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环境与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倾向于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随着国内外绿色食品产业的兴起与发展,辽宁省绿色食品产业也正经历着顺应国际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趋势发挥自身优势的新的产业发展。该文对国内、国外及辽宁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方面进行介绍,并提出辽宁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加快发展福建山区绿色食品产业的途径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绿色食品兴起的国际背景,总结了目前绿色食品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和福建山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比较优势,提出加快发展山区绿色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参研究》2011,23(4):65-F0003
为规范吉林省人参种植生产技术,从源头上提高中国人参产品质量,使人参产业逐步达到GAP要求及绿色食品生产水平。、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从会宁县小杂粮生产谈小杂粮绿色食品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宁县是甘肃省的小杂粮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本文通过对发展绿色食品的意义、会宁县发展绿色食品的有利条件、发展小杂粮绿色食品的经验及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综合分析,指出在甘肃省发展小杂粮绿色食品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品质质量;建立健全质量标准,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拓宽服务领域,强化信息服务,服务领域要向产后延伸;积极争取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建立绿色食品小杂粮产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发展小杂粮产业发展协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绿色食品的概念、技术等级标准及发展绿色食品的意义,漳州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马铃薯在吉林省是继玉米、水稻、大豆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近年来,吉林省马铃薯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势头,种植面积稳步增加,单产逐步提高。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潜力很大。因此探讨吉林省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优势、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可为促进吉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闽北茶叶从1997年以来开展有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茶园基地建设、标志认证所取得成绩,绿色食品茶叶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今后茶叶发展要合理布局、建好绿色食品茶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立绿色食品茶叶市场体系,加大绿色食品茶叶宣传力度,配置相应机构、充分发挥茶业协会作用等管理措施,使闽北绿色食品茶叶不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梅河口市是吉林省水稻生产区之一,水稻栽培生态环境符合国家AA级绿色食品标准。1998年开始大面积推广A级绿色食品优质米栽培技术,经试验、示范、推广收到了良好效果,实行了定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10%以上。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梅河口市A级绿色食品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已大面积应用,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吉林省自然生态气候特点、水稻播种面积、区域分布、主导品种等基本情况的调查,概述了吉林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从产业整体发展来看,指出吉林省水稻发展还存在育种力量分散、栽培技术不完善和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并结合吉林省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加强育种材料新资源创制基础研究、探索商业化育种流程、开展机械化与轻简栽培技术研究和提高原产地质量等促进吉林省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水稻种植面积、品种优化、加工能力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吉林省大米产业的现状,剖析了大米产业存在 的缺乏统一管理、运作基础不牢、加工设备技术落后等问题;预见了吉林省发展大米产业总的指导思想 及遵循的本原则,为今后大米产业的发展方向做出系统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稻米产业由稻米生产、加工、物流、贸易等环节构成,是保证国民营养安全健康的民生产业.新时代,稻米生产要适应消费者由"吃饱"到"吃好"的转变,要适应供给侧改革和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面向消费市场生产优质大米.稻米产业作为南通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南通稻米产...  相似文献   

12.
李建东  郭瑞  纪庆 《杂粮作物》2006,26(2):119-122
根据现代生态学、农学、系统工程学和市场经济学基本理论,以统计数据及辽宁省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为依据,采用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模型对辽宁省14个市的生态农业发展状况进行量化表征,再由评价结果并结合各地区生产现状对整个辽宁省的绿色食品产业开发进行分区布局,形成完整的绿色食品开发系统工程和配套技术体系,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推动辽宁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绿茶具有显著的保健功能,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本文简要综述绿茶及其提取物在增加食品风味、食品护色和保鲜、脱臭、食品去毒、合成食品包装材料、形成凝胶、回收蛋白酶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重庆水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落实,助推长江经济带水稻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基于SWOT方法分析了重庆水稻产业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以“增强优势、弥补不足、应对挑战、消除威胁”为目标,提出了针对性的重庆水稻产业绿色发展对策建议。研究认为,重庆水稻要实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十四五”期间,重庆水稻发展要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战略导向,以“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为发展目标,以“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构建高质量水稻产业经济体系”为发展重点,以“深化水稻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发展动力,推动水稻产业多种功能开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出的10条对策建议为:开展稻田宜机化整治工作、开展生计可持续性评估、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探索种植制度调整、构建特色绿色稻米产业、完善产业协同机制、提高科技支撑效应、构建多层级智慧管理服务体系、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健全监管保障制度。本研究结果为新形势下制定重庆水稻绿色生产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以及扶持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稻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稻米产业的现状,指出中国稻米产业面临的压力:价格与成本的压力;粮食流通体制上的压力;外国以精新产品打入中国市场的压力;绿色壁垒的压力;国家粮食保护政策面临新压力。提出了中国稻米产业今后发展的对策:扶持龙头企业,推进稻米产业化发展;建立生产风险制度;加强稻米安全标准和检验及国外种子病虫害检疫研究;注重开发稻米的多样性;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等,为稻米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粮食安全、资源环境保护以及绿色发展是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超级稻”的理念要求水稻新品种在高产优质的基础上兼有多种病虫害抗性、养分高效吸收利用、以及较强的抗旱性和抗逆性特性,实现水稻生产“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目标。“绿色超级稻”的理念与实践推动了绿色农业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绿色超级稻”理念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研究进展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绿色消费需求与无公害茶营销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绿色消费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各茶叶进口国对进口茶叶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茶叶出口面临一道道“绿色壁垒” ;我国即将成为WTO成员 ,传统的茶企业将与国际现代茶企业在国际与国内两大市场激烈竞争。各级政府倡引并扶持无公害营销 ,茶企业树立无公害营销观念 ,实施无公害营销活动以顺应新世纪饮料需求趋势及国际竞争需要 ,在营销水平和方式上和国际接轨 ,可持续发展我国茶业 ,提高我国茶叶竞争力 ,使我国茶叶出口顺利越过“绿色壁垒” ,增加茶农收入  相似文献   

18.
鲁桂霞  于秀岩  高德军 《北方水稻》2012,42(6):37-38,42
水稻种子经过等离子体处理,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使水稻的成穗率明显提高,通过试验比较,处理较对照水稻增产450.8 kg/hm2,平均增产5.6%。并且,水稻种子经过等离子体处理采用的是物理方法,无任何化学物质残留及污染,大大保护了环境,对于开发绿色环保食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浦城县通过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从基础上进一步夯实绿色食品产业,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介绍了其做法与成效,为各地创建原料基地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Establishment of a bio-based economy has been recognised as one of the key issu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future developments renewable resources will play a key role as CO2 neutral raw material for sustainable industrial production to curb depletion of fossil resources. Options to fully exploit the potential of renewable resources as industrial chemical feedstock imply different interdependent routes. In this paper, the various scenarios how to achieve a bio-based economy are discussed, rang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complex route’ via chemical conversion, to shifting to a glucose-based economy (C6) or transformation of biomass into C1 or C2 chemical building blocks, following the approach of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For each scenario, an integrated chain approach is essential. All aspects need to be addressed from food security, food safety, ‘green’ energy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non-food products for industry, to waste management, recycling and disposal. The emerging strategies require combined efforts from both science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 facilitated by governmental legislation and should be based upon a broad public sup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