导致。研究称野猪与生俱来就有伪装的外表,然而  相似文献   

4.
张春喜 《畜禽业》2013,(7):63-64
<正>建水县从1973年引进猪人工授精技术,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开展和推广,有效地促进了生猪生产的产业化发展。但建水县在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从事畜牧科技推广工作15年,在工作实践和生产应用中总结了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1建水县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猪人工受精技术的不断推广和生产应用,对其技术应用中的输精器械不断改良、精液稀释配方不断改进、精子质量监控不断加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7,(11):27-28
江口萝卜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近年来,江口萝卜猪数量急据下滑和无计划杂交利用,导致该猪体型外貌不一、生产性能不稳定、遗传多样性变窄等,制约了其优良特性的发挥。在此背景下,指导养殖企业或养殖合作社(农户)开展选种选育技术工作,以进一步提高该猪的生产性能,发挥其种质优势。  相似文献   

6.
关于净化群体猪病的几种方法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厂化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各种猪病对养猪生产的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为净化猪病,提高生产水平,国内外就群体猪病的净化与控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先后采取了无特定病原猪生产技术——SPF猪技术、药物治疗性早期断奶技术——MEW技术和隔离早期断奶技术——SEW技术等。以上各种方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群体猪病净化与控制方面均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看法。笔者有幸参加了北京市SPF猪育种管理中心的SPF猪生产和科技攻关工作,下面就以上不同方法对猪病的净化与控制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半精制饲料中分别添加0、0.35%、0.70%、1.05%、1.40%、1.75%苏氨酸,制成苏氨酸实际梯度为1.05%、1.35%、1.65%、2.00%、2.42%、2.65%的6组等能等氮饲料(44.67%粗蛋白质,21.65 k J/g总能),对初始体重为(333.93±6.60)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在海水浮式网箱(1.5 m×1.5 m×2.0 m)中进行了70 d的喂养实验,研究其对苏氨酸的最适需求量。结果显示,鲈鱼成活率在89.58%–95.83%之间,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苏氨酸水平的升高,鲈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增加(P0.05),且在2.00%苏氨酸饲料组出现最大值,但随着苏氨酸水平的继续升高,SGR呈减小的趋势;饲料效率(FE)随饲料中苏氨酸水平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2.00%苏氨酸组的FE显著高于1.05%组及2.65%组(P0.05);随着饲料中苏氨酸水平的升高,蛋白质沉积率(PPV)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于2.00%苏氨酸组出现最大值;肝脏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随饲料中苏氨酸水平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饲料中不同水平苏氨酸对鱼体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显著影响(P0.05)。以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及蛋白质沉积率为评价指标,经二次回归分析得出,鲈鱼对饲料中苏氨酸的最适需求量分别为占饲料干重的1.84%、1.87%及1.83%,占饲料蛋白质的4.11%、4.18%及4.09%。  相似文献   

8.
刘崇芳 《畜禽业》2007,(2):23-24
<正>近几年来规模化的猪场中,猪互相啃咬的现象比较普遍,并日趋严重。特别是生产状态下的猪群更易发生。发生啃咬症的猪群,严重影响猪的健康生长和生产性能,其生长速度和肉料比正常猪群下降20%以上。在秋冬季发病率较高,给养猪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在半精制饲料中分别添加0、0.35%、0.70%、1.05%、1.40%、1.75%苏氨酸,制成苏氨酸实际梯度为1.05%、1.35%、1.65%、2.00%、2.42%、2.65%的6组等能等氮饲料(44.67%粗蛋白质,21.65 k J/g总能),对初始体重为(333.93±6.60)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在海水浮式网箱(1.5 m×1.5 m×2.0 m)中进行了70 d的喂养实验,研究其对苏氨酸的最适需求量。结果显示,鲈鱼成活率在89.58%–95.83%之间,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苏氨酸水平的升高,鲈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增加(P0.05),且在2.00%苏氨酸饲料组出现最大值,但随着苏氨酸水平的继续升高,SGR呈减小的趋势;饲料效率(FE)随饲料中苏氨酸水平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2.00%苏氨酸组的FE显著高于1.05%组及2.65%组(P0.05);随着饲料中苏氨酸水平的升高,蛋白质沉积率(PPV)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于2.00%苏氨酸组出现最大值;肝脏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随饲料中苏氨酸水平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饲料中不同水平苏氨酸对鱼体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显著影响(P0.05)。以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及蛋白质沉积率为评价指标,经二次回归分析得出,鲈鱼对饲料中苏氨酸的最适需求量分别为占饲料干重的1.84%、1.87%及1.83%,占饲料蛋白质的4.11%、4.18%及4.09%。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农村规模化养猪发展较快,但一些非疾病因素引起的繁殖障碍疾病,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猪群繁殖是规模化养猪场的重要生产环节,其生产性能直接影响到猪场的整体效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管理者往往偏重于疾病与管理因素对猪群繁殖的影响,而对非疾病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6,(8)
育肥猪是养猪生产上比较好管理的阶段,人们往往忽视一些细节的工作,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母猪和仔猪阶段的管理。然而,育肥猪是即将产生效益的最后阶段,其生产性能的发挥决定着一个猪场的效益高低,就将提高育肥猪生产效益的措施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在整个养猪生产结构中,肉猪的生产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生产一定规格的商品肉猪.该生产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利用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以最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增加猪肉产量,提高肉品质量,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两高一优目标.而肉猪生产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生长肥育阶段的饲养,生长肥育猪在养猪生产中占总饲量的80%以上,生长肥育猪的饲养效果关系到整个养猪生产的效益,在生产肥育猪的过程中要力求提高增重速度,增加瘦肉产量,提高饲料转化率,使其早日达到屠宰体重,缩短出栏时间,提高出栏率,提高猪舍和设备利用率,加快资金周转,增加经济效益,也就是说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直接决定了人类食入的猪肉产品的数量和品质,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养猪业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集约化猪场的种猪淘汰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生产的发展,管理手段的提高,生产者为了追求猪群生产的高效率,对猪群质量(品种、生产性能、健康状况)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猪群在严格的生产计划控制下,进行满负荷的生产运转,使得基础猪群自然淘汰和异常淘汰的比例有所增加,而且自然淘汰的比率相对减小,异常淘汰的比率相对增加.过高的猪群淘汰率将会给正常的生产带来压力,增加种猪群和后备猪群的生产成本,同时对整个猪群生产的稳定性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实践中管理者应根据猪群的情况,掌握猪群的淘汰原则,尽量减少和避免种猪异常淘汰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许钰珏  王文强  杨鹏  何超群  覃雅雯  宋飞 《水产学报》2021,45(12):2029-2043
试验采用初始体重为4.16±0.06g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作为研究对象,设计3种等氮等脂的饲料:苏氨酸对照组(TC,65.0%鱼粉),低苏氨酸组(LT,65.0%宠物级鸡肉粉添加除苏氨酸以外的必需氨基酸至TC水平组)和苏氨酸添加组(TS,LT组添加苏氨酸至TC水平组),探究饲料中不同苏氨酸水平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糖脂代谢、免疫及宠物级鸡肉粉利用率的影响,养殖试验开展8周。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T处理组饲料显著降低了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饲料效率和鱼体营养物质组成(P<0.05),饲料中添加苏氨酸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宠物级鸡肉粉完全替代鱼粉后导致的生长性能受限、饲料效率低下和鱼体营养物质组成降低等问题(P<0.05)。宠物级鸡肉粉完全替代鱼粉还显著降低了血浆中营养成分和多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晶体苏氨酸能够显著提高血浆中游离氨基酸的水平(P<0.05),使之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mRNA水平上,饲料中苏氨酸添加可显著改善鸡肉粉完全替代鱼粉引起的肝脏中糖脂合成代谢抑制和分解代谢加剧的现象,同时苏氨酸添加也可显著降低细胞炎症因子的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适量苏氨酸的添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促进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肪分解,并增强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5.
明蓉  熊桂芳 《畜禽业》2024,(2):82-84
猪口蹄疫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也是对养猪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猪场内一旦发生猪口蹄疫,若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将会迅速扩散,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传染给人类。从病原学特性、流行特点、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对猪口蹄疫进行综述,以便对其进行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关于在猪场中实施动物福利对猪只生长成绩影响的报告还比较缺乏。试验以生长育肥猪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索了猪场员工与猪接触时间和猪只占据面积对生长育肥猪的福利和生长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猪只占据面积均对生长育肥猪的福利和生产成绩产生重要影响。尽管猪场员工对猪只的态度对生长育肥猪的影响不明显,但保证一定次数的查猪可以缓解猪只的应激,减弱猪只对人类的恐惧。试验研究为实际生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规模养猪的发展和管理手段的提高,养猪户为了追求猪群生产的高效率,对猪群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猪群在严格的生产计划控制下,进行满负荷的生产运转,使得基础猪群母猪自然淘汰和异常淘汰的比例有所增加,而且自然淘汰的比率相对减小.异常淘汰的比率相对增加。过高的猪群母猪淘汰率将会给正常的生产带来压力,增加种猪群和后备猪群的生产成本,同时对整个猪群生产的稳定性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CLA在猪生产中研究与应用的综述,重点分析了CLA对猪生产性能、肉品质方面的影响,并讨论了CLA发挥上述功能作用的机制,为生产实际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涂灿 《畜禽业》2003,(9):26-27
养猪生产过程就是通过猪体将饲料变成产品的过程,生产效果的好坏与饲料营养、环境条件、防疫措施、管理水平有直接关系。生产中,以提高生产力和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可分为种公猪,种母猪,断奶仔猪和后备猪的饲养管理等几个部分。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种公猪关系到整个猪群的质量和母猪妊娠率的高低,是养猪生产的核心部分,对全场的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其管理要点如下:1.1饲养定时定量,日粮2.5kg/头,冬季可增加到3kg/头,避免公猪肥胖。1.2卫生猪栏、猪体保持清洁,防疫病。1.3防寒防暑种公猪最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18~20℃,气温过…  相似文献   

20.
以初始体质量(8.00±0.20)g的鲈为实验对象,在海水网箱(1.5 m×1.5 m×2.0 m)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鲈对饲料中苏氨酸的需要量。通过在半精制基础饲料中添加晶体L-苏氨酸使饲料中苏氨酸含量分别达到0.75%、1.03%、1.36%、1.67%、2.04%和2.31%,配制成6水平等氮等能饲料(41.83%粗蛋白质,19.68 kJ/g总能)。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随机放养30尾鲈。实验采用表观饱食投喂方式,每天投喂2次(06:00和17:30),实验期间水温为26~32℃,盐度为22~28,溶解氧含量在7 mg/L左右。实验结果表明,各饲料处理组成活率(94.4%~98.9%)无显著差异。随着饲料中苏氨酸含量的增加,鲈的增重率显著升高(150.3%~256.9%)(P<0.05),且在1.67%苏氨酸饲料组达到最大值(256.9%),然而,随着饲料中苏氨酸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增重率有下降的趋势。鲈的氮累积率随着饲料中苏氨酸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13.18%~26.36%)(P<0.05),且在1.67%苏氨酸饲料组达到最大值(26.36%),随着饲料中苏氨酸含量的进一步增加,氮累积率有下降的趋势。饲料苏氨酸含量对鲈鱼体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以增重率和氮累积率为评价指标经二次回归分析得出,鲈对饲料中苏氨酸的需要量分别为1.77%和1.88%,占饲料蛋白质的4.21%和4.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