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年8-10月,采集浙江省武义县引种的11个无花果Ficuscarica品种的成熟果实,对可溶性糖、磷、钙等十项营养成分及多糖、总黄酮、补骨脂素三项活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营养成分中差异最大的为锰,相对标准偏差为105.63%,其次是粗纤维、粗蛋白、锌含量,含量最高的品种分别为‘美丽亚’(6.00 mg·kg^-1)、‘玛斯义陶芬’(2.59 g·100g^-1)、‘布兰瑞克’(2.36 g·100g^-1)、‘波姬红’(5.24 mg·kg^-1);活性成分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总黄酮、补骨脂素、多糖,含量最高的品种分别为‘日本紫果’(0.61g·100g^-1)、‘新疆早黄’(131.51 mg·kg^-1)、‘绿抗1号’(84.58 g·100g^-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1个无花果品种进行营养及活性成分的综合评价,确立对总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5.355%的4个主成分,建立无花果品种营养及活性成分评价模型,并计算综合得分。综合排名前六的品种为‘美丽亚’、‘玛斯义陶芬’、‘新疆早黄’、‘绿抗1号’、‘布兰瑞克’、‘日本紫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结合物候期对从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中国等地收集的适合浙江省种植的15个无花果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物候期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萌动期均为3月中下旬;展叶期在4月中下旬;座果期基本为5月初;果实成熟期6月底、7月中旬、7月底,8月中旬、9月均有;筛选出SRAP引物34个,扩增出204条多态性条带,多态率为62.25%,表明无花果种质资源的种内变异较为丰富;15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91~0.922,其中‘波姬红’与‘玛斯义陶芬’,‘美丽亚’与‘金傲芬’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0.922,亲缘关系最近;‘红矮生’和‘日本紫果’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为0.691。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为0.735处,不同品种分为两个大类群,其中‘红矮生’单独聚为一类,其余品种聚为一类。物候期观察表明,同一生长环境下,物候期与品种亲缘关系相关。  相似文献   

3.
根据与核桃早实性状连锁的RAPD标记OPB-08958序列,设计SEA-F/SEA-R和SEB-F/SEB-R2对SCAR引物。在亲本、杂交后代和栽培品种(系)中的检测结果表明:SEA-F/SEA-R引物对在早实亲本‘绿园’中能稳定扩增出SCAR-SEA958特异标记;在‘绿园’ב绿丰’杂交F1后代群体中,SCAR-SEA958标记与核桃早实性状共分离,与核桃早实性状间的遗传距离为1.99cM;用晚实优系‘T-12’和栽培品种‘元丰’及‘T-12’ב元丰’杂交F1后代,检测SCAR-SEA958标记的分离情况,SCAR-SEA958与核桃早实性状共分离;在9个核桃栽培品种(系)中,SCAR-SEA958在8个供试品种的7个早实品种上出现,在1个早实品种‘鲁光’和1个晚实优系‘T-12’上没有扩增出条带。SCAR-SEA958标记在不同遗传背景下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绿香’核桃是鲜食型早实核桃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寒、抗病、早实、丰产、优质、早熟,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适合鲜食和仁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绿香’核桃新品种的特性及苗木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3个无花果品种波姬红、金傲芬、B110,1 a枝条为试材,研究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IBA)不同浓度(100mg·L~(-1)、500 mg·L~(-1)、1 000 mg·L~(-1))及不同处理时间(1/3 h、2 h、12 h)对无花果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探索能快速促进插穗生根的最有效办法。试验于3月10日在威远县无花果核桃科学研究所基地内进行,使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数据从扦插后12 d开始统计,参数包括:愈伤组织形成情况;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平均生根长度。结果表明:3个无花果品种均以浓度500 mg·L~(-1)浸泡2 h处理的效果最佳,相比对照:愈伤组织形成时间提前7 d,生根率提高13.3%,平均根数多28.9条,平均根长长2.1 cm;品种间生根能力有差异,以金傲芬的生根能力最强,波姬红次之,B110最差。  相似文献   

6.
为给无花果的保鲜、贮藏及加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采用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10个品种无花果八成熟和全熟果实的10个品质指标的差异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从外观看,无花果果实随着成熟度的上升而明显增重;不同成熟度果实其果皮亮度的变化均不大,但其果皮颜色有所分化。从果实的营养价值及品质理化指标看,无花果的果实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其果实比重与总糖、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其糖酸比尤呈跳跃式增长,全熟果实的糖酸比是八成熟果实的1~3倍。综合外观和营养价值及理化指标等因素考虑,金早、金傲芬、波姬红均可作为鲜食和深加工利用的代表性品种。  相似文献   

7.
以5个早熟桃品种为试验材料,1个中熟桃品种为对照材料,于2018年调查各个品种物候期,进行果实外观性状、果实内部性状、适应性和丰产性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石家庄地区试种,能够正常开花结果。5个早熟品种,以‘雪雨露’在石家庄种植的综合表现最优,‘早久保’、‘春雪’和‘美硕’也表现优良。‘春瑞’果个小、口感较酸且株产量低,虽然成熟期最早,但不建议在石家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引进油橄榄品种间的果实品质、产量及早实性,以西班牙引进的3个油橄榄品种‘奇迹’‘豆果’‘贺吉布兰克’为试材,以当地主栽品种‘莱星’作为对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的单果质量、果肉率等果实性状、鲜果含水率和含油率间均存在差异,引进品种在产量和早实性方面好于‘莱星’,引进品种定植1~2 a就可挂果,表现出早实和丰产性,这可为陇南地区油橄榄的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绿翡翠’野黄桂的扦插繁殖、物候期、生长性状进行了评价,以期为‘绿翡翠’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相对于其他野黄桂品种性状稳定,抗逆性强,移栽成活率高,生长状况较好。与现有行道树种樟树相比,该品种换叶、落果时间短、数量少,对环境污染小,可以作为新型生态绿化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绿色通道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改造低质南果梨园,优化梨品种结构,调节果品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2014年引进‘红早酥’梨接穗,在盛果期南果梨上高接‘红早酥’梨。经过6年的栽培,发现‘红早酥’梨果实口感好,早熟,丰产,抗性强,可在鞍山地区逐步推广应用。该文介绍了‘红早酥’梨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等,并总结了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以十堰市引种栽培的6个不同油橄榄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各品种的叶片及果实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油橄榄品种间的性状差异,采用Person相关分析研究各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油橄榄品种间的叶片及果实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皮削利’、‘鄂植-8号’和‘云台’果实较大,‘豆果’、‘阿尔波萨纳’与‘奇迹’果实较小;部分表型性状间相关性显著,可根据叶片性状初步筛选果肉率高的优良品种,为油橄榄品种鉴别及良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早实核桃‘鲁果1号’、‘绿岭’、‘上宋6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日灼程度(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对果实青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灼对核桃青皮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和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鲁果1号’、‘绿岭’、‘上宋6号’青皮SOD活性分别以Ⅰ、Ⅱ、Ⅰ级最高;POD活性均以Ⅳ级最高;CAT活性以Ⅲ、Ⅱ、Ⅱ级最高;MDA含量以Ⅲ、Ⅰ、Ⅰ级最高.‘鲁果1号’、‘绿岭’和‘上宋6号’Ⅳ级日灼果的出仁率分别比未日灼果降低了3.97%、11.27%、9.09%,差异极显著.‘绿岭’Ⅱ、Ⅲ、Ⅳ级日灼果核仁总蛋白质含量极显著低于来日灼果;‘上宋6号’日灼果均极显著低于未日灼果;‘鲁果1号’Ⅲ、Ⅳ级日灼果显著低于未日灼果.‘绿岭’Ⅲ级日灼果核仁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未日灼果;‘上宋6号’日灼果均极显著高于未日灼果;‘鲁果1号’Ⅰ、Ⅱ级日灼果极显著高于未日灼果.3个品种中,仅‘绿岭’Ⅳ级日灼果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来日灼果.3个品种Ⅳ级日灼果日灼部位核仁颜色为黑褐色,失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选择高光效的优质樱桃品种,选取‘美早’、‘先锋’、‘友谊’、‘早大果’4个樱桃品种,测定其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及光响应曲线,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计算其有效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结果表明:4个品种樱桃中‘美早’的Fo(初始荧光)、Fm(最大荧光)、Fw(可变荧光)均达到显著水平,具有较好的光合生理功能;‘美早’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友谊’和‘早大果’,但与‘先锋’差异不显著;快速光响应曲线测试结果显示4个品种的电子传递速率(rETR)均随PAR增加而迅速升高,最大电子传输效率(rETRmax)、半饱和光强(Ik)和初始斜率(α)均表现出‘美早’‘先锋’‘友谊’‘早大果’的趋势,说明‘美早’光化学效率较强;4个品种的有效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也以‘美早’表现最优。综合比较,在选育优良品种时,‘美早’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沂地方板栗品种‘十月红’无性系后代连续多年观察,并以引入的良种和新沂当地多年来选育的6优系作对照,进行早实丰产性、结果习性、总苞性状、坚果品质比较试验,并开展‘十月红’栽培技术研究,其结果说明:‘十月红’品种早果、优质、丰产、抗性强,耐短截修剪。可作为板栗基地主栽品种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绿岭’、‘辽宁1号’、‘香玲’、‘上宋6号’、‘中林1号’和‘清香’6个核桃品种为试材,于2013年4月15日取样测定各品种叶片和子房的过冷却点、结冰点及电解质渗出率,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4月20-21日调查各品种的霜冻害受冻指数。结果表明:‘绿岭’、‘香玲’、‘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和‘清香’的霜冻害受冻指数分别为41.97%,52.65%,54.88%,67.58%,74.93%,98.67%,‘绿岭’受冻指数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绿岭’、‘香玲’、‘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和‘清香’叶片的过冷却点分别为-4.40,-4.27,-3.87,-3.73,-3.53,-3.23℃,结冰点分别为-3.83,-3.27,-3.10,-3.30,-2.47,-2.43℃;子房的过冷却点分别为-3.71,-3.68,-3.53,-3.24,-2.72,-2.31℃,结冰点分别为-3.12,-2.83,-2.61,-2.53,-1.87,-1.73℃;其中‘绿岭’、‘香玲’叶片、子房的过冷却点,子房结冰点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绿岭’叶片结冰点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绿岭’、‘香玲’、‘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和‘清香’叶片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33,-2.96,-2.81,-2.63,-2.31,-2.25℃,其中‘绿岭’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子房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62,-2.58,-2.39,-2.05,-1.80,-1.07℃,‘绿岭’与‘香玲’无显著差异,但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对各品种过冷却点、结冰点、电解质渗出率、低温半致死温度分析及田间抗霜冻结果均表明,6个品种的抗霜冻能力由高到低为‘绿岭’、‘香玲’、‘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清香’。  相似文献   

16.
为丰富贵州省黔东南的李树栽培品种类型,促进该地区李树产业品种结构调整及其可持续健康发展。2019~2020年连续两年对该地区当前大力推广或新引种的‘青脆李’‘红心鸭蛋李’‘黄金奈李’‘蜂糖李’4个优良品种进行物候期观察和枝梢性状评价。结果表明:‘青脆李’‘红心鸭蛋李’‘黄金奈李’‘蜂糖李’均生长良好,能正常结实,‘青脆李’在7月上旬成熟,‘蜂糖李’在7月中旬成熟,‘红心鸭蛋李’在7月下旬成熟,‘黄金奈李’在8月初成熟,成熟期从7月上旬持续到8月上旬,丰富了该地区各成熟期品种资源。同时4个品种的萌芽率为72.87%~79.36%,成枝力为74.35%~84.83%,4个品种的成枝力均较高,幼树均以长枝和超长枝为主,在生长期综合应用摘下、拉枝和刻芽等技术,促进形成短枝和花束状果枝,促进早结丰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早出丰产早竹种(品种),在种质资源引进收集的基础上,按早出丰产筛选目标,对所引进的12个早竹种(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指标进行了分析评价,初步选择了4个早竹种(品种).对4个早竹种(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优良雷竹‘细叶乌头’雷竹,在鄂东南地区进行区域性试验.结果表明:‘细叶乌头’雷竹笋期早,初笋期一般在2月下旬;丰产,正常经营水平下平均产量在9 000~ 15 000 kg/hm2;品质优,主要品质指标与原产地相差不大;抗性强,在鄂东南低山丘陵地区表现了很好的适应性;其综合性状的优异性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8.
榉树不同品种扦插生根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光照自动间隙喷雾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榉树品种和不同生根剂处理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生根剂处理间的生根率、不定根数、平均根长、生根指数、抽梢率和新梢长度等扦插试验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大多数指标在品种与生根剂2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在供试的6个榉树品种中,‘绿花瓶’扦插生根能力最强,其次为‘壮榉’‘武野’‘飞龙’‘冲天’,‘绿村’生根能力最差。在3种生根剂处理中,ABT1号处理对促进榉树扦插生根效果显著,IBA和NAA处理也有一定的作用。使用400 mg/L ABT1号生根剂插穗基部浸泡6 h,‘绿花瓶’的扦插生根率可达75.56%,生根指数达6.87;‘武野’的扦插生根率达53.33%;‘冲天’‘壮榉’的生根率为48.89%;‘绿村’和‘飞龙’的扦插成活率较低,分别为20.00%和24.44%。  相似文献   

19.
为挖掘利用野生榧树Torreya grandis中种实大小为特大型的种质资源,开展新品种和良种选育,以在浙江省磐安县发现的‘磐大榧’(T. grandis ‘Pandafei’)‘玉山果榧’(T. grandis ‘Yushangguofei’)‘磐东榧’‘窈川大榧’‘大圆榧’(前2个已获得国家林草局植物新品种授权,后3个为尚未认定的品系,其名称为暂定名)5个种实特大型品种(系)为研究对象,以‘细榧’T. grandis ‘Xifei’为对照,对不同品种(系)的种实样品,调查测定种实质量、大小等数量性状指标及种仁脂肪、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等营养品质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榧树种实特大型种质资源丰富,既有种实形状为长椭圆形的中熟、2眼‘磐东榧’,中熟、多眼‘玉山果榧’,晚熟、2眼‘窈川大榧’,晚熟、多眼‘磐大榧’;也有种实形状为圆形、晚熟、2眼的‘大圆榧’。这5个品种(系)及对照种实的鲜单实质量、鲜单核质量、鲜出核率等16个数量性状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种实的各性状特征中,5个品种(系)的鲜单实质量、鲜单核质量均明显比对照的大,分别为对照的2.0~2.3倍、1.7~2.2倍;除‘大圆榧’的种形指数和核形指数明显比对照的小,其余4个长椭圆形的品种(系)的与对照的相近;‘玉山果榧’‘磐大榧’和‘大圆榧’的种实鲜出核率均30%,与对照的一样,属中等级,‘磐东榧’‘窈川大榧’的种实鲜出核率均30%,属低等级;‘磐大榧’的干核出仁率为67.03%,与对照的一样,属高等级,其余4个品种(系)的均60%,属低等级。在种实性状变异方面,在全部所观测的16个种实性状中,‘磐大榧’的种实有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最小,‘玉山果榧’的种实有9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最大,‘大圆榧’的种实有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最大。研究表明,‘磐大榧’的种实性状的均匀度最高,综合性状特征最好;‘磐东榧’的种仁脂肪含量最高,品质最好,种仁品质较好的是‘窈川大榧’‘玉山果榧’和‘磐大榧’,‘大圆榧’的种仁脂肪含量最低、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树龄对‘早酥’梨树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3~6年生的‘早酥’‘红早酥’为试材,测定了叶绿素含量、最大荧光(Fm)、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能转换速率(Fv/Fm)等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树龄的增加对‘早酥’和‘红早酥’的叶绿素含量、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等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树龄为6年时其荧光特性最好。2个品种相比较,‘早酥’的光合性能要优于‘红早酥’,更适宜在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