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6个枸杞品种的授粉亲和性。[方法]以宁夏生产上常用的6个枸杞品种为材料,进行自交和正反交授粉组合试验。[结果]宁杞3号自交不亲和,自交坐果率仅为1.33%,宁杞2号自交亲和性较差,为31.74%,其他品种在50%以上。6个品种的杂交组合大都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尤其是宁杞3号,配置合适的授粉树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和单果重。[结论]该研究为生产上授粉树的配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6个枸杞品种的授粉亲和性。[方法]以宁夏生产上常用的6个枸杞品种为材料,进行自交和正反交授粉组合试验。[结果]宁杞3号自交不亲和,自交坐果率仅为1.33%,宁杞2号自交亲和性较差,为31.74%,其他品种在50%以上。6个品种的杂交组合大都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尤其是宁杞3号,配置合适的授粉树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和单果重。[结论]该研究为生产上授粉树的配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普通油茶杂交亲本选配和授粉树配置对果实性状的影响,以4个普通油茶优良无性系为材料,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获得12个组合的杂交果实,分析杂交组合可配性和杂交果实性状变异,估算配合力,探讨杂交果实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闽43'闽60'为母本的杂交组合、'闽50'闽54'为父本的杂交组合的平均亲和指数较高.杂交果实...  相似文献   

4.
以9个授粉品种对5个长山核桃无性系进行人工授粉,探讨不同授粉品种对长山核桃坐果率及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无性系的父本方差贡献率均高于5 0%,同一母本下,不同父本的杂交组合之间坐果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父、母本之间表现出交互作用,除核果质量的父本间差异不显著,其余性状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4 5个杂交组合内7个性状指标的变异幅度很大,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无性系2 1号单果质量,达到2 6.3 3%,最小的是无性系1 3号核果径,为1.5 3%;根据各杂交组合单株间坐果及果实性状的差异情况,为5个母本筛选了适合的父本作为与其配置的授粉品种,如3 5号和建林1号可为无性系1 0 4授粉,1号、3 4号和建林1号可为无性系2 8号授粉,5号和1 2 7号可为无性系2 1号授粉,3 4号和6号可为无性系1 3号授粉,以及3 5号、5 2号和建林1号可为无性系1 1号授粉。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广西野生蕉为父本开展香蕉远缘杂交研究,为野生蕉资源抗寒、抗病等优良性状(基因)的开发及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广西野生蕉LW和RF为父本,自主选育的金粉1号、35b号、30b号和32b号为母本组配8个杂交组合,统计各组合单株种子数、单果种子数及不同授粉梳序的单梳种子数和单果种子数等指标,分析雌花授粉梳序、雌花发育阶段和授粉时期对杂交组合结籽的影响.[结果]不同杂交组合间的杂交亲和性存在明显差异,以金粉1号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结籽情况整体较其他组合好,其中金粉1号×LW(L1组合)的单株平均种子数和单果平均种子数均最高,分别为142.0和1.980粒,其次为金粉1号×RF(R1组合),分别为73.0和0.896粒.8个杂交组合的单梳平均种子数和单果平均种子数从第1梳至第7梳整体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中间梳序(第3和第4梳)单梳平均种子数和单果平均种子数较高,头两梳(第1和第2梳)和尾两梳(第6和第7梳)单梳平均种子数和单果平均种子数较低,除32b号×LW(L4组合)的头(第1梳)和尾(第7梳)两梳未获得种子外,其他杂交组合各梳序间均获得种子,各杂交组合不同梳序的单梳平均种子数和单果平均种子数均存在差异,其中以L1组合不同授粉梳序的单梳平均种子数和单果平均种子数最高,分别为12.318~36.001和0.712~2.081粒.于雌花发育第2阶段(雌花苞片与花蕾中轴间开张角度10°~80°)授粉,各杂交组合的单果平均种子数均较第1阶段(苞片与花蕾中轴间开张角度<10°)和第3阶段(苞片与花蕾中轴间开张角度大于80°之后)授粉的高.第Ⅱ时期(9—10月)授粉各组合的结籽株率和单果种子数均明显低于第Ⅰ时期(11—12月)授粉,说明较低气温不利于花粉萌发及受精.[结论]在实际生产中杂交授粉应选择中间梳序(第3和第4梳),当雌花苞片与花蕾中轴开张角度10°~80°时进行授粉的效果较好,且授粉时期应避开寒冷、潮湿的冬季.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是雌、雄同花的异花授粉作物,在选育自交系、自交不亲和系、雄性不育系及配制杂交组合时,都要在隔离条件下进行人工授粉交配。人工授粉结籽效果与试材、环境因素、授粉技术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如何提高大白菜人工授粉的结籽率?本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个人田间授粉经验,总结了影响大白菜花期授粉受精的主要因素,及提高人工授粉结籽率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东雪  曾雯珺  金颐熙  张乃燕  陈国臣  叶航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87-15789,15803
[目的]研究鉴定引种到南宁的4个油茶无性系的耐热、耐寒性。[方法]取4个油茶无性系的成熟叶片,分别进行0、-2、-4、-6、-8、-10、-12、-14、-16℃低温处理和30、35、40、45、50、55、60、65、70℃高温处理,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拐点温度(LT50),即半致死温度。[结果]在低温处理过程中,4个油茶无性系的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的降低而持续上升,基本呈"S"型;其半致死温度在-10.7~-13.3℃,耐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长林4号﹥长林166号﹥长林55号﹥湘林86号。在高温处理过程中,4个油茶无性系的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的升高呈"S"型升高;其半致死温度在52.0~55.2℃,耐热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长林166号>湘林86号>长林55号>长林4号。[结论]研究结果为油茶品系的早期鉴定、引种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宁夏生产上常用的6个枸杞品种为材料,进行了自交和正反交授粉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宁杞3号自交不亲和,自交坐果率仅为1.33%;宁杞2号自交亲和性较差,坐果率为31.74%;其他品种的坐果率在50%以上。6个品种的杂交组合大都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尤其是宁杞3号,配置合适的授粉树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和单果重。  相似文献   

9.
建立岑软系列油茶无性系的授粉配置模式,为油茶高产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岑软系列油茶无性系为对象,调查开花物候期、花粉量和花粉活力、无性系间授粉亲和程度。结果表明:9个岑软无性系开花物候期主要集中在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根据盛花期分成早花组、中花组和晚花组,岑软ZJ11、岑软ZJ14和岑软3-62为早花组,岑软ZJ24、岑软3号、岑软22号和岑软24号为中花组,岑软2号和岑软11号则为晚花组。根据杂交授粉亲本盛花期一致的要求,栽培配置时不建议将岑软ZJ11、岑软ZJ14、岑软3-62与岑软2号、岑软11号搭配种植;各岑软无性系的单个花药花粉粒数量差异显著,大小范围为1186~4706个/花药,通过方差分析和系统聚类,将9个无性系的单花花粉粒总量分为3级,其中岑软22号和岑软11号最多,岑软3号、岑软ZJ14和岑软3-62最少;各无性系花粉活力也存在显著差异,开花3 d的变化范围为9.56%~100%,除岑软11号和岑软ZJ14开花3 d内花粉活力能保持在80%以上,其余无性系在开花第3天均表现明显的花粉活力变弱,常温贮藏的花粉授粉时应在开花2 d内完成;22个授粉组合中5个组...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不同油茶无性系苗期光合效率特征差异,以国家审定的8个长林系列油茶优良无性系2 a生苗木为试材,开展其光合速率与生理和形态指标的测定、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油茶苗净光合速率日均值长林4号与40号,分别显著高于18号,其它无性系油茶的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叶绿素相对含量中,长林4号叶绿素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优良无性系;不同无性系的形态指标差异显著,其中长林4号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全株叶面积最大,23号的叶长、叶宽和全株叶面积最小。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选育油茶优良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