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作物受杂草危害所造成的减产损失很大.据统计,世界危害性较大的农田杂草有90多种,每年受草害减产为9.7%;我国农田危害性较大的杂草有50多种,危害面积达6亿多亩,由于草害每年约减产粮食1700多万吨,棉花25万吨,用于除草耗费劳力达50—60亿劳动工日.分布面广、危害性大,防除又较难的杂草有10多种,其中以稻田稗草、扁秆藨草、麦田看麦娘、野燕麦、旱地作物农田的马唐、牛筋革、藜、蓼、苋等对稻、麦、棉、大豆等作物生产的危害损失最大.  相似文献   

2.
农田杂草与作物争地争光争肥,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有的杂草如毒麦食用后引起人畜中毒,豚草引起人的花粉病,危害人类健康。有的杂草还会阻塞渠道,影响灌溉与排水。杂草还是许多病虫中间寄主和栖息场所。故防除杂草是植物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力大量向工副业转移,农田草害日益成为夺取农业丰收的一大障碍。据报道,农田草害一般使作物减产10%左右;控制草害,广泛开展农田化学除草,是夺取农田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保证。(一)我市稻田杂草现状我市(包括原荆州地区部分县市,下…  相似文献   

3.
农田受杂草危害损失甚大。据统计,世界农田杂草有1000多种,危害性较大的有90多种,平均农田受草害减产9.7%。我国农田杂草约600种,危害性大的有50多种,受草害面积为6亿亩,每年减产粮食1700多万吨,棉花500万担,农田除草耗费人工50~60亿个劳动日。据史密斯报告,1977~1979年世界水稻因受草害平均每年减产3700多万吨,相当水稻总产量的10  相似文献   

4.
白湖圩区农田草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好 《植物保护》1990,16(1):36-37
用5级目测草害调查法调查,发现白湖圩区农田杂草有183种,隶属43科。2级以上危害的杂草21种,3级以上中等危害的杂草11种,4级以上严重危害的杂草4种;其中出现频度在25%,草害指数5、2级以上危害率3%以上的恶性杂草有稗草、野荸荠、节节菜、鸭舌草、双穗雀稗、水莎草、看麦娘、牛繁缕、稻槎菜等。全区因草害造成减产水稻16—62%、小麦30.1%、油菜19.6%。这些杂草在农田中出现的群落共60个,危害严重的群落19个。群落总数中单一群落占6.67%、二元群落占15%、多元群落占78.33%。根据调查结果本文对圩区农田杂草的防除规划、策略、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浅议我国化学除草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而对杂草进行有效化学防治过程中,草害草害治理中出现一些新情况:随除草剂品种的更迭而农田杂草种群发生演替;外来恶性入侵杂草蔓延迅速,危害加重;杂草抗药性发展迅速,问题抗性机理复杂;除草剂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加剧,作物轮作风险增加;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引进和发展,耐除草剂基因漂移等对环境安全及作物产量影响的风险加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进一步丰富草害治理与杂草科学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田草害反弹原因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江苏省东台市全面实施农田无草害工程建设 ,有效地控制了农田杂草对作物的危害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农田草害有所反弹 ,部分作物草害相当严重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针对农田草害呈现反弹趋势的实际情况 ,就其产生的原因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变对策。1 农田杂草发生概况江苏省东台市地处苏北沿海 ,以 2 0 4国道为界分为堤东和堤西两大自然生态区。堤西地势低洼、水网密布 ,为粮食棉花主产…  相似文献   

7.
草害是影响我县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一大障碍,由于草害严重,农作物减产高达10~50%,为了制定农田杂草防除策略与措施,开展大面积农田杂草综合防除提供科学依据,1987~1989年,我们进行了农田杂草种类调查和防治草害试验、示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农田杂草种类和分布调查主要调查了水稻、花生、棉花三种农作物的田间杂草,结果表明我县田杂草共有46科,184种;其中水田杂草有8科88种,  相似文献   

8.
发展化学除草重视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田杂草有250多种,全国农田受草害面积4300多万hm2,平均受草害减产13.4%,每年减产粮食1750万t,皮棉25.5万t和大豆50万t。传统农业生产采用机械作业及人力等除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化学除草面积迅速扩大,全国农田化学除草面积从1975年的170万hm2增加到1995年的4133万hm2。但是,长期化学除草也带来了除草剂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药害、农田杂草种群更替和产生抗药性等新问题。必须重视农田杂草综合治理,通过采用各种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为农作物保持良好的生态条件,结合化学除草才是最有效的防除杂草方法  相似文献   

9.
作物不同品种抑制杂草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杂草的危害及防治方法的局限性杂草伴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而产生 ,作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负效应组分 ,它们的存在是长期适应气候、土壤、作物耕作制度及社会因素与栽培作物竞争的结果[1]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 ,尽管除草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全世界的农业生产始终未能摆脱杂草的巨大危害。除草仍然是农业生产中用工最多、最辛苦的工作之一。全世界杂草防除的用工量需 15 0~ 30 0亿劳动日 ,杂草导致的作物减产高达 10 %~ 2 5 %,其中禾谷类减产超过 15亿t。据美国农业部近年统计 ,美国农作物每年因草害造成的产量损失达 12 0亿美元 ,每…  相似文献   

10.
皖东丘陵地区,位于江淮之间,常年种植小麦320万亩左右,总产8亿公斤。近年来,麦田杂草危害日趋加重。据统计,1980年麦田草害面积98万亩,1986年达到150.5万亩,草害面积增加53.6%,平均每年增加8.7%。杂草发生密度每平方尺30~200株,多的达300株以上。因草害减产,一般为10~20%,严重的达50%以上。如不进行有效防除,全区年损失小麦可达4500万公斤左右。可见,麦田草害已成为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11.
滨海县地处里下河地区与淮北地区之间,东临黄海,特殊的地理位置,致使栽培作物多样,野生杂草繁多,尤其是麦田草害发生种类多、分布广、密度高,常年发生偏重,2000年以前经过大力实施农田无草害工程,草害得到有效控制.但进入21世纪后,由于种植结构、作物布局调整频繁,免耕及轻型简化栽培技术的迅速普及,麦田草害发生危害程度呈上升之势,给3麦生产构成更大的威胁.如2004年滨海县三麦播收面积3万hm2,其中稻茬麦1.7万hm2,旱作麦1.3万hm2,草害发生面积2.4万hm2,占80%,危害面积2万hm2,占66%,实施化学除草面积1.8万hm2,其中冬前化除0.53万hm2,春季化除1.27万hm2,挽回麦子损失760万kg.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田杂草治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张泽溥 《植物保护》2004,30(2):28-33
我国稻、麦、玉米、大豆及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农田杂草有580种,属于危害重而又难于防除的有17种,受杂草危害较重的农田有3 580万hm2,年平均受草害减产12.3%~16.5%(加权平均)。自1980年以来,全国化学除草面积以年增200万hm2的速度扩大,农田化学除草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不到100万hm2扩大到近年来6 000万hm2。本文概述了我国农田主要作物杂草的发生危害、化学除草剂应用现状及其综合防治进展,并提出今后杂草防除的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临沂市气候温和,雨量充足,自然条件复杂,杂草种类多,分布广.据调查,粮、棉、油等作物主要农田杂草有100多种,一般年份发生面积在70万hm2次左右,常年因草害产量损失达7.8万t.随着农田水肥条件的不断改善,加之单一除草剂的常年使用,农田杂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以顽固性杂草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模糊聚类分析应用于农田杂草群落分布和危害研究中的技术。采用七级目测草害方法,调查获取杂草群落数量特征的资料,经综合值公式转化,进行模糊聚类分析。根据各样点的生态因子,选择截集水平,分出各别的聚类群。最后,用综合草害指数评价各聚类群的杂草种群危害值,明确各类型的优势杂草和种群,对农田杂草群落结构以定量分析,为杂草防除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农田杂草的治理中,结合农艺措施来治理草害的发生,可有效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实现草害的综合治理。本文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棉隆土壤消毒联合油菜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菜田主要杂草野燕麦Avena fatua、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的防除效果,及杂草对氮、磷、钾及水分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消毒联合种植密度对油菜田杂草防除效果显著,对野燕麦、苦苣菜均有良好防效,总鲜重防效达到89.8%~100.0%。采取防除措施后,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消耗量减少85%以上,有效改善了田间的水肥和光照条件。土壤消毒联合种植密度不同处理的油菜籽产量达到3 155.0~4 920.5 kg/hm2,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较未消毒土壤区增加13.3%~76.8%,增收1 857.3~10 684.8元/hm2。研究表明采用土壤消毒结合种植密度对油菜田杂草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适度增加油菜种植密度既能保证对杂草防效,同时也能保证产量。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小麦田杂草种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是湖北省最主要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在66.67万hm2以上,而杂草危害对小麦生产所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据统计,杂草危害使小麦减产达10%~20%,严重的可达30%以上。因此,对我省小麦田杂草的种类、地区分布进行调查研究,对于开展杂草防除,减少草害损失,提高我省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于2007年4月对湖北省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做了大面积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范围调查范围涉及湖北省主要小麦种植区域,包括鄂北岗地、江汉平原以及鄂东地区,调查点遍布以上地区的21个县、市。1.2调查方法调查方法参照强…  相似文献   

17.
小春作物田间杂草种类及生长规律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耕作制度的改变以及大面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都使近年来农田杂草优势种群和群落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掌握农田杂草种群结构和发生危害情况,给今后综合治理草害提供依据,我们于2000~2001年对本州大理、宾川、洱源和巍山等县的蚕豆、小麦、大蒜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农田化学除草技术的发展与除草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杂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可观的。据报道,全世界粮食作物因杂草危害平均减产10%。以水稻为例,1980年使用除草剂、施药器械或手工除草的费用占产值的5%,全世界21亿多亩水稻,估计受草害损失稻谷仍达5600万吨,价值120亿美元。杂草除直接造成农作物减产外,还会传播病虫害,增加收获和干燥上的困难,阻塞渠道,影响灌溉和耗费能源。有毒杂草还会毒害牲畜,降低土地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19.
泰州市农田杂草的变化与防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近年来,随着多种轻型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尤其是直播、套播面积的逐年扩大,江苏省泰州市农田杂草的发生程度呈加重趋势,突出表现为草害面积加大、重草田块数量上升、田间草相趋于复杂。同时,由于近年来缺乏除草剂新品种,长期使用同类除草剂,使得杂草抗药性呈增强趋势,从而加大了农田杂草的发生危害和防除难度。为有效控制农田杂草危害,我们在调查摸清杂草发生新特点的基础上,优化配套农业措施和推广化学防除技术,有效地保障了农作物丰产丰收。1农田杂草发生特点1.1麦田杂草1.1.1麦田杂草种类增多,草相变化大近年来对麦田杂草调查显示,全市…  相似文献   

20.
坝上高原地处河北省西北端,海拔1350~1800m,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该区为半农半牧区,土壤盐碱化,多数为沙质土。年平均气温06~2℃,无霜期70~110d,年降水量400mm左右。该区农业生产粗放,杂草危害较严重。1999年我们对坝上农田杂草的种类及危害进行了调查,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农田杂草及其防除技术提供依据。1 调查方法采用五级草害目测法,对该区春小麦、莜麦、亚麻和土豆田的杂草进行随机取样调查。每种作物调查不少于50块样田,每块样田面积667~1334m2,分别记录每块样田内所有杂草的种类,目测每种杂草的危害级别。调查时间为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