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昆明地区荒山造林树种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昆明地区大面积宜林荒山的特点和课题的目的要求,进行了树种选择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银荆、墨西哥柏、旱冬瓜、冲天柏、柳杉、藏柏、华山松、滇石栎、槲栎、麻栎等树种,可以在滇中宜林荒山造林中大面积运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昆明地区大面积宜林荒山的特点和课题的目的要求,进行了树种选择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银荆、墨西哥柏、旱冬瓜、冲天柏、柳杉、藏柏、华山松、滇石栎、槲栎、麻栎等树种,可以在滇中宜林荒山造林中大面积运用。  相似文献   

3.
对西吉县梯田地埂灌木树种(以杞柳和柠条为主)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造林整地时,梯形槽和鱼鳞坑整地均可,整地深度以40cm左右为宜,整地时间以雨季预整地最佳;(2)造林方法要根据具体树种而定。柠条最好选择植苗造林,春秋皆宜,杞柳适宜秋季造林,总体上秋造的苗木成活率和存活率明显好于春造。另外,在柠条播种造林时,坡向最好在阴坡;(3)杞柳造林时的种植深度以种条覆土2cm最佳,适宜的几种种植深度模式为:阳坡种条覆土2cm、阴坡种条齐地面、阴坡种条覆土2cm;(4)造林整地、种植深度对苗木生长量的影响较大,造林方法、造林坡向、种植深度对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响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4.
毛忠映 《中国林业》2009,(20):60-60
甘肃省有大面积的宜林荒山荒坡,其中大多数分布在阳坡。在这些地方,由于降水稀少,气候干燥,立地条件差,适宜造林的树种很少,造林成活率普遍较低,其中原因除了受地理、气候条件影响外,与树种的选择也有很大关系。这里向大家介绍适宜该省干旱、半干旱地区阳坡荒山地造林绿化的优良乡土树种——“三刺”。  相似文献   

5.
2003年7月在石林林场紫云林区选择15种1~2年生乡土树种的苗木进行荒山造林,通过5年的造林效果对比分析,对参试树种进行生长量、抗旱性、抗寒性、抗病虫害能力等的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滇中地区荒山造林的优良树种。结果表明:适应性最强的树种是云南松、麻栎、滇青冈、旱冬瓜、冬樱花、川滇桤木、球花石楠7个树种,各项指标综合表现相对较好,可以作为滇中地区荒山造林优选树种。在持续干旱连年发生的情况下,以第3年的保存率来评价造林成效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的陇东、陇中及河西走廊地区有大面积的宜林荒山荒坡,其中大多数分布在阳坡.在这些地方,由于降水稀少、气候干燥,立地条件差,适宜造林的树种很少,造林成活率普遍较低,其中原因除了受地理、气候条件影响外,与树种的选择也有很大关系."三刺"抗逆性强,特别耐干旱、耐瘠薄,是当地阳坡荒山地造林绿化的优良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7.
<正>冀东山地的成土母岩为石灰岩,目前的宜林荒山又主要是干旱阳坡,造林难度很大,而侧柏营养杯苗的抗旱能力非常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高于其它树种。据唐山市丰润区2002年以来的实践,侧柏营养杯苗造林的成  相似文献   

8.
在荒山造林工作中,本着先易后难,先绿化近山后绿化远山,先绿化阴坡后绿化阳坡的步骤,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土壤干旱瘠薄的荒山阳坡,就成了主要的造林地。如阳陵林场总宜林地面积五万二千余亩,除已有林地三万一千亩外,尚有二万一千亩的宜林地需要造林,其基本上全部是阳坡山地。因此在当前造林工作中必须对阳坡造林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以加速绿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樟子松引种造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992年开始 ,我们在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开始引种樟子松 ,并与本地常规造林树种油松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经过 7年的试验观测 ,结果表明 ,在小五台山干瘠立地的阳坡、半阳坡宜林荒山上樟子松造林后的前期生长比油松快 ,效果优于油松 ,在小五台攻艰造林阶段和特殊地段可以引种造林  相似文献   

10.
从1992年开始,我们在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开始引种樟子松,并与本地常规造林树种油松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经过7年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在小五台山干瘠立地的阳坡、半阳坡宜林荒山上樟子松造林后的前期生长比油松快,效果优于油松,在小五台攻艰造林阶段和特殊地段可以引种造林。  相似文献   

11.
对白龙江林区云杉人工更新造林与立地因子关系进行了调查,并应用数量化理论Ⅰ进行了立地因子与成活率关系的分析,得出海拔和坡向是影响成活率的主导因子。造林3年后,再调查主导因子对3年保存率及3年高生长影响,经分析得出海拔越高,3年保存率越低,并且阳坡比阴坡更低;随海拔升高,云杉年高生长量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海拔3000m以下适宜云杉生长,海拔3000m以上不适宜云杉生长,为云杉栽植超适生区,人工更新造林应更换树种。  相似文献   

12.
在云杉、落叶松造林未成功的皆伐迹地上进行胡桃楸直播造林,3年生时调查与分析的结果表明:胡桃楸直播造林的成活率为85.33%;坡位对胡桃楸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坡下位胡桃楸地径、树高和冠幅生长量均值最大,更适合胡桃楸生长。  相似文献   

13.
沙棘经济林营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造林地选择 沙棘是青海省的乡土树种,适应生态能力极强,尤其是中国沙棘,在全省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但不同地区和不同立地条件的生长状况差异明显。沙棘经济林的营造,是以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因此应尽量选择水分、光照、土壤等条件较好的地块进行造林。在生产中,有灌溉条件的宜林地极少,可供选择的宜林地多为荒山、荒坡、荒滩和25°以上的坡耕地。一般选择海拔在2000~3200m的阴坡、半阴坡荒山和坡耕地作为造林地,坡度0~35°均可,土壤以轻沙土和沙壤土为宜。  相似文献   

14.
闽楠阔叶树林冠下造林幼树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闽楠容器苗在阔叶树林冠下进行不同郁闭度(0.2~0.4、0.4~0.6、0.6~0.8)、不同坡向(阳坡、半阳坡、阴坡)造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对闽楠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影响不显著,郁闭度0.2~0.4、0.4~0.6、0.6~0.8的当年造林成活率分别达90.2%、90.6%、90.1%,保存率分别达86.1%、86.5%、86.2%;不同郁闭度对闽楠幼树生长的影响极为显著,平均地径、平均树高生长量均以郁闭度0.4~0.6最高,分别达1.38㎝、1.32m。不同坡向对闽楠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影响不显著,阳坡、半阳坡、阴坡的当年造林成活率分别达90.1%、90.6%、90.0%,保存率分别达85.9%、86.4%、86.0%。不同坡向对闽楠幼树生长的影响极为显著,平均地径、平均树高生长量均以半阳坡最高,分别达1.39㎝、1.31m。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凌源青龙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宜林荒山的立地条件划分为5种基本类型,依据不同类型配置了不同的造林树种,确定了不同的整地方式、造林季节、造林质量、栽植方式、专业队造林,提出了节水保墒措施、管护措施,说明了推广适宜区域。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态适应型北美红杉的种植环境及造林地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美红杉造林地选择,根据其不同种源和无性系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发育的相似群体归类,并按不同的类型选择相应的造林地:中亚热带至北亚热带相关的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植被类型林地,适宜作为温暖湿润生态适应型北美红杉的造林地;中亚热带至北亚热带相关的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以及中性湿生灌丛植被类型的林地,适宜作为温暖半湿润生态适应型北美红杉的造林地;北亚热带至暖温带相关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以及以杜鹃、野山茶、苔草等为代表的灌丛植被类型的林地,适宜作为温凉干燥生态适应型北美红杉的造林地;耐低温类型的北美红杉,已能在云南高海拔地带的暗针叶林地区生存,并有一定生长量,值得继续研究,可选择相应的云杉、冷杉,铁杉、高山栎类、桦木、花楸、槭等针阔叶林地作为高寒山地低温环境型北美红杉造林地。云南省有大面积低产林分和宜林荒山,生产潜力较大,其中有适宜不同生态适应型北美红杉造林的环境。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发展北美红杉造林,改造这些低产林分和在适宜的荒山造林,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大大提升这些低产林和宜林荒山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大兴安岭的主要树种兴安落叶松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结合火烧区气候和土壤等生境特点而进行调查和分析。最适宜兴安落叶松的立地条件为坡度较小(5°左右)阴坡、半阴坡和阳坡下部,并且在大兴安岭地区春季6月是较适宜的播种造林季节。  相似文献   

18.
坡向和土壤质地对刺槐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刺槐造林的坡向和土壤质地入手,研究了不同坡向和不同土壤质地对刺槐根系生长量和树高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阳坡、半阴坡向和壤土质地有利于刺槐生长量的提高,而阴坡虽然土壤含水量较高,但生长量高最低。在刺槐造林选择坡向时,应选择阳坡、半阴坡和壤土质地造林。  相似文献   

19.
六盘山南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造林措施和林龄对宁夏六盘山南部不同坡向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后,各坡向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过程,其对造林干扰的敏感程度随土层加深而减弱;在阳坡半阳坡,造林10年后的幼龄林0~45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96.33t·hm-2)仍低于灌丛(122.12t·hm-2),造林20年后的中龄林(189.27t·hm-2)已高于灌丛,说明土壤碳库已得到恢复;在阴坡半阴坡,幼龄林和中龄林的土壤碳密度分别为192.37和222.03t·hm-2,均低于天然次生林(256.64t·hm-2),说明造林20年后土壤碳库仍未恢复;阳坡半阳坡林地在造林后第8年0~45cm土层有机碳含量降至最低,相对阳坡灌丛(32.13g·kg-1)的降幅为3.72g·kg-1,需在造林后第16年才能恢复到造林前的灌丛水平;阴坡半阴坡林地在造林后第16年降至最低,相对阴坡次生林(66.30g·kg-1)的降幅为22.77g·kg-1,需在造林后第32年才能恢复到造林前次生林水平;阴坡造林后,其土壤有机碳比阳坡损失量大,损失期长,恢复较慢,但阴坡土壤碳库的绝对值在任何林龄阶段都高于阳坡,说明阴坡森林土壤的碳储存能力高于阳坡;在阳坡半阳坡灌丛采用扰动较弱的稀植造林时,造林后第10年0~45cm土层有机碳含量平均为31.05g·kg-1,虽仍低于灌丛(35.55g·kg-1),但却远高于扰动较强的全面整地后常规密度造林(23.17g·kg-1)。  相似文献   

20.
从刺槐造林的坡向和土壤质地入手,研究了不同坡向和土壤质地对刺槐根系生长量和树高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阳坡、半阴坡向和壤土质地有利于刺槐生长量的提高,而阴坡虽然土壤含水量较高,但生长量最低。在刺槐造林选择坡向时,应选择阳坡、半阴坡和壤土质地造林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