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是全国的重要农业产区。但由于多年来人口增加和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森林覆盖率大幅度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气候变劣,雨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自然灾害频繁,其最为严重的是旱灾,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面对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旱灾,如何因势利导走旱作节水农业之路,是摆在农业及农机化工作面前的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就四川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及其配套的机械化技术的发展途径作初步探讨。 一、四川旱灾基本情况 四川幅员辽阔,地表复杂,气候多样,自然灾害频繁。…  相似文献   

2.
贾荣 《农业工程》2018,8(5):61-62
该文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强化雨水综合回用在农业观光园区的应用,增强农业观光园区的雨水调蓄能力,完善农业观光园区的规划建设,优化农业观光园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针对甘肃处水资源紧缺、大部份降水资源无效蒸发浪费的现实,为了更充分地利用降水资源雨水资源,解决半干旱山区人蓄饮水问题和发展高效灌溉农业,自1998年开始,甘肃省在中东部山区开展了3个阶段的雨水集蓄利用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介绍了甘肃利用雨水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为干旱地区发展庭院经济和农业综合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农机具之友》2009,(11):48-48
2009年宿迁市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的示范导向作用.将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外资、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等“三资”纷纷涌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仅2009年前三季度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合同吸引“三资”投入总额达9.81亿元,建设农业园区6个,建设高效农业基地8个,农产品加工项目7个,有效带动了农民收增、农业增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盐城市在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过程中,注重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机制的创新,全面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探索出一套“四个坚持、六个重抓、两个拓展”的有效项目管理经验,有力地推进该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水平提高,实现了农业开发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6.
台州市路桥区,地处浙江东南,气候温润,雨水充沛,适于农耕,自古有“温黄熟,天下足”之美誉。陆地东西长33.3km,南北宽18.8km,陆地面积274km2,总人口43万。随着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出台,全区农机化的发展呈现出日新月异、如火如荼之势。  相似文献   

7.
适时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引导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是财政部门和农发机构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赤壁市农业综合开发坚持以区域资源优势为依托,以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示范为中心,以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优势产业为重点,以建设新农村为突破口,毫不动摇地贯彻“两个着力,两个提高”的方针,创新农业开发机制,农业开发水平不断提升,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8.
《农机具之友》2012,(5):66-66
近年来,湖南省邵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严把“四关”严管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总阀门”,确保项目工程顺利、高质建设,赢得省、市上级开发部门的高度称赞。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室于2007年启动了“农业综合开发引导支农资金统筹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通过公平竞争,江苏省徐州新沂市和泰州姜堰市获得建设新农村试点项目立项。试点项目效果如何,带着这个问题,笔者结合项目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从一年多的实践看,这两个项目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取得了预期效果。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的建设新农村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湖南省双牌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按照“建一流工程、树一流形象、创一流效益”的要求,坚持“三个结合”,落实“四项制度”,做到“五个统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创新机制,严格管理,通过项目实施,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05至2011年,全县先后投入资金21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4.1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58万千克,项目区每亩增产168千克,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4600元。比非项目区提高410元。2011年,双牌县被评为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永州市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121”雨水集流工程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中东部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农村人畜饮水困难。“121”雨水集流工程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这些地区的人畜饮水困难。为了客观评价“121”雨水集流工程的经济效益和作用,利用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对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科学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结果可行,其结果可用于指导全省雨水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加强雨水利用工作的决策、管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四川省苍溪县农业综合开发着力于“三种机制、三大动力、三项管理”,努力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商海泛舟需要“液态思维”阿联酋气候干燥,降雨稀少,每年都要花费大笔费用来解决淡水资源。前往该国运载石油的日本三菱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灵机一动,顺便将日本的雨水运往该国。就这样,从1984年起,在日本毫不起眼的雨水就成为三菱公司源源不断的财源。雨水能换...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攸县自1998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始终将宣传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多年来,该县围绕中心工作,突出宣传重点,积极创新,不断探索和总结,推出了积极“创势”,主动“借势”,因时“顺势”,“三势”齐振,乘势而为的宣传方法,扩大了宣传效果,取得了骄人成效。为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丘地尾水库“立体农业”综合开发效益显著福建省连城县丘地尾水库利用自然环境优势,近年来进行了“立体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了“以水养鸭和养鱼、以畜禽养果林、以林蓄水、以水发电”的良性循环,综合效益显著。丘地尾水库位于连城县莒溪镇北部,建于1974年,集雨面...  相似文献   

16.
春小麦喷灌灌溉制度试验任文浩,裘绍良,周宁(青海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810001)1引言从1989年开始的青海省第一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共开发土地1.3万多公顷,为发展青海省的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平安县大红岭农业综合开发”就是其中的一个项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新的形势、新的矛盾、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苍溪县结合县域实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农业综合开发的立项投入、规范管理和健康运行三大机制,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高效共赢”的科学开发机制,解决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诸多难点问题,推动了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五年来,衡南县根据湖南省实施规模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紧密结合“粮食、烟叶”等优势产业,有机整合烟水配套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逐步形成了“整合烟水资金捆绑开发、连续连片集中规模开发”的衡南特色。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朔州市紧紧围绕农业综合开发的“两个聚焦”,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完善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制,提高土地治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农机具之友》2009,(1):38-42
2008年.南京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郊县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把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作为重要抓手,把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作为首要任务,把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坚持重点区域规模开发和重点产业集中扶持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既定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