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纤维源日粮对肉鹅消化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纤维源日粮对肉鹅消化道发育的影响,试验将120只2周龄肉鹅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以玉米秸秆、花生秧、发酵玉米秸秆和苜蓿草粉为纤维源的日粮,测定消化道长度和胃肠道指数,并观察十二指肠组织形态。结果表明:不同纤维源对肉鹅消化道长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除苜蓿草粉组盲肠指数显著高于花生秧组和玉米秸秆组外(P<0.05),不同纤维源对其他胃肠道指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苜蓿草粉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花生秧组(P<0.05);不同纤维源对十二指肠固有层厚度和隐窝深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说明在同一粗纤维水平条件下,除了以苜蓿草粉为纤维源的日粮会促进肉鹅盲肠和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的发育外,不同纤维源对肉鹅消化道长度、其他胃肠道指数及十二指肠组织形态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不同日粮对鹅消化道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选取3周龄扬州鹅36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公母各半,饲喂不同组成但营养水平基本一致的日粮,研究不同日粮对鹅消化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黑麦草和小麦麸含量为18%的日粮组鹅的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和直肠的重量最大;空肠和回肠的长度均最短,但盲肠和直肠的长度最长;十二指肠的肠壁厚度及绒毛高度、空肠和盲肠的肠壁厚度均最大。  相似文献   

3.
整粒玉米日粮对鹅生长性能及消化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7日龄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扬州鹅192R,随机分为40个处理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公母各半),研究整粒玉米日粮对鹩生长性能和消化道的影响.8~28日龄,第1、2组饲喂粉碎玉米配合日粮,第3、4组饲喂整粒玉米配合日粮;29~70日龄,第2、3组互换试验日粮,各试验组日粮的营养水平一致.试验结果表明:饲喂整粒玉米日粮显著影响了鹅肌胃相对重量和内容物pH值、十二指肠相对重量和相对长度、饲料转化率(P<0.05).因此,整粒玉米日粮可提高鹅的饲料转化率,增加鹅肌胃、十二指肠相对重量和十二指肠相对长度,降低肌胃的pH值.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纤维源日粮对吉林白鹅生产性能和小肠发育的影响,选用21日龄吉林白鹅64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分别饲喂玉米秸秆和黑麦草目粮,饲养4周。结果表明:在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相同条件下,黑麦草组吉林白鹅饲料增重比显著低于玉米秸秆组(P0.05),39、46、53日龄黑麦草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玉米秸秆组(P0.05),且在39日龄时,黑麦草秆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玉米秸秆组(P0.05),两处理组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与肌层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与玉米秸秆日粮相比,黑麦草日粮饲喂吉林白鹅可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其可通过调节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进而影响十二指肠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7,(12):2425-2429
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分别对饲喂玉米秸秆和苜蓿为纤维源日粮的鹅盲肠黏膜细菌进行检测,并分析各样品中菌种类别、菌落组成和物种差异。结果显示:玉米纤维组(J组)检测出的细菌属于20门类的225个属,苜蓿组(M组)检测出的细菌属于17门类的199个属;J组和M组细菌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M组Verrucomicrobia菌门和Desulfovibrio、Akkermansia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J组(P<0.05),M组Clostridium、cc_115、Campylobacter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J组(P<0.05)。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和苜蓿纤维源对鹅盲肠细菌多样性无显著性影响,但可影响Verrucomicrobia菌门和Desulfovibrio、Akkermansia、Clostridium、cc_115、Campylobacter菌属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日粮添加复合异位酸对山羊小肠氨基酸流通量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选用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回肠远端瘘管、平均体重为(25.4±0.75)kg的健康麻城黑山羊为试验动物。I组为空白对照,饲喂基础日粮。II组、III组分别饲喂含0.3%和0.6%复合异位酸(钠盐形式)的试验日粮。采用Co-EDTA标记法测定小肠氨基酸流通量和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III组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十二指肠流通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亮氨酸和必需氨基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缬氨酸和丙氨酸的小肠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I组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十二指肠流通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II组异亮氨酸十二指肠流通量显著高于II组(P0.05)。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多花黑麦草饲喂的新西兰肉兔生长兔食物消化率和肠道消化道酶活性进行了测定,旨在为合理利用多花黑麦草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分别用含0、10%、15%、20%多花黑麦草的饲料饲喂新西兰肉兔,测定饲料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等表观消化率,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空肠和十二指肠食糜的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及盲肠食糜的纤维素酶活性。结果表明,20%多花黑麦草组显著提高了新西兰肉兔空肠胰蛋白酶的活性(P0. 05),极显著提高了盲肠纤维素酶活性(P0. 01)。而10%多花黑麦草组肉兔空肠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及盲肠纤维素酶活性显著低于15%、20%多花黑麦草组(P0. 05);多花黑麦草组各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基础饲粮组,多花黑麦草添加对新西兰肉兔NDF、ADF的消化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绵羊对含不同秸秆的全饲粮颗粒料的消化代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选用4只装有十二指肠近端套管的1岁杂种生长羯羊,按2×3交叉设计进行试验,交替饲喂以玉米Zea mays秸和苜蓿Medicago sativa为粗料(A处理)及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秸和苜蓿为粗料(B处理)的等消化能(DE)、等氮全饲粮颗粒料;以Cr2O3为食糜标记物并结合全收粪、尿法,测定了绵羊十二指肠食糜流通量,瘤胃内、瘤胃后及全消化道干物质(DM)和氮的表观消化率,全消化道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及氮表观存留率.结果表明:十二指肠食糜流量、氮流量,瘤胃内、瘤胃后及全消化道DM和氮的消化率在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全消化道ADF和NDF消化率及氮表观存留率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A处理全消化道DM和ADF的消化率及氮的表观存留率有大于B处理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张丽微等为研究不同纤维源饲喂肉鹅的效果,选择120只2周龄肉鹅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以玉米秸秆、花生秧、发酵玉米秸秆和苜蓿草粉为纤维源的日粮,饲养6周,测定鹅体重、耗料量和料重比等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指标。结果,2~4周龄时玉米秸秆组日增重最高(P<0.05),料重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扬州鹅为试验材料 ,比较了在基础日粮、添加 15 %苜蓿草粉和添加 15 %大米草粉 3种不同日粮条件下去盲肠组与未去盲肠组对纤维成分的代谢率。研究结果表明 :去盲肠鹅 3组日粮中性洗涤纤维 (NDF)的代谢率分别比未去盲肠鹅低 12 .84 ,6 .6 7和 8.13个百分点 ;去盲肠鹅对酸性洗涤纤维 (ADF)的消化率分别比未去盲肠鹅低 14 .4 9,10 .0 6和 8.86个百分点 ;但不同日粮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在基础日粮条件下 ,去盲肠组对半纤维素的代谢率为 6 7.2 4 % ,比未去盲肠鹅低 12 .31个百分点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而在 15 %苜蓿草粉和15 %大米草粉日粮条件下分别比未去盲肠鹅低 4 .71和 7.4 9个百分点 ,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