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谈生物多样性概念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生物多样性以及所包括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概念。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资源、化学物质产品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从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面对龙滩自然保护区植物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龙滩自然保护区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并提出了影响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结果表明,龙滩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有维管植物205科1029属2821种,影响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破坏及外来物种的入侵。  相似文献   

3.
贾桂康  薛跃规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5):3058-3061
从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面对龙滩自然保护区植物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龙滩自然保护区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并提出了影响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结果表明,龙滩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有维管植物205科、1 029属、2 821种;影响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破坏及外来物种的入侵。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分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与...  相似文献   

5.
由于人类社会交往加剧和交通的改善发展,外来物种入侵的现象开始日趋严重。一般来说,外来生物对农业生物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农业遗传的多样性以及物种的多样性等几个方面。本文综述了外来物种入侵对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及预防。  相似文献   

6.
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动物多样性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所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即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1,2].由于地球上人口增多,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致使生物多样性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发展下去,将会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是目前自然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地球上丰富的生物资源它包括各种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构成了生物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又由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组成。在生物多样性方面主要了解的是植物资源的多样性,重点是具有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的粮食、蔬菜、中药材等植物。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中对我们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主要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因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相似文献   

8.
中国蕨类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层面,该文从生物多样性的3个层面(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及多样性研究的方法,概述了近20年来中国蕨类植物多样性研究的进展,讨论了蕨类植物多样性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效用。它不仅包括各类生态系统为人类所提供的食物、医药及其工农业生产原料,更重要的是支撑与维持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如净化空气、调节水文循环过程、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等。在当前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形势下,农田作为一种半自然的  相似文献   

10.
农业野生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不仅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食物原料、营养物质和药物,而且能够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区域气候。尤为重要的是,农业野生植物等生物遗传资源是我国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可持续  相似文献   

11.
生物多样性影响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功能某些作用机制,对生物多样性现在或未来可能对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某些促进机理进行探讨.基于生态位互补角度简述了农业生物多样性对环境资源(非生物因素)的互补利用;并借鉴经济学理论剖析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投资组合效应"的经济生态学意义;同时,结合最新的生态位构建理论与进化动力学模型,对生物多样性(生物因素)的生态动力学机制进行分析;而作为农业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更应注重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是我国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极为丰富的热带地区,但因环境的破坏、生物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的入侵等原因,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主要体现在:热带雨林及其它天然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森林植被覆盖面积减少;物种数量总体减少,濒危物种日益增多;大量当地农作物及其生物资源种质不断丧失;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环境污染;生物资源过度开发等。应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对海南岛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13.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元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45-1446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丧失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外来物种入侵是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外来物种入侵影响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从而加快生物多样性的消失速度,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提出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生物多样性泛指地球上物种、基因、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在许多方面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昆虫是世界上物种最多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植食者、捕食或寄生者的角色,而其本身又是其它动植物的猎物。新疆阜康博格达生物圈保护区已被批准纳入国际生物圈保护网,对为何保护和利用其昆虫多样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合肥市市域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对合肥市境内的生物进行统计,发现现有维管束植物169科、691属、1567种,陆栖脊椎动物98科245属424种.以县级行政区域作为评价单元,选取野生动物丰富度、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物种特有性、受威胁物种的丰富度和外来物种入侵度6个评价指标,对合肥市6个评价单元的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评价.结果 显示:巢湖市、肥西县、合肥市辖区、庐江县和肥东县的生物多样性指标(BI)值分别为33.88、32.54、32.22、31.69和31.48,处于"中"水平(30≤BI<60),长丰县的生物多样性指数(BI)为25.07,处于"一般"水平(20≤BI<30).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合肥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提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内容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与其密切相关。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解释了生态平衡的原理。  相似文献   

17.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确切的说,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球农业生物多样性危机愈演愈烈,并日趋严重地制约或威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文章阐述了现阶段中国农业生境多样性、农业动植物(品种)多样性、农田物种多样性及外来生物入侵等诸多层面的危机表现,分析指出思想认识滞后、城乡发展粗放、农业生境恶化以及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等是导致农业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最主要因素,得出创新发展理念和方式是保障农业生物多样性安全之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生态系统保护和监测研究的重要内容,该过程迫切需要综合性强、准确性高的指标,能质和生物多样性指标都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中的有效指标.以江苏省海岸带游泳和底栖生物群落为对象,沿海岸线从海州湾到长江入海口北岸选取15个站点,调查研究江苏省海岸带生态系统能质和生物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江苏海岸带除了中部地区能质和结构能质值较一致(都偏小)外,南北差异明显,生物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情况为南部Margalef指数略大于北部,中部较小,Shannon Wiener和Simpson指数空间分布都为南部>中部>北部;能质与生物多样性指标在高级生态系统中反映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一致,在中低级生态系统中差异明显;能质与生物多样性指标关联程度低,前者的测算侧重于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等级,后者的测算侧重于物种的数量;总结能质和生物多样性指标在理论支撑、建立理论视角、与生态系统健康对应关系、应用模型以及局限性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和完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农业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系统、物种、遗传 3个层次对河南省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其受威胁程度进行了调查研究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河南省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安全等措施 ,为合理地开发利用河南省的农业生物资源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