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菜用短梗五加主要病害种类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药膳两用灌木植物,其嫩茎俗称刺拐棒,是辽东民间传统食用的精品山野菜.在国际市场十分抢手,入世后我国的珍稀野菜资源将很快成为国内外投资商的开发项目.科学合理地防治为害短梗五加的病虫害,可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短梗五加菜.  相似文献   

2.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落叶灌木,与刺五加是同科同属植物。其嫩茎俗称“刺拐棒”,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生于针阔混交林内、林缘、灌木丛间及溪流附近。由于短梗五加嫩茎具有无污染、口味独特,并具保健功能的特点,已成为辽东人民传统食用的精品山野菜。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于山野菜的资源开发十分重视,如美国、法国、日本、韩国  相似文献   

3.
短梗五加苗期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娥  陶玉良  代菁钰 《蔬菜》2006,(3):23-24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落叶灌木,其嫩茎俗称“刺拐棒”,是辽东人们传统食用的精品山野菜,其根、叶、茎、果实均可人药,对调节人体中枢神经系统、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具有良好的功效,是珍贵的药膳两用植物,随着人们对五加的认识和人工栽培面积的扩大,在短梗五加苗木繁殖方面发生了一些病害,其中,猝倒病是危害短梗五加苗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为了大力推广短梗五加人工栽培,提高短梗五加苗木成活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猝倒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刘娥  孙宝俊  陶玉良  杨坡 《蔬菜》2004,(11):22-23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落叶灌木,与刺五加是同科同属植物.其嫩茎俗称"刺拐棒",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生于针阔混交林内、林缘、灌木丛间及溪流附近.由于短梗五加嫩茎具有无污染、口味独特,并具保健功能的特点,已成为辽东人民传统食用的精品山野菜.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于山野菜的资源开发十分重视,如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已经或正在进行各种野菜的研究与开发,比如蒲公英、刺龙芽、马齿苋的栽培驯化、繁殖等,特别在野菜加工方面开发力度较大,已有各种野菜加工品及保健品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5.
短梗五加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 (Rupr.et Maxin)Seem)为五加科五加属多年落叶灌木植物,别名无梗五加,地方名俗称剌拐棒.通常在山地等野生,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高150~300 cm.  相似文献   

6.
短梗五加(俗称刺拐棒)为五加科多年生落叶灌木。其根皮、茎皮以及果实均是治疗心脑血管常用的名贵中药材。而春季萌发出的嫩茎却是餐桌上上佳的山野菜之一,因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倍受人们的青睐。近年来,蔬菜中大量的农药、化肥的施用残留,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绿色、环保、无公害的有机山野菜,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而且都在加紧各种野菜的研究与开发,逐渐形成产业。辽宁东部有比较丰富的短梗五加资源,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在经过多年的人工驯化,我们已把短梗五加从分散的野生状态,  相似文献   

7.
短梗五加是五加科药膳两用植物,其嫩茎(俗称刺拐棒)是辽东地区人们喜食的精品山野菜,可以炒吃、炖吃、蘸酱、凉拌等多种食用方法,营养丰富,色味鲜美。野菜也称森林蔬菜,它的本质特征是无污染,并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食品。近年来,我们对菜用短梗五加人工栽培进行了有效研究,并获得成功,为了保持它的原有特性(原风味、无污染),在施肥方面,采用使用有机肥,禁施化肥,以此来改善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8.
短梗五加的无性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多年落叶灌木植物,别名无梗五加,地方名俗称刺拐棒、绿参,学名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n)Seem。短梗五加,通常是在山地等野生,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是珍贵的药膳两用植物,具有多种用途及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水土保持价值,但近几年来由于人为无度采挖,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资源已减少到极限。  相似文献   

9.
短梗五加菜用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梗五加,俗称刺捌棒,为五加科落叶灌木,丛生状,多分枝,高1.5-3米,当年枝浅灰褪色,无刺或有少数硬刺。掌状复叶,互生,伞形花序呈头状,  相似文献   

10.
陶玉良  刘娥 《蔬菜》2006,(2):44-45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药食两用植物,其药用部位主要是根皮、茎皮,据有关中药书籍记载,五加具有提高人体免疫机能之功效,可解除疲劳、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等作用。它的嫩茎是辽东人们习食的最佳山野菜之一,可蘸酱食用、炒食、与排骨炖食、腌制咸菜等,  相似文献   

11.
邹奎  徐义 《吉林蔬菜》2010,(5):93-93
<正>短梗五加(俗称刺柺棒)为五加科多年生落叶灌木,其根皮、茎皮和果实均是治疗心脑血管的名贵中药材。尤其是人工栽培以来,果实的应用更加广泛,人们利用果实制作成各类功能性食品。原料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随着科研对五加栽培技术研究的深入,以及  相似文献   

12.
以短梗五加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pH基质对短梗五加成活率、生长势、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的基质对短梗五加的生长发育有不同影响,在pH为6.87的偏酸环境中,短梗五加成活率高,生长势强,根系活力最佳,叶绿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以短梗五加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pH值的土壤环境对短梗五加生长发育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梗五加在宁夏河套灌区微碱性土壤环境中是可以存活的.其中在pH为6.87的偏酸至中性环境中,短梗五加的茎高最高、叶片数最多、生物量的积累最大且根系活力也最佳.偏酸环境生长的短梗五加相对比偏碱环境生长的短梗五加长势好些;但在pH为9时,仍有5%的植株能够存活,将其移栽到温室pH为8.76的环境中,则生长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4.
邹奎  徐义  许丹 《吉林蔬菜》2011,(1):32-33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灌木,丛生状,多分枝,高1.5~3米,当年枝浅灰褐色,无刺或有少数硬刺,掌状复叶,互生,伞形花序呈头状,球形,浆果状核果,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相似文献   

15.
短梗五加幼苗期病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梗五加的人工栽培,是辽宁东部地区近年来新兴的一项产业。因其嫩茎是珍贵的山野菜,果实是贵重的药材和各类食品加工的极好原料,近期得到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苗木供求也在加剧,但在育苗生产中,幼苗期遭受病害的影响,制约了苗木的需求,据初步调查,仅猝倒病的危害,导致苗木死亡率平均达到20%~30%,  相似文献   

16.
刺五加是五加科(五加属()的落叶灌木。五加属植物全世界有35种,分布于东亚至喜马拉雅山脉地区、菲律宾和马来半岛;我国有26种,广布于南北各省,长江流域最盛。五加科中名为五加的植物约有26种,五加属中各地称作刺五加的植物不少于4种。五加属中包括众多药用植物,如轮伞五加(Hoo)、刺五加(Harms)、五加(W.W.Smith)、康定五加(Harms)、藤五加(Harms)、雷五加(Simon-LouisexSchneider)、无梗五加(Seem.)等,其中比较重要且近年来研究利用较多的有五加(W…  相似文献   

17.
短梗五加扦插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年龄的插穗、扦插基质和药剂处理进行短梗五加扦插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插穗年龄和药剂处理对短梗五加扦插生根的影响差异显著;各因素处理对萌芽率、平均新梢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短梗五加嫩茎的速冻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梗五加嫩茎俗称刺拐棒,是辽东百姓传统食用的山野菜之一,其风味独特、清香可口,可以蘸酱食用、凉拌食用、炒食、与鸡肉炖食等。经国家指定分析测试中心测试,其含类黄酮0.116mg/g、糖4.74%、钙2237.08g/g、粗蛋白2.64%,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2、Se、Na、Fe等元素。因其营养价值丰富,故长期食用可达到保健的功效。辽东人民一般是在5月上旬将其采摘,由于菜体组织脆嫩、含水量较高,所以在采摘高峰期,如遇高温或不能及时销售,会造成腐烂变质,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影响商品性,因此对采摘的山野菜必须进行速冻保鲜,这样才能确保产品加工原料的供应及品质的优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短梗五加平茬比较发现,菜用五加萌发新梢的速度、质量以平茬高度越低越好,与地表齐平的产菜量最高,留茬口越高,产菜量越低。  相似文献   

20.
以刺五加苗、短梗五加苗、红毛五加为试材,分别在大通县、互助县、西宁市进行引种栽培试验,通过3年对3种五加的成活率、物候、冠幅、树高、地径等生长指标观测,研究不同试验地对3种五加的引种栽培表现。结果表明:引种的3种五加在试验地均能完成正常的开花结果等生育期,引种驯化初步成功;不同试验区,物候期及各项生长指标发生较为明显变化。3种五加在同一地区物候期基本表现相似,但略有不同。3种五加可在青海西宁地区及大通河流域的主要林区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