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六十九个苜蓿品种耐盐性及其二上耐盐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苗期盆栽胁迫试验,对69个苜蓿品种的耐盐性进行了研究。经过0.3%和0.4%盐处理的存活率、相对株高和相对干重共6个指标的聚类分析,将供试69个品种的耐盐笥分为三级,其中耐盐品种21个,中等耐盐品种40个,敏感品种8个。选择耐盐性差异较大的,包括5个耐盐品种和5个敏感品种,研究叶片细胞膜透性以及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苜蓿品种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耐盐性不同的10个苜蓿品种之间,在叶片细胞膜透性和  相似文献   

2.
试验引进2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陕西关中农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20个品种均适应关中农区气候条件,当地种植时应依次选择WL324、WL232、WL323、中苜1号等10个品种。  相似文献   

3.
中国家养动物品种资源浅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中国家养动物种按驯养时期早晚分,早期驯养的就有22个物种,除猫狗外,现有650余个品种,是中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晚期驯养的有14个物种,地中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亦是不可缺少的。在占品种总数的77%的地方品种中,有少数品受受到威胁,已有10个品种灭绝,8个品种濒临灭绝,20个品种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4.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黄土高原丘陵区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1,他引:21  
通过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叶片中积累的脯氨酸量的对比研究,运用聚类分析法评估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黄土高原丘陵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品种间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叶片中积累的脯氨酸量差异较大,Ameristand 201和Algonquin的地上生物量显著大于其它7个品种;Ameristand 201和Sandili的地下生物量显著大于其它7个品种,而Ameistand 201叶片中积累的脯氨酸量在同一时期高于其它8个品种。可以看出以某一性状评价9个品种在黄土高原丘陵区的适应性,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运用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叶片中积累的脯氨酸量3个指标,对参试9个品种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Ameristand 201和Sandili较其它7个品种在黄土丘陵区的整体适应性较好,适宜大面积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水禽地方品种 中国水禽地方品种象鸭、鹅总数及其肉蛋总产量一样,皆为世界之最。上世纪80年代经全国普查上报并选入《中国家禽品种志》的鸭品种12个,鹅品种13个。近些年调查发表的鸭品种27个,鹅品种26个。上述品种的形成除产区群众根据生产需要选留淘汰之外,许多品种已经得到地方政府支持,在建立保种场的条件下开展早期群体选择。  相似文献   

6.
高粱属7个推广牧草品种的生产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7个高粱属牧草品种在湖南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参试的7个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其中以苏丹草表现最好,鲜草产量高,再生能力强,分蘖能力强,病虫害轻,其次为先锋高丹草,这两个品种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家蚕品种资源茧丝性状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昌麒  陈克平 《蚕业科学》1994,20(4):206-213
对209个家蚕保育品种的茧丝长进行调查,平均丝长840m,最长1273m,最短344m。各类品种中以中系二化品种最长,日系二化次之,多化最短。解舒率的调查结果是,平均值79.4%,最高100.O%,最低41.5%,90.0%以上的品种31个。解舒率多化品种和日本系统品种较好,中系和欧系品种较差。平均解舒丝长663m,最长1043m,最短274m。调查218个品种的净度,平均93.9分,最高99.2分,最低76.7分,98分以上的品种18个,多化品种净度最好,二化品种次之,一化品种最差。调查了200个品种的茧丝量,平均0.233克,最高0.354克,最低0.071克。以日系一化品种最高,二化品种次之,多化品种最低。  相似文献   

8.
冯家新 《蚕桑通报》2011,42(4):1-3,18
依据浙江省农业厅有关统计资料,分析了浙江省1949~2010年间原种品种、一代杂交种组合的推广情况。累计总共推广原种品种90个,其中春用品种39个,夏秋用品种51个;一代杂交组合53对,其中春用品种21对,夏秋用品种32对。以及当家品种的制种比例及主要品种的推广量。  相似文献   

9.
1998--2001年在海拔4200m的当雄县草原站;对从国内引进的60个牧草品种(其中禾本科10属37个品种、豆科8属22个品种,苋科1属1个品种和国外引进的19个品种(其中禾本科7属17个品种,豆科1属1个品种)、胡颓子科1属1个品种)计79个牧草品种进行了小区试验,对部分品种进行区间试验,经过对牧草的生育期观测、生长速度测定、产草量测定、越冬率测定、营养成份测定等综合分析研究,筛选出11种比较适宜在当雄县及相同生境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分别是巴西燕麦、丹麦444燕麦、加拿大燕麦、青海披碱草、甘农二号紫花苜蓿、甘农三号紫花苜蓿、卒粒苜缩、Sikem多花黑麦草。791-2箭舌豌豆、7501箭舌豌豆、葡萄牙毛苕子。  相似文献   

10.
孙皓 《中国禽业导刊》2004,21(20):i001-i001
中国祖代蛋种鸡品种丰富,主要包括地方禽蛋品种、国内培育品种和引进品种,据2002年度国家家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调查统计,我国81个地方鸡类品种,有蛋用型品种5个、偏蛋用型品种4个、兼用型品种31个,这些品种规模极小,主要以保种为主;  相似文献   

11.
陈国祥  黄海  陈艳  柳茜  苏茂 《草业科学》2007,24(12):44-48
2005-2006年通过对11个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生长特性及生产性能等方面的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秋眠级品种在凉山亚热带地区能顺利越冬越夏,3-5月能顺利开花结实,种子成熟率高;其生长速度和产草量均是非秋眠级>半秋眠级>低秋眠级,主要差异表现在秋冬季,再生速度和生物量差异极显著(P<0.01).在凉山亚热带地区宜种植非秋眠性的苜蓿品种(如四季绿、WL414、盛世)及部分适应性好、产量高的半秋眠级品种(如威可),低秋眠级品种在该地高海拔区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苜蓿审定登记品种叶形态特征及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春波  于林清  王勇  萨仁 《草地学报》2007,15(3):243-247,268
利用CI-202型叶面积仪研究29个我国审定登记苜蓿品种(Medicago sativa L.)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和叶形指数。结果表明:地方苜蓿品种和育成品种在叶形态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前者的叶片较后者小;二者叶片形状相似;在6个指标中,叶长宽比变异最大,叶周长变异最小;地方品种的叶面积、叶长、叶周长和叶长宽比的变异系数均高于育成品种,其他2项指标则低于后者;在育成品种中,中兰1号的变异最大,甘农3号苜蓿最小;在地方品种中,蔚县苜蓿的变异最大,河西苜蓿最小;该结果将为今后培育苜蓿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陇东地区紫花苜蓿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03-2006年,在庆阳市的环县、西峰和宁县等地对15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区域试验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甘农1号和苜蓿王是综合性状非常优良的品种,比对照陇东苜蓿丰产稳产、品质突出、适应性广,可在全市大面积推广;金皇后、三得利、巨人、新疆苜蓿、大富豪和皇冠,比对照速生性好、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性较好,可在当地适宜区种植推广;引种时选用国外良种可迅速提高种草初期的经济效益,选用国内良种可增加苜蓿的抗逆性,延迟高产寿命,提高种草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新一代桑品种产质量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增加单位面积桑园的经济效益,提高蚕桑产业的竞争能力,桐乡市于1998年引进近年新育成桑品种22个,经3年种植初选,将8个品种的成林桑,于2001—2002年连续2年作产质量、抗性和农艺性状的比较签定试验,筛选出了新一代4个桑树优良品种:丰田2号、农桑14号、农桑12号和育71—1,与荷叶白相比,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增加22.3%—34.9%,万头蚕收茧量增加5.3%—10.1%,万头蚕产茧层量增加10.5%—14.0%,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适宜于杭加湖和相应蚕桑地区种植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渍水胁迫对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根系形态的影响,本研究以30个秋眠级为2~10.2的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渍水胁迫下苜蓿总根长、根系表面积和体积、根平均直径和根尖数的变化以及秋眠级与根系形态及耐渍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渍水胁迫下不同秋眠级苜蓿根系生长均受到抑制,总根长、根系体积和表面积以及根尖数呈下降趋势,而根平均直径呈上升趋势;苜蓿品种的秋眠级与总根长和根系表面积呈显著负相关;总根长与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尖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根系平均直径与总根长、根系表面积和体积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表明耐渍性较强品种其秋眠级中等和较低,根的数量、表面积和体积均相对较高,而秋眠级较大的品种耐渍性较弱,其根系形态各参数较低,表明在渍水胁迫下,侧根生长旺盛,根数较多,有利于提高紫花苜蓿的耐渍性。  相似文献   

16.
紫花苜蓿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6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生育期、株高、产量、越冬率等指标的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公农一号、保丰、陇东、德福等几个品种的表现优于其他参试品种,适宜在辽西北风沙地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适宜恩施地区种植的优质葡萄品种,引进10个葡萄品种在恩施市进行试种栽培,并对各品种的物候期、果实品质和有机酸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玫瑰香、玫瑰露、红芭拉多、黑芭拉多四个品种物候期适宜,产量品质较高,适合在恩施地区种植;其次为紫皇和紫脆,红乳和克瑞森产量较低不建议种植。这为恩施地区引进优良葡萄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龚雪梅  王明跃  闫娜 《草业科学》2013,30(4):553-556
本研究在淮北地区对11个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系)进行了田间种植建坪比较,观察了各品种(系)的草坪密度、颜色、质地、均一性和抗热性等指标,并分别进行打分评定。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品种全年综合评分较高,总体表现良好,但质地较为粗糙,均一性稍差。在11个品种(系)中,Houndog 6、Houndog 5、Jaguar 3和Coalnaduo颜色深绿、分蘖性强、适应性较好且景观品质佳,有望在淮北地区广泛推广建植。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利用30个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筛选出适合雁门关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测定并分析各品种农艺性状、生物产量、营养品质,同时用聚类分析法将30个供试品种分成4个类群并分析总结每一类群的主要特性。结果表明:1)以渝青3号和曲辰9号为代表的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表现为生物产量和干草产量较高,穗位高较高,持绿性表现较好,但营养品质低于粮饲通用型玉米。2)以屯玉661和先玉1225为代表的粮饲通用型玉米表现为干草产量低,但淀粉含量较高,其超过30%。3)生物学产量与绿叶数、绿叶重、株高、茎粗、茎重和穗重呈显著正相关。根据田间表现和综合评价结果,曲辰9号、晋单65、先单405为适宜在雁门关地区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20.
2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引种试验和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半干旱的陇东中部地区,对22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和抗逆生理测定,结果表明,1)各品种当年生育期差异不显著,次年国产品种和WL系列品种返青早,不同品种显蕾初花期差异显著;大多数国外品种的抗旱、抗寒性不如甘农1号等国内品种。2)在3年干草产量中,有14个苜蓿品种比陇东苜蓿增产6.4%~25.2%,达显著水平;根据层次分析法,可将22个品种的生产性能分为4个等级,其中,皇冠、甘农1号综合评价最高。3)结合增产幅度,可以认为,甘农1号、皇冠、阿尔冈金、牧歌、巨人等品种,增产极显著、抗旱抗寒性强,稳产性好,综合评价靠前,适宜在庆阳全市大面积种植;甘农2号、苜蓿王、新疆苜蓿、甘农3号、三得利,增产显著,稳产性、综合评价较好,各地可根据生态条件、品质特性和种植目的,选择适宜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