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我国稻作技术转型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稻作技术创新及其对水稻生产发展的贡献,当前水稻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情况及其对稻作技术创新的需求。我国水稻品种更新换代及稻作技术进步推进了水稻生产能力的提升和产量的提高。当前,水稻生产受到了自然资源、劳动力、生产成本、稻谷价格、生产效益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需求优质安全稻米,社会各界要求水稻绿色生产。为实现水稻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需加强优质高产、肥水高效利用、机械化与信息化、气候变化影响与灾害防控、新型稻作制度等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东宁县绿色稻米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东宁县发展绿色稻米的优势,指出了东宁县水稻生产存在生产成本增加,种稻效益下降;优质品种和栽培技术与时代生产不配套;水稻产业化开发程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优化品种和提高品质、优化布局、强化加工转化延长水稻产业链条、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制、强化信息服务等发展对策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2018年济宁市水稻种植面积、栽培管理方式、品种结构与产量、栽培技术发展情况、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绿色稻米发展战略和品牌建设实施情况,农业经营主体、稻谷加工企业及生产经营模式变化情况等开展了调查,进行了2018年济宁水稻种植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总结济宁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动农民种稻积极性,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加强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提高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优质特种稻在海南中部山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中部山区是重要的旅游聚集地,主要粮食作物为常规水稻和山栏稻米,限于市场价格和产量瓶颈,种粮效益低下。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引种符合当地食用习惯、经济价值和产量相对较高的优质特种稻新品种,在海南省保亭县和五指山市等中部山区开展优质特种稻品种筛选和栽培技术改良,对其在海南中部山区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摸索,总结出一套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水稻+"模式在稳定水稻生产的基础上,实现了提质增效和绿色生产,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范本。本文从模式创新、农产品优质化、综合效益提高、产业发展加快等方面论述了浙江省"水稻+"绿色高效模式应用现状与特点,指出了水稻生产薄弱、品牌化优势发挥不充分、标准化和规模化及产业化发展不够等问题,并提出因地制宜确立"水稻+"产业化发展主导模式、集成水稻优质稳产技术、大力打造绿色优质品牌等对策措施,促进浙江省"水稻+"产业的绿色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宿迁市水稻生产现状和高产潜力,针对目前水稻生产中存在农户种植规模偏小、土壤质地和肥力分布不均,产量不平衡、自然灾害频发、直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才太少,稻农文化素质低等资源条件限制因素和水稻主导品种不突出、水稻栽培技术创新与推广普及力度不强、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较慢、水稻生产科技投入不足等技术障碍,提出加快"籼改粳"步伐,充分发挥粳稻增产潜力、推进水稻机插秧技术普及,提高种稻效益、培肥地力,提高水稻高产超高产实现的概率、加强优质高产抗病专用水稻新品种选育引进、加强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推广等实现"9000攻坚"技术途径和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田生产能力、提高水稻高产超高产技术的支撑能力、加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注重考核,改进管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许雷 《中国稻米》1999,(6):41-42
一、育种目标的确定育种目标,是每个育种者最先确定的,是选择杂交亲本、杂交后代及优良株系的依据。水稻生产要想高产高效,优良品种占主要份额。优良的水稻品种必须具有“优质、高产、多抗、适种区域广”,才能增产增效。优质能提高效益,高产能稳定效益,多抗能保证效益,适种区域广能提高总体效益。多年来,我一直遵循这个原则来确定水稻新品种的选育目标,具体指标如下:1.米质:米质80%以上的指标必须达到国家部颁优质粳米一级标准,20%以下的指标须达到国家部颁优质粳米二级标准。2.产量:试验产量必须比生产应用的主栽品种增产…  相似文献   

8.
陈灿  焦文献  袁娇  黄璜 《中国稻米》2022,28(4):12-18
分析了合理栽培、耕作方式、稻田生态种养和土壤重金属生态调控等不同中国生态学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运用各生态学技术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使水稻处于适宜生长状态,整体上使稻米品质变优。稻米品质的形成机理非常复杂,应用生态学技术改善米质是生产绿色优质安全稻米的有效途径;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选用优质的水稻品种,综合利用好气候、土壤、栽培等因素,并将各生态技术科学耦合,发挥技术群体的优势,才能实现水稻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胡雅杰  王娜 《作物研究》2023,(2):174-177
科右中旗是地理标志“兴安盟大米”重要生产基地。通过调查分析,阐述了科右中旗水稻生产概况、产业发展主要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从加强优质丰产多抗品种筛选与优化品种布局、加大稻作技术创新与推广、加大农技人才引培、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宣传和培育稻米品牌等方面提出了科右中旗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推动水稻产业提质增效,提高稻米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养育着现今世界近半数人口。现代水稻育种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在水稻的百年育种进程中,高产、优质、多抗一直是水稻育种领域关注的重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成本上涨,水稻经济比较效益出现下降趋势,这促使水稻育种目标逐渐向全过程高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水稻育种的每一次跨越式突破都和目标性状基因资源挖掘紧密相关,因此,充分了解育种主要目标性状的基因挖掘研究进展,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一步挖掘利用优良基因资源指导水稻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围绕高产、优质、多抗、高效和绿色等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综述了各大育种目标性状基因挖掘和利用的研究进展。展望未来,中国水稻育种将逐步培育出稳增提质、环境友好、节水减碳的优良品种,夯实中国在水稻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为全球的粮食安全持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反向传播网络,使网络的实际输出逐步接近某个特定的期望输出。本文以1990—2018年度云南甘蔗总产量为数据样本,选取平均气温、最低温度、最高温度、降雨量和日照5个气象因子作为预测变量,建立了甘蔗产量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云南甘蔗产量进行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相对误差在-5.7%^+4.6%的范围。通过该预测法,可为甘蔗产量的预测提供有效途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甘蔗产业决策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之一,具有寄主广泛性、适生区域广、迁飞能力强等特点,存在暴发为害甘蔗的灾害性威胁。2019年,云南景谷、陇川、耿马、勐海、盈江、澜沧甘蔗产区相继发现草地贪夜蛾危害甘蔗,发生面积1232.81hm^2、成灾面积415.67hm^2,最高百株虫口数32.3头。结合我国蔗区甘蔗生产实际,抓住低龄幼虫防治关键期,加强普查,通过科学引导,采取生态调控、天敌保护利用、生物防治、药剂防治和成虫诱杀等防控措施,实现草地贪夜蛾防治处置率≥90%,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比例≥30%,综合防控效果达到85%,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我国蔗糖产业安全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近年我国甘蔗糖业的现状,分析了今后蔗糖产业的形势,提出了我国蔗糖产业的发展对策,一是实行甘蔗糖料目标价格管理,建立以国企为核心的制糖企业制度,抵御国际低价进口糖冲击;二是科学划定和加快实施我国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的生产;三是建立甘蔗现代生产体系,形成以机械化应用牵引规模化经营、带动社会化服务的格局,提升蔗糖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Grassy Tiller1(GT1)属于植物HD-Zip Ⅰ亚家族转录因子,通过抑制侧芽萌动和侧枝伸长调控植物分蘖性状。本研究使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甘蔗品种ROC22中克隆出甘蔗GT1同源基因ScGT1 (MK318528)。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cDNA序列包含一个长度为723 bp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一个含240个氨基酸的蛋白。该蛋白具有一个Homeodomain保守结构域,分子量为26.44kD,理化等电点pI为6.04,属于亲水蛋白,无跨膜结构,不存在信号肽,可能定位于细胞核,参与氨基酸生物合成的可能性较高。蛋白结构及同源性分析表明该蛋白空间结构与高粱和玉米较为相似,Homeodomain结构域高度保守,变异较少。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HD-Zip I亚家族中的gt1 Clade类群,与高粱和玉米GT1亲缘关系较近,初步推测ScGT1可能通过腋芽分生组织发育的调控来影响分蘖表现。该研究可为后续该基因更深入的功能鉴定和分子辅助育种奠定重要的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台糖系列甘蔗品种是我国重要的甘蔗品种和亲本,利用其作为亲本,易于培育出更为优良的杂交后代。本研究利用7个新台糖系列甘蔗亲本,配制20个组合,对其杂交组合进行黑穗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20个组合人工接种黑穗病菌后全部发病,参试组合平均丛感病率与平均茎感病率为极显著正相关;组合间丛感病率和茎感病率均为极显著差异,说明人工接种胁迫试验能够将抗病性强、中、弱的组合鉴别出来,从而将感病严重的组合进行淘汰;通过聚类分析,20个组合抗病性可分为3种类型,组合3和12号聚为一类,发病最重,平均丛感病率、平均茎感病率分别为24.74%、11.5%和28.48%、18.44%,该类组合可以予以淘汰,组合7、10、11和13号聚为二类,发病中等,其余组合聚为三类,发病较轻。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旱直播是一项轻简栽培技术,可节省大量劳动力,缓解劳动力季节性紧张的矛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探索水稻旱直播在云南山区半山区的最佳栽培技术,以楚粳27为材料,设置覆膜与氮肥用量2个因素,研究了覆膜与否及不同氮肥用量对楚粳27产量和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F12处理(覆膜,氮肥用量为180kg/hm2)综合表现最好,增产增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马铃薯产业是在世界马铃薯产业中产业链最长、产值效益最好的区域农业之一。通过系统梳理美国30年来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基本数据,全面介绍了美国马铃薯产业规模变化趋势、季节分布和区域分布、单产、单价及单位面积产值变化趋势,以及美国马铃薯品种布局情况。此外,还介绍了美国商品马铃薯销售情况,并对销售季节分布进行了归纳分析。最后,介绍了美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和销售情况。建议中国马铃薯产业需要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马铃薯加工业、推进马铃薯产业布局、加快中国马铃薯种薯标准化建设和加大马铃薯科技创新四个方面着手,保证中国马铃薯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绿色高效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18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实施“稻鱼菜油”周年绿色轻简高效模式攻关技术(优质稻谷+鲜鱼+油菜苔+油菜籽),实现周年产值超75000元/hm2,为隆阳区农业产业高效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借助稻鱼、油菜花推动了乡村旅游,使保山坝成为鱼米之乡、花果飘香、花团锦簇、最宜旅居、富饶美丽的新保山。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裸大麦突变体重要种质Ynbs株系的分枝穗特性及其遗传基础,在花后7d,调查了Ynbs-1突变体及其重组自交系(正常六棱穗)等材料的正、反杂交F1植株的穗分枝特性,分析了F2及其F3群体中正常穗与分枝穗植株的分离状况,检测了穗分枝基因连锁SSR标记和小穗轴短毛标记状况。结果表明,Ynbs-1的分枝穗长度、分枝穗数和分枝穗轴节数平均值分别为1.48±0.09cm、23.56±1.52个和1.32±0.63个,均极显著高于RIL。Ynbs-1与RIL-1正、反杂交F1及Ynbs-1(母本)与BDM-8的杂交F1植株均无分枝。Ynbs-1(母本)与RIL-1和BMD-8的杂交F2群体的分枝穗与正常穗植株的个体数之比均符合1∶3,纯合分枝穗、杂合正常穗和纯合正常穗的个体数之比均符合1∶2∶1。Ynbs-1的穗分枝基因与3个SSR标记(HVM40-190bp、Bmag0023-110bp、Bmag0508A-170bp)和小穗轴短毛基因均不连锁。Ynbs-1株系的分枝较多,其穗分枝遗传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与穗分枝突变体Prbs、F151和Foma的均不等位。  相似文献   

20.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中常出现早穗现象,既影响产量又造成除杂困难。通过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早穗产生的原因调查和分析,发现早穗的出现与品种特性、气候、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不当有关。采取“确定适宜播种期和秧龄、严格控制秧田播种量、培肥秧田提高秧苗素质”等措施可有效防治早穗的发生。对可能发生早穗或已发生早穗的田块,也可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进行补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