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存在的问题。1.1 单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我省大豆生产一般单产在100~150kg/667m^2,少数地块在200kg/667m^2以上,干旱瘠薄地不足100kg/667m^2,单产水平远远低于冬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比发达国家美国大豆单产低30%左右。由于大豆种植较分散,一家一户插花种植的较多,成方连片的集约化生产程度低,因此大豆生产成本较高。而进口大豆市场价不到1.60元/kg,低于国内价格;另外国内大豆商品质量一般,子粒外观及整齐度较差;营养品质平均低于进口品种,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0%~43%,脂肪含量一般为17%-20%,从而我省大豆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一三○团共种植小麦0.24万hm2,平均单产389 kg/667 m^2,收获穗数38.5万穗/667 m^2,穗粒数27.5粒,千粒重36.74 g,单穗重1.01 g,单产较2009年减少7 kg/667 m^2。其中产量在600 kg/667 m^2以上有2户,6.87 hm^2;550-600 kg/667 m2以上的面  相似文献   

3.
不同播期及密度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怀勇 《耕作与栽培》2009,(4):24-24,26
秋马铃薯不同播期及密度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结果表明,秋马铃薯播种期以9月2日,密度以5500株/667m^2为宜,A1B2产量最高,平均单产为1305.41kg/667m^2,A1B3产量住居第2,平均单产1236.331kg/667m^2,A3B1产量最低平均单产821.83kg/667m^2。  相似文献   

4.
研究机插水稻不同基本苗及施氮量对中熟中粳水稻品种武运粳21、徐稻3号产量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武运粳21机插秧单产700kg/667群以上基本苗为6.6~9.9万,最佳基本苗为6.6~8.257万/667m^2;氮肥用量以施纯氮19.15kg/667m^2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687.51kg/667m^2。徐稻3号机插秧单产700kg/667m^2以上基本苗在4.95~8.25,最适宜基本苗为4.95~6.6万苗/667m^2;氮肥用量以施17.6kg/667m^2纯氮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741.2kg/667m^2。  相似文献   

5.
安徽淮北地区大豆长期低产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淮北地区地势平坦,多年来一直延续着一麦一豆的种植习惯,夏大豆种植面积占全省大豆面积的90%左右,是安徽大豆的主要产区.但是,大豆长期单产较低,且徘徊不前.20世纪50年代全省大豆平均产量44kg/67m2,其中面积较大的涡阳县年均产量17.1kg/667m2,水灾严重的1954年只有14kg,667m2.21世纪初,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大豆单产仍上升缓慢.2000-2003年全省大豆平均产量达94kg/667m2,有少数县平均产量上升到119.8kg/667m2,但仍然处于低产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农八师一四八团于2009年率先在国内大面积种植膜下滴灌大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量提高,节水效果明显。全团种植滴灌大豆0.14万hm2,平均单产280 kg/667 m2,国内专家现场验收14.9hm2,大豆连片平均单产364 kg/667 m2,其中有0.08  相似文献   

7.
鲜糯玉米作为主食或副食,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息烽县通过2002年、2003年试验、示范成功后,2004年推广133.33余hm^2,双季复合最高单产1795kg/667m^2,最低单产1137kg/667m^2,平均单产1442kg/667m^2。一般在6月、10月上市,价格好,经济效益可观,最高产值2513元/667m^2,最低产值1592元/667m^2,平均产值2019元/667m^2。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伊犁河谷西部是新疆主要的蓖麻产区,但单种蓖麻产量仅220~230kg/667m^2(旧制1亩,下同),效益低。为合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优化立体复种模式,2000~2004年六十二团进行了5年的蓖麻套大豆试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采用蓖麻覆膜套大豆模式,蓖麻产量180~200kg/667m^2,大豆产量140~1.60kg/667m^2,平均产值1032元/667m^2(按2003年蓖麻3.3元/kg,大豆2.7元/kg),扣除成本255元/667m^2,获纯利777元/667m^2,比单种蓖麻利润高269元/667m^2,比先播大豆再人工隔行点种蓖  相似文献   

9.
王永锋 《种子》2006,25(3):86-87
“神豆2号”在黄淮海夏大豆产区属中熟偏早品种,抗旱性强,抗倒伏,抗病毒病、炭疽病、紫斑病和根腐病等多种病害。其蛋白含量达48.16%,脂肪含量16.25%。该品种全省2年区试平均产量为234.11kg/667m^2,比对照增产12.7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18.28kg/667m^2,比对照增产14.8%。种植“神豆2号”必须抢时早播,要求行距40~50cm^2密度以1.25万~1.575万株/667m^2为宜。施有机肥2-3t/667m^2,配合施磷酸二铵15~20kg/667m^2、硫酸钾10kg/667m^2。初花期追施尿素5~10kg/667m^2。  相似文献   

10.
夏玉米高产栽培十大技术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近几年,郸城县夏玉米平均单产400kg/667m^2左右,与目前主推玉米品种500~600kg/667m^2的丰产潜力差距很大,主要原因在于良种良法不配套。为落实农业部玉米高产竞赛活动,促进郸城县夏玉米尽快跨越500kg/667m^2大关,农技人员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玉米超高产(单产650kg/667m^2以上)栽培十大技术措施,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半夏/玉米套作栽培模式是关岭县岗乌镇近几年示范推广的粮药间作栽培模式,平均单产半夏块茎(鲜品)250k/667m^2、玉米517.5kg/667m^2,产值2376.25元/667m^2,效益1400元/667m^2,是纯种玉米收入的2~3倍。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研究水稻旱育中大苗丢秧施氮、钾肥不同用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A2B2(施N10kg/667m^2、施K2O10kg/667m^2产量居第1住,单产达693.3kg/667m^2;其次是处理A3B3产量居第2位,单产达686.7kg/667m^2;产量居第3是处理A3B1单产643.3kg/667m^2;产量最的低A1B1处理单产536.7kg/667m^2,其次是处理A1B3单产583.3kg/667m^2。  相似文献   

13.
2005年贵州省在9个点实施水稻和玉米千亩连片超高产示范项目,水稻和玉米千亩连片超高产示范工程实施面积共657·75hm2,其中:5个水稻点366·28hm2,平均单产715·5kg/667m2,最高单产达907·9kg/667m2,创贵州省单产纪录;4个玉米点287·88hm2,平均单产657·1kg/667m2。与项目区常规栽培比较,水稻平均增产130·63kg/667m2,增幅22·34%;玉米平均增产218·84kg/667m2,增幅49·94%,为全省高产地区进一步提高单产探索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双低油菜超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典明 《耕作与栽培》2001,(4):31-32,63
1995-2000年油菜超稀植高产栽培技术在安徽省芜湖,马鞍山等地累计推广应用面积262000hm^2,其中连片示范面积6500hm^2,平均单产204.7kg/667m^2,比传统栽培增产34.5%,1999年秋种,马鞍山市推广应用油研7号等双低油菜超稀植面积3333.3hm^2,其中包沤2000年夏收面积820hm^2,平均单产209.4kg/667m^2,比传统栽培增产39.6%,栽培实践表明,要夺取双低油菜超稀植200-250kg/667m^2,必须做到:选用优质良种,培育大壮苗,“四带”超稀植,平衡深施肥,田管抓“六防”和适收重后熟。  相似文献   

15.
水稻直播不同品种不同播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说明水稻直播比旱育秧拉绳宽窄行移栽不但节本增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直播早播比晚播产量高,试验在4月5日播种产量最高,两个品种新优3号单产606.7kg/667m^2比准两优527单产583.3kg/667m^2高23.4kg;直播能节资增收,水稻直播比旱育秧拉绳宽窄行移栽节本增收50-85元/667m^2,品种新优3号节资增收85.2元/667m^2比准两优527节资增收49.2元/667m^2多36.0元;直播能降低劳动强度,直播比旱育秧拉绳宽窄行移栽平均亩减少用工1.5个。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探索稻茬免耕马铃薯组装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有效促进大面积示范推广,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了稻茬免耕马铃薯不同播期试验,以利探索稻茬免耕马铃薯最佳适宜播种期,确保前后作物季季稳产高产。试验结果表明:C处理产量最高达1605.4kg/667m^2居第1位,较B、A、D处理分别提高单产165.2kg、234.6kg、325kg/667m^2,依次分别增产11.3%、17.1%、25.4%;B处理产量1442.9kg/667m^2居第2位,分别比A、D处理提高单产72.1kg和162.5kg/667m^2,分别增产5%和12.7%;A处理产量1370.8kg/667m^2居第3,比D处理提高单产90.4kg/667m^2,增产6.6%;D处理产量最低为1280.4kg/667m^2。  相似文献   

17.
氮磷钾不同配比及施用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包衣种出苗率高,苗齐苗壮,比没有包衣的增产55-10%。为了推广应用这一新技术,探索包衣种N,P,K不同配比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N8.3kg/667hm^2,P2O55kg/667m^2,k2O5.4kg/667m^2产量最高,单产211.7kg/667m^2.  相似文献   

18.
花生氮磷钾平衡配套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志勇 《耕作与栽培》2000,(6):59-59,61
应用随机试验设计,探索花生平衡施肥最优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方为尿素15kg 普钙60kg 硫酸钾15kg/667m^2,产量高、效益好。该配方单产210、16kg/667m^2,较ck增产95.07kg/667m^2,增幅达82.6%,净增纯收放入155.54元/667m^2,是花生施用氮磷钾肥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表明水稻实行沼液浸种沼渣早床育秧技术可提高秧苗素质。促进根系发达和分蘖,且秧苗立枯病发病率降低,能有效防治稻瘟病的发生。提高水稻单产。沼波浸种沼渣早床育秧水稻单产564.8kg/667m^2比清水浸种常规早床育秧单产525.1kg/667m^2,增产39.70kg/667m^2。增幅7.6%。稻谷按1.5元/kg计算,新增经济效益59.55元/667m^2。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博乐垦区种植结构的多元化,提高职工种植经济效益,五师九十团从对口援建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引进了黑绿豆品种鄂绿4号进行种植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可在本地实现一年两熟,第1茬单产可达110.3 kg/667 m^2;第2茬单产90.5 kg/667 m^2,较种植棉花增收816元/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