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贮藏条件对驼绒藜种子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含水量驼绒藜种子在室温、4~5℃和-18℃条件下贮藏4年,适度超干处理能延长种子的贮藏寿命。室温和低温下贮藏11个月后,超干燥(MC 5.28%~3.89%)和低温种子的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地低于未超干燥种子(MC7.47%);而种子活力、脱氢酶活性和抗氧化酶POD和CAT的活性均显著地高于未超干燥种子。室温下贮藏48个月后,超干种子(MC 4.84%~3.41%)的活力与低温贮藏种子同等水平。超干燥贮藏下,在一定时期内驼绒藜种子活力保持较高水平;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是提高超干燥种子耐贮藏性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谷子、绿豆、豌豆和红小豆种子贮藏最适含水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以谷子,绿豆、豌豆和红小豆种子为材料,通过对密封贮藏在45℃、室温和-18℃条件下的种子进行生活力和活力测定,研究种子最适合水量,贮藏6年后的测定结果表明,种子在45℃条件下的最适含水量分别为4.1%(谷子)、5.8%(绿豆)、7.0%(豌豆和红小豆);种子在室温下的最适含水量分别为5.0%-5.8%(谷子)、5.8%-9.7%(绿豆)、7.9%-10.5%(豌豆)、7.0%(豌豆和红小豆);种子在室温下的最适含水量分别为5.0%-5.8%(谷子)、5.8%-9.7%(绿豆)、7.9%-10.5%(豌豆)和9.0%-9.7%(红小豆).上述结果表明种子最适含水随贮藏温度的下降而呈上升趋势,在-18℃贮藏6年后,各含水量的种子芽率与贮藏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在室温条件贮藏6年后,处于最适含水量范围内的种子的发芽率与贮藏前及-18℃条件下贮藏的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明显差异.说明适度干燥、密封贮藏能有效地延长种子在室温下的贮藏寿命,达以低温贮藏的效果,对种子活力指数、脱氢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电导率等多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种子活力指数能有效地预示种子寿命衰老趋势,而脱氢酶和电导率等则不能预示种子寿命变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温硅胶干燥法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源酸枣和沙棘种子进行超干和加速老化(50℃,30d)处理,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种子活力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含水量5.3%~2.4%酸枣种子,含水量5.3%~2.6%沙棘种子能维持较高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酶活性。老化处理后,当酸枣种子和沙棘种子含水量分别降到2.4%和3.4%时,种子的耐贮藏性增强。因此,酸枣种子和沙棘种子超干贮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高羊茅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高羊茅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高羊茅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均能影响高羊茅种子活力;随着贮藏时期的延长,高羊茅种子的活力呈下降趋势;贮藏温度为-15~15℃之间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较高;经过超干处理的高羊茅种子在不同含水量(1.77%~8.11%)之间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重等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罗铮  孙群  曲超  王永春  孙宝启  丁自勉 《种子》2007,26(7):60-62
研究了不同成熟度及不同贮藏方法对于紫花地丁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Ⅳ级和Ⅴ级成熟度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种子的千粒重也较高,含水量和电导率最低,表明此时种子活力最高,在种子生产上可于清早采集微微开裂的蒴果以及果皮颜色稍白的饱满挺起蒴果。用塑料袋密封于0℃条件下贮藏6个月后,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指数没有任何变化,显著高于其它几种贮藏方法,纸袋常温贮藏种子活力下降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莴苣种子在50℃下恒温贮藏,不同含水量的种子老化速度差异很大,高水分种子迅速死亡,贮藏第28天,含水量>6.7%的种子已死亡,而含水量<6.7%的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率、活力下降明显,种子贮藏至第392天时,含水量>4.1%的种子全部死亡,而含水量为1.6%~4.1%的种子其发芽率≥68%.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下降要快于发芽率.50℃恒温贮藏392d,含水量为2.0%~3.0%的种子活力下降最慢,含水量2.0%~3.0%是莴苣种子50℃恒温贮藏的最佳含水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温,4、-5℃的贮藏温度和8.7%,4.7%的种子含水量设置6种组合,对麻疯树种子进行贮藏试验,分别于贮藏前、贮藏1个月和贮藏3个月测定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生理生化指标和萌发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麻疯树种子出现明显的劣变现象,一方面是贮藏物质的水解,表现为蛋白质含童降低、可溶性糖含童增加;另一方面是保护酶系统的破坏,呈现明显的膜脂过氧化,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增加.最终结果是种子活力下降,发芽率降低.6种贮藏组合中,贮藏效果最好的是4号处理(温度4℃,含水量4.7%),其次是3号处理(温度4℃,含水量8.7%),最差的是1号处理(常温,含水量8.7%).初步认为,采用 4.7%的种子含水量和4℃贮藏条件贮藏麻疯树种子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8.
非破坏性方法测定小麦种子活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低温10℃贮存6个月后,重复吸水-回干处理有提高小麦种子活力的作用,但高温35℃贮存6个月后,除1次浸泡2h或4h的处理处,其他处理随浸泡时间的延长和浸泡次数的增加种子活力明显下降。两种温度贮藏后,整粒种子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谱带变化处理与对照间无明显差异,电导率,可溶糖糖,氨基酸和紫外光密度4项种子渗漏物测定指标中,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活力密切相关。最终筛选出一个非破坏小麦种子活力的监测方法,即:小麦种子浸光2h或4h后,种子在室温下经适当干燥至原含水量后可继续保存,浸泡液被用于测定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9.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7):2330-2337
为探明种子贮藏期间的劣变机理,以耐贮水稻品种‘望两优361’种子与不耐贮水稻品种‘黄两优091’种子为材料,通过对室温与低温贮藏条件下的种子活力、保护酶活性、膜透性及种胚显微结构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种子活力、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低温贮藏下的种子活力、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室温贮藏,而低温贮藏下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低于室温贮藏,‘望两优361’的种子活力、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幅度与MDA含量、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幅度小于‘黄两优091’,相关分析表明,SOD、POD、CAT活性与种子活力呈显著正相关,MDA含量、相对电导率与种子活力呈显著负相关。‘望两优361’种子在常温贮藏一年后胚部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小,胚细胞膜完整,而‘黄两优091’种子在常温贮藏下胚芽与胚根形态受到了影响,种胚与胚乳连接处的细胞排列较为紊乱,胚细胞膜不完整,部分细胞膜断裂。综上所述,低温贮藏下种子中能保持较高的保护酶活性,较低的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有利于维持细胞膜结构的稳定,保持种子活力。本研究为水稻种子的安全贮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贮藏时间对垂穗披碱草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贮藏时间对垂穗披碱草种子活力的影响,分析了室温保存0~5年的垂穗披碱草种子活力的变化情况。基于发芽法、TTC法及电导率法等综合分析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垂穗披碱草种子活力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在室温条件下,贮藏3年以上的种子的活力明显降低,4年以上的种子完全丧失了活力,1~2年的种子活力最高,收获当年的种子存在休眠现象。低温条件保存下的垂穗披碱草种子活力维持在较高的活力水平。不同供试材料间的活力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党参种子发芽率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给党参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做了党参种子发芽率的调查研究。首先,在党参不同产区收集党参种子18份,然后在不同条件下对党参种子的发芽状况做了比较,筛选出最适发芽条件。结果表明:党参种子最适发芽温度是20℃,并且需要光照;最适发芽床为纸床(TP),在折叠床上容易滋生霉斑,影响种子发芽;党参种子发芽率随贮藏时间加长而降低,陈种子严重影响着种子质量,新采的种子在常温条件下1年后即丧失活力,在-20℃低温条件下可以保存半年;山西种子发芽率高,其平均发芽率比甘肃地区的种子高出38.37%;党参种子质量标准涉及发芽率、净度、千粒重、含水量等指标,其中发芽率是决定种子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不同含水量对大葱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李鑫  王倩 《种子》2005,24(4):12-15
本试验通过人工老化的方法,研究不同含水量对大葱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种子含水量由8.4%降至5.5%~2.5%,不影响大葱种子活力,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脱氢酶、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MDA含量无显著变化;当含水量低于2.0%时,种子活力显著下降.经人工老化处理后,含水量在5.5%~2.5%的种子,其活力保持较高水平,且显著提高种子抗老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种子长期贮藏的最适含水量,较为全面评价种子长期保存后的活力,将紫云英种子(初始含水量为9.63%)于35℃下加温干燥,使种子含水量分别降至8.36%、7.74%、6.92%、6.47%和5.97%后经密封包装藏于-1℃种质库条件下进行长期保存,20年后取出测定它们的种子萌发能力、田间生长能力、电导率等.结果表明:经20年保存后,含水量为8.36%、7.74%、6.92%和6.47%的种子发芽率与贮藏前相比差异极显著,发芽率下降明显不适宜长期保存,含水量5.97%的种子发芽率与贮藏前相比差异不明显,活力最高,适合低温长期保存.此研究为绿肥种质资源长期安全保存积累了科学的数据,对指导种质保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史喜兵  焦雪辉  申潇潇  梁冠  周小娟  刘杰 《种子》2022,(3):81-86,98
为探索不同贮藏方式对青冈属种子含水量和生活力的影响,以常温干藏、常温沙藏、低温(5℃)干藏和低温(5℃)沙藏4种方法对7种青冈属种子进行贮藏,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含水量及生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冈属种子均属于顽拗性种子.在常温干藏条件下,种子含水量和生活力均迅速下降;常温沙藏条件下,贮藏45 d内种子仍能保持较高...  相似文献   

15.
翁玲  毛培胜 《种子》2012,31(12):35-42
以鸭茅(Dactycis glomerata L.)、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cata cv.Narok)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变色硅胶作干燥剂对牧草种子进行吸湿干燥,获得含水量为4.5%、3.5%和2.5%的超干种子,各水分样品分别置于常温和低温(0~-5℃)下用铝箔袋密封贮藏1年。对贮藏前后的牧草种子分别进行幼苗生长测定、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脱氢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测定,分析比较贮藏前后牧草种子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确定牧草种子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和温度条件。结果表明:2种牧草种子均可确定常温贮藏和低温贮藏的超低水分值,且种间存在差异。初步认为:鸭茅常温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为3.5%,低温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为2.5%;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常温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为4.5%,低温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为3.5%。贮藏1年后,对所选4.5%、3.5%、2.5%3种超低水分种子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测定的POD,CAT,SOD,TTC活性升高或保持原有活性,而MDA含量减少,说明2种牧草种子能够进行超干贮藏,且能够保持较高的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6.
超低水分贮藏对几种高油分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试验对超低水分贮藏的四种高油分种子生理特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萝卜种子活力与浸泡液电导率呈负相关,而不同活力的芝麻种子浸泡液电导率间无显著差异。经50℃老化贮藏14天后,超低水分的油菜、萝卜种子能保持较高的脱氢酶活性(油菜种子水分:0.7%~3.3%,萝卜种子水分:0.9%~3.2%)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油菜种子水分:0.7%~2.8%.萝卜种子水分:0.9%~3.2%)。高温贮藏后,水分为1.2%~3.0%的油菜种子活力较强,具较高的超氧物歧化酶活性。油菜、萝卜、种子内源激素脱落酸(ABA)的含量随种子活力下降而显著上升,水分为5.1%(低活力)的油菜种子ABA含量是水分为1.2%(高活力)种子的3.7倍,萝卜种子胚中轴(胚本部)中ABA含量大大高于子叶中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3~6倍。  相似文献   

17.
张其昌  蔡义忠 《种子》1995,(2):8-12
对不同温度仓库内贮藏的亲交水稻(汕优63)种子作发芽率、幼苗长度、活力指数及电导率测定,并将种子活力与种子胚部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相结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温度极易影响杂交水稻种子活力衰退。在常温库内,杂交水稻种子活力衰退同膜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在线粒体的损伤关系密切,低温库内,种子仍然保持保持了高活力,膜结构几乎未见损伤。  相似文献   

18.
利用IBPGR的"双15"(温度15℃、相对温度15%)干燥葙,将水稻、花生、小麦、兰豆、绿豆等种子进行"双15"干燥处理,分别在-1℃和-10℃两个低温干燥库贮藏149个月后检测,水稻含水量均比干燥前降低38.2%,发芽率保持在84%~96%,年降速率0.247%;未经"双15"处理进入同样低温干燥库贮藏的稻种最高年降速率3.05%;兰豆、小麦、绿豆种子在-1℃和-10℃两个低温干燥库贮藏含水量分别比干燥前降低44.67%、44.0%,发芽率为74%~93%,年降速率0.467%;花生种子在-1℃和-10℃两个低温干燥库贮藏含水量分别比干燥前降低41.5%、44.6%,发芽率为73%~92%,年降速率0.133%.作物种子含水量、发芽率的年降速率不同,豆类较大,水稻次之,花生较小,其下降值介于0.242%~0.54%和0.133%~0.467%之间.作物种子贮藏年限与发芽率呈极显著相关.表明作物种子资源用"双15"干燥处理后再低温贮藏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讨金铁锁种子适宜的贮藏技术,对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的金铁锁种子做发芽试验.方法:将金铁锁种子采集后晒干,放置在4,20℃和常温条件下贮藏,在贮藏8个月、10个月和1 2个月时,取出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贮藏8个月时,20℃和常温贮藏条件的发芽势分别为56.67%和53.33%,与4℃贮藏条件的发芽势(27.92%)差异显著,发芽率以20℃贮藏最高(83.75%),与4℃和常温贮藏差异显著;贮藏10个月时,常温贮藏的种子失去发芽能力,发芽率为0,4℃和20℃贮藏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差异;贮藏12个月时,4℃贮藏的发芽率最高为71.25%,与20℃贮藏的发芽率差异显著.结论:金铁锁种子应分开存放,对于存放时间超过10个月的种子,可以采用4℃低温冷藏的方式进行,对于存放时间不超过8个月的金铁锁种子,可以在常温下进行贮藏.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用4种包装材料包装水稻、玉米、油菜种子,常温和低温下同期贮藏,定期检测水分和发芽率.分析后评出:塑料袋,纸塑袋和铝箔袋密闭性好.适宜作种子包装材料;低温、低湿环境有利于种子的贮藏;含水量低的大田作物种子低温下可贮藏10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