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海省为主要的草原区域、河源区域以及气候变化区域,其中的草场资源情况,不仅会影响当地畜牧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进步,对土地的覆盖情况、生态环境都会产生较大影响。文章分析了高寒草场退化的原因,阐述了高寒草场生态重建技术要点,以期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态环境好,有广大的草原、草山草坡,牧草资源丰富,发展草场畜牧业的资源条件优越。目前许多天然草场生产率低,草场种植牧草的品种单一,栽培管理技术粗泛,载畜量不高。又受到不同年份和不同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牧草产量的年度变化和季节变化很大,饲草供应极不平衡,特别是冬春季节,枯草期长,牲畜瘦弱,造成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大力种植人工牧草和改良天然草场,以便大幅度地提高牧草产量,为草场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充足的饲料。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草场的生产率,结合云南省的实际,必须…  相似文献   

3.
反刍家畜反刍行为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 ̄1998年在内蒙古锡盟多伦县和巴盟乌拉特后旗的天然草场上,测定了蒙古羊、蒙古牛和阿拉善双峰驼的反刍行为。试验采用一年四季24h跟踪观察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3种反刍家畜的反刍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它畜的反刍行为受草场状况,饲养管理及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FAO研究表明,通过采用更加可持续的放牧和饲料生产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饲料生产力,恢复退化的草场,使牧民受益。此外,恢复退化的草场还可以固碳,减缓气候变化。在未来20年中,如采用减少过度放牧,实行轮作,以及改进饲料作物播种方式,牧民每年每公顷草场平均可固存3tCO2当量。目前世界上所采用的碳信贷计划,主要为减少温  相似文献   

5.
畜牧产业是苏尼特左旗的主导产业也是当地牧民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说草原产草量直接影响着全旗畜牧业的发展与前进。草原产草量的监测不仅是草地资源空间动态研究的重要衡量指标,也是草地资源合理利用及载畜平衡监测的重要依据。因为受到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人类及牲畜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植被的生长及草原产草量的结果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对草原产草量进行监测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各苏木镇产草量检测结果对苏尼特左旗各苏木镇近6 a草场产草量及禁牧以来草场生态恢复进行了简要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青海高原及周边地区畜牧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梅  李林  邓振镛  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74-18377,18457
总结了气候变化对青海高原及周边地区畜牧业的影响,并对各地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1961~2008年青海高原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几乎无明显变化,但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点;风速和日照时数逐年减小。②在当前气候变化条件下,草地生产力呈减少趋势,受其影响,草场理论载畜量也呈减小趋势;暖冬较有利于牲畜安全越冬,幼畜成活率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有利于牲畜抓膘育肥,但牲畜产肉量还受草场退化等众多负面因子的影响;家畜疾病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不利的气象条件可引发家畜的许多疾病。③针对当前畜牧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各地采取了草业建设、畜种改良、发展畜牧业新模式、牧业病虫害防治、气象灾害防御等措施,其在提高草地生产力、解决草畜失衡、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牲畜性能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青海省海南州1961~2010年降水、气温等气象资料及其南部牧区2个牧业气象站的生态观测资料,分析了青海省海南南部牧区气候变化对畜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海省海南南部牧区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20世纪70年代以后气候持续偏暖,草地干燥度呈显著上升趋势,使牧区草场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劣质牧草、杂草、毒草比例越来越高,草场生产力进一步下降。由于冬、春季气温升高,降雪量减少,牧区雪灾趋于减少,牲畜的死损率明显减小,幼畜的成活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对青海高原及周边地区畜牧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总结了气候变化对青海高原及周边地区畜牧业的影响,并评价了各地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①1961~2008年青海高原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显著增暖趋势;年降水量几乎无明显变化,但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点;风速和日照时数逐年减小。②在当前气候变化条件下,草地生产力呈减少趋势,受其影响,草场理论载畜量也呈减小趋势;暖冬较有利于牲畜安全越冬,幼畜成活率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有利于牲畜抓膘育肥,但牲畜产肉量还受草场退化等众多负面因子的影响;家畜疾病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不利的气象条件可引发家畜的许多疾病。③针对当前畜牧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各地采取了草业建设、畜种改良、发展畜牧业新模式、牧业病虫害防治、气象灾害防御等措施,其在提高草地生产力、解决草畜失衡、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牲畜性能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寻求适合当地草场建植和管护的科学依据,在锦屏县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实施期间,在固本、河口乡的青山界中心示范草场和启蒙镇的高昂示范草场,对不同类型的草场植被及草场病虫害进行动态监测,现将草场监测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轿子山飞播示范草场的植被与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轿子山草场进行实地踏勘和测量,对播区内与周边农户进行走访、座谈,对参与飞播和飞播后从事过该草场承包经营、科研、补植补种、复垦、管护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解,在查阅大量档案资料的基础上,指出了轿子山飞播示范草场成功建设的借鉴意义,以及草场在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利用建议,旨在为轿子山草场及同类型草场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阿勒泰地区有代表性的10种类型草场上昆虫群落利用极点排序法、主分量分析法和模糊聚类法进行了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草场昆虫群落与草场类型、草场植被丰富度和生境湿度有一定的关系。并讨论了草场昆虫群落与草场退化、草场害虫治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盐池县政府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对本地区草场管理政策制度及农户对政策的执行情况,分析不同阶段政府对草场监控管理的不同方法、取得的效果及农户采取的相应对策,展示出政府草场监控管理制度下形成的典型的草场利用方法,为农牧交错带草场制度创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张瑞荣  马丹阳 《现代农业》2023,(6):85-90+96
基于内蒙古草原牧区的微观调研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参与草场转入行为的牧户与未参与草场流转行为的牧户之间的成本差异,探讨通过草场流转而扩大草场经营面积的牧户能否有效减少草料支出、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实现规模经济。研究发现:牧户转入草场后草料支出显著减少,单位饲养成本显著降低,转入草场扩大经营面积可以实现规模经济,转入草场对草场生产力较高的牧业旗效果更突出。因此,鼓励牧区草场合理流转,特别是草场生产力较高地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牧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青海地区畜牧业不断发展,动物对草场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草养畜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利用草场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双赢。自然村草场资源无法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建设人工草场。建设生态畜牧业必须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依靠人工牧草发展畜牧业,人工草场的栽培和利用也是传统牧业和现代畜牧业之间的区别。青海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人工草场栽培的必要性,人工草场栽培包括高产人工草地建设、林下种草、粮草套种、冬闲田土种草四种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西部姜家甸草场类型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姜家甸草场位于松嫩草原的中南部,为平原草甸草原类。可划分为羊草草场、羊草+杂类草草场、虎尾草+角碱蓬草场、小花碱茅人工草场、糙隐子草+杂类草草场和芦苇+杂类草草场6个草场类型。完善草场有偿承包责任制,建立合理的草场利用制度,退耕还草,采用松土施肥补播技术建立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是恢复姜家甸草场植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不同退化草场土壤养分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吉林省大安、乾安、长岭地区不同退化草场土壤养分的分析,掌握了解不同退化草场土壤养分的情况,以便为退化草场改良提出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近几年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青海省各州县生态环境薄弱和破坏严重的地区相继纳入了禁牧和退牧还草的行列,都兰县的夏季草场和部分春秋草场,由于植被薄弱、超载放牧、草地退化、生态恶化问题日趋严重,为此,青海省委、省政府本着保护生态环境,将都兰县夏季草场和部分春秋草场纳入禁牧范围,并且对禁牧草场进行了补偿。禁牧后,放牧草场面积减少了,该如何以草定畜、减畜,如何使畜牧业稳定有序发展、增加牧民收入,笔者提出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了盐池县干草原草场、荒漠草原草场、沙生草原草场和盐生植被草场4个类型的面积、分布、土壤与水资源条件、主要植物组成、平均覆盖度、产草量、生产力等指标,提出了各草场改良的主要措施,以期促进天然草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北部滨海地区有天然草场面积约计400万亩,地形平坦,土地连片,是我省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地。作者根据多次调查,并参考有关文献,提出将该草场划分为泛滥地草甸草场类、滨海盐土草场类和撩荒地杂类草场等三大类;其下再分为七个组。说明各类草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价值,并对今后的开发利用与改良提出若干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20.
超载放牧、投入不足和管理不善是困扰我国草场经营和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发达国家草场精细化管理对我国草场经营乃至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实行承包经营、加大技术投入、强化政府监管、推行社区参与,通过集约经营和精细化管理,实现草场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