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苏省东海县桃林镇近年来推广保温性良好的"四膜一苫"(地膜、大棚膜、小拱棚膜、畦上塑料膜、草苫)大棚西瓜新型高效种植技术,使大拱棚内温度提高3℃左右,西瓜提前育苗移栽,4月18日即可采收,比普通大拱棚西瓜提前15天上市.他们栽植的166.7hm2西瓜,每667m2平均产量达5 500kg,纯收入9 000~11000元.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东海县桃林镇近年来推广保温性良好的"四膜一苫"(地膜、大棚膜、小拱棚膜、畦上塑料膜、草苫)大棚西瓜新型高效种植技术,使大拱棚内温度提高3℃左右,西瓜提前育苗移栽,4月18 日即可采收,比普通大拱棚西瓜提前15 天上市。他们栽植的166.7hm2西瓜, 每667m2平均产量达5 500kg,纯收入9 000-11 000元。  相似文献   

3.
大棚西瓜四膜一苫栽培是临朐县最新推广的一项高效种植技术,它将大拱棚单层棚膜改为双层棚膜,外加小拱棚膜和地膜,形成四膜,配套草苫覆盖,增强了大棚的保温性能,使大拱棚内温度比单层棚膜棚温提高3℃左右,西瓜提前育苗移栽,4月18日即可采收,比普通大拱棚西瓜提前15天上市,每千克价格平均提高16元,大大提高了西瓜种植效益。2000年临朐县杨善镇1667公顷西瓜应用这项高效种植技术,667平方米平均产量5500公斤,纯收入9000元,高的达11000元。一、选用优质高产品种为提前采收上市时间,争取价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大棚西瓜"四膜一苫"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高瓜农的西瓜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豫南地区进行西瓜多层覆盖栽培的一系列实验、示范和推广种植,在一膜、二膜、三膜等多层覆盖中研究探索出最适宜豫南地区栽培的西瓜早熟高产种植模式,即"三膜一苫"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培育壮苗、整地施基肥、适时定植、棚温管理、肥水管理、植株调整、人工授粉及留瓜等内容,以期为大棚西瓜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早熟西瓜套种甘蔗是近年来豫东早熟西瓜种植区新推广的一种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西瓜在2月上旬温室育苗,3月上中旬移栽。利用"三膜一苫"(早春种植后地膜覆盖,外搭小拱棚农膜覆盖,膜外盖一层草苫,草苫上再加盖一层农膜)保温栽培技术,6月上旬西瓜成熟上市,一般每667 m~2生产西瓜4000~5000 kg,产值8000元左右。甘蔗比西瓜早10天种植,  相似文献   

7.
大棚草莓西瓜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棚内采用草莓、西瓜、白菜轮作的栽培模式,经济效益良好。该模式667米^2产草莓2000千克,春节前后上市;西瓜2000千克,白菜2000千克。  相似文献   

8.
<正>在大棚内采用草莓、西瓜、白菜轮作的栽培模式,经济效益良好。该模式667米2产草莓2000千克,春节前后上市;西瓜2000千克,白菜2000千克。  相似文献   

9.
"三膜一苫"是一种利用大棚内套小拱棚,小拱棚上覆盖草苫、防寒膜(普通薄膜)等多层覆盖的春提早栽培模式。该文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苗床管理、定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辣椒"三膜一苫"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西瓜在我国栽培面积很大 ,栽培形式多样 ,其中以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小拱棚双覆盖栽培面积最大 ,使西瓜大量集中在 6~ 7月份上市 ,价格较低。大棚栽培最早在 5月下旬上市 ,而日光温室栽培由于技术复杂 ,投入高 ,面积很小。这就形成了 5月上中旬以前的淡季市场 ,市场上西瓜很少。采用“三膜一苫”大棚栽培形式 ,由于增加了草苫覆盖保温措施 ,定植期比普通大棚栽培提早 1 5~2 0天 ,上市提早 1 0~ 2 0天 ,弥补了淡季市场 ,价格较高 ,效益可观。产值达 6 0 0 0~ 80 0 0元/ 6 6 7m2 。现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品种选择以早熟、丰产…  相似文献   

11.
实施大棚哈密瓜—草莓一年两季轮作高效种植模式,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复种指数,经济效益较高.该文总结了大棚哈密瓜—草莓轮作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北京农业》2001,(3):14
冬暖大棚栽培的草莓一般在元旦前后开始上市,经济价值较高.但大棚栽培的草莓畸形果的产生比露地严重,有的可达30%以上,影响了大棚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其经济效益.怎样减少大棚草莓的畸形果呢?  相似文献   

13.
邹辉 《北京农业》2002,(2):18-18
西瓜"3+1"栽培即是三层薄膜加一层草苫栽培,采用大棚、小拱棚和地膜三层覆膜方式,小拱棚上再盖草苫.一般每公顷产西瓜78000公斤,产值8.5~11.2万元.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利用薄膜透光性好,能有效地使太阳光转变成热能,增温和保温的作用,在塑料大棚内种植西瓜,播种期和定植期均能提早,整个生育进程提前,实现早春早熟栽培及提早上市。为了增强保温效果,可以采取"双膜覆盖"、"三膜覆盖"、"四膜一苫"、"五膜一苫"等多层覆盖的栽培模式。1.育苗播种时间一般为12月上旬至翌  相似文献   

15.
<正>利用冬暖大棚进行草莓促成栽培,可使鲜果在元旦、春节期间上市,售价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是很适合在农村推广的一项技术。现将冬暖大棚草莓促成栽培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广大果农参考。一、大棚建造选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排  相似文献   

16.
西瓜"3+1"栽培即是三层薄膜加一层草苫栽培,采用大棚、小拱棚和地膜三层覆膜方式,小拱棚上再盖草苫.一般每公顷产西瓜78000公斤,产值8.5~11.2万元.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棚西瓜三膜一苫促早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永济市位于山西省南端,光热资源充足,西瓜种植历史悠久,每年西瓜种植面积667hm2左右,但由于采用传统的种植模式,西瓜上市时间迟,价格低,效益差。为了提高效益,我们从1999年开始,经过不断的试验示范,摸索出一整套大棚西瓜三膜一苫促早栽培模式,实现了促早、  相似文献   

18.
西瓜三膜一苫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三膜一苫早熟高产栽培技术,即小拱棚里覆膜,盖草苫,草苫外面覆盖天膜.该模式投资较小,取材容易,管理方便,效益显著,一般亩产3 500kg,产值3500元,比地膜西瓜提早上市40~50天,单位面积效益是地膜西瓜的2.5~3倍.其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草莓作为典型的节日经济作物,日益凸现其经济优势,草莓栽培发展异常迅速.北京昌平区农业种植服务中心试验了草莓套种小型西瓜的栽培模式.在草莓生长中后期套种小型礼品西瓜在"五一"节日前后上市,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0.
草莓是宁波市广泛种植的大棚高效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1333.33hm2,每667m2产值1.5万元以上。正常年份大棚草莓于5月10日左右采收结束,为充分利用大棚资源,部分农户采取大棚草莓间套西瓜、黑皮藤茄、番茄的种植模式,提高大棚种植综合效益。为了进一步研究大棚草莓间套高效栽培模式,进行了草莓间套南方哈密瓜试验,现将该种高效模式总结如下。1大棚草莓生产基本情况试验地选在慈溪市白沙路街道中横线北侧上周塘地块,种植草莓品种为"红颊"。8m宽标准钢管大棚,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