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防灾公园的定义及功能入手,分析了城市公园改造为防灾公园的可行性,从而探讨了城市公园防灾化改造设计原则。基于此,以龙山公园为例,以平灾结合原则为指导思想,提出了城市公园防灾化改造设计方案,从而形成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过程,以期对今后城市公园防灾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保留原有植物在城市公园改造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影响植物的保留与优化设计的因素,提出了公园改造时植物保留的等级和方法、道路和活动空间调整的方式以及植物个体和群落优化的内容等,并以潍坊自怡园改造设计为例,探讨相关的实践应用,可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改造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钟震 《绿色科技》2011,(5):127-129
指出了城市公园改造工程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起到的作用,通过改造,可以使已不符合城市文化需求的老公园旧貌换新颜,根据城市文化特色和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来进行公园改造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使公园改造工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嘉兴市范蠡湖公园改造工程为例,探讨了公园改造工程中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儿童的日常生活空间逐步远离自然,即使是城市公园儿童活动场地,也被以设备为中心的"麦当劳模式"主导,不断复制的游戏器械取代了自然的游戏场地[1]。本文将自然显露设计引入城市公园儿童活动场地,探讨了自然对城市儿童的价值,提出了城市公园儿童活动场地景观的自然显露设计策略,为改善儿童与自然的关系,提供可资参考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钟震 《绿色大世界》2011,(5):127-129
指出了城市公园改造工程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起到的作用,通过改造,可以使已不符合城市文化需求的老公园旧貌换新颜,根据城市文化特色和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来进行公园改造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使公园改造工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嘉兴市范蠡湖公园改造工程为例,探讨了公园改造工程中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严雪丹  彭重华 《绿色科技》2013,(1):134-135,140
阐述了城市公园恢复改造中景观生态规划的一些重要原则与相关要素,并以武汉解放公园为例,提出了充分利用景观生态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城市公园恢复改造的全面规划,探讨了城市公园在景观生态恢复改造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园是市区最重要的绿色生态组成部分,也是最大的海绵体之一,通过对城市公园进行海绵化改造,让其充分发挥调蓄雨洪的功能作用,可真正的体现城市公园绿色海绵体的价值。以某城市公园的海绵改造为案例进行了分析,园内景观与海绵设施相互结合,优化现有的园区资源,以实现对雨水的重新利用。该城市公园通过海绵化改造后,实现设计范围内年径流污染削减率达到60%以上,公园及周边可汇水的客水范围内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5%,可有效削减公园内硬化地面及周边区域的初期雨水对南湖水环境的污染,是一项具有显著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8.
浅析广州近期城市公园生态设计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方慧  姜磊 《广东园林》2008,30(3):33-34
对广州近10年城市公园建设中在生态设计方面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广州近期城市公园设计多采用注重自然、生态的绿化种植、注重资源的保留与再利用、注重保护和创建有生态意义的湿地与水系等生态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草原公园原绿化情况及景观效果的分析,初探城市旧公园景观改造重塑。从城市公园景观改造造景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公园改造设计特点及总体规划的功能布局,分析了绿化植被在造景中的应用。通过改造,草原公园成为锡林浩特市市民户外游憩观景的休闲绿地和城市景观,与锡林浩特市城市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河北省会儿童少年活动中心(以下称儿童公园)景观改造方案为例,从时代背景出发阐述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改造的主要内容;从场地现状出发,公园改造的定位和亮点,改造的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城市公园景观改造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居民日常游览、观赏、休憩、娱乐等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本方案首先对设计场地的周边环境、文化背景、居民需求进行分析,运用城市生态学理论规划设计枣庄市紫云湖公园景观。同时论证了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的重要性;体现了了城市公园"以人为本,归于自然"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南方长期大面积连片经营人工纯林存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近自然林业"的起源、引进、概念和基本原则,总结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多年来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主要模式、改造过程和初步效益,分析了推广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南方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提供实例借鉴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改造运河周边园林景观,是运河沿岸地区城市公园园林景观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针对这一问题,以北京西海子公园改造提升为例,分析了西海子公园周边历史遗存及人文景观,确定了公园定位及规划原则,采用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集中展示运河文化内涵,营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综合性城市公园.改造后的西海子公园已成为通...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城市公园的内涵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导致大部分城市公园景观不适应游人的要求和需要。为此,驻马店市森林公园景观改造随应时代的发展,经过2004年和2009年两次景观改造,完成了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提升,满足了驻马店市市民的需求。对驻马店市森林公园景观设计改造步骤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其他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崇州林场人工柳杉林2005年近自然改造前后的生长情况,表明近自然化改造对促进单株立木生长和单位面积蓄积增加均有促进作用,而且促进了下层林木的生长,提高了林分的物种多样性,说明近自然改造是人工林经营中兼顾生态经济效益的可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林业科技》2021,46(4)
选择约30年生的人工落叶松林开展近自然间伐改造,将未实施间伐改造的相似林分作为对照处理,比较分析了近自然改造处理后落叶松林间林木生长以及草本植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变化,其结果表明:经过近自然间伐改造1年后,间伐处理的林分胸径、蓄积量均显著或者极显著高于对照,且目标树对胸径极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的贡献与非目标树有所差异;近自然间伐改造处理1年后,林下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多样性较对照有所增加。由此可知,近自然改造处理后,有助于促进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增加林分蓄积量、提高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短期内即可发挥一定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阐述昆明市西山林场低产低效林评判标准、改造对象的确定,以及低产低效林的成因、改造的必要性。2011年,采用"近自然森林"模式,选用封山育林、补植补造、林分抚育和综合改造等方式,对林场的低产低效林进行了改造,以期提高林分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园的生态重塑——以玄武湖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生态性是城市公园的基础。秉承地域性和中国传统园林"师法自然"的原则,选择以水面为核心,以水岸和植物群落为重点,以自然要素和植物为手段,重塑一个完整和谐的玄武湖生态空间。研究表明,城市公园的生态重塑,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尊重生态环境的自然特征、过程及机理,重视日常的生态管护,并通过景观功能区重组、园路布局调整、公共设施生态化改造、水体重塑、植物配置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针对乌鲁木齐市垃圾填埋场节约型景观规划进行了研究,为大浦沟垃圾填埋场将废弃地改造为城市公园提供理论支持。提出了符合乌鲁木齐废弃地改造成城市公园的节约型设计方法,以期为类似气候区的废弃垃圾填埋场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六盘水市低效林改造实践过程中,分析了低效林的类型、成因,提出了适宜当地的近自然经营型低效林改造模式。总结了相应的改造措施,提出了低效林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