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密度管理措施对杉木林分的生长、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定位观测,对不同密度杉木林的树高、胸径与材积生长规律、林分结构、林木分化和材质的差异;并对不同方式间伐后林分的生长变化,以及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地土壤肥力、林下植被种类和数量的影响及其经济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和间伐强度对杉木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而胸径和单株材积则随着林木株数的增加而减小;林下植被种类、数量和土壤肥力均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而有所增加;中度间伐强度的生长、生态和经济等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杉木林抚育间伐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时进行杉木幼林抚育间伐能显著促进胸径生长。间伐强度为45%的7年生杉木幼林,间伐时可收回全部造林投资。间伐后6年,林分平均胸径16.7cm,比对照增加3.7cm,从而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13年生时主伐,每亩出材11.1m3,收入7748元,比对照增加1858元,增幅31.5%,每m3木材销售价698元,比对照增加137元。搞好杉木幼、中龄抚育间伐是一项促进林木生长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抚育间伐对林分生产力及其林分因子、林下植被的生物多样性、林下土壤等产生影响。对这些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并对杉木在不同强度间伐下的生长进行了实验。提出了合理地抚育间伐应该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以更好地促进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董春英  陈孝 《湖南林业科技》1997,24(2):64-66,36
林分密度直接影响林分平均直径的生长,抚育间伐是林分集约经营活动中的主要措施。作者在调查分析湖南省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中杉木、马尾松幼林生长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杉木、马尾松合理的始伐时间和间伐强度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杉木定量抚育间伐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杉木林木胸径生长规律和林分分化特征,确定了间伐起始期和间隔期。利用优势高与平均高、年龄关系建立了杉木立地指数模型。通过对胸径与冠幅关系的研究,得到不同立地指数睛的杉木基本经营密度N0及饱和密度Nk模型。根据立地指数等确定经营密度指标u得到间伐后保留密度计算模型,并籍以计算间伐强度。提出了利用计算器编程进行间伐设计的新方法,只要输入胸径、部分树高和林龄,各林分因子及间伐技术指标就可从计算器中读出  相似文献   

6.
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2年生杉木人工林进行2次间伐,其中第1次间伐时林龄为12年,第2次间伐时林龄为17年,并于23年生时主伐,采用不同间伐强度和不同间伐方法研究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B处理(第1次为35%、第2次间伐强度为15%)的间伐强度较为适宜,主伐时单位面积累计蓄积量(间伐+主伐)最大,其胸径增长和林分立木...  相似文献   

7.
杉木材不同抚育间伐强度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14年生杉木材中进行间伐强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强度间伐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效应最佳;弱度间伐后的蓄积量最大,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生长和林分总收获得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武冈林场第二代人工杉木中幼林抚育间伐强度试验表明:a.杉木中幼龄林抚育间伐能促进林分胸径、树高、材积的增长,能使林分的速生期延长1-2年,能有效地提高林分产量,提高木材质量;b.不同的抚育间伐强度类型对林分生长因子的影响效果不同,以株数间伐强度30-40%效果最佳;c.对培育大径材的杉木林分,可实施三次间伐,第一次在9-11年,第二次在14-16年,第三次在19-22年;第三次间伐能明显促进后期林分胸径生长。  相似文献   

9.
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间伐强度的规律性,试验采取弱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及对照等5种不同强度的间伐处理。试验表明,抚育间伐可以促进林木生长,提早成林,提高立木质量和获得短期的经济收入,但不能提高林分的收获量。以林分直径生长量与材积生长率以及其它有关因素来衡量,杉木抚育间伐应以强度间伐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国家造林项目杉木湿地松间伐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国家造林项目杉木,湿地松不同立地条件,密度林分生长状况的研究,从林分连生长量,郁闭度,标准密度,平均枝下高被压木株数全面分析了林分的生长过程,提出了杉木,湿地松合理的间伐时间和强度,为及时调整项目造林模型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将乐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并在间伐后的林窗、林隙下套种阔叶树种木荷。对试验地杉木和木荷生长情况进行4 a的持续调查,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对杉木林分的生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了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和单株材积,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上述生长指标也不断增大。试验还表明,随着杉木林分间伐强度的增加,林内套种的木荷植株胸径、树高、冠幅呈上升趋势,同时间伐后3a内各处理植株的胸径、树高和冠幅较套种时相关指标均有增加。试验说明合理抚育间伐和林下套种,有利于保留杉木和林下套种木荷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根据杉木林木胸径生长规律和林分分化特征,确定了间伐起始期和间隔期。利用优势高与平均高、年龄关系建立了杉木立地指数模型。通过对胸径与冠幅关系的研究,得到了不同立地指数下的杉木基本经营密度N0及饱和密度Nk模型。根据立地指数等确定经营密度指标u,得到间伐后保留密度计算模型,并藉以计算间伐强度。提出了利用计算器编程进行间伐设计的新方法,只要输入胸径、部分树高和林龄,各林分因子及间伐技术指标就可从计算器中读出。此法操作简单,准确快捷,科学合理,实现了林分因子计算与间伐设计自动化。  相似文献   

13.
杉木林间伐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林不同间伐强度试验的定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对树高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间伐强度能提高林分单株材积和经济出材率;但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不同间伐强度的经济效益以中度间伐为最高,净现值比对照提高27%,内部收益率提高2.2%,每公顷增加收益1356元;其次是强度间伐,净现值比对照提高25%,内部收益率提高1.2%¥,每公顷增加收益12  相似文献   

14.
杉木林不同间伐强度试验的定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对树高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间伐强度能提高林分单株材积和经济出材率;但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不同间伐强度的经济效益以中度间伐为最高,净现值比对照提高27%,内部收益率提高2.2%,每公顷增加收益1356元;其次是强度间伐,净现值比对照提高25%,内部收益率提高1.2%,每公顷增加收益1248元。  相似文献   

15.
杉木林间伐强度试验20年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1976年6月在江西省奉新县下林场开展间伐强度对杉木林生长效应的定位研究,供试林分10年生,1996年11月,历时20年。结果表明:强度、中度、弱度间伐林分平均树高及其定期生长量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增加约3%~8%,但定期生长量无显著差异,间伐不能有效促进树高生长。间伐林分平均胸径及其定期生长量比对照分别增加约7%~19%和6%~28%,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对照,间伐可有效促进胸径生长。间伐林分总断面积及其定期生长量比对照分别增加约4%~6%和1%~7%,但间伐强度之间无显著差异;间伐林分保留木断面积小于对照,间伐不能有效增加林分总断面积、保留木断面积及其生长量。间伐林分单株材积及其定期生长量于伐后5年和8年即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间伐可以有效促进林分个体生长量。间伐林分单位面积材积总生长量比对照增加约2%~4%,保留木材积、活立木主伐材积及其定期生长量与对照比较增减值均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差异不显著,间伐不能有效增加材积生长量及其总产量。按生长效果而言,杉木林实行占株数40%左右强度间伐为宜。  相似文献   

16.
在14年生杉本林中进行间伐强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强度间伐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生氏效应最佳;弱度间伐后的蓄积量最大,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生长和林分总收获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出材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间伐对人工林生长及木材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浙江开化开展了间伐强度(强度、中度和对照)和间伐方式(间伐1次,间伐2次)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出材量等的影响研究,第1试验区大径材培育林分在第7年和第14年进行了2次间伐,第2试验区中径材培育林分仅在第12年时进行1次间伐。结果表明:22年生大径材培育林分和19年生中径材培育林分不同间伐处理之间树高、总断面积的差异均不显著。间伐显著增加了林木胸径的生长,大径材培育林分强度和中度间伐处理的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增加13.78%和9.69%,中径材培育林分强度和中度间伐处理的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增加12.28%和7.02%。间伐显著促进了林木单株材积的增加,2组试验林分活立木材积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第1试验区22年生林分不同间伐强度之间活立木材积的差异不显著(P0.05),第2试验区强度间伐活立木材积显著低于对照(P0.05),中度间伐林分活立木材积与对照和强度间伐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2组试验林分总蓄积和出材量也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二者在3种间伐处理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间伐强度不能有效增加林分活立木材积和林分出材量,间伐次数对林分出材量及出材规格有重要影响。试验区杉木大径材培育以2次间伐,总间伐强度50%左右较为适宜,而中径材培育则以1次中度间伐(约25%)为宜。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不同郁闭度人工林套种楠木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人工复层林中套种楠木苗木,苗木生长表现跟林分间伐强度关系密切,经过结果比较分析认为维持杉木人工林林下套种的楠木苗木正常生长,间伐后保留林分郁闭度在50%~60%最有利于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9.
湿地松人工林间伐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0年生和18年生两片湿地松人工林进行了不同强度的间伐试验,间伐3年后的结果表明:强度和中度间伐可明显促进10年生林分胸径,平均单株胸高断面积和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18年生林间伐效果则不明显;间伐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增长量只有自然林分的70%-87%。  相似文献   

20.
间伐是调整林分生长的主要措施,通过间伐使林分的环境因子:光、热、气等得到改善,从而促进林木生长。在传统的森林经营中,杉木人工林的间伐时间、间隔期、强度等都是通过标准地的设置来确定,确定的原则基本上是依据经验和市场的需求,这种方法主观性比较大,很难符合森林自身的生长规律,因此对林分的生长不利。本文研究认为,判别分析法可以使特定区域的杉木人工林的间伐技术建立在快速、准确、科学、实用的基础之上,从而有效的调节林分营养空间的均衡分布,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通过研究,得到的井冈山区杉木人工林判别函数为:Y=0.0322x1—0.008x2—0.005x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