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耿红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89-1191
阐述了乡村旅游产业组织研究依据的理论基础,总结了北京郊区乡村旅游产业组织的主要模式,指出不同模式的优点和主要问题,归纳了近年来北京郊区乡村旅游产业组织发展的特征,并对北京郊区乡村旅游产业组织的升级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贵州天龙屯堡"政府+旅游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的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充分整合乡村旅游各方资源,有效兼顾了乡村旅游开发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北京郊区乡村旅游产业组织化提供了借鉴。北京乡村旅游产业组织创新应注重以下方面:一是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组织认识;二是坚持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三是保证社区居民的参与权利和福利增长;四是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五是因地制宜进行乡村旅游产业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3.
徐燕 《农业与技术》2011,31(5):69-72
乡村旅游对整个乡村经济和其他产业有效拉动,使其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来源于对乡村社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整体性认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通过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相关概念和模式、对比的总体思路去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地可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基础和制度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区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地域辽阔.因此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要针对不同的地区采取不间的开发模式.从旅游需求特点、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几个方面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对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进行探讨.并对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应做好扶持和规制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尚勇 《乡村科技》2019,(9):50-51
乡村传播是促进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乡村传播,有利于传递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在新时代,乡村传播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需要加强对乡村传播的研究,重视乡村传播中信息组织模式的研究。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乡村传播中信息组织发展现状,然后诊断乡村传播中信息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乡村传播中信息组织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最后尝试探索乡村传播中信息组织模式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访谈与调查,对五龙村乡村旅游现有经营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前五龙村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政策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组织松散、资金短缺及人才匮乏等,提出了完善五龙村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关键是选择适宜的模式。选择广西柳州市为研究区域,提出了4种适宜于柳州市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资源条件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即"工业企业参与型"、"大型旅游企业主导型"、"政府引导+村民参与型"、"政府主导下的新农村建设型"模式,并就4种模式的特点、可行性、适用范围和模式样本及运行流程进行了阐述。研究成果能为西南其他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加以总结,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对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针对当前有关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融合研究较少的问题,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分别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5个角度,对北京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融合分析,共总结出传统产业升级、主题园区开发、生活方式引领、美食风味诱惑、重大活动助推、乡土能人带动、返乡人员创业、外来人才融入、在地文化挖掘、外来文化引入、美丽乡村提升、农田景观营造、农林复合经营、集体组织主导和外来组织助力等15种发展模式,提出了模式概念和主要特征,并辅以案例介绍。  相似文献   

9.
西昌乡村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已形成系列乡村旅游产品乡村八景。但旅游产品大多停留在观光层面,内容和形式雷同,接待水平低下,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竞争力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西昌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因子进行分析,分别从单因子和多因子影响下的乡村旅游发展途径中探索西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兴起,我国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发展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梳理旅游供应链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基于供应链视角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逻辑架构,解析了以乡村旅游资源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基本发展模式、旨在促进乡村居民全面发展的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模式、以满足城市居民旅游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定制发展模式,从而揭示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进程与演进态势。  相似文献   

11.
李勋  聂紫瑾  李琳  赵菲 《现代农业科技》2024,(4):199-202+209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加以总结,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对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针对当前有关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融合研究较少的问题,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分别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5个角度,对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融合分析,共总结出传统产业升级、主题园区开发、生活方式引领、美食风味诱惑、重大活动助推、乡土能人带动、返乡人员创业、外来人才融入、在地文化挖掘、外来文化引入、美丽乡村提升、农田景观营造、农林复合经营、集体组织主导和外来组织助力等15种发展模式,提出了模式概念和主要特征,并辅以案例介绍,以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游客选择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影响因素,准确把握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特点,精准定位游客对乡村旅游消费目的地的需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长三角地区游客乡村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成员结构、职业、收入水平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旅游动机、旅游方式、获取乡村旅游目的地供给信息的途径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旅游市场变量与溢价支付意愿呈正向显著关系,线上宣传渠道是游客选择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主要渠道;游客体验感评价对乡村旅游出游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研究提出了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以品牌战略为引领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而引导游客选择乡村旅游产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是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首先分析了乡村旅游在云南省发展的历程、发展模式现状及发展模式所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并结合云南省乡村的实际情况,以求能找到更适合于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在行业和学术界受到很高的关注。以青海省为例,探讨了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两个主导因素:乡村性、政府力量,及其他因素。根据开发主体、地理分布、旅游项目三个方面总结了青海乡村旅游发展的九种模式。针对青海乡村旅游发展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青海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加快,生活节奏的提速,越来越多的城市人选择了乡村旅游。我国的乡村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本文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重点介绍了聊城市发展乡村旅游条件、优势、现状以及发展模式,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旅游者尤其是旅游地具有重大战略性意义,通过回顾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既有文献,在明确界定乡村旅游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从发展模式、影响和对策三个研究热点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梳理、剖析,并进一步提出研究结论和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方向,以为未来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产联动的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各地兴建了大量的乡村旅游项目,但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和产业链的分析,提出了乡村旅游多产联动发展模式。在分析现有旅游资源和市场基础下,通过有效联动、整合及优化区域间及区域内产业要素,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新农村建设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导入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上可以形成两者互动、互荣的良性格局。然而,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开发资金筹集、利益相关者均衡、景区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仍然需求我们选择最优的开发模式作为保障。结合旅游资源特点、乡村旅游产品类型,我们提出三种开发模式:政府主导的A模式,企业主导的B模式,集体主导的C模式,并在三种开发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二类相匹配的对应开发关系。  相似文献   

19.
黄凯  冯荭  张杨 《中国农业信息》2012,(17):110-111
乡村旅游对改变乡村贫困落后面貌作用巨大,但目前国内缺乏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持续的追踪研究和对个案模式进行系统化的归纳和提炼。本文以汤河村的生态旅游为例,从实际调研和对采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对"农户+企业+合作社+村委会"的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探析,力图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为乡村旅游业因地制宜的选择模式、进行管理,少走弯路做好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对改变乡村贫困落后面貌作用巨大,但目前国内缺乏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持续的追踪研究和对个案模式进行系统化的归纳和提炼。本文以汤河村的生态旅游为例,从实际调研和对采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对"农户+企业+合作社+村委会"的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探析,力图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为乡村旅游业因地制宜的选择模式、进行管理,少走弯路做好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