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生态文化是生态市建设的主流文化,是现代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中的具体表现。建设生态市要以本市的文化体系建设为基础,通过倡导绿色消费与生活、工作与教育等途径,从观念、意识、体制、能力等层面,全面提高铁岭人整体的生态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与公共秩序,形成以生态价值观和环境伦理为核心,以和谐健康的生态环境为主要表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生态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身边     
《新农业》2018,(18)
正抚顺市清河区杨木林子镇后杨木林子村规划大棚建设抚顺市清河区杨木林子镇后杨木林子村着手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通过土地流转规划土地120余亩,招商引资300余万元建了20栋钢筋骨架暖棚,并根据地形特点合理设计规划大棚面积,最大的能达到长160米,宽12米;最小的也能达到长60米,宽12米。用于打造集观光、旅游、采摘、餐饮等项目于一体的综合生态果蔬采摘项目。  相似文献   

3.
铁岭地区地处高纬度地区,设施秋茬番茄栽培所占比重较大。该文比较详尽地总结了铁岭地区设施秋茬番茄生产易发生的主要病害和虫害,突出生态和物理防治方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余骏  郑艳民  张言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37-6839
阐述了淮安市清河区采用蔬菜连锁经营模式的优势,分析了清河区蔬菜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并在研究清河区开设蔬菜连锁专卖店可行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对策:扩大企业规模;积极选聘人才;建设高效农业基地;实践品牌化经营;建立物流配送中心。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人水和谐的内涵,提出人水和谐是社会发展的选择,从水资源角度总结了人与水和谐相处的途径,包括流域生态的保护和恢复、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合理协调用水模式等,旨在促进人水和谐,解决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大庆市生产建设的深入和市区的经济发展,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生态安全面临威胁.基于P-S-R模型建立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法计算指标权重,划分出研究区2000 ~2009年的生态安全等级,分析了土地生态安全变化的原因,并对促进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绿化是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线型特征。以生态恢复性、融合与协调、舒适与安全和经济性为原则,以中央分隔带、填方段、挖方段、立交区、服务区、收费站为设计内容,对铁岭至阜新高速公路进行绿化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8.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与关键。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下,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是促进社会生态安全的源动力,同时也是维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支柱。因此,在现阶段森林防火工作过程中,有效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与森林防火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本报讯8月6日,山东金正大公司"冠军品质,势赢天下———2013年东北区客户大会"在辽宁铁岭召开。铁岭市农委主任刘正义、铁岭市清河区区长康冠华、金正大公司副总裁罗文胜、辽宁金正大公司总经理杨官波,以及200余名东北区客户共同出席了此次大会。罗文胜在会上表示,2012年东北区域通过渠道深挖、大客户培育、密集分销、形象店建设、大规模会议营销等手段,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同比2011年实现了80%的增长,为整个销售市场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他强调,东北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2013年,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7,(11)
<正>清河位于辽宁省北部,河口地处东经123°52′,北纬42°25′,流域面积5674.3平方公里,干流长217.1千米,发源于清原县,大部分流域为铁岭境内,主要一级支流有寇河、马仲河、苔碧河、碾盘河、阿拉河及二道沟河。清河流域流经清原县、西丰县、昌图县、开原市和清河区5个县(市、区)的36个乡镇362个村屯。1清河流域畜禽养殖污染特点由于清河流域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畜禽粪便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2):253-254
生态文明倡导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的和谐共存,这种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有助于推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发展,其所特有的和谐发展理念与科学的发展规律,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和方法原则,对于实现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极具现实意义。初步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探讨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在农村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玉贤 《现代农业科技》2012,(18):247-248,251
以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水生生物资源保护、防护林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重点,以国家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域为核心,结合减灾防灾与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对促进毕节试验区生态保护与扶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茶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较好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加快生态茶园建设,是茶产业今后发展方向,也是确保茶叶质量安全,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生态茶园建设要求,提出生态茶园建设及种植管理技术,旨在推进生态茶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项目根据中国的自然环境现状特点,立足国土生态安全,按照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城市为“点”,发展城市森林,促进生态城市建设;以河流、海岸及交通干线为“线”,建设绿色廊道,形成生态防护林网;以我国八大林区为“面”,强化森林保育,构筑生态安全基石;通过植物材料优化选择和合理配置改善森林结构,开发森林巨大的空间效益,促进“体”的建设;将全国生态建设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点、线、面、体的有机结合,合理布局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工程体系。全国25个省市共建立了48个长期定位研究站点,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21,(12)
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基础上取得的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有利于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共同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林业资源对维系生态平衡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林业生态路径建设的难题是林业部门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加强林业管理,建设一条林业的生态化发展道路,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在发展休闲农业经济中的散、小、弱问题较为突出,导致乡村生态环境问题与休闲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步增长,使乡村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人与自然不和谐、人与人不和谐、人与社会不和谐难题。要有效解决问题,实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生态休闲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强乡村生态文化建设,重视乡村生态社会建设,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促进生态型休闲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平潭岛合理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分别选取平潭岛快速城镇化开发初期2005—2011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指标数据进行生态安全评价与分析,并选取尚未进行大规模开发的2001年作为生态状态基础年份进行对比。根据国内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与平潭岛实际情况,筛选了海岸带与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的70个因子组成指标体系,建立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了平潭岛的生态安全状况,发现平潭岛的生态安全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达到良好级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通径分析法探讨可能影响平潭岛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的因子,进行驱动力分析发现驱动力因子、响应因子以及状态因子决定了平潭岛生态安全状况;通过趋势预测发现平潭岛未来10 a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从良好状态进入生态安全程度较高的理想状态。重点研究平潭岛未进入实验区之前的生态安全状况,进入实验区建设之后的生态状况由于时间较短,数据并未实时准确获取。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东部山区部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城市化的发展步伐加快,居民点过密。针对此现状,因地制宜地提出3种土地整治模式,即中心城区耕地保护模式、东部山区生态保护模式和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旨在加强土地的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9.
探讨近年来新型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发展关系,以期对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以贵港市为研究对象,重构新型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综合确权以提高指标权重精度,运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新型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的关联序和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2009~2018年,贵港市新型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由0.32上升至0.66,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协调关系经历了失调向协调发展的过程,目前土地生态安全发展总体上落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仍未达到理想安全状态,在今后的土地利用中应继续加大土地生态安全监管力度,促进城镇建设协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探讨近年来新型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发展关系,以期对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以贵港市为研究对象,重构新型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综合确权以提高指标权重精度,运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新型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的关联序和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2009~2018年,贵港市新型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由0.32上升至0.66,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协调关系经历了失调向协调发展的过程,目前土地生态安全发展总体上落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仍未达到理想安全状态,在今后的土地利用中应继续加大土地生态安全监管力度,促进城镇建设协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