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多见于高产母牛泌乳期或产乳量较高的时期。高产奶牛临床型乳房炎,除乳房病变和乳汁有明显症状外,还多伴有全身性症状。引起乳房炎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环境卫生不良、奶牛挤奶人员的卫生消毒不严、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等情况下致使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霉形体等)侵染,导致乳房腺体发生乳房炎。乳房炎分为隐型乳房炎、临床型、非临床型乳房炎3种,临床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7,(13)
<正>奶秀乳房炎属于较为常见的奶牛疾病之一,该疾病会导致生产出的乳品质量以及产奶量大幅度下降,提升奶牛的养殖成本,对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规模化牧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进行分析。1奶牛乳房炎病因与症状奶牛出现乳房炎的主要原因为奶牛乳头被外界病原体侵入,导致其乳腺受到感染,而病原体直接作用于乳腺,导致奶牛的乳腺停止工作。一般情况下,奶牛乳腺炎被分为隐性乳房炎以及临床乳房炎。其中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概率较高,占据乳房炎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组织受到病原菌及化学、物理因素刺激而引发的一种炎性变化,常见的病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当乳房皮肤和乳头破损或常期受到病菌污染而没有及时消毒处理时,病菌便侵入乳腺组织,引起乳腺组织病理变化,导致乳汁性状品质异常而引发乳房炎。通过分析总结了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和诊断治疗方法,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1疾病概况通常,全群猪中仅有1或2个乳腺表现出急性或慢性乳房炎(急性或慢性单腺性乳房炎)。当所有乳腺均发生急性感染时,可视为原发或继发性乳房炎(急性多腺性乳房炎)或是乳腺水肿(硬乳房综合征),其中,初产猪更常发。急性多腺性乳房炎常表现无乳并伴发全身症状,而硬乳房综合征无全身症状。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在产后头3d内发病,并很快导致仔猪饥饿。尽管该病散在发生,并且只限于几头母猪发病,但有时很多母猪可同时发病,并且近乎呈流行性发生。有时区分多腺性乳房炎和硬乳房综合征很困难。因此,两者经常被畜主认为是"急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5.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主要由微生物和各种损伤引起,分为急性与慢性2种类型。可引起泌乳量明显下降,乳汁变质严重者乳腺发生硬结、萎缩甚至化脓,坏疽完全丧失泌乳机能而被淘汰。防治乳房炎是养殖户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在奶牛日常生产过程中,发生乳房炎的因素很多,主要是饲养管理不良、牛舍潮湿、粪尿不及时清除、洗乳房的水不清洁、违反挤奶操作规程以及不正确的挤奶方法。1乳房炎的症状1.1急性乳房炎。由于不同因素而使乳汁潴留和蓄积在乳房内,或由于畜舍、牛床、挤乳手指及盛乳器等招致细菌污染引起。对泌乳的乳牛未能按时挤清…  相似文献   

6.
梅青辉 《新农村》2009,(8):22-22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乳腺疾病,夏秋季节发病较多. 1.浆液性乳房炎 该病多发于产后数天.病原微生物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当乳房发生创伤和挤乳不当造成损伤时,通过皮肤或血管侵入乳房结缔组织而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由于忽略防治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它是奶牛乳腺因感染、外伤或化学刺激而引起的炎症反应,主要分为隐性乳房炎及临床型乳房炎。其中,临床型乳房炎发病大约占5~10%,直接造成牛乳遗弃,产乳量下降,严重的使泌乳奶牛丧失泌乳功能等。通过对30户鹤庆县奶牛家庭牧场(主要是饲养10头以上的泌乳奶牛)进行跟踪调查,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达50%,因奶牛乳房炎防治不当造成泌乳丧失直接淘汰的比例达4%。其中,高热潮湿的夏季多发、泌乳高峰期奶牛多发。  相似文献   

8.
奶牛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产奶,因此,保护好奶牛乳房至关重要。 一、乳房炎的危害 乳房炎是病原性细菌穿过乳头,侵害乳腺引起的炎症。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临床性乳房炎致使乳房红肿、发热疼痛,奶量剧减,挤出絮状奶,牛也会出现体温升高与拒食等症状;隐性乳房炎没有临床症状,但奶量降低,对牛群的危害甚至超过临床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9.
奶牛的乳房炎是因病原性细菌穿过乳头,侵害乳腺而引起的炎症。可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为了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必须加强奶牛的乳房保健。  相似文献   

10.
<正>在奶牛养殖中,奶牛乳房炎是最常见但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其对奶牛本身和产奶量以及人类健康的危害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在多年的养殖经验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常见的奶牛乳房炎的症状及发病原因,而治疗和预防却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以解决在奶牛养殖现实中出现的乳房炎发病问题。一、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因1.感染。感染即病原微生物由乳头管侵入乳房组织从而引起乳房炎,这是乳房炎发生的主要病因。这其中能够引起奶牛乳房  相似文献   

11.
《农技服务》2015,(1):137-138
乳房炎又称为乳腺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物理因素或化学刺激引起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的疾病。本文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症状,防治措施及治疗几个方面提出预防及防治办法,以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血乳病一般是由于外来机械损伤导致奶牛乳房充血、肿胀,乳房内的血管破裂,血液渗入乳汁而造成发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奶牛乳汁呈炎红色或血红色,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如发现该现象,应及时诊疗。一、症状奶牛产后泌乳期或挤奶后出现乳汁呈淡红色至深红色,4个乳区的乳汁都呈红色,各乳区含血量不一定相同,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侵袭导致奶牛乳腺和乳头发炎的一种病症,同时会导致乳汁品质下降。临床型乳腺炎主要体现在泌乳量明显下降,隐形乳腺炎的患病奶牛乳房和乳汁没有明显变化,容易被忽视。本文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做了详细阐述,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病因 奶牛患传染病(如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胃肠道急性炎症等)易引起乳房炎。垫草、喂饲用具、畜舍等不卫生也易引起发病。应用激素治疗生殖器官疾病导致激素平衡失调,亦可诱发本病。机械因素造成乳腺损坏后,由于病原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的侵入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乳房炎包括临床性乳房炎和非临床性乳房炎(即隐形乳房炎),其中,隐形乳房炎因其临床特征不明显又发病率高,同时导致产奶量和鲜乳品质均下降,成为危害奶牛业最重的疾病之一,给奶牛产业带来了严重损失。因此,探讨奶牛隐形乳房炎的防治思路和方法对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尤为重要。1发病原因及症状1.1发病原因奶牛隐形乳房炎的发生是致病菌、外界环境和宿主免疫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患乳房炎的奶牛乳汁中检测到金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组织对外界不良条件的一种应激反应,细菌、真菌、霉菌感染,化学药物影响,温热刺激和机械性损伤都是造成奶牛乳房出现炎性反应的原因。这种反应使乳腺组织产生生理变化:血液中免疫蛋白质浓度升高,乳腺组织和乳液中自细胞(主要是白血球)数量增加。奶牛乳房出现炎性反应,是奶牛机体灭活或终止乳腺组织兴奋性,杀死病原微生物,修复损伤的组织和细胞,恢复乳腺的正常生理功能。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疾病,是制约奶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奶牛浆液性乳房炎是一种急性乳腺疾病,乳房充血,在乳腺小叶间结缔组织内有大量浆液性渗出物和白血球,多发生于产后几天。引起浆液性乳房炎的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乳房炎俗称乳痈、奶疮。是一种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乳房疾病,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及细菌学变化,乳腺叶间结缔组织或乳腺体发生病理学变化,是泌乳性母牛常发病之一。乳房炎一般造成泌乳量下降,乳房红肿胀痛、乳房发热、有硬块、无乳少乳、出奶块或絮状物等症状,乳汁变性,失去泌乳能力,被迫淘汰,它不仅影响产奶量,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乳的品质危及  相似文献   

19.
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生产发展的疾病之一,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乳房组织及乳头发炎的一种疾病,也是造成奶牛养殖业损失最大的疾病,患病奶牛不仅产奶量下降,而且影响牛奶的品质,并危及饮用人的安全,也是奶牛场最常见、防治最困难、花费成本最高的一种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奶牛乳房炎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2大类。由于隐性乳房炎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其造成的产奶量损失远大于临床型乳房炎。所以,该病的重点放在防治上,减少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而如何减少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关键是做好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工作,并且根据检测结果制定防制措施,把乳房炎的发生制止在萌芽状态,为生产优质牛奶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1.浆液性乳房炎 浆液性乳房炎是乳房充血,在乳腺小叶间结缔组织内有大量的浆液性渗出物和白血球的一种急性乳腺疾病,多发于产后头几天。病因:浆液性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它们在乳房发生创伤和挤乳不当造成损伤时,通过皮肤和血管侵入乳房结缔组织而引起发病。浆液性乳房炎有的由胃肠或子宫疾病继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