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为观察、外阴变化、阴道上皮细胞角化率及雌激素测定是监测人工圈养大熊猫发情、指导配种的主要方法.本文报道了一例大熊猫发情期间这4种监测方法结果存在与正常发情不相一致的现象.该大熊猫在发情前、中期及高峰期均没有发情行为,但其外生殖器表现出开口、从小到大、从内缩到外翻;颜色也呈现了灰白、潮红、粉红、灰白的一系列正常发情母大熊猫外生殖器形态及颜色方面的变化;其E1G/Cr变化则与常见的发情期E1G/Cr变化一致,从基础水平逐步上升至峰值,峰值后迅速下降至基础值.阴道上皮细胞角化率在初期至高峰期一直保持基础水平,细胞核破裂的比例小于20%,远远小于正常发情者70%的角化率;根据雌激素含量的变化,在距离E1G/Cr峰值10h时为其实施首次人工授精,当年秋季该大熊猫顺利产下一仔.  相似文献   

2.
银狐繁殖期血浆主要激素变化及其对繁殖功能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测定母银狐发情前期和发情期外周血浆雌二醇-17β[E2]、孕酮(P4)浓度以及公狐睾酮(T)浓度,并分析这些技术的变化及其对繁殖功能的调控.结果表明,银狐初配前2~3d,E2浓度达峰值(240.85±39.98)pg/mL,在母狐接受跨时E2浓度降至(146.95±38.21)pg/mL,而在发情前期和发情期,其孕酮浓度范围是0.91~77.43ng/mL,峰值是(54.77±23.66)ng/mL,在雌二酮峰值时,孕酮浓度为(28.57±21.21)ng/mL,配种时,P4浓度(33.12±22.56)ng/mL,初配后4d(排卵结束),P4达(48.28±34.84)ng/mL.公狐配种期,T浓度范围(127.2±444.4)pg/mL,,峰值是(341.2±103.2)pg/mL.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不同年龄2只圈养雌性(♀)大熊猫的发情行为分别进行观察,并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大熊猫尿液中的雌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熊猫发情初期行为表现不太明显,雌激素水平也较低;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升高进入发情中期,发情行为表现比较典型;当到达发情高潮期时,雌激素水平达到峰值;在雌激素水平开始下降时为配种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4.
采集4头体况良好、健康、配种后梅花鹿的血样,用RIA分析方法对血清中的5种生殖激素(LH、FSH、E2、P4和hCG)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配种后(第2~38 d)LH含量缓慢地降低,处于较低的水平,平均为29.97±32.70 mIU/mL;FSH的含量稳步上升,平均为1.60±0.66 mIU/mL;E2的含量除了一个较大的峰值(10.20±6.59 pg/mL)外,一直在降低,平均值是6.47±4.28 pg/mL;P4的含量平均为0.05±0.04 ng/mL;hCG的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平均为22.71±26.48 mIU/mL.  相似文献   

5.
应用放射免疫法对10头黑白花母牛性周期内乳汁孕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母牛配种当天(0天)乳汁不含孕酮,配种后第3天含量仍是低值(范围0—4ng/ml,平均0.71±1.338)。以后逐渐上升,配种后第13天,70%个体出现峰值(范围14.8~36.5ng/ml,平均24.9±6.73);其余个体于配种后第16天出现峰值(范围15—31ng/ml,平均24.83±8.6)。此后显示分化现象,其波动曲线与同类报道相似。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鉴定母犬适宜的配种时间提供依据,测定了36条牧羊犬发情周期阴道黏液电阻值。结果表明阴道黏液电阻值逐渐上升,在最高峰值后1~2d内配种的受孕率最高,达到94.44%;峰值后3~4d配种的受孕率只有13.33%;其他时间配种受孕率为0。阴道黏液电阻值测定方法可以为母犬配种提供参考,具有安全、灵敏度高、快速、客观、准确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江口县畜牧局为了提高生猪生产,改变本地猪生长慢、饲养周期长,屠宰率低。饲料消耗高的局面,从1987年起利用引进驯化的苏联克米洛夫猪为父本,在全县4区1镇23个乡对本地猪进行了大面积的杂交改良,取得明显的成效。三年中全县共配种28207头次,平均受孕率达94%以上,其中猪人工授精14681头次,受孕率达95%,猪人工授精占总配种数的52%。提高产仔成活数1—2.34头.同样饲养条件下,240日龄杂交猪出栏头重为117.5公斤,平均日增重489.6克,比水地猪240日龄出栏头重59.88公斤,平均日增重249.5克增长了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产后首次配种时间、季节、年龄与配种次数对母驴产后情期受孕率的影响,试验选取2017年产后母驴84头,跟踪其产驹日期、产后发情表现、卵泡发育、配种、孕检等数据直到配种结束,分析首次配种时间、配种季节、配种次数和年龄与母驴受孕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首次配种时间在产后21~30 d间的产后情期受孕率最大,为88.89%;春季产后情期受孕率最高,可达90.90%;产后配种次数为1次时的情期受孕率最高,为41.67%;年龄在2~4岁的母驴产后情期受孕率为86.21%,显著高于年龄在5~7岁的母驴的产后情期受孕率(69.23%)。说明随着母驴配种次数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产后情期受孕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利用酶联免疫技术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2只雌性大熊猫发情期、围产期尿中雌二醇、孕酮生殖激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发情期雌二醇值达到峰值后的24 h内对大熊猫进行人工授精受孕成功的几率较大,雌二醇变化规律与发情行为的变化规律存在一致性;产前孕酮值在峰值后开始出现急剧下降,当孕酮值下降至谷底当日或次日分娩...  相似文献   

10.
免疫分析技术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作用来选择性对待测物中的抗体或抗原进行识别和测定的方法,其中以放射免疫技术和酶联免疫技术运用最多.文章简述了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对圈养大熊猫雌二醇(E)、促黄体生成素(LH)及孕酮(P)水平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尿中的黄体生成素的峰值几乎与雌二醇峰值同时出现,之后随着孕酮浓度迅速上升而下降,认为黄体生成素高峰的出现即代表有成熟的卵排出,从而为圈养大熊猫的繁殖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酶联免疫分析技术通过测定雌性大熊猫发情期尿中雌酮-3-葡萄糖醛酸(E1G)的变化以达到预测排卵的目的,所获得的结果与采用放射免疫法相一致.通过以上论述并结合免疫分析技术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