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号合理密度肥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号密度、肥料及其运筹方式配套试验数据的研究分析,初步归纳出三因素对扬麦13号不同生育时期植抹主要性状指标、产量结构和产量的影响效果。并进而明确了在江苏省沿江高沙土地区优质高效高产的密度、肥料等关键技术要点为:基本苗15~16万/667m^,施N量12~14kg/667m^2,基肥:平衡肥:拔节肥=7:1:2。  相似文献   

2.
宋子洲 《耕作与栽培》2001,(2):46-46,F003
通过不同施N与基追比例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施肥水平,肥料运筹对杂粳86优8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杂粳86优8号的施肥适宜范围在15-17.5kg/667m^2,肥料运筹方式以7:3中后期施用长粗肥的为佳。  相似文献   

3.
肥料种类及用量对中药材丹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丹参种植与施肥种类及用量有很大的关系,试验结果得出,A因素复合肥的施用量以施用50kg/667m^2产量达1374.02kg,如加大用量增产潜力不大造成肥料浪费。B因素施农家肥牛粪的产量最高,单产达1524.65kg/667m^2,比施草木灰和清粪水667m^2分别增22.73和36.13个百分点,成为试验的主要因素。C因素微肥处理的增幅不很明显。试验鲜参产量最高的是A381C3组合达1645.27kg/667m^2,其次是A2B2C2组合产量达1547、44kg/667m^2。试验结果得出人工栽培丹参,施用以农家肥牛粪为主是夺取产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取随机区组试验,探索了化肥不同施用量对“渝黄一号”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施用尿素30~40kg/667m^2、普钙40kg/667m^2、氯化钾30kg/667m^2、硼砂1kg/667m^2产量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配方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肥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341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了交水稻品种Ⅱ优602对不同模式下的产量性状表现及肥料效应,建立了以产量为目标的关于氮、磷、钾3因子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中等氮磷水平结合中高钾水平可实现较高产量,回归分析表明在该类型土壤条件下,理论最高产量可达511.14kg/667m^2,当有效氮磷钾配比为7.5:4.5:6时,可实现最佳效益产量506.14kg/667m^2。同时每公斤氮、磷、钾的增产效果分别为7.4kg、6.7kg和12.4kg,而肥料利用率分别仅为8.0%、6.3%和15.2%。  相似文献   

6.
2001—2002年研究了春玉米、夏玉米单株定向栽培有机生物复合肥不同底肥施用量对玉米生物学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就产量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产量≥550kg/667m^2,经济效益好的肥料用量区间为30.0245~96.68kg,其最高产量为604.81kg/667m^2,纯收入为348.3元/667m^2。取得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配施对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原理设置油菜施肥试验。得出肥料效应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最佳施肥指标为N13.73kg/667m^2,P2O58.35kg/667m^2,K2O10.6kg/667m^2,最佳产量205.59kg/667m^2。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运筹方法对丰花1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35kg/667m^2高效复合肥的基础上,配比施用一定数量的氮肥,可提高花生荚果的产量。配比施用的氮肥,作追肥比作基肥更有利于增产,且追肥的最佳时期为花生开花初期。  相似文献   

9.
谢文 《耕作与栽培》2000,(6):24-24,42
通过毕节地区6个县(市)试验点的初步研究表明:旱地稻麦连作,覆盖不同的覆盖物,小麦,水稻,玉米都能获取一定产量,小麦平均产量130.5kg/667m^2,玉米平均产量281.1kg/667m^2,水稻平均产量94.6kg/67m^2,复合产量506.2kg/667m^2,初步提出旱地免耕种植水稻的主要技术要点和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0.
1主要技术指标产量指标:3000~4000kg/667m^2。株行距:(20~25)cm×(60~70)cm,播量150-200kg/667m^2,保苗4000~5000株/667m^2。肥料投入:有机肥2~3t/667m^2;尿素30~40kg/667m^2,磷酸二铵15kg/667m^2,硫酸钾20-30kg/667m^2,N:P2O5:k2O=2.5:1.0:4.3。灌水量:300~400m^3/667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泛麦22的不同播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泛麦22随着播量的增加,对株高影响不大;播种量超过17.5 kg/667 m^2时,倒伏严重,超过20 kg/667 m^2以上时,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所下降;从产量水平上看,播量在10~17.5 kg/667 m^2,产量呈上升趋势,播量为17.5 kg/667 m^2时产量最高,达540.7 kg/667 m^2;播量15 kg/667 m^2时,产量为505.9 kg/667 m^2;以播量22.5 kg/667 m^2最低,产量仅达447.7 kg/667 m^2。  相似文献   

12.
黔油11号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最优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黔油11号”产量与施N,K量、施P量,密度和播期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回归数学模式。提出了黔油11号获得190kg/667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施N量为:6.72-9.56kg/667m^2(即氯化钾用量7.85-11.14kg/667m^2);施K2O量为:4.71-6.69kg/667m^2(即氯化钾用量7.85-11.14kg/667m^2);施P2O5量为:3.80-6.06kg/667m^2(即通过磷酸钙用量23.72-37.87kg/667m^2);密度为:7566-8518株/667m^2;播期为:9月17-20日。各因素影响黔油11号产量的大小为:播期>密度>施氮钾量>施磷量。  相似文献   

13.
2018年4-5月在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进行了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施芳)不同使用量对茶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使用量75mL/667m^2、100mL/667m^2、150mL/667m^2三个处理的茶叶产量均比空白对照高,同时降低咖啡碱和总灰分,增强茶树的抗逆性,对茶树安全,可大面积推广使用。建议使用量100~150mL/667m^2,在采摘前10~15d施用。  相似文献   

14.
杂选1号不同移栽密度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点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移栽密度对优质杂交油菜杂选1号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余庆县海拔600-800m地区,密度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以栽6063-7021株/667m^2产量最高,产量分别为192.0kg/667m^2和181.2kg/667m^2。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移栽密度对超级稻准两优527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怀勇 《耕作与栽培》2009,(3):45-45,47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超级稻新组合准两优527进行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产量结果影响显著。在低海拔区以1.8万穴/667m^2移栽密度产量最高,达770.05kg/667m^2,其次是1.6万穴/667m^2的移栽密度位居第2,1.0万穴/667m^2的移栽密度产量最低,为710.36kg/667m^2。  相似文献   

16.
水稻全程氮肥持续高效施肥技术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0年,作者于昆山市共青丰产方组织水稻全程氮肥持续高效施肥技术研究及其优质、高产定量施肥技术示范,以水稻目标产量为依据,根据土壤养分供应平衡与非平衡状况,测算出土壤养分供应强度和比例,按需确定适宜施肥量,确保获得理想产量和优良品种。结果表明,在应用品种为早熟晚粳,目标产量700kg/667m^2,基础产量480kg/667m^2的条件下,适宜的施肥量为N15-16kg/667m^2,P2O5 10kg/667m^2左右,K2O10kg/667m^2以上,并掌握氮肥重点作基肥和拔节穗肥使用,磷钾肥作基肥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兴农单5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及氮磷钾肥对玉米新品种兴农单5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兴义市兴农单5号单产达到688.15kg/667m~2以上产量的栽培方案为:种植密度4387~4546株/667m~2,氮肥26.08~29.33kg/667m~2,磷肥16.04~19.30kg/667m~2和钾肥7.12~8.79kg/667m~2。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鲜食大豆萧垦8901氮、磷、钾三元素不同施用配比的研究,结果表明,实行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能明显改善大豆经济性状,提高鲜英外观品质、商品性以及鲜英产量、氮、磷、钾三种肥料的最佳配比用量为纯N 10.2,P2O54.2,K2O5.6kg/667m^2。  相似文献   

19.
大方县马铃薯平衡施肥最佳方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二因素回归最优设计研究了马铃薯平衡施肥技术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大方县马铃薯的最优施肥方案为施N肥11.8kg/667m^2.P肥4.72kg/667m^2.K肥19.5kg/667m^2,N:P:K为1:0.4:1.65.与空白产量相比平均每k肥增产21.43kg。在此施肥方案下化肥的平均利用率为N32.71%.P2O532.71%,K2O41.96%。  相似文献   

20.
钟永先 《种子》2007,26(5):97-98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黔油14号产量与栽培因素(N、P、K、密度)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黔油14号高产栽培优化方案分析,获得了黔油14号在遵义获得产量在190kg/667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尿素49.46~54.54kg/667m^2,过磷酸钙39、05~60、95kg/667m^2,氯化钾23、93~36.08kg/667m^2,密度为7048~8953株/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