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进口木材中截获天牛幼虫的分类鉴定(二)焦国尧,安榆林,刁彩华,郑安民(南京动植物检疫局210009)3国内无分布报道的天牛幼虫概述3.1带纹皮花天牛RhagiumlineatumOlivier特征:体极扁平,较长,两侧平行;体壁光滑,有光泽,被稀疏丝...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松褐天牛成虫对马尾松和湿地松不同龄级枝条的取食情况,结果表明:取食马尾松的松褐天牛成虫日平均取食量为196.6mm2.头-1.d-1,主要取食一年生枝条;取食湿地松的成虫日平均取食量为163mm2.头-1.d-1,主要取食二年生、多年生枝条和产卵木,较少取食一年生枝条。在选择取食的情况下,松褐天牛成虫主要取食马尾松,并且以一年生和二年生枝条为主,对湿地松的取食量较少。  相似文献   

3.
从取食选择性和产卵选择性两方面研究了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雪松(Cedrus deodar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等4种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结果表明,松褐天牛成虫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和产卵具有明显选择性,且两者之间的选择基本一致。4种寄主植物同时存在时,马尾松为松褐天牛成虫的最嗜寄主,杉木为最不嗜寄主,两者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3种引诱剂对松褐天牛成虫引诱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对松褐天牛成虫进行监测和诱杀,在遂昌地区的马尾松林及贮木场内利用3种不同引诱剂对松褐天牛进行诱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引诱剂对松褐天牛都有较好的引诱效果,但差异显著。其中,APF-Ⅰ型引诱剂的效果最好,F1型引诱剂次之,ST-2型最弱。试验期共诱捕到松褐天牛成虫4 979头,其中雌成虫4 134头,雄成虫845头,雌雄比为1∶0.204。所诱捕到的雌虫数量是雄虫的4.89倍,差异显著(P=0.045,t=-4.551)。引诱剂捕获松褐天牛的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8月中旬,6月至8月份降雨量及气温对松褐天牛成虫诱捕规律产生较大影响。本研究为遂昌地区松褐天牛成虫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松褐天牛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松褐天牛在江西地区的发生、分布与危害状况、以及开展松褐天牛防治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7.
南京地区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安榆林 《植物检疫》1992,6(2):137-139
松褐天牛又名松天牛、松墨天牛Monochmus alternatus Hope 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携带者和传播者。众所周知,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1905年该病从美国经九洲长崎港传入日本后,在日本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国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此病以来,已有30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寄生率,我们用松褐天牛幼虫繁殖花绒寄甲,研究不同接虫量和不同接虫时间对产出花绒寄甲成虫的影响。结果表明:用4龄松褐天牛幼虫繁殖花绒寄甲最好,1头幼虫接4头初孵花绒寄甲幼虫的产出率最高,为77.7%;产出量最大,平均为3.11头,而且产出的花绒寄甲成虫体长最长,平均为8.02 mm,体宽也最宽,平均为3.09 mm。在花绒寄甲幼虫孵化当天即接种,产出的成虫体长最长,平均为8.01 mm,体宽最宽,平均为3.10 mm。因此,最佳接虫量为每头松褐天牛幼虫接4头花绒寄甲幼虫,最佳接虫时间是花绒寄甲幼虫从卵中孵化出的当天。单头天牛幼虫产出的花绒寄甲成虫的数量对其个体大小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安榆林  朱宏斌 《植物检疫》2000,14(4):208-211
墨天牛属MonochamusGuer害虫因传播松树毁灭性有害生物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北美约有8种墨天牛,主要危害松属树木,少数种类还危害冷杉、云杉及黄杉属树木,而这些树木又是制作木质包装的主要材料,极易随  相似文献   

10.
11.
暗天牛属分类检索表及各种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天牛属(Vesperus spp.)隶属昆虫纲,鞘翅目(Coleoptera),暗天牛科(Vesperidae)。目前我国专家已建议将暗天牛属作为危险性有害生物列入对外检疫对象名录。  相似文献   

12.
松褐天牛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天牛霉纹斑叩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至2006年对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进行了调查,在我国广东省首次发现了松褐天牛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天牛霉纹斑叩甲(Cryptalaus berus).对天牛霉纹斑叩甲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在室内条件下,观察研究了该天敌的捕食能力.结果显示,1头叩甲幼虫在130d的发育期里,累计捕食、杀死了27头松褐天牛幼虫,之后开始化蛹;另1头叩甲幼虫在138d的发育期里,累计捕食、杀死了19头松褐天牛幼虫.叩甲幼虫可在松褐天牛坑道之间转移捕食.  相似文献   

13.
松褐天牛又名松墨天牛,它不但能钻蛀松树,而且成虫还会传播对松树致命的病害——松材线虫病。松褐天牛被列为国际、国内检疫性害虫。松褐天牛身上所携带的松材线虫是我国南方马尾松等松树的重要危害源,其致病能力强、传播速度快、治理难度大。作为松褐天牛寄宿的主要对象——马尾松中缺乏氮素,所以其肠道中存在着能由其他渠道获取氮素的菌群。据研究肠道菌群在营养供给、消化及吸收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通过这种方式影响松褐天牛的生长发育。研究通过涂布法和划线法分离菌落,使用无氮培养基以及生理生化检测的方法,研究松褐天牛幼虫肠道微生物的种类。从因松材线虫病致死的马尾松树干中采集活体松褐天牛幼虫进行人工培养后解剖,将其肠道制成匀浆后利用Ashby无氮培养基筛选出天牛幼虫肠道中的固氮菌,分离纯化,并进行生理生化检测。试验结果与《伯杰细菌鉴定手册(中文第八版)》比照得出从松褐天牛幼虫肠道中提取的菌中有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Hormaeche and Edwards,1960)、气球菌属(Aerococcus Williams,Hitch and Cowan,1953)、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 Werkman and Gillen,1932)、固氮菌属(Azotobacter)、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Castellani and Chalmers,1919)、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沙雷氏菌属(SerratiaBizio,1823)、氮单胞菌属(Azomonas Winogradsky,1938)、爱德华氏菌属(Edwardsiella Ewing and McWhorter,1965),通过研究松褐天牛肠道固氮微生物的菌属可有针对性的寻找抑制其活性的药剂以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此种方法具有专一、绿色等优点,在杀灭害虫的同时对其他动植物影响小。  相似文献   

14.
云杉花墨天牛是我国中温带地区携带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研究其生物防治技术对于我国中温带地区松材线虫病的治理有重要意义。目前花绒寄甲是防治我国南方地区松材线虫传播媒介松褐天牛的有效天敌,但还未见用于防治云杉花墨天牛,为探讨该天敌防治云杉花墨天牛的可能性,本研究分别在室内和林间测定了花绒寄甲对云杉花墨天牛的控制效果。在室内利用直接接种的方式将花绒寄甲幼虫接到不同虫态的云杉花墨天牛上,并模拟自然情况,以不同的益害比将该天敌的卵释放在含有云杉花墨天牛的木段上,观察该天敌的最佳寄生时期并明确最佳益害比。在林间全自然条件下设置了不同益害比,将花绒寄甲卵释放到有云杉花墨天牛为害的木段上,观察其自然控制情况。结果发现:室内直接接种试验,花绒寄甲幼虫在云杉花墨天牛蛹上平均寄生数量为3.10头/天牛蛹,平均寄生率为86.00%,平均存活率为57.79%。在幼虫上平均寄生数量为0.54头/天牛幼虫,平均寄生率为30.00%,平均存活率为13.92%。在室内将花绒寄甲卵释放到被云杉花墨天牛侵入的木段上,益害比为10:1时,平均寄生率最高为42.59%,校正死亡率最高为40.71%。在林间将花绒寄甲卵卡释放到木段上时,益害比为4:1时平均寄生率最高为47.68%,与益害比为2:1时(45.51%)差异不显著;当益害比为10:1时天牛平均校正死亡率最高为74.15%,高于益害比为2:1时(43.79%),但差异不显著,且寄甲平均寄生率为33.38%,低于益害比为2:1时。结果证实,花绒寄甲松褐天牛生物型幼虫对云杉花墨天牛蛹的寄生效果优于对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因此蛹期是最佳防治时期;室内和野外防治试验均显示花绒寄甲可用于云杉花墨天牛防治;在野外利用花绒寄甲卵防治时,选择益害比为2:1时效果和经济性最佳。  相似文献   

15.
减压条件下溴甲烷对松褐天牛熏蒸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MG-35真空熏蒸库在11~21℃和减压条件下,选择不同压力和浓度梯度,对含有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幼虫的黑松(Pinus thunbergii)木段进行4h的溴甲烷熏蒸处理,投药后循环20min,将库内气压立即回升至95kPa。结果表明,松褐天牛幼虫的杀灭效果和环境温度、压力、投药剂量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低,对松褐天牛的杀灭效果越好;在相同条件下,保持30kPa状态20min再将气压缓慢回升至95kPa,对松褐天牛的杀灭效果介于常压熏蒸与减压后快速回压熏蒸之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我国松褐天牛天敌昆虫研究进展。【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文献年度分布、研究机构、研究内容、载文期刊等为计量指标,对我国松褐天牛天敌昆虫中文期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国知网数据库内松褐天牛天敌昆虫研究的中文期刊文献量184篇,研究机构194个,科研人员共474人,文献载体67个。【结论】松褐天牛天敌昆虫领域的研究自2006年后开始快速发展,研究机构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害虫防治,但在核心作者、期刊质量和数量上尚有欠缺,还需在相关研究方向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7.
对赣州市信丰县地区不同林分的湿地松上松褐天牛成虫进行羽化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林分来源的湿地松木段松褐天牛羽化起始时间、羽化历期均无明显差异,但羽化高峰期规律及羽化出孔率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8.
松褐天牛的天敌及其对寄主的控制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和作者的研究结果,总结和记述了传播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的天敌种类及其控害情况。共有9 7种天敌,其中天敌昆虫4 7种,病原微生物1 7种,捕食性鸟类3 3种。同时对主要天敌种类病原微生物、肿腿蜂、斑头陡盾茧蜂、花绒寄甲、天牛斑叩甲和捕食性鸟类对松褐天牛的控制能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林间影响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寄生率的关键环境因子,本文在试验地不同位置设置诱木引诱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成虫产卵,并在诱木上释放花绒寄甲成虫,之后调查诱木的生长环境及诱木上花绒寄甲的寄生率,并对各环境因子与花绒寄甲寄生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寄生率(Y)与坡位(X5)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主林层郁闭度(X8)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依此建立多元回归模型:Y=0.4146+0.5741X5―0.4382X8。经检验,平均差异程度为0.2209。因此,可试用该模型对花绒寄甲寄生率进行评估。以上研究为释放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低温下松褐天牛肿腿蜂雌蜂的最佳储存时长,本试验在10 ℃条件下储存松褐天牛肿腿蜂雌蜂,研究不同贮存时长后成蜂的子代发育历期和数量。结果表明:松褐天牛肿腿蜂雌蜂死亡率随储存时长增加逐渐增加,60 d时死亡率较低,其累积死亡率为6.90%,至120 d时,累积死亡率达42.46%,雄蜂寿命明显比雌蜂短。不同储存时长对松褐天牛肿腿蜂的子代发育历期影响显著,短期储存雌蜂可以缩短松褐天牛肿腿蜂的产卵前期。松褐天牛肿腿蜂子代发育历期随着成蜂储存时长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其中卵历期差异较小,平均为3~4 d,幼虫历期、蛹历期和卵至成虫的发育历期差异显著。随着成蜂储存时间的增加,松褐天牛肿腿蜂子代总数和子代雌蜂数呈下降趋势,不储存的子代总数和子代雌蜂数最多,平均59.96头和57.92头;至150 d时,子代总数和子代雌蜂数均显著下降,仅30.52头和26.04头。松褐天牛肿腿蜂子代雄蜂数和雄性比在储存150 d时显著增加,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以上研究表明:10 ℃下,储存60 d为最佳储存时长,最长不宜超过120 d。本试验为松褐天牛肿腿蜂的储存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