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地质灾害的破坏,使国家Ⅰ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光叶蕨(Cystoathyrium chinensis Ching)的生长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其数量稀少,濒临灭绝。为了保护和扩繁光叶蕨,运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以光叶蕨成熟孢子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灭菌方式、培养基和蔗糖浓度对光叶蕨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灭菌方式、培养基和蔗糖浓度对光叶蕨孢子萌发有明显影响;最佳灭菌处理为孢子经4 000 r·min~(-1)离心制成孢子悬浮液,加入0.1%升汞溶液离心5 min,无菌水冲洗4~5次;最佳萌发培养基为1/2MS+20 g·L-1蔗糖,经过90 d,萌发率可达57.8%。  相似文献   

2.
以蕨叶薰衣草"西班牙之眼"(Lavandula pinnata L.)无菌苗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浓度6-BA、NAA、IBA的MS培养基上,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其芽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蕨叶薰衣草"西班牙之眼"种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3%蔗糖,萌发率为92%;诱导芽苗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1.5 mg/L+NAA0.1 mg/L,增殖系数为5.4;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 mg/L,生根率为94.5%。  相似文献   

3.
紫叶稠李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叶稠李的冬眠芽或萌动芽为外植体,对其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 6-BA0.60 mg.L-1 NAA0.05 mg.L-1。在继代增殖培养阶段,MS 6-BA0.50 mg.L-1 NAA0.05 mg.L-1 GA30.50 mg.L-1增殖倍数最高,达到8.17倍。试管苗在1/2MS IBA0.50 mg.L-1培养基中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100.00%。在蛭石 草炭土(体积比为1:1)的基质中,移栽30 d的试管苗平均苗高为12.3 cm。  相似文献   

4.
墨西哥菜用仙人掌组织培养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墨西哥菜用仙人掌栽培种米邦塔(milpa alta)茎片切块为外植体,研究了茎片年龄、表面消毒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活性炭等对其侧芽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茎片较成熟茎片易于表面消毒,且以70%酒精消毒30s,0.1%升汞杀菌8min效果最佳;与不同质量浓度的6-BA组合,低质量浓度NAA(0.05mg/L)较高质量浓度NAA(0.1和0.5mg/L)促进侧芽提早萌发,培养12d侧芽萌发率最高可达51%(6-BA,1mg/L);0.5%活性炭强烈抑制侧芽的萌发,侧芽萌发率仅1%左右.侧芽在1/2MS NAA0.5mg/L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移栽后成活。  相似文献   

5.
进行黄花石斛种子在不同培养基及添加物中的萌发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1/2MS+6-BA0.5 mg/L+NAA0.1 mg/L+10%椰汁+1 g/L活性C的萌发率为最佳;带腋芽的茎段和顶芽以1/2KC+6—BA1 mg/L+NAA0.1 mg/L+10%椰汁+1 g/L活性C诱导原球茎增殖较佳;生根培养以1/2MS++NAA0.1 mg/L生根较多。炼苗基质以泥碳、蕨根、栎树屑混合基质栽培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以软枣猕猴桃"桓优1号"茎段为试材,建立了无菌培养体系,并进行继代增殖、生根培养和驯化移栽。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时诱导率和增殖系数都好于WPM;最佳外植体为茎段中部;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A 1.5 mg·L~(-1)+IBA 0.05 mg·L~(-1),诱导率100%;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BA 1.5 mg·L~(-1)+IBA 0.1 mg·L~(-1),增殖系数达4.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蔗糖20 g·L~(-1),生根率达95.6%;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4℃,光照强度2 000 lx,每天光照时间12 h;最佳移栽基质草炭︰园土=2︰1,移栽成活率达93.6%。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香椿无性系规模化组培快繁技术,以成熟香椿种子在无菌条件下萌发的幼苗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丛芽诱导、增殖、壮苗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消毒处理为20%NaClO消毒20 min,萌发率为80.56%,污染率为27.27%;萌发培养基为WPM或1/2MS+3.0 mg·L~(-1)GA_3;最佳丛芽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1 mg·L~(-1)NAA+1.0 mg·L~(-1)GA_3,增殖倍数为4.82;最佳壮苗培养基MS+0.5 mg·L~(-1)6-BA+0.05 mg·L~(-1)IAA+2.0 mg·L~(-1)GA_3;最佳生根培养基MS+2.0 mg·L~(-1)IBA,生根率为78.16%,平均生根条数为4.8。炼苗后,移栽到园土∶草炭土∶珍珠岩体积比为2∶2∶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77.5%。本研究为香椿良种快繁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并较其他外植体(叶片、带芽茎段)为起始材料有不受取材条件限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沙冬青种子萌发幼苗茎段和1 a生苗茎段为外植体,在初始培养、诱导、增殖、生根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苗茎段在MS+1.0 mg·L~(-1)6-BA+0.3 mg·L~(-1)NAA中诱导率最高,为70.8%;MS+0.5 mg·L~(-1)6-BA+0.3 mg·L~(-1)NAA对1a生苗茎段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66.7%。增殖阶段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6-BA+0.3 mg·L~(-1)NAA,增殖倍数在4.04~4.21之间。在生根培养中,1/3MS培养基比1/2MS培养基更为适合,在添加0.3 mg·L~(-1)IBA的1/3MS培养基中,生根率可达76%。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杉木无性系发育技术体系,以广西杉木为试验材料,选择树势基本相同、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杉木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案是使用70%酒精浸泡15 s,灭菌后采用无菌水洗涤3次,再用0.1%升汞浸泡消毒8 min后采用无菌水洗涤5次;(2)初代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0.6 mg·L-1,该培养基有利于增加培养基的诱导率和萌芽率,提高培养基的培养效果;(3)增殖诱导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0.6 mg·L-1+IBA0.3 mg·L-1,获得的组培苗芽多,茎粗壮;(4)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IBA0.8 mg·L-1+IAA0.1 mg·L-1;(5)杉木组培苗移栽的最适基质是泥炭土∶菜园土∶蛭石=4∶2∶1,其幼苗成活率达到91.93%,幼苗健壮,叶色深绿。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蓖麻的离体培养体系,以其无菌发芽的种子苗为材料,切取其根、茎、叶及顶芽为外植体,探讨不同诱导途径中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诱导及腋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去种皮后消毒种子的萌发率最高,萌发所需时间最短,染菌率也低;筛选出种子萌发适宜培养基为MS 0;(2)器官发生型诱导途径中,诱导愈伤组织最适的培养基为MS+2,4-D 2 mg/L+6-BA 1 mg/L,其中以茎为外植体诱导率最高,可达90%,但愈伤组织的分化较困难;(3)器官型诱导途径中,叶基、叶脉处能直接诱导不定芽,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 mg/L+2,4-D 1 mg/L;(4)顶芽诱导腋芽增殖的效果最佳(51个芽/外植体),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 mg/L+TDZ 1 mg/L;(5)生根最适培养基为位1/2 MS+NAA 0.5 mg/L+IAA 0.5 mg/L。  相似文献   

11.
以银中杨三倍体无性系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芽生芽途径建立了三倍体无性系组织培养转基因再生系统。筛选出不同阶段最佳培养基与激素浓度分别为:(1)初代培养阶段:1/2MS+TDZ0.02mg/L+NAA0.05mg/L,外植体接种10d后腋芽萌发,30d后腋芽的萌发率可达96%,芽平均长度为6.0cm;(2)继代培养阶段:MS+BA0.05mg/L+NAA0.02mg/L,接种30d后分化率可达100%,茎高为3.5cm,60d后茎高达7.0cm;(3)生根培养阶段:1/2MS+NAA0.05mg/L+IBA0.20mg/L,20d后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2.
以欧洲乔木花楸1年生带侧芽茎段为材料进行诱导启动、分化增殖、生根、炼苗移栽研究,筛选出了各阶段最适培养基,建立了欧洲乔木花楸的无菌快繁体系。在腋芽诱导培养基MS+6-BA1.5 mg/L+NAA0.6 mg/L中,腋芽诱导率最高,为68%;在培养基MS+6-BA2.0 mg/L+NAA0.4 mg/L中继代增殖倍数高且组培苗健壮;在生根培养基1/2MS+IBA0.4 mg/L+NAA0.6 mg/L中,组培苗生根率达95.6%,平均生根数为4.3;沙子∶熟表土∶草炭土∶果渣=3∶3∶2∶2为最适移栽基质,成活率达91%。  相似文献   

13.
以孢子为外植体,开展桫椤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赤霉素短时间处理桫椤孢子,对其萌发具有促进作用;用50 mg·L-1GA3乙醇溶解液处理3 min的桫椤孢子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达43.75%,萌发所需时间约30 d;在1/6 MS或1/8 MS中加入6-BA 0.04 g·L-1和IAA 0.02 g·L-1,可以显著提高桫椤孢子萌发率和缩短萌发所需时间;原叶体增殖的适宜培养基是1/2 MS,植物生长调节剂会抑制桫椤原叶体的增殖;原叶体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1/2 MS,经4~5次转接后能分化出幼孢子体;桫椤孢子体增殖、生根的适宜培养基均为1/2 MS;桫椤幼苗的移栽成活率较高,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红叶紫薇当年生新枝具腋芽茎段为外植体材料,研究其灭菌时间长短对外植体污染率及腋芽萌发率的影响,根据基本培养基上其离体腋芽萌发诱导情况,对培养基(MS,1/2MS,WPM,1/2WPM)进行筛选,并根据植物生长调节剂(BA,NAA,KT)及其质量浓度的不同配合,筛选出无菌苗"一步法"增殖、生根培养基。试验结果显示:使用0.1%Hg Cl2对外植体灭菌12 min,能在保证低污染率(13.33%)的同时,获得较高的腋芽萌发率(80.00%);1/2MS培养基上的腋芽萌发率(96.67%)和腋芽长度(1.60 cm)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培养基;在1/2MS+1.0 mg/L BA+0.1mg/L KT培养基中,无菌芽可同时增殖及生根,芽增殖系数(4.67)、苗高(2.53 cm)、生根率(100%)及根数(4.33条)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5.
凤丫蕨组培快繁技术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凤丫蕨带孢子的叶片作为外殖体,用MS、1/2MS作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等等,进行组培快繁试验,结果筛选到孢子萌发培养基为:1/2MS 活性炭3g/L 蔗糖20g/L 琼脂8g/L,GGB诱导培养基为:MS 6一BA0.5mg/L NAA0.1mg/L,GGB增殖及分化培养基为:MS 6一BA0.1mg/L NAA0.5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  相似文献   

16.
花曲柳体胚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曲柳合子胚的单片子叶为外植体成功诱导出体胚并获得再生植株。未成熟合子胚的子叶在添加400mg·L-1水解酪蛋白、0.25mg·L-16-BA、1.5mg·L-1NAA、70g.L-1蔗糖和6g·L-1琼脂的MS1/2培养基上可以成功诱导产生体胚,诱导率达到34.7%,每个外植体上体胚数量为2~9个。成熟合子胚的子叶在添加0.25mg·L-16-BA、2mg·L-1NAA的MS1/2培养基(其他成分同上)上可以成功诱导产生体胚,诱导率为10.0%。体胚在MS1/2培养基上经过成熟培养后可以正常萌发,萌发率87.6%。萌发的体胚植株在MS1/2+0.01mg·L-1NA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具备实生幼苗的外观特征。经炼苗后的体胚苗移植到栽培基质(草炭土:蛭石:珍珠岩体积比为5:4:1)中可以正常生长,成活率为75.0%。  相似文献   

17.
水栒子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栒子(Cotoneaster multiflorus Bunge.)的新梢带侧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对其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分化增殖以及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BA0.8+NAA0.04,诱导率为68%;分化增殖最佳培养基是MS+6-BA1.2+NAA0.04,增殖倍数为4.53;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0.4+NAA0.04,生根率为91%;试管苗移栽的最佳基质组合及配比为沙子∶熟表土∶草炭土∶果渣=3∶3∶2∶2,成活率达91%。  相似文献   

18.
希蒙得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捍东  曹兵 《江苏林业科技》2001,28(6):12-14,50
希蒙得木种子在培养基上易萌发,获得无菌幼苗;子叶、当年生实生苗顶芽、侧芽均不易分化;无菌幼苗茎段在F(MS+ZT1.5mg/L IBA0.2mg/L)、ZT2(MS ZT2.0mg/L NAA0.05mg/L)培养基上培养效果好;最适生根培养基为Q(1/2MS+IBA1.0mg/L IAA1.0mg/L)。  相似文献   

19.
北美鹅掌楸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种子诱导的无菌苗茎段,建立北美鹅掌楸的组培快繁体系,种子接种10d后开始萌动,实验的4种培养其中,最好的培养基是MS+3%蔗糖,种子萌发率达38.4%;MS+6-BA1.0mg/L+NAA0.1 mg/L是最好的外植体分化培养基,其增值率达2.04倍;小芽丛在MS+6-BA0.5 mg/L+NAA0.05mg/L上外植体分化数最高,达2.45倍,芽茁生长较好;芽苗在1/2MS+IBA0.5 mg/L+NAA0.1 mg/L生根培养基上,13 d后开始生根,生根率最高达66.7%,炼苗移栽20 d后苗木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蝴蝶兰花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诱导蝴蝶兰花梗上的休眠芽萌发,可以得到无菌的蝴蝶兰丛生芽。以无菌丛生芽上的幼叶和茎尖、腋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建立起蝴蝶兰的无菌培养体系。诱导休眠芽萌发的培养基为MS BA5;利用幼叶进行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1/3MS Hyponex3.5g KT10 NAA0.1;利用茎尖和腋芽进行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MS BA3 柠檬酸30mg.L-1;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1/3MS BA2 KT0.5 NAA0.1 椰乳200ml,也可以利用原有的初代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为1/3MS Hyponex3.5g NAA0.1 IBA0.1 胰蛋白胨2g 香蕉20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