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提出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抗拉压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聚丙烯纤维是克服混凝土开裂的有效途径,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同时掺入粉煤灰补偿因聚丙烯纤维的粘滞作用而导致混凝土流动性的降低,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聚丙烯腈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进行室内试验,研究两种纤维及其掺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的影响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与素混凝土相比,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随纤维掺入量的增加而不同,存在最佳的纤维掺入量,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没有提高作用,对劈拉强度则有提高,但也存在最佳的纤维掺入...  相似文献   

3.
经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研究成果的分析可知,聚丙烯纤维的掺入改善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了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减少了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因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规程》规定的收缩试验方法,适用于限制混凝土的收缩对比试验,采用改进的收缩试验方法更符合工程实际。建议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合理掺量为0.8~1.0 kg/m3,这对聚丙烯纤维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桥面连续及伸缩缝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聚丙烯短纤维掺加于普通混凝土中改善混凝土抗冲击、抗冻等性能的作用机理,结合实例介绍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桥面连续及伸缩缝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层布式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应用对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影响,对普通混凝土、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以及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在恒温((20±2)℃)、恒湿(相对湿度(60±5)%)条件下的干缩率和质量损失率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干缩率明显小于普通混凝土和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在龄期180 d时,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干缩率降低了26.9%,掺入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的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降低了40.2%;而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比普通混凝土大,在龄期180 d时,增加了18.3%,掺入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的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其质量损失率与普通混凝土基本一致。层布式混杂纤维的掺入,显著改善了混凝土的干缩性能。  相似文献   

6.
经对聚丙烯纤维砂浆冲击试验试件破裂面的分形维数的计算,并与试件的冲击破坏锤击数进行的对比研究可知:当纤维掺量低于0.1%(体积比)时,由于掺入纤维传递扩散了冲击能量,造成试件内部裂缝的大量延展,因此延迟了试件的冲击破坏过程,导致计算的掺纤维试件破裂面分形维数高于普通砂浆试件。因此,采用分形理论可以解释掺入聚丙烯纤维对提高水泥基材料抗冲击性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吴婕 《甘肃农业》2005,(12):248-249
聚丙烯混凝土越来越被广泛用于水利,桥梁等工程,而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防裂增韧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了解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性质。本文介绍利用CT技术研究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防裂增韧机理, 结论认为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具有改善其的变形性质,对其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主要的特点是防裂和增韧。  相似文献   

8.
在基准混凝土中同时定量掺入玻璃纤维及玄武岩纤维,即通过水泥基材料的复合化,实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增强。本试验通过对比在基准混凝土中分别掺入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以及同时定量掺入上述2种无机非金属纤维,通过对掺量的调整,确定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最优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掺入0.1%的玄武岩纤维后,试块抗压强度较基准混凝土提高7.5%;在掺入0.15%的玻璃纤维后,试块抗压强度较基准混凝土提高4.2%。在定量同时掺入2种纤维之后,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大幅提升,其最优配比为0.15%玻璃纤维与0.05%玄武岩纤维相混合,可使基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22.9%。在同时掺入上述2种纤维之后,更好地填充了混凝土微观结构中的缝隙,同时更加有效地消掉了混凝土试块受到压力时的尖端集中应力,使得二次微加筋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性能十分优越的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有着非常良好的应用效果。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相比于同标号的普通混凝土而言,其抗冲击性能、抗裂性能、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和耐久性能都所有提升。由于加入了聚丙烯纤维成分,混凝土很好的解决了其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之间的不协调性(普通混凝土随着抗压强度的提高,抗拉强度会下降)问题,有效的解决了水利水电工程中高强度混凝土的抗渗性和防开裂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在本文中关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主要应用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通过平板试验,研究杜拉纤维混凝土骨料级配的分形特征及纤维掺量对其早期表面塑性开裂的影响两个方面.结果表明,随着骨料级配分维值的逐渐增大,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的越严重;掺入杜拉纤维能有效抑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结构在服役过程中产生的破损缺陷日益突出,因此无砟轨道的修复技术变得日趋重要。本研究借鉴国外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维修经验,以硫铝酸盐水泥为基材,设计了一种适合于我国高速铁路的轨道板和轨道板砂浆层之间离缝的快速修复材料,通过控制乳胶粉和聚丙烯纤维的掺入量提高强度及耐久性。结果表明:乳胶粉掺入量为0.8,聚丙烯纤维掺入量为0.5时,该水泥砂浆的7 d抗压强度56.8 MPa,抗折强度16.3 MPa,耐腐蚀系数0.91以上。所制备出的水泥修补砂浆能够满足无砟轨道维修标准各项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掺纤维材料和硅粉路面混凝土在冻融磨蚀复合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并通过微观结构分析,探讨掺纤维材料和硅粉混凝土路面抗冻融磨蚀复合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路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适长的聚丙烯腈纤维材料或硅粉均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抗冻、耐磨性能.掺入纤维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韧性,其中有机纤维效果最佳,无机短纤维次之,无机长纤维最差.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目前还是一种新材料,通过介绍聚丙烯纤堆混疑土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及在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文体广场地坪混凝土中的应用,为今后在水利工程中应用豪丙烯纤维混凝土作了必要的控索。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常见裂缝的成因及其防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慧玲 《现代农业》2006,(11):56-57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今天,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裂缝几乎无所不在。裂缝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中是普遍存在的,不少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破坏都是从裂缝开始的。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混凝土裂缝的分析。混凝土是一种非均匀质脆性材料,由骨料、水泥、.砂石以及存  相似文献   

15.
张旭贤  牛新平  黄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33-22534,22603
[目的]研究粉煤灰不同掺量对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的影响。[方法]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粉煤灰,对不同强度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结果]掺入粉煤灰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当粉煤灰掺量占胶凝材料总量20%时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最大。[结论]混凝土中可适当掺入粉煤灰。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阐述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危害,分析水利施工中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并从控制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注重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与配合比以及做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等3个方面,探讨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以期为提高水利施工质量、减少混凝土裂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水灰比及外加剂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设计了3组不同水灰比(0.49、0.51、0.53)的试验试件和3组相同水灰比下不同外加剂(无外加剂、聚丙烯单丝纤维、高效引气剂)的试验试件。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水灰比的降低以及外加剂的掺入使得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损失、质量损失明显降低,混凝土的抗冻性提高。  相似文献   

18.
路用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是对传统混凝土技术的重大突破,是1种环保的新型"绿色混凝土",用于公路工程建设中会产生重要的技术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粉煤灰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不同于在普通混凝土中,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粉煤灰可减小混凝土早期温升和自收缩,有利于混凝土形成完好的结构,减少微裂缝的发生,改善混凝土抗侵蚀能力. 通过试验,对路用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耐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其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和膨胀剂对砂浆力学性能及变形性能的影响,利用不同掺量聚丙烯纤维对基准水泥砂浆进行沉入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测试,利用折压比确定聚丙烯纤维最佳掺量用来配制补偿收缩砂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砂浆沉入度逐渐减小;当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9kg/m~3,砂浆折压比最大,掺入聚丙烯纤维的抗折试件在破坏形态上表现出"裂而不断"的特点;采用不同膨胀剂掺量配制纤维补偿收缩砂浆,膨胀剂掺量为8%与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9kg/m~3双掺配制的补偿收缩砂浆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20.
MAPP对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麦秸纤维为增强材料、聚丙烯为基体物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为改性剂,制备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利用DMA、DSC、TG和SEM,探讨了MAPP的添加量(质量百分比1%、2%、5%、10%)和麦秸纤维形态(9、9~28、28~35、35目)对麦秸纤维 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MAPP的添加量为2%时,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储能弹性模量减小;当MAPP的添加量增加到5%、10%时,复合材料的储能弹性模量增加。②在麦秸纤维-聚丙烯体系内添加MAPP后,麦秸纤维 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提高约1℃,结晶度增加了4%~8%;麦秸纤维以28~35目的形态作为聚丙烯基体的增强材料时,其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为122.7℃,结晶率达到45.8%。③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峰温分别为355和460℃。④麦秸纤维以纤维束的形态分布在基体聚丙烯中起增强作用,在整个体系内,麦秸纤维局部团聚且断裂明显。添加MAPP后,有利于基体物质在麦秸纤维表面的均匀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