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作为一个养猪行业的技术人员,笔者比较关注疾病防控以及母猪生产管理方面的内容。笔者仔细阅读了《今日养猪业》2018年第3期杂志,重点阅读了其中3篇文章:《后备母猪管理》《繁殖障碍对无效生产日的影响》和《缩短母猪产程的正确方法》,这几篇文章均对母猪生产性能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关于后备母猪管理后备母猪作为规模化猪场经济效益的源头,是影响猪群生产性能的重要方面。首先要确定后备母猪管理目标及几个关键指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在进行肉猪繁育过程中,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到猪场的整体发展。本文从后备母猪的选种、饲养、疾病防控、日常管理等方面,讨论相关技术措施,保证后备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育能力,保持规模化养猪场生产的高质量、高水平。1后备母猪的选择与留种养猪场在进行后备母猪的选择时,要结合不同生长阶段具体情况,例如在断乳期选择后备母猪时要注意观察猪种来源、其父母代的价值性状以及哺乳期表现等。4月龄选择时,应当注意到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猪场胎次比例及后备猪入群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猪场母猪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产仔数一直受到养猪人的关注,而影响产仔数的一个重要因素——猪场的胎次结构却容易被忽视.健康的胎龄结构是从后备猪到高胎次母猪比例由高到低,保持适宜的高胎次母猪淘汰率和后备猪入群比例,才可以使猪群的胎龄结构维持在生产效率较高的水平.后备猪的入群应以保持猪群稳定为主要目的.头胎母猪单独饲养可以缓解后备猪入群带来的疾病传播压力.  相似文献   

4.
养猪户要提高养猪效益,想获得身体健壮、数量多、质量好的仔猪,养好母猪是关键。尤其要选择优良后备母猪群,应加强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笔者通过二十多年养猪生产技术指导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生产管理经验,现就后备母猪的选择与饲养管理技术,简述如下。1后备母猪的品种组合与选择1.  相似文献   

5.
正规化养猪生产中,每年大约有25~35%基础母猪由于种种原因(疾病,饲养管理不当,遗传缺陷等)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使繁殖母猪持续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需要及时补充后备母猪.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业不断趋向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很多猪场为了满足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必不可少的需要从外面引进后备母猪以提高产能.这使得猪场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引进后备母猪提高了整个种母猪群的质量,从而提高了整个猪场的效益.另一种是,严重增加了猪场的成本,甚至从外引入了疾病,降低了原有母猪群的质量,影响了猪场的效益..要完成合理的母猪群结构及补栏目标,在引进后备母猪时,必须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培育后备母猪是为了改善和提高繁殖猪群的生产性能,使繁殖母猪群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和较合理的年龄结构。然而现在的一些猪场在培育后备母猪方面的工作常常不被重视,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下,资源的浪费。要想提高猪群的生产成绩,我们应从后备母猪的选留、营养调控、饲养管理以及疾病控制等方  相似文献   

7.
<正>较高的猪群繁殖力水平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先决条件,而后备母猪的生产性能对整个基础猪群生产潜力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同时,猪群疾病的控制和净化也要从后备猪开始,只有控制好源头,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疾病传入基础母猪群。因此,采取综合措施来提高后备母猪整体生产性能显得尤为重要。1后备母猪留作种用的选种方法按照规模化猪场的要求,每年要淘汰30%~40%的母猪。后备母猪的选择每年都要进行,选留  相似文献   

8.
防控冬季仔猪腹泻,应注意后备母猪群体,包括配种日龄和体重、免疫和分娩计划的调整;做好产房保温工作;监控饲料及原料,减少霉菌毒素危害;针对母猪群亚健康状态,补气补血,补充维生素;做好常规疫苗的免疫、厂房管理和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9.
后备母猪不仅是猪场整个母猪群正常循环的基础,而且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充分挖掘仔猪的生长潜力,保证高产稳定健康的母猪群,是猪场高效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笔者从后备母猪的选择、培育、引种、保健、饲养管理、不发情的处理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猪的高效饲养管理技术,为规模养殖场后备母猪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后备母猪是指被选留后未参加配种的母猪,后备母猪群大多以青年母猪为主,为了保障猪群的生产和繁殖能力,年龄大、繁殖力低和疾病母猪被及时淘汰。因此,后备母猪的选育、饲养和管理直接关乎猪场生产业绩,必须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提高规模化猪场的养殖收益。为此,本文从后备母猪选择与留种、饲养技术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简述了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以期提高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科学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11.
生产实践证明,要提高母猪生产水平,实现高效益的目的。公猪选择最关键;选留高产仔母猪品种,保持生产母猪良好年龄胎次,防控好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生,淘汰劣质母猪,精选后备母猪;做好仔猪接产和饲养管理,推行仔猪早期诱食补饲和断奶并提高育成率,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促进母猪发情排卵缩短繁殖周期,在配种授精过程中要避免免疫性排斥现象(受胎免疫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生产母猪由于疾病、饲养管理、遗传缺陷等原因,每年大约有25%~35%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需要,必须及时补充后备母猪,而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要想有优良的繁殖母猪,必须从后备母猪的培育开始。要想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每年都要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从而保证繁殖母猪群的规模并形成以青壮龄为主体的结构比例,因此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提高猪群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1后备母猪的选择1.…  相似文献   

13.
公猪选择最关键;选留高产仔母猪品种,保持生产母猪良好年龄胎次,防控好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生,淘汰劣质母猪,精选后备母猪;做好仔猪接产和饲养管理,推行仔猪早期诱食补饲和断奶并提高育成率,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促进母猪发情排卵缩短繁殖周期,在配种授精过程中要避免疫性排斥现象(受胎免疫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母猪饲养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饲养管理阶段为生产母猪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成年后的生产性能、使用年限都有积极的影响。本文重点对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策略进行分析,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1做好后备母猪的选择工作在发展养猪业的时候,要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做好后备母猪猪苗的选择,如果猪苗的质量不好,即使在后期饲养环境和食物再好,这些后备母猪  相似文献   

15.
里岔黑猪后备母猪选育与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涛  雷蕾  崔超 《猪业科学》2017,34(4):133-134
<正>后备母猪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猪群的生产素质,是猪场扩大再生产的关键,由此可见后备母猪对于一个猪场的意义所在。做好里岔黑猪后备母猪的选育与饲养管理旨在获得生产性能高、具有里岔黑猪典型品种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以提高和挖掘猪场生产潜力,确保猪场稳定生产、多产高产、持续发展。1里岔黑猪后备母猪选育后备母猪的选育对后备种猪群质量  相似文献   

16.
集约化猪场生产追求的是获得高效益。要获取高效益,繁殖群首先应是健康的、高产的猪群。本文围绕猪场实施的生物安全措施,后备母猪的引进和培育措施,母猪群的体况和胎龄结构、阶段管理、配种管理、饲料、死亡和淘汰、疾病和药物使用、环境控制来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后备母猪是猪场的生产机器,其品质优劣是影响猪场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猪场母猪群的生产性能,需要保持30%左右的母猪更新率。目前,后备母猪的补充和饲养管理对养猪生产影响很大,做得好的猪场其后备母猪利用率高达95%以上,做得差的猪场后备母猪利用率仅70%左右,有的甚至更低,这种差距明显增加了猪场生产成本。所以,做好后备猪的选择与培育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任务是选择、培育出体格健壮、发育良好,符合品种特征,具有种用价值的种猪。做好后备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对于保持猪场基础母猪群合理、稳定的胎次结构,提高种母猪群的整体质量和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从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配种、妊娠母猪早期后期的饲养管理、母猪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以及乳猪的饲养管理方面简述了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般情况下,大型规模化猪场自繁自育已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求,每年都会引进相当数量后备种猪,以保证母猪群的合理结构和繁殖效率。然而要想获得母猪群最佳的繁殖能力和繁殖结构,在引种过程除了要做好后备母猪引用和到场后的检疫、隔离工作之外,还要重点做好隔离期间的驯化管理工作,以便后备母猪能够尽快适应养殖场环境。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驯化管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