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场部办公大楼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杂交稻不育系系列种子从丹麦引进的种子加工线  我场创建于1949年11月7日,是江西省农业厅直属农业事业单位。全场土地面积2.6万亩,其中水稻良田1.1万亩,是一个以水稻原(良)种繁育为主,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农、工、贸综合发展的国家级种子繁育基地。从1952年开始,我场繁育推广水稻原(良)种,摸索出“单株选择、分系鉴定、混优留种”一套科学的常规水稻提纯复壮程序和“防杂保纯十二关”措施。1964年,农业部种子局在我场举办了两期全国省级良种场场长种子培训班,全面推广我场水稻种子提纯复壮方法,…  相似文献   

2.
水稻良种繁育在种子的培育工作中受到高度重视,对我国良种水稻的大范围普及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农学专家通过研究,改良了以往的水稻种子培育,研究出一种"穗系标准化繁育"的方法。这种方法既提高了水稻良种的繁育效率,又增加了种子培育质量。这一科研成果推动着农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红 《作物杂志》1989,5(1):14-16
杂交水稻三系亲本原种生产上“两交四圃”的生产程序,存在着程序较繁,技术复杂,耗费较大,年限较长等问题。为简化原种生产程序,而又保证原种种子质量,综合三系亲本原种生产的多年实践,参照常规稻良种原种通用程序,改“两交四圃”法,为“一选三圃”法,并运用统计次数分布分组决  相似文献   

4.
1 建立种子繁殖基地和合理的良种繁育体系 采用由科研育种单位或良种场建立的"三圃田",原种田繁育原原种、原种,或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育原种,由种子专业农场或专业承包户生产良种,种子部门进行良种生产安排、种子检验、收购,扩繁提供优质种子给农户;各级种子部门要加快种子繁殖基地建设,抓好基地技术培训,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隔离区域的设置等工作,建立相对稳定的繁殖基地.  相似文献   

5.
抓农业生产非抓种子不可,抓种子非抓基地不可。福建省建阳县加强种子基地建设,采取了六条政策性措施:①扩建种子基地。把综合农场和县良种场,作为县级水稻杂交制种和良种繁育生产基地。同时,新建立12个乡(镇)良种场,县、乡两级种子基地总面积达8777亩,占全县耕地的2.2%.其中已落实杂交稻制种田5500亩,计划产种650吨;常规稻良种繁殖  相似文献   

6.
种子质量是种子企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农民选购种子的主要取舍标准.控制好种子质量,可以保证种子生产单位和用种农户的共同利益.根据我们多年来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认为要保证种子质量,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良种基地建设资金投入,稳定种子生产基地 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对种子工作的支持,增加对种子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每年要求当地政府安排一定的财政预算,用于本地良种繁育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逆抗灾能力,保障种子繁育计划任务保质保量完成.近年来我区建立了稳定的良种生产基地1257亩,基地内共有良种场2个、良种繁育基地村4个、农户52户.  相似文献   

7.
1 阜阳市主要农作物供种现状 1.1 提高了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 2001年全市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玉米全部实现杂交化,杂交水稻、杂交油菜均占种植面积的70%,杂交棉花占种植面积的2000以上。 1.2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八五”以来,全市种子系统每年都建立了稳定的常规作物良种基地以及杂交油菜和杂交棉花制种基地,保证了供种的质量。 1.3 小麦统一供种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一、推行技术承包建立新的良种繁育体系为了使种子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商品生产,从1978年以来,我们遵照中央提出的“四化一供”种子工作方针,以县成立了种子公司。与此同时,从改革良种繁育体系入手,由地区建立起“两杂”种子亲本繁殖基地和常规新品种原种基地,由县建立起“两杂”制种基地和常规新品种扩繁基地,使种子生产纳入了区繁县制的轨道,逐步向“四化一供”方面过渡。经过几年实践,以县制种仍存在“小而全”,“隔离难”和不能发挥各自技术、自然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建设专项期间河北省燕麦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情况,提出了“一圃三田”制的四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原种圃繁殖基地一一级种子田二级种子田—三级种子田),通过制定相关规程、品种区域化布局、种子清选加工机械化与“五结合”良种生产经营模式(科研单位+县原种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科技示范户/重点乡镇)建立技术保障体系,指导良种燕麦基地建设实现“生产标准化、经营规范化、运作企业化、服务社会化”,推动我国燕麦种业体系建设向现代化迈进.  相似文献   

10.
查春宏 《种子科技》2008,26(5):19-20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不仅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也为良种生产繁育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地理优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种子繁殖生产基地之一。近几年来,我区对外制种面积逐年增加,许多外国种子企业也看重了新疆这块得天独厚的制种基地,与企业进行联合制种,种子生产成为确保农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撑,也成为自治区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但是,目前在新疆种子生产中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种子产业的发展,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闻     
《新疆农垦科技》2012,(8):I0002-I0002
农业部明年良种繁育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农业部日前印发《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努力加大对良种繁育、优势特色示范项目的投资力度。该项目主要安排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原种扩繁基地、畜禽良种繁育、水产品苗种繁育及养殖基地等8类项目。2013年重点加强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设,兼顾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根据制种优势区域布局,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全面推进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盐城市种子公司针对本市良繁体系混乱,良种生产质次量少的状况,提出并实施了“以市生产基础种,以县繁殖商品种,育繁推纵横联合”的良种繁育新体系。至1987年底,全市已建成5种作物7个当家品种的良种繁育体系,共建市级基础种子基地5650亩,生产基础种子170万公斤,建立配  相似文献   

13.
坚持办场方针走兴场富民之路平陆县良种场毛铁虎平陆县良种场是我县唯一一个集种子科研、示范、繁育、推广为一体的种子基地。“八五”期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全场干部职工团结一致,紧密协作,坚持以“繁育良种为主,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相似文献   

14.
我场现有职工73名,耕地1400亩。几年来,我们坚持“良种繁育为主,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围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化改革,初步形成了具有双层经营机制的良繁体系,收到了良好效果。1990年生产脱毒马铃薯种薯55万公斤,抗病胡麻良种2.5万公斤,良种销售收入达到25万元,为加快本地区良种推广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四川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2015年,四川省在原有2 500万元种业提升工程专项基础上,新增资金3 000万元,新建10个优势粮油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其中:杂交水稻制种基地3个、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4个、杂交玉米制种基地1个、杂交油菜制种基地1个、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个,每个基地县补助300万元。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成效,4月2日,省种子站召开2015年省级财  相似文献   

16.
李秀慧 《种子科技》2008,26(5):30-31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加大良种的推广力度,搞好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但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调查,发现我区农民在选择玉米品种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有些玉米良种由于没有配套的栽培方法而没能发挥它应有的增产增收效果。现以我区为例,对玉米良种良法配套推广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种子生产的诸多系统和环节中,良种繁育技术是确保小麦种子质量和产量达到要求的最重要的环节。针对新疆、兵团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与应用落后的现状,本文作者在介绍了小麦良种繁育工作发展历程、两种技术路线之后,对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的主要方法作了综述。分析了“三圃制”方法的主要弊端,介绍了“株系循环法”、“四级种子生产程序法”、“一圃三级法”等小麦良种繁育新技术。当前应把以“株系循环法”为技术的保种圃种源保存方法,逐步过度为保种圃与低温低湿库并重的双重保种技术,最终实现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的革新,使其技术路线、生产程序、种子类别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8.
选择种子生产基地应坚持的原则江苏省徐州市种子站刘爱军建立稳固的种子生产基地,抓好良种繁育,是搞好种子工作的基础。笔者认为,选择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应坚持以下原则:一、高标准选择在选择种子基地时起点要高,要做到“四个坚持”。1.坚持种子生产申报制度,严格按...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良种的快速繁殖甘肃省天水市种子管理站赵多长,李诚实,胡录梅通常情况下,由于马铃薯的繁殖系数较低,良种推广速度缓慢,限制了其增产性能的充分发挥。实践证明,充分利用马铃薯多次发芽和多器官繁殖的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良种繁殖系数。1切芽法:在春季马铃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宣威市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县域经济的发展。立足于对宣威市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的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宣威的区域实际,深入分析了宣威市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下一步宣威市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发展提供可行性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