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试验采用浊度法来鉴别原料乳、巴氏乳及UHT乳。螯合盐对不同热处理的牛乳处理后显示出不同的浊度,根据这一特性筛选出可以较好区分原料乳、巴氏乳及UHT乳的螯合盐,该检测方法的原理为螯合盐主要通过螯合了牛乳中的钙、对酪蛋白胶粒进行了分散,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螯合盐和钙的复合物,改变了酪蛋白的特性。结果显示柠檬酸盐(柠檬酸三钠、柠檬酸铵)和磷酸盐(六偏磷酸钠、多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可以很好将牛乳中的酪蛋白胶粒进行分散,分散后的胶体溶液呈现出可以定量测量的浊度,但柠檬酸三钠对原料乳、巴氏乳和UHT乳分散后浊度的区分最为明显,D600 nm值在0~0.15之间为原料乳,0.20~0.50之间为巴氏乳,0.60~1.00之间为UHT乳。浊度法可以快速的鉴别原料乳、巴氏乳和UHT乳,且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费用低。  相似文献   

3.
乳泣     
1970年5月5日,临淄县皇城公社崖副七小队一红色母马,9岁口,怀胎已8个月,近日发现奶汁外流。临床检查:乳汁外流,活动则加剧,呈直线状喷射,乳汁清稀,乳房软而不胀;体温37℃,口淡无苔,口津干,脉弱;拉稀已10多天,粪渣粗糙,臭味不显。治以补中益气,健脾回乳。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60克、白术60克、黄芪90克、柴胡30克、升  相似文献   

4.
利用发酵初乳饲喂犊牛,已在许多国家普遍应用,国内一些奶牛场多年来采用此技术也收到了显著成效。为充分利用初乳,节约商品奶,减少犊牛疾病,降低犊牛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及奶牛经济性能,在上级业务技术部门的支持下和有关奶牛场、奶牛小区及奶农户的配合下,本市有关科研推广人员先后对个别奶牛场、户、小区的奶犊牛进行了发酵初乳饲喂犊牛试验。现将发酵乳培育犊牛的试验效果加以介绍。1发酵初乳材料准备及制作将新鲜混合初乳用消毒纱布过滤后倒入大口无毒塑料桶内(容积50升),及时盖上桶盖(奶不能盛得太满,防止发酵后溢出),放入室内,每天…  相似文献   

5.
无乳     
无乳发生于母猪,但是对仔猪的存活力有重要影响,本文将简要介绍无乳的病因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灭菌乳     
《四川奶业》2004,(4):2-3
1.1 灭菌纯牛(羊)乳:以牛乳(或羊乳)或复原乳为原料,脱脂或不脱脂,不添加辅料,经超高温瞬时灭菌、无菌灌装或保持灭菌制成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乳热症     
乳热症的發生原因,历来学說很多并有爭論,作者为了这个問題,作了如下的研究: (1)产犢母牛的血液变化:作者作了32头健康产犢母牛在产前产后血中鈣,鎂和無机磷酸鹽的测定,血鈣血磷的最低值各为5.65mg%及1.55mg%,血鎂上升为4.65mg%。这些数值,虽然已达發病的限內,但均未呈現临床症候。就产犢数目来看,胎数  相似文献   

8.
乳热症     
乳热症,更确切地说,原称为“生产瘫痪”。该病从18世纪开始就有记述,是由分娩所致的一种以低钙血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发病率随产乳量增长而增高。在美国,每年发病的母牛约为9%(Mullen,1975)。乳热症的直接原因是低钙血,但对促成血钙降低的很多因素仍不清楚。它很少发生在第一次产犊的青  相似文献   

9.
<正>黄芪下乳汤:黄芪100克、当归、白芍、炮山甲、玄参、麦冬各25克,炒川芎、桃仁、路路通、王不留行、漏芦各20克,通草15克。加水适量,煎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候温灌服或料中喂给,连用3~4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1 查清病因 个别母猪产后无乳或缺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牦牛乳常规营养成分以及不同成分间的相关关系,为下一步牦牛乳用性能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本试验对青海高原型牦牛纯放牧条件下(7月底)牦牛乳成分进行了测定,利用SPSS软件对各营养成分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纯放牧条件下,牦牛乳乳脂率为7.42±1.8956%,乳蛋白率为3.91±0.1619%,乳糖为5.88±0.2375%,非脂乳固体为10.78±0.4238%,密度为1033.45±2.3144kg/m^3,冰点为-0.7377±0.0346℃,盐为0.82±0.041%,电导率为4.74±0.0821s/m。相关性分析表明乳脂肪与密度和盐呈极显著负相关,乳蛋白质、乳糖、非脂乳固体、密度、盐两两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冰点与乳糖、乳蛋白、非脂乳固体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冰点与密度和盐没有相关性,电导率与各乳成分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发酵乳是益生菌的重要载体,可保护菌株免受环境影响。鼠李糖乳杆菌是目前国际上文献记载最多、应用最广的益生菌之一。该菌耐酸性强,可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定植,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和治疗腹泻、排除毒素、预防龋齿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但鼠李糖乳杆菌在发酵乳制品中发挥的作用及功能的研究和资料相对匮乏。综述了鼠李糖乳杆菌在发酵乳中的作用特点,以期为进一步探索鼠李糖乳杆菌在发酵乳制品的研究和开发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乳中的许多成分及其衍生物具有免疫性和抗炎症作用,其中一些成分在肠炎动物模型试验中表现出降低肠炎发生率和减轻症状的功效.然而,反刍动物的乳或乳成分对患有肠炎变异(如炎症性肠病)人群的潜在益处尚未得到论证.本文对已发表的有关机理进行了综述.当肠炎患者食用反刍动物乳汁时,乳中的蛋白质、脂肪、抗氧化剂等成分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猪乳中乳成分变化的曲线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10 0头二花脸母猪作为试验动物 ,对猪乳中蛋白质、乳糖、IGF- 、EGF和胰岛素含量在泌乳 1~ 2 1d阶段的变化进行了曲线拟合 ,并分析了这些乳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倒数曲线为乳蛋白、IGF- 、EGF和胰岛素随泌乳时间变化的最优拟合曲线。乳蛋白、IGF- 、EGF和胰岛素含量随时间的延续而下降 ,其拟合方程分别为 :y=33.74 4 85 .80 3÷ x(g· L- 1 ) ,y=4 2 .5 94 2 90 .0 2 3÷ x(μg· L- 1 ) ,y=132 .84 1 6 38.5 98÷ x(ng· L- 1 ) ,y=18.0 73 316 .92 3÷ x(U·m L- 1 ) ,其中 x为泌乳天数。乳糖的最优拟合曲线为对数曲线 ,乳糖含量随时间的延续而上升 ,其拟合方程为 :y=32 .2 2 3 9.6 2 6 lnx(g· L- 1 ) ,x为泌乳天数。猪乳成分变化最为剧烈的是在初乳期 ,7d后过渡到相对比较平稳的常乳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3只泌乳山羊连续服用镉,研究了镉从全乳向乳产品的转移。试验羊摄入镉之前,乳镉浓度为<0.2~0.2μg/L,摄入镉期间,乳镉浓度为1.2~4.6μg/L,在奶油中镉的浓度是原始乳镉的3.1±0.7倍,在用酸化法和加酶法制作的奶酪中的镉分别是原始乳镉的3.3±0.3倍和5.7±0.7倍。原始乳中的镉,大约25%分布在奶油中(23.9±5.4%),大约60%分布在奶酪中(61.6±5.4%分布在用加酶法制作的奶酪中,56.8±4.8%分布在用酸化法制作的奶酪中),分布在两种乳清中的镉分别为12.9±2.8%和16.3±5.3%。从原始乳向全部乳产品转移的镉为99.2~100.4%。  相似文献   

16.
母猪无乳或缺乳直接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及其生长发育,影响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现结合我们长期的诊疗经验,将此病的防治方法总结介绍如下。1发病原因引起母猪产后无乳或缺乳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1饲养管理因素(1)营养因素:母猪怀孕期间营养不良而引起缺乳或无乳。怀孕期间未能根据母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增减饲料,造成母猪过肥或过瘦而无乳,分娩前后乳房的臌胀程度很差,分娩时虽有部分初乳,但2~3d后便无乳。(2)气候因素:夏季天气炎热,母猪内分泌紊乱造成母猪无乳或缺乳。临床表现为母猪便秘、烦躁不安、体温升高、泌乳减少甚至无乳。(3)…  相似文献   

17.
1原因 1.1配种过早,初产母猪的乳腺发育未全,导致促进泌乳的激素和神经机能失调。  相似文献   

18.
母猪产后无乳或缺乳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母乳是新生仔猪获得母源抗体的惟一来源,如果母猪产后泌乳减少或不泌乳,将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与生长发育。因此,了解母猪无乳或缺乳的病因,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对于促进仔猪生长发育,减少疾病发生,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过人们近百年努力,终于确认血糖、游离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为乳的三个最主要血液前体物。向奶山羊静脉注射血糖或乙酸,或几种前体物同时注射,均导致奶产量不同程度增加。所以,有人认为:血液前体物向乳腺供应充足与否是奶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那么,如果能在家畜自然状态下,证明不同产奶量奶牛存在不同的血液前体物浓度,当这些前体物具较高遗传力,又与产奶量紧密相关,就可将其作为理想的选种指标。目前,国内先后有人在奶牛上做过血糖与产奶量关系研究,还未有人系统做过这三种血液前体物与乳量及乳成分关系研究。为弥补这一空白,特开展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1母猪产后无乳少乳原因1.1选留与利用不当误选乳房发育不良的后备母猪作种用,这种母猪泌乳量较少;错误地选择泌乳性能差的母本的后代作种用,如杜洛克母猪的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