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农业》2006,(2):24-25
一、集雨高效利用技术通过集水窖、日光温室膜面或沟垄集流等微工程,蓄积降水径流,为无灌溉条件的旱地积蓄自然降水,辅助农田蓄水保墒技术,保证半干旱地区春季作物出苗,并在关键时期进行补充灌溉,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促进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提高农民收入。根据不同区域和作物特点,可分为水窖集流节灌技术、日光温室膜面集雨微灌施肥技术、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等三种模式。增产增收情况:①水窖集流节灌技术,一个蓄水50立方米的水窖,可解决2亩粮食作物的抗旱用水,能确保旱地玉米产量300千克/亩以上,旱地小麦产量达到200千克/亩以上,比常…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我县山区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就如何掌握好山区集雨节灌技术,充分利用降雨充沛的气候优势,采用经济实用的集雨方式集贮天然降水;在干旱季节,根据作物需水规律,结合非充分灌溉原理,采用低压滴灌、人工浇灌等方式,给作物灌"关键水"、"救命水",可有效降低干旱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1集雨集雨方式分人工集流面集流和天然集雨场集流。我县山区由于降雨径流较大,多用天然集流面集流,而人工集流场则主要为固定集雨式,常用的有硬化路面、屋面、场院等集流面。  相似文献   

3.
一、雨水集流工程发展现状 1.“121”雨水集流工程。全区累计建成“121”雨水集流工程64660户,新打水窖57865眼,更新旧窖38113眼,建成混凝土集流场486.4万m^2,完成国家投资2918.84万元,解决了64660户25.16万人和34.24万头大家畜的饮水困难。其中1990年~1994年在北部干旱山区部分乡镇的部分村社试验推广4376户,1995-1996年在全区大面积实施40662户,1996~2000年结合集雨节灌工程分散实施8812户,1997年南京“爱德”基金会和中华慈善总会援助实施3941户,  相似文献   

4.
雍卓慧 《甘肃农业》2014,(24):45-45
固原市原州区集雨节灌示范区建设突出井(窖)集雨节水农业的特色,充分利用有限的天然降水,通过路面、人工集雨场和水窖集流,采用滴灌、微喷灌等先进又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选取用水量少且经济效益高的种植项目,有效解决干旱缺水矛盾,实现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模式特点:该模式采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实施对降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聚集蓄存,对丰水年季和干旱年季间的雨水进行调控。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发展旱井集雨微灌技术,解决干旱山区农业用水紧张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旱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技术要点:采用微小型水利工程集雨开源技术,该技术结合坡改梯工程和土壤改良,进行坡面水系治理,根据地形和集雨面积,系统地搞好"三沟"(截流沟、边背沟、排洪沟)以及"三池"(蓄水池、积肥池、沉沙池)、山平塘等微、小型水利  相似文献   

6.
一、集雨水窖定型设计方案 (一)集流工程 水窖水源来源于收集天然雨水,集雨场可采用道路、屋面、混凝土平台、塑料棚膜等,考虑造价和卫生等因素,本设计采用塑料棚膜。  相似文献   

7.
一、集雨高效利用技术 通过集水窖、日光温室膜面或沟垄急流等微工程,蓄积降水径流,为无灌溉条件的旱地积蓄自然降水,辅助农田蓄水保墒技术,保证半干旱地区春季作物出苗,并在关键时期进行补充灌溉,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促进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提高农民收入。根据不同区域和作物特点,可分为水窖集流节灌技术、日光温室膜面集雨微灌施肥技术、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等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湘西岩溶山区集雨面积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集雨面场、不同坡度及不同降水量,研究岩溶山区季节性干旱时期各种作物补水30m^3/667m^2所需的集雨面积。结果表明:随着集雨面坡度、降水量和雨强的增加,集雨面场的集流效率和单位面积集雨面的集水量也相应增加,同时自然土坡的集雨面场其集流效率和单位面积集雨面的集水量比耕作地面的集雨面场高,在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情况下,蓄集30m^3雨水量,集雨面场为自然土坡的所需集雨面面积在545.2m^2以上,集雨面场为耕作地面的所需集雨面面积在750m^2以上。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2006,(2):18-19
一、旱作雨养农业区小麦膜侧沟播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是地膜覆盖栽培与传统垄沟种植有机结合的一项小麦抗旱增产技术,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延伸和深化。它集农艺、微型工程、生物管理、机械化操作以及集流高效用水于一体,具有生产实用性、经济高效性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性,克服了地膜(播技术本身难以克服的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严格、人工铺膜、掏苗费工费时、追肥困难和水分不足等突出矛盾,适应范围广、操作简便、便于田间管理,易被农民接受和掌握。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小麦单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增产增效情况:该技术不仅发挥了地膜的保墒、增温…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西北部干旱地区集雨面制作现状,提出采用一种新型集流面材料及其做法,试验结果表明其集流效率比夯实土集雨面提高超过36%,可根据集雨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制成集流面,与水窖(窑)、集水池相结合集蓄雨水,应用于缺水地区灌溉农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榆中北部高海拔半干旱山区进行的玉米不同覆膜形式与集雨补灌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半干旱山区采用双垄面全膜覆盖沟播栽培玉米,利用集流窖水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作物缺水时适时补充灌溉,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有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可在同类旱作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2.
模拟降雨量下沟垄微型集雨种植玉米的水温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明沟垄微型集雨种植(垄体覆膜沟内种植)适宜的降雨量范围,为确定合理的微型集雨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夏玉米生长期,人工模拟大、中、小3种降雨量(440、340和230 mm),定期测定传统平作(T1)和沟垄微型集雨种植(T2)条件下土壤水分和耕层地温,并分析了农田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结果】在玉米全生育期230、340和440 mm降雨量下,沟垄微型集雨种植农田200 cm土层平均储水量分别较平作(平作不起垄不覆膜)增加了2.3%、5.2%和4.5%,耕层0~5 cm平均地温分别增加了1.2、1.1和1.0℃。在全生育期230 mm和340 mm雨量下,WUE 较平作分别增加7 kg•ha-1•mm-1和3.1 kg•ha-1•mm-1,提高了61.24%和26.90%;当全生育期降雨量为440 mm时,沟垄微型集雨种植和平作的WUE分别为16.55 kg•ha-1•mm-1和17.46 kg•ha-1•mm-1,差异不显著。【结论】在夏玉米生育期降雨量为230 mm到340 mm雨量范围,沟垄微型集雨种植能明显改善玉米的水温条件,提高WUE。  相似文献   

13.
<正> 雨水集蓄工程是指对降雨进行收集、汇流、存储和进行节水灌溉的一套系统。它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形式多样、技术简单、易管理等优点,一般包括集雨系统、输水系统、蓄水系统和灌溉系统。 1 集雨系统 集雨系统主要是指收集雨水的集雨场地。应选择具有一定产流面积的地方作为集雨场,在有自然条件的地方可修建自然集雨场,如道路、荒坡、场院等。没有自  相似文献   

14.
集雨节灌工程是干旱山区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一项根本措施,是干旱山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结合临夏州自然条件分析了实施集雨节灌工程的必要性,介绍了集雨节灌工程建设状况、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膜面集雨高效利用技术是通过修建集雨窖(池)、集流槽、沉淀池和蓄水池等设施将降落在温室、大棚等设施棚膜表面上的雨水收集存储起来,再将雨水通过微灌施肥系统高效利用于设施农业生产的一种微型水利工程。技术特点及适用条件膜面集雨高效利用技术的优点可以减少开采地下水,为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水源;雨水水质偏酸,有利于花卉和南果生长发育;雨水水质较好。据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2009年对全市地下水、地表水、  相似文献   

16.
田间沟垄微型集雨技术有效地利用了膜垄的集水功能,改变了降雨的时空分布,使降雨集中在种植沟内,显著地提高了降水的利用率。特别是在春季干旱,土壤墒情差的条件下,可使5mm左右的微量降水通过汇聚而变成能使作物种子发芽的有效水,从而使微水变小水,小水变中水,中水变大水,可最大限度的蓄纳降水。研究结果表明,田间沟垄微型集雨技术能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垄上覆膜处理玉米产量比常规栽培增产27.9%~35.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25~0.38kg/m3。  相似文献   

17.
严酷的农业生产条件严重制约着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玉米是秦安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稳定在1.33万hm2左右,产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当地的粮食安全。为了研究和探索全膜双垄集雨沟播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利用集雨水窖实施补灌,比较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作者在千户乡千户村设立了玉米全膜双垄集雨富水储存补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彭阳县实施集雨节灌工程的重要意义以及基本概况与成效,从组织实施、运行管理和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9.
1998 ̄1999年在年降水量200 ̄400mm半干旱区静宁县实施集雨补高效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采取水利工程、农艺栽培、用水管理等综合措施,以提高水产经和水分生产效率为目的,进行集雨补灌试验研究及集成技术的示范推广。在地膜覆盖条件下分别对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需水关键期补充供水疚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作物需水关键期进行补灌可以达到水分供应的补偿或超补偿效应,可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宁南山区集雨节灌工程效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宁夏南部山区集雨节灌工程投资、运行管理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集雨节灌工程具有单位面积投资较高,日常管理费用较低,经济效益较显著的特点,特别是小流域集雨、骨干水保坝拦蓄节灌工程,土圆井节灌工程,微集雨节灌工程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