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竹林生产经营中竹林营造方式的选择、竹林经营管理、竹林地退化等问题的深入分析,明确了问题产生的根由,并提出采用混交林栽植、分类经营、减缓或解决竹林地退化等生态经营措施,建立协调稳定的竹林生态系统,以不断提高竹林生产力,取得更大的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肖永元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136-136,269
总结了南靖县毛竹林生长、分布以及经营现状和发展条件,分析了毛竹林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发展毛竹林高效经营的措施与对策,主要包括:实施高效经营措施;重视毛竹山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毛竹林高效经营技术研究与推广;出台扶持毛竹林高效经营优惠政策等。  相似文献   

3.
在毛竹经营中,一般认为,大小年经营竹林要比花年经营竹林的经济效益低,所以提倡采取措施将大小年竹林培育成花年竹林。但笔者经多年的竹林经营管理与调查发现,在同等经营管理措施和水平下,大小年竹林年平均收益并不比花年竹林低多少,并且花年竹林需要多投入近1倍的人工成本和其他物资成本,所以其实际经济收益反而低于大小年竹林,并且大小年竹林在管理中存在多方面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金寨县毛竹林生产经营现状及改造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玉 《安徽农学通报》2012,(11):158-159,169
在调查实测的基础上,对金寨县毛竹林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经营管理粗放、竹林总体年龄结构不合理、植株分布空间不均等是该县毛竹林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竹林经营集约度,优化竹林年龄结构,调整竹株分布,实行竹林的分类经营是提高金寨县毛竹林分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衢县1992 年来历时6 a 结合竹林定向培育与综合利用技术开发 项目的实施, 因地制宜, 把采伐青竹生产造纸原料纳入竹林生产, 开展了毛竹林新型经营模式的试验研究, 生产竹笋、青竹和成竹等主要产品, 有效地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此种经营模式比笋竹二用林更具市场竞争力, 减少了市场风险, 提高了竹林效益。特将生产竹笋、青竹和成竹的毛竹林新型经营模式称为笋材三用林。表6 参1  相似文献   

6.
正竹子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自我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西南地区得益于其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发达的竹子造纸工业,竹林发展迅速,丛生竹林发展尤为迅猛。但一些发展笋用竹林地区,因其经营与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竹林经营效益低下,挫伤了竹农种植和经营竹林的积极性。早在2007年,中国林科院亚林所谢锦忠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朱溪镇毛竹林资源经营现状,包括毛竹林分布及生长情况、毛竹林经营管理情况等,并从保持合理的时空结构、土肥水管理、科学采伐等方面总结了毛竹林的培育措施,为竹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竹林立体经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林立体经营(又称综合经营)是近年我市竹区群众的一项创造,已在竹区广泛推广,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竹林立体经营可以加速竹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土地和劳力潜力,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加速山区的致富步伐。  相似文献   

9.
建瓯市毛竹林管理状况及丰产高效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建瓯市毛竹林管理状况,针对目前毛竹林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毛竹林丰产高效管理措施,主要包括留笋养竹、竹腔施肥、竹林灌溉、竹林覆盖等,对建瓯市毛竹林管理实现丰产高效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四川省现有天然白夹竹林进行了典型标准地调查,就林分因子、立地因子、经营因子等详细观测记载。室内分析代表性土样。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天然白夹竹林生长的自然和经营条件,并据此将白夹竹林划分为三种类型。对三种类型提出了可行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河南洛宁淡竹林分结构与合理经营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1978年以来,在河南省洛宁县调查的108个标准地材料整理而成。文中分析比较了淡竹三种经营类型林分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淡竹林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竹林的年龄结构、林分密度和叶面积指数。在竹林经营管理上,由于不合理的采伐利用,导致竹林结构的破坏,竹株更新能力逐渐衰退,因而当前淡竹林的产量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根据调查分析数据,文中提出了改善林分结构的措施以及合理经营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奉新县毛竹林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奉新县毛竹林资源、生产、经营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奉新县毛竹林高速发展道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毛竹林新型经营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浙江省衢县1992年来历时6a结合“竹林定向培育与综合利用技术开发”项目的实施,因地制宜,把采伐青竹造纸原料纳入竹林生产,开展了毛竹林新型经营模式的试验研究,生产竹笋、青竹和成竹等主要产品,有效地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此种经营模式比笋竹二用林更具市场竞争力,减少了市场风险,提高了竹林效益。特将生产竹笋、青竹和成竹的毛竹林新型模式称为笋材三用林。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物量法测算浙江省竹林固碳量,运用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测算法估算浙江省碳排放量,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竹林碳汇贡献。结果表明:1973—2021年浙江竹林固碳量从1 820.64万t增长到3 570.88万t,净增长量为1 750.24万t,增长率高达96.13%,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毛竹林为主要固碳林种;浙江省碳排放量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增长率在2004—2021年有所下降;竹林固碳量与碳排放量呈现趋同的增长趋势,但竹林固碳量对于整体的碳排放量而言占比较小,固碳贡献小。为有效助力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提出应注重稳定竹林碳汇增量、切实巩固竹林碳汇发展,规范引导碳汇经营方案、合理提高竹林碳汇潜力,有效结合企业碳汇主体、科学管控企业排放数量,以此有效发挥竹林碳汇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南平市延平区大横镇野生苦竹林的改造,集约经营苦竹林的立竹密度达到15758株/hm2,笋产量达到3240kg/hm2,远大于一般经营苦竹林和对照的870kg/hm2和255kg/hm2;竹材产量达11700kg/hm2,远大于一般经营苦竹林和对照的2370kg/hm2和1155kg/hm2;集约经营苦竹林纯收入分别比一般经营和对照净增加15114元/hm2和18336元/hm2,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该文针对南平市建阳区毛竹林生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调查分析毛竹林分布情况及其特点,提出一系列的生态培育措施,为毛竹科学经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经营目标毛竹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材用林的土壤含水率、各持水量指标及土壤密度均好于笋用林和笋材两用林;3种经营目标竹林土壤孔隙度各指标规律不明显。对3种经营目标竹林土壤物理性质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笋用林、笋材两用林、材用林关联度分别为0.604 7、0.650 8、0.752 3,表明材用林土壤健康状况最好,笋用林土壤健康状况最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竹林碳汇研究已经逐渐演化为碳汇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自《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研究竹林碳汇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结果表明:①竹林碳汇研究处于快速发展期,该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密切关注;②发文作者之间合作紧密,核心作者发文能力较强,并且已经基本形成核心作者群,核心发文机构地域集聚性明显,对该领域贡献巨大;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竹林碳储量、竹林固碳能力、经营模式、竹制品碳储量、竹林增汇和增收效应等方面,主要观点包括竹林有着较高的碳储量、竹林固碳能力明显高于其他树林、经营模式对竹林固碳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竹制品具有较大的替代减排潜力、竹林具备增加森林碳汇和增加农户收益的双重功效等;④关键词的变迁与通过竹林碳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促进竹林可持续经营密切关联。未来应该扩大竹林碳汇领域的影响力,加强现实问题的对策类研究,以挖掘竹林碳汇减排和增收的双重效应。图2表2参39  相似文献   

19.
毛竹是重要的竹产品加工原料,"一竹三笋"经营模式可显著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本文总结了霍山县毛竹林发展现状,阐述了毛竹林"一竹三笋"高效培育措施及经营模式,提出了核心技术措施,以期为提高毛竹林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程贤亮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9):125-126
通过对石台县毛竹林经营现状的初步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原因,并根据石台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了竹林培育重点、方向和措施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