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化纤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乙醛、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作用。结果表明,乙醛对大型蚤48h-LC50、96h-LC50值分别为16.8、4.2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42mg/L;对苯二甲酸对大型蚤48h-LC50,96h-LC50值分别为3165.2、1111.7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11.2mg/L;乙二醇对大型蚤48h-LC50、96h-LC50值分别为3867  相似文献   

2.
红螯螯虾对盐度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测定了红螯螯虾幼虾和虾苗对盐度的耐受性,虾苗24h,48h,72h,96h的LC50值分别为1779‰,1669‰,1513‰,1302‰,安全浓度为441‰;幼虾24h,48h,72h,96h的LC50值分别为1958‰,1861‰,1647‰,1588‰,安全浓度为504‰。  相似文献   

3.
沼泽绿牛蛙蝌蚪对盐度和酸碱度的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沼泽绿牛蛙蝌蚪对不同盐度和酸碱度的需受性试验,得出沼泽绿牛蛙蝌蚪对盐度在24、48、96h平均忍受限(TLm)分别为813、750、638g/L,安全浓度为191g/L;在pH值42~1050,沼泽绿牛蛙蝌蚪至少可存活96h。  相似文献   

4.
非离子态氨及酸碱度对鳜鱼种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静水试验法测定了非离子态氨对鳜鱼种的急性毒性及鳜鱼种对水质酸碱度的耐受性。非离子态氨对鳜鱼种24、48、96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763、0.663和0.525mg/L;安全浓度为0.0525mg/L;鳜鱼种对PH值96h的耐受范围为4.10-9.10。  相似文献   

5.
铵态氮和亚硝酸盐氮对鳜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常规方法测定了铵态氮和亚硝酸盐氮对10—12日龄的鳜鱼苗的毒性。铵态氮的24、48、96h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分别为1950×10-4%、1778×10-4%、1259×10-4%、125×10-4%,相应的非离子氨浓度分别为094×10-4%、085×10-4%、060×10-4%、006×10-4%;亚硝酸盐氮的24、48、96h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分别为14125×10-4%、8414×10-4%、5012×10-4%、501×10-4%。  相似文献   

6.
非离子态氨及亚硝酸盐对欧洲鳗鲡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6~8月,通过人工控制NH3-N及NO2--N的浓度,对欧洲鳗鲡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非离子态氨对欧洲鳗鲡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26、3.27、2.19mg/L,安全浓度为0.219mg/L;亚硝酸盐对欧洲鳗鲡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0.0、84.1、26.6mg/L,安全浓度为2.66mg/L。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红螯螯虾对水中氨氮浓度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澳大利亚螯螯虾氨氮急性中毒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水温21-22℃,pH6.7-7.2时,该虾对水中氨氮浓度的耐受性为:48小时的LC50为118.06mg/L,而且LC50值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溴氰菊酯对草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水温22±1℃时,溴氰菊酯对草鱼种的行为影响明显,中毒症状随浓度增减和作用时间长短而表现出差异。溴氰菊酯对草鱼种96hLC50为216μg/L,95%置信区间为193—242μg/L,剂量—效应关系回归方程为y=1.52+10.40x。估算安全浓度为0216μg/L。  相似文献   

9.
非离子氨氮对罗氏沼虾幼体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通过非离子氨氮对罗氏沼虾幼体的急性致毒试验表明:Ⅴ期幼体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为1.14mg/L,安全浓度(SC)值为0.11mg/L;Ⅸ期幼体96h的LC50值为1.40mg/L,SC值为0.14mg/L,建议在育苗期间加强水质管理,有效地控制水体中非离子氨氮的浓度。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草鱼鱼种对复合酚的耐受性以及利用K- B法在体外测定了复合酚对荧光假单胞菌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 24, 48, 72 , 96 h 的LC50 分别为19-36 ×10-6 , 18-37 ×10 -6, 17-52 ×10-6 ,15-81 ×10 -6μL/L, 安全浓度为4-96×10-6μL/L。复合酚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明显, 最小抑菌浓度(MIC)小于12-5×10-6 μL/L; 对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房文红  王慧 《海洋渔业》1999,21(2):66-68
本试验观察了K^+,SO^2-4和碳酸盐碱度对大银鱼仔鱼存活的影响。大银鱼仔鱼在K^+浓度10-302.4mg/L中96h成活率为95-100%,在SO^2-4384-1920mg/L中96h成活率为100%〉资助它们能正常生长,碳酸盐碱度低于14me/L时96h成活率为100%,当碱度升到22me/L时其成活率为80%。  相似文献   

12.
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耗氧率与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22℃的条件下,平均体重约39g的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耗氧率分别为0178mg/g·h和0205mg/g·h;平均体重约25g的这两种鱼,耗氧率分别为0120mg/g·h和0142mg/g·h。在245℃时,这两种体重的泥鳅幼鱼和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048mg/L和024mg/L;这两种体重的大鳞副泥鳅幼鱼和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026mg/L和016mg/L。测定表明泥鳅耗氧率低于大鳞副泥鳅,窒息点则相反。  相似文献   

13.
非离子态氨及亚硝酸盐对鳜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侃  刘荭 《淡水渔业》1996,26(3):7-10
通过毒性试验得出:24小时、48小时、96小时非离子态氨对鳜鱼苗(9-12mm)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分别为0.92mg/l、0.49mg/l、0.32mg/l、0.032mg/l;亚硝酸盐对鳜鱼苗(12-19mm)的半致死浓度及安全浓度分别为724.44mg/l、190.55mg/l、71.61mg/l、7.16mg/l。结果表明,水体中非离子态氨对鳜鱼苗的毒性作用较明显,而鳜鱼苗对亚硝酸盐有较强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14.
红螯螯虾对硫酸铜和孔雀石绿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红螯螯虾虾苗对硫酸铜和孔雀石绿的耐受性,结果表明,24hLC50分别为63.82×10^-4%和13.78×10^-4%;48hLC50分别为23.37×10^-4%和4.84×10^-4%;96hLC50分别为15.07×10^-4%和2.65×10^-4%;安全浓度分别为0.94×10^-4%和0.18×10^-4%。  相似文献   

15.
杭州西湖总氮、总磷周年变化与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10月~2007年9月,对西湖5个主要湖区的8个样点水体的温度、溶解氧、pH、透明度、悬浮物、总氮、总磷、叶绿素a浓度等理化因子和藻类生物量进行测定和分析,讨论总氮、总磷与优势种藻类、藻类总量的平均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总氮年平均值2.63mg/L,变化范围0.17~7.88mg/L;总磷年平均值为0.087mg/L, 10月最高,为0.187mg/L;叶绿素年平均值为24.49μg/L,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2007年7月(50.59μg/L)与2月(1.09μg/L)。优势种藻类及藻类总量的平均浓度与总氮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总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磷为西湖藻类增殖的主要限制因子。作为一个内源性污染的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西湖的治理需要控制人为因素对水体的影响,减少底泥营养盐的再释放,尤其是降低可溶性磷酸盐的释放,从而抑制藻类的过量繁殖。  相似文献   

16.
碳酸盐碱、pH对中国对虾幼虾的致毒效应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结果表明,pH为8.6、9.0、9.3和9.5时,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幼虾24h半致死碱度(LC50)分别为22.00、11.66、6.57和3.28mmol/L;随着碱度、pH的升高,中国对虾幼虾的存活率下降。碱度和pH对幼虾的致毒效应应具综合作用,pH8。6~9.0时,HCO3^-、CO3^2-共同影响幼虾的存活率;pH9.0~9.5时,OH^-协同CO3^2-影  相似文献   

17.
申玉春  张松龄 《水利渔业》1994,(4):29-30,55
本文报道了氨对鲤鱼种毒性的试验结果,指出氨对鱼类的毒性随水温和pH值的升高而增大,而且其毒性主要是非离子氨起作用,在试验条件下非离子氨对鲤鱼种的24、48及96小时的TLm分别为:1.43±0.07、1.29±0.05、1.26±0.05mg/L。  相似文献   

18.
对虾池生态系统溶解有机碳及颗粒有机碳的周日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国才 《水产学报》1999,23(3):266-270
对两个海水养虾池溶解有机碳(DOC)及颗粒有机碳(POC)的周日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OC的浓度,14:00~18:00下降,18:00~22:00升高,之后又下降,周日波动幅度为3.22mg/L(1池)及1.24mg/L(2池)POC浓度白天(6:00~18:00)升高,夜间(18:00~次日6:00)下降,周日波动幅度为1.28mg/L(1池)及1.26mg/L(2池)。POC浓度高的虾  相似文献   

19.
7种常用药物对南方大口鲶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1  
黄凯  杨子江 《水利渔业》1999,19(4):37-39
在常温静水的条件下,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硝酸亚汞、孔雀石绿、强氯精、高锰酸钾、硫酸铜、敌百虫、甲醛对南方大口鲶(3~4cm)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7种药物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008、0011、0147、059、245、410、1523mg/L;强氯精、硫酸铜、敌百虫、甲醛为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通过血凝实验证明太湖的微囊藻具有蓝藻毒素,在此基础上进行鱼类染毒实验,采用全细胞藻体和经冻解的藻液给鱼类染毒,结果发现全细胞输送灌胃染毒对鱼类(乌鳢)的毒性较小,半致死浓度LC50×96h为350mg/kg;以冻解藻液腹腔注射染毒对鱼类(草鱼)毒性较大,一次染毒4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4h为440mg/kg,二次染毒6小时半致死浓度LC50×6h为250mg/kg,说明太湖微囊藻属于毒藻,毒性级别可定为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